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严墨]儿时的游戏

[严墨]儿时的游戏

儿时的游戏
□ 严墨

  《中国民族报》2009年5月29日




  当自己的孩子都已长大到不再过儿童节的时候,怀念起了儿童节--白衬衫、蓝裤子、红领巾、白球鞋。与其说怀念儿童节,不如说怀念童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美丽的童年,当我们再回过头去仔细回味,会忽然间发现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又难忘。就在那些土的地上、沙的地上、水泥的地上,记录着那时的童年游戏。虽然已经告别“儿童”的岁月很久了,但是童年时玩过的那些游戏却历历在目,直至今日也回味无穷。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物资相对匮乏,但我们的游戏却是丰富多彩的。细细一列清单,把自己吓了一跳--100多个!我们那时居然有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啊!为唤起大家对那个年代童年的回忆,或者说共同绘制我们记忆中的童年,我来贡献一下我的记忆。

  器械类:丢手绢、跳皮筋、跳房子(跳飞机)、盘绳(翻绳)、砍包、拽包、踢包、沙包踢锅儿、踢毽子、跳长绳、打嘎儿、拔根儿、抽汉奸(陀螺)、抖空竹、滚圆片、弹球(进坑、五洞、九洞)、拍画片儿、扇烟盒、摔烟盒、喷儿烟盒、扇方宝、甩纸炮、打瓦片、打水漂、抓(音:chuǎ,下同,编者注)瓷片、摞瓷片、抓铁片、抓羊拐(嘎拉哈)、抓冰棍儿棍儿、挑冰棍儿棍儿、划杏核、竹哨、柳哨、苇哨、竹飞机(竹蜻蜓)、放风筝、滑冰车、溜冰壶、吹肥皂泡、推铁环、掷砖、摔胶泥、拆九连环、课桌上的不倒翁、画丁老头、树叶小船(圆珠笔油推动)。

  危险器械类:弹弓、绷弓子、绷弓枪、气门枪、链子枪、铁盆摔炮、螺丝摔炮、竹水枪、竹气枪(打湿纸)、圆珠笔芯气枪(打湿纸)、剁刀、扎树叶、烧胶泥枪、筑锡铝合金枪、甩石子比准头(折长布绳中间包石子,在头顶甩圆后,松一头,石子飞出)。

  手工类:刻剪纸、糊风筝、制作潜望镜、刻粉笔宝塔、刻镂空双心粉笔球、刻木头枪、刻砖枪、银杏叶子扎字、折纸、纸叠盒子枪、纸叠左轮枪,彩色糖纸叠彩带、制作小电机(商场买配件)及制作带小电机的飞机、船、汽车、潜水艇等。

  徒手游戏类:拍手游戏(带儿歌)、木头人、冰棍儿化了、老鹰捉小鸡、攻城、骑驴、撞拐、玩打仗、藏猫儿(捉迷藏)、挤墙角、警察抓小偷、手心手背、编花篮、捞鱼、成语接龙。

  动物类:斗鸡、斗蛐蛐儿、罐头瓶抓小鱼、踩鱼、钓鱼、扣鸟、弹鸟、养蝈蝈、养蚕、捕蜻蜓、捉蚂蚱、粘知了、挖知了猴儿、玩蚂蚁(放大镜烧蚂蚁、卫生球与蚂蚁、水罐诱蚂蚁)。

  棋类:象棋、飞行棋、跳棋、军棋、两副军棋的世界大战、掐方、五子棋、老虎吃羊棋、黑白棋、九宫格棋、扑克牌。

  恶作剧类:半开的门上放东西、工兵起地雷、拉炮绊雷。

  回忆着这些游戏,哼起了罗大佑的歌曲《童年》,渐渐笑出声来:那么多好玩的游戏等着玩,肯定是“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小学的生活是幼稚的,也是幸福的。春天里的青草绿树、夏日里的黄昏湖面、秋天夕阳下的广场、冬日里积雪的街道,到处都留下我们儿时游戏的身影。有了这些游戏,北京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都变得那样诱人可爱。

  夏天是野外疯玩的好日子。衣服单薄,少了束缚,可以做一些舒展性的游戏,甚至可以下水。很多虫类动物出来活动,玩的项目就更多了。暑假很长,适合玩所有的游戏。最大的愿望是能去划船,那在当时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奢侈,是1小时5元钱的消费。

  小时候,游戏玩具全靠自己动手做,我曾经为锯一副冰车的角铁,用半根锯条锯了两个多星期。那时的小孩都很有创造精神,一根铁丝、一张纸、一块泥巴、一根橡皮筋,就地取材,信手拈来就做成了手中的玩物。鉴赏对比各自制作的玩具,成了同龄人自豪感的来源。

