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道婆民间信仰及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黄树林 李家麟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这首在黄道婆故居乌泥泾流传七百余年的童谣,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棉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的民间信仰。
我国的民间信仰主要指俗神信仰,是一种非宗教信仰也是中国民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时期、区域的一种历史文化。在民间信仰中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非物质文化,它无疑是一种“活化石”。我国民间信仰中的世俗神,主要有自然神,如王母娘娘、雷公等;有人神如关羽、黄大仙等;还有职业神,如木匠行的鲁班,医药行的孙思邈等,而黄道婆就是纺织行中的职业神,是民间信仰中人们崇拜、祭祀,纪念的世俗神。
当前,在贯彻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开拓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工作中,我们遵循上海市和徐汇区领导的部署,对黄道婆民间信仰及保护问题作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和思考如下:
一、黄道婆民间信仰的特点
黄道婆民间信仰主要表现四个特点:
1. 民间信仰祭祀历史悠久。
黄道婆的手工革新技术恩泽天下,惠及子孙。自宋末元初至今的七百余年以来历代人民纷纷以建祠祭祀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纺织技术革新家的信仰和纪念之情。经实地调查,在上海植物园黄母祠至今每逢初一、十五或元旦、春节、早在清晨五点钟,便有一批男女香客,风雨无阻地来到黄母祠,以烧锡箔、点香烛,或四面磕头,或三拜九磕来寄托对黄婆婆的信仰和思念,在香客中有位七旬老妇虔诚地说:“我祖上世代纺纱织布,黄道婆是我纺织的先驱,有了她才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局面,祭祀黄道婆是我家祖祖辈辈传下的规矩。”居住在黄母祠附近的八旬老翁黄妙发说:“黄母祠里的香火历来旺盛,听祖父讲,我们黄氏人世代居住在黄道婆的故居附近,家家户户都崇拜纺织先祖黄道婆,每逢元宵节或农历四月初六,即黄道婆生日,附近几个村庄数百位村民不约而同地会集于黄母祠周围,各自带来锡箔、香烛和鸡鸭鱼肉、瓜果等丰富供品,先祭供于黄道婆,然后集体磕拜,聚宴分食供品以示信仰和纪念。”据黄老伯回忆说:“当时,黄母祠内设五堂,黄道婆位于中间的正堂,右边是观音娘娘,神州娘娘,左边是三位老爷和杨老爷,每逢黄道婆生日或正月初一、十五便是村民祭祀五尊神像的‘抬佛日’,从宋末元初一直延续到现在,香火从未终止。”另一位老香客感叹道:“真是黄婆婆有灵啊!”
2. 民间信仰祭祀反复持续。
经勘察调查,乌泥泾黄道婆祠在乌泥泾地区立毁重建,至少十次,反复持续:
其一,元成宗元贞年间(1295—1297年)黄道婆返乡后及毁,乡人莫布成思“洒泣而葬之,又为其立祠,岁时享元。”(陶宗仪《辍耕录》)
其二,越30年,初毁。乡长者赵如圭(字愚轩)重立祠像。时约元顺帝后至元三年(陶宗仪《辍耕录》王逢《梧溪集》)
其三,元末,又毁于兵灾。据王逢《梧溪集》卷三《黄道婆祠》序,元顺市至正二十二年,里人张守中出面重立祠,情王逢题诗。
其四,明成化初,祠又毁灭。据明弘治《上海志.祠祀志》上海县知县刘琬,应里人之请,重建祠,并规定春秋两季由知县亲临祭祀。
其五,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初毁。万历四年前后,里人张之象捐地两亩,在张家湾听莺桥重立祠,并撰《黄道婆祠堂记》记述其事。
