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礼 无处不在的规矩方圆
六艺是中国古代君子的六门必修课。同时,它们也是串起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条线索。
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礼在古代中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六艺中的礼并不仅是礼仪、礼节那么简单,在礼中蕴含了国家政治,征战外交,生老病死,各种情感以及无数的生活细节。可以说,就是这些无所不在的礼塑造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性格。
中国古代的礼学
今古文之争 礼学的源头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指人提高修养的三个阶段所应学习体味的对象。由此可见,孔门对于礼是相当重视。平时他也教学生各种礼仪,所以他的一些学生从政后都很能干。但孔子似乎并没有将礼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礼学”。或者简单地说,自孔子之后,人们研究孔子的礼学思想才开始有了礼学。(这仅仅是采用一种简单的理解,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司马迁所述汉代初期礼学的状况是,那个时候只有一部 《士礼》流传下来了,今天我们称之为《仪礼》,有十七篇,据说这就是所谓的《礼经》,(六经中的礼经,)汉武帝时期只有鲁国的儒生高堂生能读懂它。不过高堂生虽然能够读懂这本书,却不知道怎么做,按照当时的话来说,他不懂“礼容”。不过,汉文帝时期鲁国有个徐老先生特别熟悉各种礼仪的姿态,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皇帝任命他为礼官大夫,他把这一套传给了儿子,儿子又传给了儿子:徐延和徐襄。其中徐襄又做得特别好,后来也做了礼官大夫,不过他们这一家仅仅知道动作,并不懂《礼经》。这是很遗憾的。
高堂生将学问传给了学生,在汉宣帝的时候,有个叫后仓的后辈学得特别好,后仓后来收了三个学生:戴德、戴圣和庆普。戴德是戴圣的叔叔,所以人们称他为大戴,称侄子为小戴。这三个人都跟着后仓学习,并将前人关于礼的解释记录下来,这就是《礼记》。(当时人们把解释礼经的文字都称为“礼记”。)他们三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是传出来的学问在讲法上却不一定都相同,在礼学中,很多问题几乎没有标准答案,于是人们让他们并世流传,朝廷也分别把他们作为官学树立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两汉今文经学中礼学的源头。(所谓的今文就是书籍的文本是用当时流行的隶书写的,与之相对的古文,就是保留了战国时期文字风貌的文本。)
其实,在西汉除了这一条礼学传承的线索外,地方上还有一些考古发掘,如汉武帝叔叔河间献王,这个王爷特别爱好古籍,往往不惜重金购求,于是人们纷纷将古书献给他,他的藏书规模因此也跟朝廷差不多,有一些朝廷没有收藏的,他就向上进献一些,其中也包括用战国时期六国文字所写的古文《礼》,虽然文字有异,但内容跟高堂生传的差不多。后又有汉武帝的一个弟弟被分封到鲁,这位王爷喜好建筑宫殿,在鲁地他想把孔氏的老宅拆了盖自己的宫殿,结果在这些房子的墙壁中发掘了一堆古书,也包括《礼》和《礼记》。就这样,零零总总,朝廷收藏了不少,有时候我们称这些文献为“逸礼”。
后来,刘向受命整理国家藏书,将这些东西清理出来,重新眷写定本,但工作未竟,便死了,皇帝又让他的小儿子刘歆继承下来。刘歆完成任务后,觉得这些古文“礼”很有价值,就建议朝廷把他们也作为官学,结果招致那些学习今文礼经的人反对,这就是汉代学术历史上有名的今古文之争。这个时候正是西汉衰微的时候,王莽逐渐将汉氏江山变为己有,他是刘歆的好朋友,所以他采纳了刘歆的意见,将一系列古文经立为官学,当然也包括古礼经。可是不久王氏倾败了,光武帝中兴汉氏,这个时候又不可避免地为国家官学课本争起来。古文经虽然有了一席之地,但古礼经却是胜利中的失落者,没有取得官学的地位,整个东汉都没有人再请求皇帝立“逸礼”博士。就这样古礼经似乎就消失了。不过有的学者揣测,古逸礼“存而不尽存,亡而不尽亡”,因为它已经被当时学者所采纳,所以就没有必要再立于学官了。
刘氏在整理国家藏书时,还发现了一部《周礼》,刘歆觉得这是一部周公治理天下之书,应该立于官学。其实,《周礼》在史上的出现很早,早在河间献王献书的时候就有这部书。这部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河间献王得到这部书的时候,“冬官”部分已经残缺不全了,于是就用《考工记》来充数。《周礼》在两汉的流传一直都不是很清楚。
以上所述,《士礼》、《逸礼》和《周礼》是两汉时期的三种“礼经”,但我们说“六经”的时候,通常只是指《士礼》十七篇。解释《士礼》的书称为传,孔子的弟子们已经开始作“传”了,但流传于世的不多,后仓在曲台这个地方讲授《士礼》,他的解释被称为《曲台记》。他的学生戴德对礼学做的笔记叫做《大戴记》,八十五篇,戴德的笔记叫做《小戴记》,四十九篇,而另外一个学生庆普所传的学问后来失传了。二戴的内容很多是相同的。今天我们《十三经》中所收的《礼记》是《小戴记》。
吉礼 古人最重要的国家大事
吉礼就是祭祀之礼,在古代,祭祀是最重要的国家大事之一。本文将从天、地、人三个方面向您介绍与祭祀相关的礼仪:
