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福建省畲族民间武艺活动特征的分析[ 来源:畲族网 | 发布日期:2011-05-01 | 浏览(58)人次 |
投稿 |
收藏 ] 兰润生,林荫生,黄晓鹏
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分布在我国东南部闽、浙、赣、粤、皖五省100多个县内部分山区的一个杂居的少数民族,其中大多数聚居于福建闽东的山区、丘陵、海隅等地区。畲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样,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实践中,为了强身健体、保家卫寨,编创积累了许多适宜于地域特点和民族习俗的畲族民间体育项目。这些融实用性、竞技性、健身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深受畲民普遍喜爱,其中尤以武艺为之最。加强对其颇具代表性的畲族民间武艺的研究,可以点代面地研究整个畲族民间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形成,对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1 畲族民间武艺的基本特征
畲族民间武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具特色。从基本理论、功法、到套路系列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它是面派武术中的一个流派,所以既有南派武术的共性特点,又受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形成一支朴实无华、风格独特的武术流派。由于畲族人民大多聚居于偏远的山区及海隅一角,与外界极少交往,所以畲族民间武艺保留着其古老的传统面貌,鲜为人知,乃至被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值得我们去探讨、去分析。
笔者是畲族人,自幼生活在畲族聚居地,对此进行了多年的深入调查和潜心研究,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文献史籍,认为畲族民间武艺特点的形成是长期以业畲族人民赖以生存的必然结果,是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地理因素的制约,而逐渐衍化出来的以适应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产物。
畲族民间武艺是南少林武术中的一个流派,其特点在南派武术中极具代表性(表1)。
表1 福建省畲族民间武艺特点一览
型法 畲族民间武艺特点
手型 手型多,部位应用多
手法 手法多多
步型 步距较小,步较高
步法 步法稳固,稳健沉着
身法 立身中正
腿法 少而低
拳架 小而紧
幅度 动作短小,门户严谨
劲力 发力刚猛,以气摧力
从上表可见,畲族民间武艺是流传在畲民聚居地的南派武术,很少与外界交流,他们结合生活环境和地理条件编创出一套具有步稳势烈、发力短猛,擅用手法,防守门户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掌法的风格独特的畲族民间武艺。其“一疾、二硬、三力”的特色,被誉为“三绝”,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1.1 手狠而多变 畲族民间武艺擅手法,拳、掌、指、勾等手法交相多变,尤以小动作居多,有时仅一个进步或退步就有数种甚至十数种手法的变化,多种手型的交替变化常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中以指法、掌法最为多见,且招招实用,攻击对手之要害。正所谓“手狠”,演练中有一指点穴、二指摸珠、三指挑裆、四指插肋、五指抓拿等手法。畲族民间武艺由于必练“铁沙掌”、“竹把功”等掌指硬功,从而使其掌指达到一定的硬度,在实战中多以掌指伤人要害。
1.2 步法稳固 稳马是南拳的主要特点之一,“马”即步,也谓之“桩”。畲族民间武艺的步法有:八字马、不丁不八马、虚实马等。
演练时步法稳健,固如磬石,很少有高踢和跳跃的动作。为了达到步稳的目的,除了练徒手“坐桩”和“拖桩”外,还加重物如肩顶石锁,身穿沙衣,脚系石磨等进行“坐桩”和“拖桩”的练习,所以在套路练习和实战中就会表现出步如“落地生根”一样的稳定,这是他们最高的技术追求。它通常肜“推桩”的办法来检验一个练习者功力的深浅,故“马实”被认为是习武最基础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3 劲力刚猛 发力刚猛,颇具勇猛剽悍之形,雄伟磅礴之势是畲族民间武艺有别于北拳的重要特征。畲族民间武艺除具有一整套传统的如戴石帽、劈树桩、插竹把、抓石豆腐等训练功法外,也很重视气与力的配合。其“千招易躲,巨力难防”之拳谚,正说明这一点。其发力动作要求气息吞吐浮沉的配合,发劲借助积蓄的“气”将“力”猛烈催发,即所指的“以气催力”,以调动全身之力发出刚猛之劲。畲族民间武艺的发力常伴有“咳”、“嗨”的吼声,以助发力和拳威。
1.4 形威而幅度小 畲族民间武艺在演练中“眼似铜铃,嘴像狮形”,讲究形象威武,雄伟剽悍,效仿虎之勇猛之形,豹之悍烈之势,并常配合稳健的步法,气势雄壮的震脚,以威慑对手,达到从心理上战胜对方的目的。
畲族民间武艺多短手短技,运动中出手短,收手快的“手不离子午,技不离中门”的紧护“门户”。以畲族民间武艺的“不丁不八马”出拳和北拳的弓步冲拳相比,前者所占空间距离仅为后者的约1/2,可见其幅度之短小。
1.5 腿法少而低 习武者对畲族民间武艺的起腿持十分慎重态度,认为“起腿半边空”,“起腿三分虚”的凡起腿动作必为“险招”。传统套路中,腿法并不多见,且畲族民间武艺以蹬、弹、踩为主的腿法均“踢腿不过腰”,与北拳的“拳打三分脚打七”形成鲜明的对比。
2 畲族民间武艺的形成
2.1 畲族民间武艺特点形成的地理因素
2.1.1 山地多 福建境内山岭崇立,丘陵起伏,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素有“东南山国”之称。而畲民主要聚居在此。由于居住面广、地域分散、交通不便等原因,迄今为止,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山区,还保留着有趣的民族传统风俗和颇具特色的畲族民间武艺。
