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激活民族体育“活化石”
□ 新华社记者 李丽 张钦 何军
《中国民族报》 2011年9月16日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奥运拳击冠军邹市明“爬刀梯”的点火方式令人叫绝。其创意源自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上刀山下火海”。而“上刀山下火海”就是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刀杆节”中最神秘莫测而又惊心动魄的表演绝技。
除了“上刀山下火海”,本届民族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中还有不少国家级“非遗”项目,维吾尔族的达瓦孜、蒙古族的搏克、朝鲜族的秋千……“非遗”的头衔,不仅让这些民族体育“活化石”走出深山村寨,为世人所知,而且铺设了市场开发的诱人前景。
传统体育“申遗”热
达瓦孜是最早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确定为传承人的“高空王子”阿迪力在政府的资助下,办起了学校,亲自传授这项维吾尔族的达瓦孜绝技。
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都在积极申报“非遗”,进入国家级名录的已有几十个,其中珍珠球、叼羊等不少项目来自少数民族。回族传统武术踏脚则入选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遗”名录。该项目的传承人李光辉说,入选之后,政府通过经济补助手段解决了自己有心传承、无力授徒的问题,踏脚还被纳入政府系统保护工程,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踏脚发源地泾源县还把这个项目列入4所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希望通过校园传承扭转这个传统项目自然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校园授课有利于培养年轻人对传统技艺的兴趣。”李光辉说。目前,全国许多省、区、市都有不同级别的“非遗”名录和相应的保护政策。
“非遗”制造市场“卖点”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代刚认为,传统体育项目一旦“申遗”成功会引起更大重视,有利于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此外更大的意义是为这些“活化石”提供了走向市场的“敲门砖”。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体育卫生处副处长孟拥军呼应了这个观点。他说,许多地方积极“申遗”,是要以“非遗”作为当地名片进行宣传,进而成为开发旅游的卖点,“这和景点打出‘国家4A级风景区’的广告是一个道理。”
民族传统体育的市场化中,像达瓦孜一样单独打造一个项目的例子不多,更多的途径是结合当地民俗,开发节庆旅游项目及相关产业。在云南,“刀杆节”是多个村寨都着力打造的节庆品牌,在一些地方已发展为融体育、文娱、经贸、旅游为一体的商业活动,带活一方经济。
代刚介绍说,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独木龙舟节和独龙族的卡雀哇节等都列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并在四川凉山、贵州清水江、云南怒江等地,以独特的传统文体活动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文体消费市场。
“重申报,轻保护”需警惕
不少学者也提醒,一些地方热衷于民族传统文体技艺和活动的“申遗”,但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入遗”后没有进行足够的后续保护和开发,或者开发时一窝蜂地上项目,粗糙低级的包装反令文化内涵丧失。
贵州省凯理学院副教授刘礼国认为,这其中的主要矛盾是,商业开发的主要目的是赚钱,容易忽视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体育社科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则说,“申遗”成功后,还是需要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才能让文体遗产保值、增值。他不赞成“非遗”项目必须保持绝对的原汁原味,认为应该进行有创意的包装,“保护的关键在于精髓和内涵不能变味。后期开发无力主要还是与专家的结合度不够,缺少人力、智力支持及完整的策划,把好的项目搞坏了。”鲍明晓说。
同时,许多旅游项目“一入遗,就涨价”的现象,也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反感。鲍明晓分析,这反映了国内许多旅游项目只是简单的观光,手段单一,因而门票成为赚钱的最重要途径,“如果能多开发参与性、体验性的休闲度假娱乐产业,发展系列化、多元化的项目,那么旅客的满意度可能会上升,而门票的价钱就有可能下降。”他认为,参与性、体验性恰恰是民族传统文体活动的特性和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