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怀群】千年诚心祭母娘——1993年回山西王母庙会纪实﹙西王母祖祠圣地泾川30﹚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张怀群】千年诚心祭母娘——1993年回山西王母庙会纪实﹙西王母祖祠圣地泾川30﹚

最迟从宋开宝元年(公元968)算起,今年的西王母庙会,已是第一千零二十五届了。
    信教与不信教,进香与不进香,供献多少,布施多少,都不讲究。人人到达回山下,亲眼见母娘塑像,看壁画,观石窟,照相留念,在楼檐下望,登上 回山巅,奏响晓钟,极目泾芮川道、南北二原,心绪飘向天际,体验从天而至俯视人寰之意。再拜王母宫,静心静气;来到古瑶池,饮矿泉神水,嗅花木奇香,夜里跑灯、放河灯。人不能到,心要到达。即使忙在县城乡村,心里也一遍遍说:我也游回山了。凡参加回山庙会者大半天只运一口气,少说话,无杂念,人人成了大气功师,从出发到归来,简直是做了一次超级气功,人人心中如是,这是回山王母庙会的中心内容。古三月二十是宋代重修王母宫的日子,庙会经千年不衰,年年掀起高潮。
    今年三月十九,打醮仪式开始,在南门迎纸花供果,在瑶池沟取水,在回山下诵经,超凡脱俗的道教音乐悠悠扬扬,若隐若现。高平、窑店民间乐队,集唢呐胡琴笛子鼓乐,演奏地道的陇东民乐也揉和当代流行歌曲。严谨的道家宗教活动,解释着中华古老文化中的优秀部分,那经文、那音乐、那程序、那神情无不结晶着劳动人民千百年积累的智慧。会幡红艳,黄榜醒目,道旗扬道,点缀着另一种氛围。
    凌晨四点,信仰者拉开庙会惟幕;老人清晨就游完归来,中青年才出门。   
    北门上寸步难行,千挪万动才到芮河大桥,但见人的自行车的汽车的队伍让不开道,人是哪里冒出来的?谁也预料不到人车集合在一个时辰。远行千里的货车司机,破例在车上睡了一觉又一觉,因为除了人还是人。上至五里铺,下至甘家沟的十余里公路上,车车相挨达三四个小时,交通堵塞成了庙会的一大景致。眼看香烟袅袅,道乐入耳,举步却不易。桥栏上的人。南边的朝南看,栏北的朝北看。河堤上、河边上、河水里、桥眼里、河滩里全是人。终于到达会场想做完拜像观画进窟登山照相买香表布施等程序,不排队等三四个小时是不行的。提前离开也不行,车流人流还堵着大桥,心急者逆芮河而上,择窄处涉河而归。    ,
    大部分人爬山,在绿色山上踩出密密的白亮之字小路。老人顺公路而上,金代万斤巨钟回音嗡嗡;山巅重修王母宫,殿墙已完成,脚手架下,依然是踩触大殿圣土焚香化表的虔诚信徒。回山南古瑶池里,饮神水看花木踏青的人组成支流回淌。庙会戏台在城关东门外新开张的市场里,那里又凝聚着那里的虔诚。
    王母座像打扮一新,泾川著名商行经理刘毅带头与善男信女献了万名伞,为王母披红挂彩,节日灯管灯泡为王母装起胸饰项链和飞舞的双龙,供果供品纸花香表更是琳琅满目。
    入夜,跑灯、放河灯。芮河两岸及大桥上全是目光,人们第三次来到回山下。春雨潇潇而至,鼓乐声中.河灯从回山下进入芮河水里,灯火向东流淌几分钟,便进入泾河,芮泾相汇,泾河里又流着点点灯火,这一景致除了泾川,不会有第二家了。
    今年庙会共达数十万人,三月二十达三万余人。人人都默诵:人文先祖西王母文化的核心是:佑民长生万福,只要为王母送去崇拜敬仰和诚心,就有好报应,这就是泾川经济腾飞,祖国长寿富强。
    县城里也是人山人海,西王母庙会已成为旅游活动,这是今年人数创最高纪录的原因。因此,回山西王母庙会的名气不径而走,成为海内外旅游、宗教界格外关注向往的独特民俗盛会。在今日中国,只有泾川有此对西王母崇拜的独特庙会。今年恰逢闰三月,庙会将延期到后三月二十,其时的民俗宗教活动将更规范、更兴盛。
而这一切,全是自发的。
                             1993年6月1日

发表《西王母旅游报》1993年5月10日/《泾州之秘》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 /《西王母文化选编》1993年10月/引用《中国妇女》1994年第1期/柯杨《甘肃泾川与西王母民俗文化》寻根杂志1999年第5期/彭金山《陇东风俗》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5月

[ 本帖最后由 张怀群 于 2010-4-9 17:32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