其六,明天启六年,里人张所望主持重修与龙华寺南北相望的宁国寺,捐资另立祠堂于宁国寺西偏殿内,并撰《移建黄道婆祠祠记》,又自题匾额,祠自此称为黄母祠。
其七,明末,黄母祠又毁。清雍正六年,当地居民集资由强洪捐地重建于浜浦钱粮庙附近,于雍正八年建成,里人陆瀛龄为张所望所题黄母祠匾加题跋记其事。光绪二十八年春重修葺。
其八,明末,乌泥泾镇毁于倭寇,黄母祠于1730年迁。建浜浦清康熙年间,迁至浦东三林。道光二十五年(1645年),里人徐凤岗、徐鸣岗等捐资修葺,并立碑记其事。民国11年,王振翔重修复,讲紫竹庵并入乌泥泾庙。
其九,新中国建立后,政府组织勘察黄道婆墓。在龙华乡黄婆庙村的黄母祠于1960年修葺。196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塑像被毁,仅存残屋废墟。1987年11月,黄母祠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十,1991年12月,上海市文管委、市园林局将黄母祠原址翻建为黄道婆纪念堂,开“先棉圃,建“仰黄亭”,室内有黄道婆事迹和史料,实物等陈列地。”
其十一,1996年,黄道婆墓被徐汇区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其十二,2003年3月,徐汇区文化局和华泾镇政府在黄道婆墓建成黄道婆纪念馆,2004年黄道婆纪念馆被列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3.民间营养祭祀面广。
经调查,黄道婆民间信仰祭祀面甚广:
其一,清道光年元年(1826年)在上海旧城的西门半段李化吾园的红雨楼西,建造黄道婆祠,后又在附近造黄道婆禅院,里面有手执梭子的黄道婆像,如今半段泾的黄道婆祠已毁,黄道婆禅院后改名先棉祠。
其二,上海豫园内的得月楼,清康熙年间布商在此道光年间成立会所,布商奉祀黄道婆。
其三,虹口的黄婆庵,今已无踪迹。
其四,浦东浦乡有黄婆庙。
其五,奉贤县萧塘乡刘港有黄姑庵,传说黄道婆曾来此传授纺织。
其六,太仓城内有两处木棉神祠,一处在大东门外,一处在海宁城内,所祭奉的木棉神就是黄道婆。相传黄道婆曾到此教当地人纺织。所以人们都供奉着她,以示信仰和纪念。
4. 民间信仰纪念形成多样。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黄道婆民间信仰纪念形式多样,除了表现为祭祀之外,还有其他各种形式为:
其一,纪念日。一是“黄道婆生日”据民间流传农历四月初六是黄道婆生日。每逢此日,当地村民均以会聚黄道婆祠庙,群众祭祀来表达对黄打破的信仰和纪念。
二是棉花生日。农历七月二十日是上海地区特有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节日——棉花生日。至今每月阳历初一,十五和农历七月二十日,有人到黄母祠内祭祀磕拜,每逢清明总有一批单位和个人频频来到黄道婆墓烧锡箔,点香烛,敬献花圈。
其二,纪念路名。上海地区至今仍有两条纪念黄道婆的路名:一条路为“先棉祠街”为祭祀黄道婆之所,西起河南南路。道光6年(1826年)上海士民以纱船云集上海实缘布衣,为崇功报德,寄托对黄道婆的敬仰和思念,“知县徐乃大在县城县城西南半段泾李代吾圆红雨楼内建造一座黄道婆祠,此地故名为先棉祠南街”,另两条分别为先棉祠北街和先棉祠街;另一条路为“花衣街”,在今黄浦区小南门,在新码头王家码街,用棉花(俗成花衣)行聚此得多。1822年上海原棉商人在小南门外“圣贤桥东梅家弄小武”地花衣公所。这里成为上海主要的花衣市场和码头和祭祠黄道婆的地方。
其三,纪念堂。一是豫园得月楼原是清代上海布业公所祭祀先的祠堂。楼内园廊墙上嵌着一块光绪二十年刻《重建布业得月楼堂碑》,楼门两侧和绮藻堂都存有数条与纺织有关的对联。“吱纺织亭以前安放黄道婆的神位,是布业公所公祭‘先棉’的神祠。亭南北两侧的门板上雕有十六幅棉花从播种列成品出售的过程的木刻。二是上海中学先棉堂1933年上海中学另择新地建新校舍,将所有旧校址连同房舍一起出售。“先棉祠”也包括在内。上海农会认为“先棉祠是有关上海农业方面的纪念性建筑,不宜废弃。”故上海中学在新校舍中特列一幢建筑物,以“先棉”命名,作为永久性纪念。
