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陈玉平:傩:从驱逐仪式到仪式戏剧(图)

陈玉平:傩:从驱逐仪式到仪式戏剧(图)

──傩:从驱逐仪式到仪式戏剧(图)

中新网 2011年11月30日 16: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人们不仅生活在世俗的空间中,同时也生活在自己虚拟的神圣空间中。生活于凡间的人认为自己无时不受神灵的扼控,但人通过某种特殊的手段,也可以控制神灵,或与之建立和谐的关系。神界与人世关系,彰显了土家族的世界观、鬼神观、灵魂观,也体现了这个民族对疾病、灾祸、幸福的认知。

  贵州土家族傩仪中的各个环节反复地运用四时、五行、五方、五色、八卦、九州、二十八宿等象征符号,这些符号与中国传统宇宙观具有密切的关系。人遭灾或患病,隐喻着人神鬼关系的混乱以及宇宙秩序的不和谐状态。而当愿主向神献祭并驱逐鬼怪后,人神鬼各居其所,宇宙恢复正常的秩序。而宇宙符号的应用及人神鬼空间秩序的协调不仅仅体现了土家族对宇宙空间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土家族将这种认知和空间运作当做一种生存手段,借以摆脱和消除特定时间内所面临的危机状况。

  另一方面,从土家族傩祭仪式过程所展示的神灵世界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封建帝制下的社会缩影。神界就是一个具有森严等级的王国,有着人间一样的政府机构,各神地位尊卑有序。土老师举行傩祭仪式必以文疏形式向神界报告。而傩坛文疏格式规范,文辞典雅,还有不少骈偶句,如:“运星赎魂,解结消愆,请茅替代,禳关度厄”;“叨生盛世,忝列人伦。蒙岳府以注生,荷曹司而纪善。仰干巨泽,许愿当酬”;“五行运泰,九曜星明。俾四序之平康,沐万神之呵护”。土老师还要将文疏按一定格式进行折叠,并装入信封中,写清投递去向、接收人,完全按封建官府制度进行操作。

  在田野调查中,我所看到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不同民族(如苗族、仡佬族、土家族)的土老师组成一个坛班操作傩仪,或者某民族土老师带异民族的徒弟或某民族的愿主请其他民族的土老师来举办傩仪。这种现象的产生与统一国家下大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无关系。

  土家族傩祭仪式中往往穿插戏剧表演,有的学者称其为“祭祀戏剧”、“仪式戏剧”。它是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家族傩坛班中,将傩戏剧目区分为“正戏”和“插戏”。正戏有较强的宗教色彩,其角色为神灵,所表现的内容或与仪式目的相关;插戏则具有较强的世俗性,与仪式目的关系不大,而是以娱人为主,一般不戴面具表演。土家族傩堂戏的表演是在一系列请神仪式之后,从桃源洞(或写为“桃园洞”)中请出神戏、神灵以戏剧角色的形式表现与仪式相关的内容,如为神灵开路,或看守桃源洞门,或为神兵引路,或押送神兵,或在傩堂驱逐邪魔鬼怪,或催促主人备办牺牲、敬献神灵并请神灵拆销信愿,或为各种纠纷作判决并勾销愿簿、请戏神返回桃源洞,等等。

  从土家族傩祭仪式及仪式戏剧的表演中,我们看到:傩仪主持人以象征的方式,将自己转变为神,并借助神的力量,为处于灾厄状态的人消除危机,或以神的身份关切人的生命和生存世界,充分展现了人为掌握自己命运及控制自然界所作的努力。也许这正是傩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

  陈玉平(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