  我记忆中,小学时最光荣的一次是制作了一艘可以下潜的电动潜水艇,这可是一项大工程。从北京红塔商场和大合作社买来装好袋的配件(记得是1角2分),自己在矽钢片上缠漆铜丝做转子,组装小电动机。用胶泥做成潜艇形状晾干,在外面一层一层地糊报纸,再刷好几遍油漆。拆下报纸外壳,装入电池、电动机和自己用有机玻璃做的螺旋桨。一试可以转!再用腻子、油漆做好防水晾干。几天后,去八一湖试航,开出20多米后,逐渐下潜,轨迹很清晰。但是,设计时就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它浮上来,它也就只好永远留在了八一湖的淤泥里。这次“投资”之后,我就破产了,没能力生产第二艘,只能帮助别人制作。改进方案是在艇身上绑一个气球,可以找到潜艇并将其拉上来。这个发明一举成功,我在小朋友间荣光了好一阵子。

  冬季天冷衣着厚,活动不方便,游戏更多在室内,用电光纸刻剪纸是大家的最爱。赶上晴日,大家也会跑出来玩。在太阳底下,男孩子玩骑驴、撞拐、攻城、挤墙角,男女一起游戏往往是砍包。砍包是能跟女孩们套近乎的游戏,只要有一个沙包,三四个人就能开场,人越多越热闹。这是一项男女皆宜的激烈运动,又非常锻炼注意力和敏捷性。只有眼睛灵活、身体移动快速的才能保证不被丢到。丢沙包需要配合,狡猾的攻击者总选那些“慢一拍”的“弱势群体”,集中火力攻击。游戏的结果是兴高采烈。

  春天和秋天的游戏差别不大,只是春天多了些“叫儿”,那就是柳笛、柳哨、竹哨。选一根嫩柳枝轻轻捏住扭动,把皮和枝分开,把哨嘴儿削薄,一吹就响,细枝做柳哨,粗枝可以做成柳笛。竹哨更好做,找个青竹节,斜削一刀,在刀口上方横拉个口,插入竹叶修齐,就可以呜哇吹响。

  在春天和秋天,玩打嘎儿和沙包踢锅儿最好。沙包踢锅儿这个游戏是用沙包进行的。先在地上画一个直径1米左右的圆圈,叫做“锅”.游戏进行是1人防守“锅”,1人进攻。游戏开始先由防守者站在“锅”里将沙包使劲向进攻人的方向踢过去。沙包落在哪里,进攻者就要从哪里开始向“锅”里扔沙包,但如果在沙包没落地前被进攻者接到了沙包,则转变攻防。进攻者扔出沙包后,防守者要在沙包进“锅”之前,用身体任何部分将沙包挡在“锅”外,而且挡得越远越好。防守者直接接住了扔向“锅”的沙包就奖一条“命”,如果沙包落在“锅”里,就要转换攻防。

  打嘎儿和沙包踢锅儿规则差不多。“嘎儿”就是一块小而结实的圆木,被削成两头要圆乎乎的“尖”.打嘎儿的木板,下端削窄,以便手拿。玩时,在一片很大的场地,身后地上画一个圆圈叫“锅”,防守方将“嘎儿”放在地上起点处,用板子一侧狠切“嘎儿”的末端,“嘎儿”会跳起来,这时手疾眼快,用木板将“嘎儿”用力击出,进攻方拾到“嘎儿”向“锅”里扔,以要步数是否准确决定是加分还是转换攻防。每每想起这两个游戏,总觉得和某个比赛项目有些近似,甚至要更好玩些。小时候简简单单的游戏,很多和现在大人们流行的“高级游戏”有些像。例如玩弹球进坑,不就是高尔夫嘛;攻城,则和亚运会项目卡巴迪很像。

  幼时美好和温馨的往事、记忆,仿佛都融化在游戏里,那些简单的、粗陋的玩具和游戏让所有生于那个年代的人终生不忘!这些是真正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回忆。现在,孩子们背上是超重的书包,身后是家长倍加期望的眼神。这些“祖国花朵”的童真和童趣,还有他们的游戏童年已经被一双无形的巨手剥夺了。对比现在的孩子们,回想我们自由生长的童年,真正体味到什么是快乐无忧。我们是玩着游戏长大的一代,我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奋勇争先、学会了团结协助、学会了创造也学会了举一反三,并在若干年后,收获了健康和成功。

  在又一个“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祝福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欢度自己的节日。愿那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歌声,都充满幸福和快乐。

TOP

呵呵,好多游戏啊。
想象力就是在一次次的游戏中不断形成的。
游戏与想象力。

TOP

有时物质的丰裕并不意味精神的丰盛。
游戏也是如此。
但好些时候,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记忆黑白化的同时,也与乖谬的时代一同污名化、刻板化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10-12-29 22:49 发表
有时物质的丰裕并不意味精神的丰盛。
游戏也是如此。
但好些时候,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记忆黑白化的同时,也与乖谬的时代一同污名化、刻板化了。
文化的发掘需要过程,更需要慧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