其四,纪念品。一是黄道婆纪念邮票。为纪念中国古代科学家,1980年邮电部发行一套四枚T58特种邮票,其中就有中国元代纺织技术家——黄道婆纪念邮票。二是黄道婆纪念币。1989年发行黄道婆纪念金币、银币各一枚。
其五,纪念诗词、对联。从宋末元初至今,有百余首诗词和对联来寄托对黄道婆的敬仰和纪念。其中有元朝王蓬作的《黄道婆祠并序》,《半古歌》,明朝胡芳作的《咏黄道婆祠》,清朝秦荣先做的《咏黄道婆祠和棉纺风俗》等。在清乾隆期间,直隶总督方观承绘制16幅《棉花图》献给乾隆皇帝,乾隆观后大为欣赏,特为之题诗赞颂。在黄道婆纪念馆正门上有一幅对联:“纬地经天,棉一方衣被,航海,千载”,就是有中国书画协会原主席启功先生题写的。
其六,纪念文章。长期以来为表示对黄道婆的信仰和崇敬,后人纷纷以撰槁等形式,先后发表有关纪念黄道婆的各类通讯、散文、故事、传说、连环小说等约百余篇。
显而易见,黄道婆民间信仰形式多样,蕴含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非物质文化因素,是值得进一步研究、保护的。
二、黄道婆民间信仰的根源
黄道婆民间信仰之所以“历史悠久,反复持续,形成多样”留传至今,究其根据有三:
1、黄道婆造福乡里,遗爱桑梓。乌泥泾土壤贫瘠千年贫困,黄道婆土生土长,少时做过童养媳,不堪虐待只身流到海南岛三十余年,日夜与黎族人民为伴。从此学会了去耔、弹花、纺纱织布,年志,思乡心切,叶落归根。她言传身教,推出纺织新技术,一时之间,方圆八千亩,个个种棉花,家家齐纺织,故乡从此渐渐致富,黄道婆为此受人敬仰堪称乌泥泾福星。
2、黄道婆聪慧敏悟,创新革旧。年年月月,乡民出苦力,纺纱织布沿用旧规矩,旧套路,效率太低下,就是黄道婆脱颖而出,全盘改革整套纺织流程,“捍”,去棉籽不再用手去剥,改为搅车,功效高数倍;“弹”,改用四尺长弓装绳弦,代替一尺半小弓,强劲有力,日弹棉花六七个,“纺”,以前单锭纺车用手摇,经她改造,脚踏三锭车,速度大大加快;“织”,错纱配色,综线提花的织布新术,由她教会乡村织女们,从此织出被褥,佩带,有团凤,有棋盘,花色美丽的“乌泥泾被”名闻大江南,黄道婆由此令人敬仰。
3、黄道婆“衣被天下”师表后人。常言道:“衣食乃人生存之根本”就是有了黄道婆,乌泥泾织布技术传遍了江南一带,上海附近的地区更是家家户户男耕女织,每到秋天,村口宅宅但闻轧车织机声“夜谰何处摇柔橹,歙及声叹听轧车”描画着妇女星夜织布,男子摇船进城卖布的民俗图,难怪在黄道婆去世后,后人一代一代为其建祠祭祀,感恩戴德地敬仰她,可见百姓心里有杆标尺,念念不忘她的无量功德,绝不会烧错香,磕错头。在中国民间信仰祭祀中有句祭语:“不问各路神灵出身来历,有灵则香火旺”。千万年来,世间多少达官贵人,帝王将相,叱咤风云,显赫一时,但不久便被人民遗忘,然而黄道婆这位孑然一身,膝下无后的普通劳动妇女,却以勤劳,智慧,改革创新,无私传艺造福百姓的精神,乃至七百余年来,人民对她崇敬信仰,香火不断,这便是她得信于民间,和人们对她崇敬和信仰的根源。
三、黄道婆民间信仰的类型
由于民间世俗信仰具有社会的世俗型和功利性。因而,黄道婆民间信仰具有各种不同类型:
1,家族传承型。如黄道婆民间故居东湾村人朱金凤其家族时代崇拜黄道婆。因其母陈老妈现年94岁,在年轻时,便是村里的纺织能手,其祖母张新桂(已故)亦是村里纺织行家里手。朱金凤在七岁时就与孩子们在“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的儿歌声中成长,她的纺纱技术是祖辈几代人传授的。每到四月六日黄道婆生日,她便跟随祖母到黄道婆祠祭祀黄道婆,虔诚礼拜,供奉祭祀,祈求庇护,更加心灵手巧,纺好纱,织好布。
2,知恩图报型。如黄道婆故居附近的华浦村人盛新度1920年生,她从九岁起便跟母亲学习纺织。听祖母说,其盛家祖先就是通过提花机等全套纺织器具,其祖母常常告诫全家:“致富勿忘黄道婆”五代人每逢黄道婆生日,阴历初一,十五便到附近的黄母祠祭供黄道婆,以报她传授纺织技术之恩。
