打印

中国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传承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中国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传承

中国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传承


——谈清明和端午节的民间立场
马知遥

内容提要 从民间的话语力量和精神追求诠释两大节日的重要性,其提出的重要观点即是:乡民通过对节日的世代传承表达朴素的对清正之风的盼望,对清官的民间依赖;清明和端午节几乎没有依靠传奇和神话就深入人心,而且代代流传至今,魅力丝毫不亚于四大民间传说,这实在是得民心之故,实在是内在人文情怀之魅。对传统的返魅恰是祛魅的开始,是揭开民间智慧的开始,是让民间智慧温暖当代的开始。所有的传统节日经过历史的淘洗已经有着极强的人文内涵,充满了触动人心灵的力量,发掘这些动人的魅力是重新振兴传统节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清明 端午  传统节日  人文内涵  




传统节日的概念正在青年人中开始淡化,而且节日的内涵也正在不断忽略。大多数年轻人只知节日“其然”不知“所以然”。当传统节日只成为一种“空壳”或者“摆设”进入当代,当传统的文化内涵消失殆尽的时候,我们又怎能不眼看洋节逐渐取代传统节日。
所以要对传统节日进行保护和传承,不仅只是从国家政策和法定制度上加以规约和加强,更重要的是唤起青年人对传统的热爱和认识,真正认识到这些传统节日的价值所在。而所有的传统节日经过历史的淘洗已经有着极强的人文内涵,充满了触动人心灵的力量,发掘这些动人的魅力是重新振兴传统节日的关键所在。
因此本文是带着现实针对性的一篇研究报告,通过对清明节和端午节的定向研究,通过对这两大纪念性节日的历史文化分析,清晰地梳理两大节日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现状,旨在发掘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和保护的必要性。本文更多的立场和视角是从民间的话语力量和精神追求诠释两大节日的重要性,其提出的重要观点即是:乡民通过对节日的世代传承表达朴素的对清正之风的盼望,对清官的民间依赖;借助纪念实际上是对当政者的委婉劝谏。

清明本来是一个节气,而其上升为节日,而且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有其深在文化根由的。我们知道“节日与节气不同,节气是时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某种风俗和纪念的意义。二十四节气中,演变为节日的主要是清明。寒食在清明前一天。因为寒食和清明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至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到现在,人们已把清明和寒食并称。古时,到了清明佳节,人们有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春游的习惯,还有开展诸如斗鸡、打球、荡秋千之类的体育活动。”①可以这么说,清明节因为和寒食节相近,最后人们逐渐将寒食节的一些人文内涵以及民间习俗自然过渡到了清明节,以至于现在人们只知道有清明节不知寒食节,甚至知道清明节有寒食的习俗却不知道其来历。其实寒食节与清明节在节俗内容上并无十分明显的继承关系,纵观这两个节日的演变、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这么一条线索,寒食节式微的时候,清明节就从一个单纯农事节气上升为一个大的节日,“这说明清明节的产生,是借用了寒食节的节期,寒食仅先于清明一两日,因而很自然地便被后者借用了。这种借用的文化基础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积淀下来的对节日稳定的习惯心理。除节期的借用外,清明节也借用了寒食节作为一个纪念性、祭祀性节日的内核,清明的祭祖扫墓之俗的深层内涵,无疑就是纪念和祭祀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②我以为这种习俗的借用和传承不单单只是因为日子相近,或者以为习惯性的节日积习,更为重要的是寒食节本身内在的人文内涵和文化魅力。
说到清明节祭奠习俗应该与民间的介之推的故事有关。因为这个故事已经广为大家熟悉在此不再赘述。我以为这个民间故事中有至少3个关节点应成为魅力所在。第一、大臣介之推的忠诚和为天下苍生而舍身的精神;第二、面对荣华和功名的淡漠以及宁死不屈的节操;第三、晋文公的悔悟和死树复活。这样一个传说至今读来令人动容,可惜知道此故事而且细心品味这样一个民间传说的年轻人已经不多,大家在过节中只是记住了节日本身,忘记了节日的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祭奠背后深层的民族镜像和潜意识都因为人们对传统的忽略而成为次要的内容。如果我们回头检视寒食节的来历,会发现,介之推是百姓心中理想的清官和廉吏的角色,甚至可以算民族英雄。因为在一国之君遭难的时候,因为想到今后国家需要一个一心为民解忧的明君,因此他甘于献出血肉搭救自己的君王。从本质上他是从大局和百姓利益出发才作出割肉救君的举动的。事实上,晋文公最后成就霸业成为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没有辜负介之推的忠心。当辅佐君王打下江山后,功成身退,这又成为民间百姓交口称赞之所在。赞其对荣华名利的单薄,对富贵权利的轻视。这都是中华民族传统中的“轻利重义”的表现,是百姓对民仕和高风亮节的理想化写照。中国文化的人文内涵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人为贵、以食为天、以德为首、以民为本。在介之推那里,我们能看到以民为本,以德为首的精神。他的功成身退其实已经是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是“德”的表现。而且,他为逃避功名同时不忘记孝顺老母,逃上山时是背着母亲走的,可见对母亲的感情笃深。可谓“孝”,而“孝”恰恰也是“德”的重要元素。介之推的民间形象通过这两个情节已经足以鲜活地表达了民间对他的评价:为百姓着想,有大孝的有德之人。
细读那首寒食节流传的诗文,我们更能为主人公介之推而感动: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

