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群】汉武帝11次来泾川﹙西王母祖祠圣地泾川7﹚
汉武帝11次来泾川。世传汉武帝在泾川回山拜谒西王母。泾川回山王母宫建于汉代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有雄才大略的一代君主。与西王母联系密切的天子皇帝中,周穆王之后就是汉武帝,他与穆王一起,在难以计数的历代诗赋文章中出现,而《拾遗记》、《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等书又对汉武帝见西王母做了详细的描写。
古书说,西汉元封元年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临于武帝殿上,并且给武帝七枚蟠桃,自己吃两枚。武帝想要保留桃核,西王母说:“这桃子是世间所没有的,三千年才结实一次呢!”这时正好东方朔在窗外偷看,西王母就指着他说:“这个小子已经来偷过三次桃子了”。当天西王母命侍女董双成吹笛,王子登弹琴,许飞[王曼]鼓簧,安法兴高歌,共同为汉武帝作寿助兴。
这一天,王母娘娘是乘紫云驾五色斑麟降临于宫中的。武帝跪拜问安,王母赐帝坐,然后遣侍女迎接上元夫人,并传话说:“刘彻好道术,我刚来看他,夫人有空请来一下好吗?,,侍女带来回话,上元夫人欣然答应了。不久,隔着银河,出现了一位端庄的仙女,容颜约莫五十岁的样子。武帝问上元夫人是何方神圣?王母娘娘告诉他说是三天真皇之母。统辖所有的仙籍。
不多久的功夫,上元夫人已经乘着麒麟降临,她身穿青霜袍,头上梳成三个髻,其余的头发一直披散到腰。武帝见了她倒身就拜。上元夫人批评了汉武帝,又以十二条诫律传授给武帝,希望他能改过迁善,武帝恭聆训诲后,目送了这位圣母冉冉飞去。
汉武帝拜谒西王母的史实,与泾川有前因后果。汉武帝通回中道,北出萧关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举动。《武帝纪》曰: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
汉乐府铙歌《上之回》,因首句“上之回所中”而得名。典籍解释:回指回中宫、回中道。汉武帝元封四年复通回中道,并时出游幸,歌辞当为赞美此事而作。
汉乐府《上之回》全文:“上之回所中,益夏将至。行将北,以承甘泉宫。寒暑德。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乐府诗集》卷16)。
石关,宫阙名,近甘泉宫。月支,即月氏,古族名,秦汉时游牧于敦煌、祁连间,汉文帝时遭匈奴攻击,大部分人迁到新疆、祁连一带。匈奴,中国古族名·亦称胡。秦汉时统治了大漠南北。汉初不断南下攻扰,武帝时多次进军漠北,匈奴受击,渐与汉交流文化经济。后居内蒙,或与汉合。
乐府,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始建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会”,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并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乐曲。乐府诗,可以入乐的诗体。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上之回》是汉乐府中鼓吹曲辞类的铙歌。汉乐府即汉代的乐府诗。有效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等类。效庙歌辞是为统治者祭祀所作的乐歌;鼓吹曲辞原是军歌,后用于宫廷朝会、贵族出行等场合。现存《铙歌》十八首;其余两类包括从各地采集的民间歌谣,含有若干反映当时人民疾苦的作品。铙歌,铙是一种古击乐器,即钲,青铜制。铙歌是鼓吹曲的一部,用于激励士气及宴享功臣。汉铙歌歌词原有二十二首,《务城》、《玄云》、《黄爵》、《钓竿》四篇已亡.现存十八首。有民间歌谣,有文人怍品,内容较广泛。晋以舌.文人根据汉《铙歌》篇名写作的歌诗颇多。汉乐府的《鼓吹曲辞》类只存铙歌十八首,《上之回》为幸存者之一。铙歌十八首为:朱鹭、思悲翁、艾如张、上之回、拥离、战城南、巫山高、上陵、将进酒、君马黄、芳树、有所思、雉子班、圣人出、上邪、临高台、远如期、石留。
回中道,古道路名,南起[シ开]水河谷,北出萧关,因途经回中得名,为关中平原与陇东高原间的交通要道。汉武帝自雍县(陕西凤翔南)经回中道,北出萧关。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匈奴入萧关烧回中宫,武帝北出萧关皆指此。雍县.古县名,治所在今陕西风翔南。
我们能想象出这一历史之旅,秦始皇巡北地上鸡头山,过回中,从北地(庆阳)下至泾河川,溯泾河而西,过泾川(回中)至平凉,上崆峒山,应是合理的路线。汉武帝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北出萧关,更显出清晰的行踪,雍在陕西风翔南,祠五 [田寺]后向北至泾川,西上至平凉,出萧关,通回中道。
汉武帝在雍祠五畤,畤是古时祭天帝五帝的固定处所,秦有密畤 ,祭青帝。鄢畤,祭白帝。上畤 ,祭赤帝。下畤,祭黄帝。汉时加了北畤,祭黑帝。汉武帝三年搞一次祭天活动,所以来雍(陕西凤翔南)的次数是很多的,从风翔县北行至回中(泾川)上平凉,出萧关到达宁夏固原一带.这就是汉武帝通回中道出萧关之行。
汉武帝对神仙及先祖的崇拜,不亚于秦始皇,他以风翔祠五畤后,必到回中王母宫拜谒神灵。泾川回山王母宫始建及初期兴盛,与汉武帝多次来泾川有关。泾川王母宫著名,因为是汉武帝所建。汉武帝11次来泾川(另文详述),因回山王母宫闪烁的琉璃金光神秘而吉祥。 .
泾川当地不仅有志书碑碣记载西王母,汉乐府《上之回》道明了回中与泾川瑶池的关系,历代大诗人都写有《上之回》,可见在汉之后,泾川回中的知名度比今日泾川在全国的知名度高得多,才能引起梁简文帝、李白、李贺、陆游、汤显祖等大诗人的注意。
1991年4月12日
发表《泾州之秘》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引用柯杨《甘肃泾川与西王母民俗文化》寻根杂志1999年第5期《泾川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
[ 本帖最后由 张怀群 于 2010-4-9 17:1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