3,经商受惠型。在豫园得月楼跱织织庭以前黄道婆的神像,是由受黄道婆棉纺织技术和受惠获益的布业公所商人们公祭“先棉”的神祠。他们在此聚会祭供,念念不忘黄道婆。
4,继承发展型。如明代的徐光启是黄道婆棉纺织业创新精神的继承发展人。他所著的《农政全书》中的“木棉等”专门介绍棉花栽培技术和棉纺织知识。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对促进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许多经验至今纷纷吸收和借鉴。又如明代丁娘子纺织的飞花布属三纱木棉布,是继承黄道婆制作的“番布”之后,扬长避短之后的棉纺织精品。此后“小姑欲学丁娘子,何母恩谢黄道婆”成为谚语。
5,纺织职业型。在参观黄道婆和黄道婆纪念馆的人群中,经常有国内外纺织行业的专家,教授,员工慕名前来瞻仰和研究。如我国五十年代交大纺织学毕业的高级工程师施复新经常到黄道婆墓考察研究,数次同市,区领导提出开拓黄道婆旅游景点等一系列建议。还有中国纺织学院专家教授和国棉企业的厂长,经理员工等在观摩中表达对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又如在中国创办印花布馆的日本企业家久保麻纱就是信仰和崇拜中国黄道婆迷,她从1955年起就关注中国手工棉纺织技术,千辛万苦在中国各地收集有关黄道婆“乌泥泾被”和“擀、弹、纺、织”等技术资料,终于在1990年创办了中国蓝印花布馆,在国外掀起了一阵难得的“蓝印花布热”。
6,精神寄托型。还有许多百姓对黄道婆怀有神化的精神寄托,在祭拜中有为个人发财致富而来的,有为子孙儿女祷告保平安,也有为生儿育女的,还有在祭拜中盼望黄道婆保佑自己技术业务精益求精的,诸如此类的信仰祭祀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精神寄托和崇拜。
7,敬仰崇拜型。在黄道婆墓守护老人王宝剑那里珍藏一本1990年外国侵略者记录本,上面记载仅一年中慕名而来瞻仰和祭拜黄道婆外国友人有美国,法国,墨西哥,西班牙,荷兰,意大利,日本,泰国,朝鲜,加拿大等十余个国家43批国外参观团,600余国外参观者。其中有一对美国夫妇打算捐出8万美元在当地整修黄道婆墓地来表达其对中国古代纺织科学家黄道婆的敬仰和崇拜心情。
由此可见,由于黄道婆及棉纺织技术广泛传播,使其民间信仰扩展到海外,其影响不可低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称称黄道婆是“中国古代棉纺织技术革新家”。
除上述七种类型之外,黄道婆民间信仰还有许多类型,不一一例举了。
四、黄道婆民间信仰濒危
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掌握手工棉纺织技术和对黄道婆崇拜、信仰的人大都集中在七,八十岁的高龄人群中,而经记载有关手工棉纺织技术和黄道婆生平事迹书籍又严重缺乏。这些老人一旦离去,就意味着这项手工艺及黄道婆民间信仰面临失传甚至灭绝的危险。
2. 随着城市化进程,传统的手工棉纺织工业日渐被散落佚失,在上海公税,完整的传统纺织工具极为罕见,而传统手工棉纺织布只剩下蓝印花布等寥寥无几的品种,这样势必使人们对古代棉纺织技术家黄道婆的信仰逐渐淡化。
3. 黄道婆尽管在民间被百姓信仰流传至今,但史书记载极少,研究黄道婆历史功绩和对其信仰的活动屈指可数。
4. 在学校室中教育方面,小学教科书中已没有了黄道婆的内容,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也只有一副图,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已不知黄道婆是谁,更别谈她的成就、价值和对她的信仰。
5. 文革中,已经取消了明清以来民间广为盛传的四月初之黄道婆生日,七月二十的棉花生日等信仰祭祀形成江南地区十多处黄道婆祠堂被破坏殆尽。
五、黄道婆民间信仰的保护
1.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其一,解放后,黄母祠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重修,在黄道婆塑像前铸制了香炉供人们祭供。