2.1.2 水田多 闽省水田面积有156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1%。其中,闽西北和闽中山岭地带,水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5%以上。畲族拳源于自然生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其动作朴实无华,招招讲究实用,动作别具一格。
2.1.3 滩涂多 福建沿海滩涂面积300多万亩,沿海人民在滩涂上大力养殖蛏、蚝等海产品,明进后叶《闽书》等史籍就有八闽“耕海泥若田亩”的记载。
一些民间武艺流传于福建沿海地区畲族中的一项结合于生产劳动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赛海马”,每当海水退潮时,在沙涂上,人用用长约1m,宽40cm的木板,一人一板,一只脚踏在板上,另一只脚使劲蹬地向前滑行讨小海,比谁的技艺高超,这既是一种海上生产劳动,又是一种民间武艺活动。
2.1.4 船舶多 福建海岸线约3300公里。元朝,泉州行省所统的海船就多达15000艘,《泉州府志》曾有:“濒海之邑,耕四渔六”的记载。故有“海者闽人之田”的说法。
2.1.5 行路难 福建境内山峦起伏,连绵不断,古时交通十分不便。
综上所述,畲族民间武艺特点形成的地理因素可概括为“四多一难”——山地多、水田多、滩涂多、船舶多与行路难。
2.2 畲族民间武艺特点形成的历史条件 畲族民间武艺特点的形成是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畲族主要分布在闽省境内,有着悠久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
2.2.1 争田争水争滩涂,械斗频发 福建经常发生旱灾,据统计,从782~1942年的1100多年间,较大旱灾共发生240次,而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福建历史上自然灾害纪录》)。水稻是闽省人民赖以生存的农作物,每逢旱情,农民之间,村落之间为田争水的械斗时有发生。
1954年发现的昙石山新石器晚期遗址,表明约5000年前福建存在着独特的文化(《福建史稿》第55页)。在那人以兽斗、人与人争斗的时期就有了武术的萌芽。
至两宋,由于人口剧增,出现了“土地迫狭,生籍繁夥,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亩直浸贵,故多田讼”(《宋史》卷89《地理志福建路》)的局面。地少人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上地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因此常因争田发生械斗。
土地的不足,只能大力发展滩涂养殖,争执滩涂权益的械斗亦不断发生。
2.2.2 起义与镇压、战事频繁 福建人民不甘历代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残酷剥削,前仆后继,纷纷起义。据粗略统计,自隋大业10年(614年)至清咸丰年(1858年)的1200多年中,福建农民发动的大小武装起义就达126次之多。
就连盛唐时期的永徽至开元(650至741年)年间,福建“獠蛮啸聚”和陈政祖孙三人相持,竟达47年之久(《福建史稿》)。其他朝代,人民与统治阶级间矛盾更为突出,起义与镇压频频发生,更是占火连年了。
2.2.3 海上贸易,抵御倭寇武备不懈 明中叶,福建海上贸易兴起后,竞争十分激烈,私人海上贸易集团之间强弱相凌、自相劫夺;为了冲破明政府的“海禁”,这些私人贸易集团采取武装走私,船员必须习武。
荷兰海盗来我国东南沿海活动后,英国人也接踵而来,西方殖民者以通商为名,到处抢劫,倭寇更是经常侵扰福建沿海,大肆焚掠。
总之,畲族人民与广大闽省人民一起在同样的历史条件下,必然地发生一些争田地、争滩涂等械斗、频繁的起义、海上贸易、抵御外敌等历史斗争,畲族民间武艺的形成与发展也就随着这些历史斗争的不断变化而发展起来。
2.3 独特的史地因素,对畲族民间武艺特点形成的综合影响
畲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争田、争水、争滩涂的械斗,还是兵灾中的自卫;起义中的打仗以及行船时的御寇等,无不发生在本地域的山坡、田野、滩涂或船舷甲板上。
搏斗发生在田埂、田间或滩涂上,倘若摔跌,必挣扎于泥水中被动挨打;甲板船舷上的格斗,若下盘不稳,便有葬身鱼腹之虞;而在山地或县于危崖,下临深涧的山径上,一旦失足,轻则头破血流,重则粉身碎骨。畲族民间武艺先人在总结搏击经验和编创作为格斗技能的拳术时,怎能不考虑地形等客观条件对技击技术的限制!
因此,保持重心和稳固是技术发挥的先决条件。其步型不能象北拳一样:前后步幅较大,左右侧向相对不稳的弓步。而多以两脚前后斜向开立,前脚尖内扣,步幅较小,正侧向都较稳定的“不丁不八”马,以求“马”的稳固。
为避免失去重心,畲族民间武艺立身中正,“出手忌直”擅短打。多用拉、推、牵、带等方法“借力使力”,使对方失去平衡,为使“臂不直、肩不送”的情况下加长攻击距离,因此掌法常多于拳法。
为求立身不虚,腿法用得少、用得低,而用手法的多变来弥补腿法的不足。
步法的稳固,相对影响了移动的速度,灵巧性也因此有所削弱,只能增加劲力以弥补不足,因此发劲刚猛不但可重创对方,更重要的将对方打落山下、田间或水中,求得格斗的关键胜利;防守的疏漏也在所难免,一方面靠“手不离子午,技不离中门”地加强门户的防守,另一方面以“体刚”提高抗击能力。
综上所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四多一难”的地理因素,无形中制约和影响着畲族民间武艺的形成与发展。
3 结论
3.1 畲族民间武艺的特点:手狠而多变、步法稳固、发劲刚猛、形威而幅度小、腿法少而低。
3.2 畲族民间武艺受地域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制约,为适应生产斗争的阶级斗争的需要而逐渐形成。
3.3 争田、争水、争滩涂的械斗,抵御外侵以及起义和镇压起义的战争促进了畲族民间武艺的发展,而这一发展的过程正是形成的过程。
3.4 加强对畲族民间武艺的研究,可以点代面地研究整个畲族民间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形成,对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我国民族体育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转载中国民族宗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