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2011年11月30日 16: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傩,是什么?
它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历史中,随时光变迁、地域变换而衍生出不同的内涵和名称。
它是一种巫术,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即作为一种狩猎活动的驱逐术而诞生。
它是一种祭祀,进入夏代之后,有人以此来祭祀各种非正常死亡的“强死鬼”。
它是一种礼仪,至周代,成为“礼”的一部分,并由民间走入宫廷,以至成为国之大礼。
它是一种法事,活动意图十分宽泛,比如求子、还愿、冲寿、过关……
它是一种文娱活动,明清以来,以戏剧、舞蹈、杂技等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它曾被认为是迷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对封建迷信和“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受到压制,在许多地方几近消亡。
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河北武安,安徽贵池,湖南元陵、辰州、湘西,贵州德江、威宁、安顺,广西环江、罗城,江西南丰、婺源、乐昌,青海等地共有20多个与傩有关的戏曲、舞蹈、风俗等项目入选。
承载着如此多的内涵,傩文化神秘而瑰丽。
带着对傩文化的强烈好奇,记者踏访了一个又一个“傩戏之乡”、“傩舞之乡”,观看了一场场傩戏和傩舞表演,拜访了多位傩文化研究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记者犹如穿越时空隧道,步入了色彩斑斓、高深莫测的傩文化艺术殿堂。
“傩戏之乡”看傩戏
“号声绕绕叫一声,师郎拜请请何神;拜请上元法祖法朝官,拜请中元法祖法朝官,拜请下元法祖法朝官;上元法祖晏三郎,中元法祖李五郎,下元法祖黄八郎;晏三郎,李五郎,黄八郎,坐在南垭古庙堂;小臣不敢空相请,皇上请到堂……”
深秋的一个傍晚,贵州省德江县傩文化陈列馆内的露天舞台上,四位头戴面具、身着红袍、手持牛角法器的演员在灯光下载歌载舞,如痴如醉。该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吴乡中、县文化局副局长蒋莉、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张金山陪同记者观看。
“这就是傩戏,现在演出的是第一个节目《三盘角号》,也叫《牛角师刀舞》,”吴乡中告诉记者,“这是傩仪活动中必跳的一个舞,牛角、师刀都是傩仪活动的法器,摇动师刀时发出的沙沙声可以驱逐鬼怪。牛角又叫神号,是沟通人神信息的工具,法事举行开始和结束之后,都要吹三声角号,告诉上界诸神。跳此舞主要是请神、谢神,舞者用喜悦感激的心情跪拜恭请致谢。”
“第二个节目《捕傩下网》。”随着报幕员话音落地,两个身着素衣白裙、头戴白色法帽的演员已闪亮登场。二人手执前后裙角,在鼓乐的伴奏下时而拉裙,时而转背,时而原地转,同时一句接一句地轮唱:
“东方有个东岳爷东岳王”,“东岳爷在庙前站,东岳王在庙内藏”,“东岳爷是王官,王官管下九十九万人和马,九十九万马和人”,“人和马,马和人……”
吴乡中说,这出戏的意思是铺下天罗地网,将鬼邪妖怪一网打尽,使主人清洁平安,百事顺达。
演出结束后,经德江县委宣传部的同志引荐,记者采访了傩艺师张月福。他生于1950年,土家族,小学文化,现住德江县稳坪镇铁坑村。张月福祖孙三代都从事傩堂戏。1982年,师傅赵开扬为张月福请职过法,并将傩祭、傩仪、傩舞、傩音乐、傩戏及其傩面、道具、法器和上刀梯、开红山、下油锅、辟推、脚踩红铧、口含红铁、杀鸡回升、定鸡等绝活一一传授给他。从此,张月福开始独立掌坛演戏。2002年农历五月中旬,张月福应日本亚洲新文化艺术交流会的邀请赴日本演出。
张月福告诉记者,德江土家族傩戏历史悠久,因设坛做法事的地点一般都是主人家的堂屋,因此叫“傩堂戏”。傩堂戏是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属于傩戏之一种,它由请神、酬神、送神三部分组成。德江傩堂戏一般在秋收后至冬季举行,主题多是为了治病、消灾、求子、保寿、祈求五谷丰登。
德江傩堂戏又是集傩祭、傩仪、傩面具、傩歌舞、傩技、傩戏等为一体的一种独具魅力的原始剧种,种类繁多。从流派上分,有“茅山教”和“师娘教”。一般由师公传授的是茅山教,由师娘传授的则叫师娘教。
从阴阳上分,有“阴戏”和“阳戏”之分。所谓阴戏,就是生者为死者还愿而演的戏。而阳戏则是为了祈求家庭平安无事、五谷丰登而演的戏。
按傩戏愿大小,分“大愿”和“小愿”。大愿又称“冲傩”,一般需要扎坛、团花红,出全堂戏24个面具,行傩时间在三天以上。小愿,一般不需要繁杂的扎坛,以祭祀为主、出戏为辅,行傩时间在两天之内。