其二,1954年,政府修葺黄道婆墓并立碑纪念。
其三,1987年,黄道婆墓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四,1989年,在上海县举行首届黄道婆学术研讨会。
其五,1991年,在上海黄道婆故里上海龙华举行第二届黄道婆学术研讨会。
其六,1991年,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和上海植物园等单位合作,将黄母祠重修, 改建为“科学家黄道婆纪念堂”;植物园又增建“生棉圃”和瞻仰黄道婆的“望黄亭”。
其七,1996年,黄道婆被徐汇区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其八,2001年,徐汇区政府决定在黄道婆墓地旁建造黄道婆纪念馆。
其九,2002年至2003年建造黄道婆纪念馆第一期工程并对外开放。
其十,2004年至今筹建黄道婆纪念馆第二期工程,并确定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其十一,2005年为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华泾镇政府与徐汇区文化创作中心日前正在加紧排练越剧小戏,参加市十月剧展,将我国纺织科技先驱黄道婆再现舞台。
其十二,2005年,区政府县初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会议精神,但徐汇区文化局和华泾镇领导为工作小组组长,有关专家,教授加盟的工作班子。申报开展黄道婆及纺织技术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
2. 新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在迎世博,创建文明大都市的新时代,我们要以高起点、新眼界来创新保护措施,营造以黄道婆创新精神为核心,以黄道婆民间信仰为动力的“中国布文化”和相关民间文化产业,并与区内其他文化一并包容入内,营造一个富有东方神韵色彩,蕴含浓郁民俗风情的高雅文化游览场所——把黄道婆人文旅游景地与世贸WTO相契合。为此建议如下:
其一,全面普查:广泛收集和整改有关传统手工棉纺织,黄道婆传说等各类资料。用摄影,摄像等高科技手段将“老人”的棉纺织技术和人们祭拜黄道婆的信仰记录下来。编写中小学黄道婆及棉纺织技术科普教学试点,推出越剧新戏黄道婆与纺织和现代舞剧《黄道婆》。
其二,进一步加强对于黄道婆科技创新理论和民间信仰的研究。成立黄道婆理论和信仰研究的工作班子和组织黄道婆民间信样志愿者。举办第三届黄道婆理论研究会。出版《黄道婆及棉纺织技术研究》专著,编写《黄道婆及棉纺织技术手册》与电视台合作举办“黄道婆科技创新”民族时装表演大赛和演讲比赛,在黄道婆纪念馆建立黄道婆科技创新市民学校。
其三,建立黄道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将黄道婆及棉纺织业的戏剧,舞蹈,音乐艺术与开发产业相结合,建立以产业实体为依托、以发展为目的的艺术市场运营机制。公司下属建立融乌泥泾被,蓝印花布,民俗土布于一体的新型中国布加工基地,建立塑造黄道婆形象的书画,篆刻工艺品加工基地和劳动市场,同国内外销售。
其四,创建黄道婆博物馆。在原有的华泾镇黄道婆墓,黄道婆纪念馆基础上,又进一步创建黄道婆博物馆,广泛收集和展示各类黄道婆及手工棉纺织技术器具,资料,配以高科技电脑等先进设施。
其五,建立“中国布文化的景观区”。将黄道婆公园、黄道婆纪念馆、黄母祠,黄道婆博物馆等人文景点汇成一个“中国布文化”景观区,作为面向全国,世界的品牌旅游景区。
其六,将黄道婆故乡华泾镇命名为黄道婆镇,让人们千秋万代铭记黄道婆,使“黄道婆”成为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的精品、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