介之推实在是在用身体来表达自己对清正之气的呼唤,对百姓的拳拳之爱,他最后用死的方式极端地表达了对明君的呼召,对国泰民安的期待。如果深入讨论下去,我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历史上一些以死劝谏的诤臣,他们智慧而且勇敢,从来不畏惧强权,所以从商纣王时代的比干,到进忠言遭杀身之祸的伍子胥;从上下求索的屈原到文武兼备的吴起;从变法功高的商鞅到辅助秦皇的李斯,忠臣良将的下场大多死于非命。这些似乎都具备对介之推宁死劝谏的理由。那就是做名君不易,做谏臣亦难,而舍身取义者难上难。正是因为良臣的品格如此难得,百姓似乎把一个国家的安慰,自己的前程都只能寄托到明君和良臣身上。所以在传说中,晋文公是一个能听劝告的国君,他所以要反省,而且在清明来临时要祭奠介之推,同时还规定了寒食的习俗。这样似乎给寒食节的传说找到了一个最好的结局,那就是君王的反省和大臣的死而瞑目。民间传说中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里多少渗透着百姓的良好愿望。那就是对舍生取义的良臣或者道德素养的崇敬,对国泰民安的祝愿。中国的漫长历史,封建帝王的统治充满了血雨腥风,有多少朝代能够保证总能出现名君和一心为民的良臣,或者出现一心只为天下百姓利益的清正之气呢?而寒食节的习俗最后和清明节混在一起,并一起流传到现在却多少昭示了一种民间精神:只要活着,百姓就在期盼国家的长治久安,期盼人民生活的富足安康;只要活着,他们就期盼着一种清正廉明的风气长在。而祭奠介之推就是对这种愿望的重新召唤。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据学界研究:“仲夏端午。端者,初也。”(《风土记》)端,就是事物的初始;午,是十二地支之一。原来端五只意味着每月初五日。由于“五”与“午”同音,因此,端五又称“端午”。后来特别将五月五称为端五。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为了讨好皇帝,避“五”字的讳,此后,“端五”正式改为“端午”。每到端午这一天,民间有吃棕子、划龙船的习俗,传说这与纪念屈原(公元前343一前278)有关。③百姓纪念屈原是因为他的忠烈,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操劳,他为国家的前途而死,死只为了表明自己的赤胆忠心。他的死在传说故事中充满了戏剧性,充满了壮志不得伸展,宏图不能实现,忠言不能采纳的失望和沮丧;他感受到良臣被弃,以香草美人自喻身世的凄凉。他的《离骚》《九歌》几乎都在借美女暗喻身世的飘零、英雄的落难。而这样的表现手法其实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怨妇”母题,不论是古典文化还是现当代文学的人物形象,“怨妇”形象和“怨妇母题”都已经成为一个表现传统。而屈原的文字留下了一种母题传统因此而让他不朽,而在民间他同时让精神得到了世代传承。因为百姓怕他的尸体让鱼龙毁坏而吃粽子,并以赛龙舟的方式驱赶鱼群,为屈原护驾这多少有些一厢情愿的传说曾经遭到闻一多先生的反对。“在《端节的历史教育》一文中作过详细而精辟的考证,认为‘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族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简言之,一个龙的节日。因为当时人们文化水平相当低,在自然力威胁下,常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有着不可思议的超自然的力量,因此,他们就认定那些东西为他们全族的祖先兼保护神,即人们所说的“图腾”。④他认为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百越人创立的。“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就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到了宋朝,朝臣追封屈原为忠烈公。把五月五定为端午节。传渝全国纪念屈原。并让人们佩带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轻香溢世,流芳千古。”⑤且不论端午节最早是为谁而立,经过时间的淘洗,端午最终成为屈原先生的专属,这不是偶然。一个充满爱国情怀的诗人,一个怀才不遇的诗人,世界上没有哪个诗人有他的荣幸,把一个全民族的节日给了一个诗人。这个诗意的国度用诗意包装了他:让他充满香花美女的纯洁,让他有忧国忧民的内心,让他有英雄的无奈和苍凉。在为这样一个诗人祈祷和纪念的时候,百姓感念更多的恐怕不是怕他最终被雨虾吞食,更多的应该是含蓄而矛头锋利的批判是否能引起当政者的反思。介子推的死能够唤醒明君更加的体恤之情,而屈原之死是对昏君的失望。同样是死一个死可瞑目,一个却永不瞑目。这样永不瞑目的沉江已经构成了对楚怀王及当政者无限的失望和痛彻的批评。同样两个纪念性的节日,同样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到现在,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两个良臣。