傩堂戏在德江分布较广,据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立璠考证,德江县31个乡共有傩堂戏班子61坛,表演者300多人。有的乡傩班遍及各村,群众基础深厚。据土老师(傩仪中的祭祀主持人,又叫师公、弟子、傩仪师等)张金辽保存的“司坛图”表述,德江傩堂戏已传承26代。如果用民俗学系谱推定法按25年为一代推算,约有600多年。
傩堂戏何时传入德江?张金辽说,至少在明代中期,德江便有了傩戏。据明·嘉靖《贵州通志》载:“除夕逐除,俗于是夕具牲礼,扎草舡,列纸马,阵火炬,家长督之,遍各房室驱呼怒吼,如斥遣状谓之驱鬼,即古傩意也。”
“傩舞之乡”访傩舞
探访南丰傩舞时,恰逢南丰蜜桔收获时节。由于今年风调雨顺,南丰县满山遍野的蜜桔园里一派黄灿灿的丰收景象。
位于盱江河畔的南丰县博物馆也在桔园环抱之中,馆内一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读书处纪念地。别了“曾巩”,记者叩开了悬挂着“傩舞之乡”牌匾的南丰傩文化展览馆大门,里面贴满了展示傩舞活动的各类图片。
记者看到,傩舞图片的内容有《殿中解傩》——身着红衣、头裹红绸的弟子扮搜除大仙、鹰哥元帅、田螺大王将鬼疫捉住押解到村旁的小塘,赶入水中;有《送神》——弟子送众神到水口外,卜筶烧纸送神上路;有《班师》——解傩结束,众弟子返回,副印在傩神庙外叫彩词……
“南丰作为中国傩舞艺术之乡,不仅有两千多年的传傩历史,而且品种多样,群众基础深厚,跳傩舞的傩班分布全县各地。”原南丰县文联主席、《江西南丰傩文化》一书作者曾志巩先生告诉记者。
曾志巩今年71岁,一提起南丰傩文化,老人顿时来了精神。“南丰为什么不是傩戏之乡,而是傩舞之乡?这是有原因的,是南丰傩文化的特点决定的。”曾志巩说,南丰的傩文化表现形式都是舞蹈,没有唱词和戏剧,即使有也是哑剧。
曾志巩说,南丰傩舞,自汉迄今,世代相传,历经唐、宋、元、明、清,盛行不衰。新中国成立后,南丰遗存的傩舞分别俗称跳竹马、跳傩、跳和合、跳狮子、跳八仙。南丰人还喜欢把这些称之为“跳迎”,“跳迎”有“跳神”之意,各类傩班各有自己的特点。
据曾志巩调查核实,清末以来,南丰有乡傩184班,其中大傩133班,竹马18班,和合24班,八仙9班。各时期傩班情况是:清末62班,民国时期107班,解放初期117班,1983年139班。2000年减少为111班,其中大傩82班,竹马9班,和合17班,八仙3班。
曾志巩向记者推荐说:“你可以去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看看,那里不仅有石邮大傩班,还有傩神庙。”
按照曾先生指导的路线,记者乘车向南行半小时,到了一个四周遍布桔园的丘陵小村子。熟悉路线的司机直接将记者带至石邮村的傩神庙前。
记者看到,朱红庙门八字朝外开,上方刻红底黑字“傩神庙”三字,两侧有一对武将砖雕,一人执斧,一人握锤,脚踏狮形瑞兽,背插翎旗。檐口线角有一对形制较小的文官砖雕,分别手执“平安吉庆”、“天官赐福”竖联。檐口外侧下方亦有两对人物砖雕,似是戏文故事。门畔有一副石刻楹联:“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
进得庙内,殿内约30平方米,正中有神台,傩神太子端坐其上,脸涂金粉,口角含笑,金冠龙袍,年轻俊俏。傩神太子身后有红幔,平时放下,正月十六晚上搜傩掀起,里面有十二位傩神的小塑像,对应十一个面具角色。正中坐一小偶人,活手活脚,称为“傩崽”,白脸朱唇,金冠红袍,亦十分俊美。最左边有近年村人后加的一尊观音神像。神台上方高挂匾额,书“浩气光天”,匾额下有锦幅“正法久住”。
据村谱记载,傩神庙始修于明代,毁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重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并从村北的塖头山移至现在的位置。1985年春节,傩神庙不慎失火,傩神神像、面具俱毁,仅存石刻庙门,后来村人集资照原样修复。
据曾志巩考证,南丰各地留存20余座傩神庙,其中以三溪乡石邮村傩神庙最负盛名,属南丰地区保存最完整、民风乡俗最为凸显的一座傩神庙,也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的傩神庙。每年正月间为期半个月的“跳傩”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曾志巩说,石邮村的傩舞是江西傩文化中的佼佼者,具有原生态的文化特征,保留了“起傩”、“演傩”、“搜傩”、“圆傩”等古老的仪式。石邮村世代敬奉傩事,每年跳傩,家家户户设有傩案。
石邮跳傩从正月初一开始,至正月十六结束。首先由傩班“大伯”率领七名弟子在傩神庙内点烛燃香,巡礼参神,举行庄严的“起傩”仪式。随后进行的“演傩”是整个傩舞过程中时间最长、活动最多的一项内容。而“搜傩”是傩舞表演的最高潮,场面极其威武磅礴,傩班成员或执铁链,或举桃剑,到村内各家各户表演,意味驱邪逐疫。“圆傩”则是在“大伯”率领下,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