他们同样的高洁奉公忘我,同样地用舍命的方式表达对国家之爱百姓之爱,也同样获得了中华民族的世代纪念。从本质上说,中国的百姓从骨子里多么希望让国家富足安康,让自己获得明君和良臣的管理。朴素的愿望一旦得不到时就转化为略显悲愤的民间故事。关于寒食和端午的悲剧传说潜意识地表达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镜像:多难民族的多难人生,而所有的无奈和悲哀只能寄托心目中的对“救星”的渴望和纪念。可以说,每年一度的清明和端午,一旦了解了它们的人文内涵后,完全可以被看作一个全民对正义对清明国政的招魂。当代人在对传统进行梳理和怀念的同时,也即是对“招魂”的祛除,是对其负载人文意义的当代反思和内省。“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位,否定神文主义;否定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肯定人的感性存在与自然情欲,高扬人的生命、青春和情欲,追求真、善、美。”⑥我们尤其能够从介之推的故事从屈原的故事中感知到个体生命的尊严,对国家民族利益的忘我奉献,美好的品格、善良的人性、追求真理的上下求索都让这样两个节日人物成为传奇,成为世代的楷模,也因此给节日找到了人间烟火味道。他们从来没有被幻化为神灵,也没有超越世俗的表现,一直处于普通人的角色,从生到死,用“人”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情感,这在传说中极其难得也别有特色。同样和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相比:介之推和屈原的故事都似乎逊色很多。他们没有浪漫的爱情,没有奇遇,更没有神仙相助,但他们却因为民间持续的渴望,对高贵人文精神的追求而得到了永恒,在节日中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另外清明节吃寒食的习俗以及端午节喝雄黄酒吃粽子的习俗都没有拒绝吃,尤其是清明节中有特色的寒食:比如饼和鸡蛋。在过去的岁月,这两样东西对普通百姓来说是节日的美食,而端午中的粽子在缺粮少吃的过去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纪念的同时不忘记进食,其实正是中华民族一向重生轻死的表现之一。祭奠死者是为了生者的幸福。清明在纪念的同时也是对远祖的记挂,民间俗信中对祖先神灵的求告和祭奠也同时是对生者的安慰,对现世的护佑。“中国民众有强烈的重生意识,由此派生出的中国饮食文化、养生文化较之世界其他国


家更为发达。中国文化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其民族精神在历史的曲折发展中备受砥砺,内涵显得格外精粹,其生命力也分外顽强。” ⑦正是有着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正是因为那些别有特色的仪式,清明和寒食的节日特色越发明显。他们几乎没有依靠传奇和神话就深入人心,而且代代流传至今,魅力丝毫不亚于四大民间传说,这实在是得民心之故,实在是内在人文情怀之魅。对传统的返魅恰是祛魅的开始,是揭开民间智慧的开始,是让民间智慧温暖当代的开始。
当我们呼唤传统节日保护的时候,笔者以为先从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入手,让青年人不光知道节日的习俗,而且了解习俗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渊源似乎更能让他们产生对自我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而这样的热爱将会持久。



注释:
①③④⑤罗启荣 阳仁煊:中国年节,19839月,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112页,159页,160页,160页,161
傅德岷:中国八大传统节日,重庆出版社,20059月第1版,85
⑥郭国灿: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3月,19
⑦周碧晴:中华民魂,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2月,254

本文发表于我们的节日——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论文选》,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

TOP

保卫传统节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到了彰显其中的精神与文化内涵的时候了

TOP

是的。形式的复原容易,让节日深入人心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