吉礼,就是祭祀之礼。《左传》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尚且排在战事的前面。那么祭祀都有哪些呢?古人祭祀为了求得吉祥,所以称为吉礼。那个时候还没有一神的宗教,有的是原始的宗教,原始的宗教很大的特色是万物有灵,因此从这种传统流传下来的习俗和仪式便对祭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他们所祈求的对象之多,和祭祀对象的层次性之丰富上。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沉祭山林川泽,以疈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献裸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可见从上帝到日月星辰,到风雨司命,到社稷五岳,到山林河流,再到一般事物,最后到先王,这是一个由上而下,由远到近的序列,首先体现了人们尊崇天道,其次膜拜山川,再次崇拜祖宗,一脉贯穿而下,但最终还是归于人事。归纳起来便是天神、地祇、人鬼三个层次。其实还不止于此,由于祭祀对象不同,或者祭祀季节不同,祭祀的方法还存在着差别,因此而产生的名目也就更多了。
天 中国的上帝 最隆重的祭祀活动
祭祀天神是历史上最隆重的礼仪,因为中国是农业型国家,什么东西都跟天有重要的关系,天好,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不好,便饿殍遍野,国家人民便会在风雨飘摇中度日,甚至生灵涂炭。上文所引《周礼》中提到一些祭祀方法,包括祭日月风雨的,可以看出,是把天神、地祇分成了大、中、小三等。天神以天或昊天,或者称为上帝为最高,在冬至或岁收之后郊祭;其次是日月星辰,每年春分的早晨祭日,每年秋分的傍晚祭月,这是正式的正祭,还可以在祭天时同时祭日月,这是从祭;再次是风师(即风伯,编者注)、雨师和雩。风师是天上的箕星,雨师是天上的毕星,都是星辰。雩为求雨之祭,是一个小神。因为西周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时常会遭到旱涝的危害,所以,所祭虽是小神,但仍相当隆重。雩祭有两种:一是正雩,每年夏历四月正式举行,这个时候正是作物成长的季节。另一种是旱雩,在遭旱灾时举行。旱雩,由巫师向神祈祷,如果祈祷了还不下雨,则杀巫以祭神。祭祀之隆重不言而喻。在祭祀方式上,有禋祀、实柴、槱燎,都是指在柴木上放珍贵的牺牲玉帛,然后加以燔烧。(牺牲指用来祭祀的家畜,如牛羊等。)燔烧的柴木有浓浓的烟灰,人们便以为牺牲玉帛的精华会随之而上,天神也就享用了。
地 揭开封禅的秘密
其次,是地祇祭祀,也分为大、中、小三等。大祀是指社稷、五祀、五岳,祭祀方式与祭天不同,祭地用血祭,杀牲将血灌地,这种方式也叫做裸。血祭之后,将牺牲及玉、璧等埋在地里,或者沉在水里。祭祀那些遥远的名山大川时,因为道路遥远,难以一一亲往,因此就在都城的四郊设坛,遥望而祭,称为望祭。后来诸侯还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即“祭不越望”,即不祭跟本国无关的山川。《左传•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记载,楚昭王领兵救陈,驻兵于黄河边上的城父时,得了重病。占卜结果说是黄河之神作祟。臣下因此建议祭祀黄河之神,楚昭王不同意。他说:“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漳,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所谓的三代即夏、商、周三代,可见在人们的意识中,这一观念相当有传统。中祀是指山、林、川、泽,无血祭,只要把牲、玉、璧埋在地里,或沉入水中就行了。小祀是祭四方百物之神,祭祀的方式叫做疈辜,就是将牺牲劈成一块一块地来祭,有些也不用疈辜的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
后世祭天地最隆重的仪式莫过于封禅。据说自古以来封禅者,七十有二君,但似乎都是莫须有的。只有有德的帝王才有资格做这件事,否则会被史家讥讽的。秦始皇跑到泰山,在登山的中途被雨拦下来了,结果被儒生讥笑了一番。所以后世一般的帝王也不敢随便做这件事。封禅分为两部分,其一在泰山顶上祭天,是谓封,这个时候只有皇帝一个人告天。汉武帝封禅的时候,带了一个小童,是霍去病的儿子,没过多久这个小童就病死了,所以没人知道汉武帝在上面做了什么。泰山之巅玉皇顶的大门下还有一块无字碑,传说是秦始皇立的,也有说是汉武帝所为,颇为神秘。唐玄宗的时候,则改变了神秘的传统,将神秘的《玉牒文》公开。另外一部分则在泰山脚下的梁父祭地,叫做禅。
人 祖先牌位的来历
祭祀祖先在周代尤其看重,因此祭祀之法就更为繁富,这一点从上面所引《周礼》之文,便可以看出来。“肆献”,是两种礼仪的省略合称。肆礼,是指进献切好的煮熟的牲肉,这个肉煮成的汤叫做“太羹”,没任何佐料,据说直到清代都是如此,以致大臣在这个时候都偷偷带了盐来参加。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早期的祭祀本没有那么高的水平把祭品做得像满汉全席一样吧。献礼,是指进献已杀而未煮的牲肉。裸礼,是指灌酒于地,即我们常见之洒酒于地,这个场合所用的酒称为“玄酒”,就是“清水”。只有在最隆重的祭祀中才用太羹和玄酒。一般情况下,祭祀用酒先要用白茅过滤,这叫作“缩酒”。春秋时期齐桓公兴师伐楚的一条理由就是“而贡苞茅不入,无以缩酒”。意思是,你们不向周王进贡白茅,导致周王祭祀的时候都没有办法缩酒。背后的意思是责备楚国不臣服于周。
馈食,是用黍稷煮饭给尸吃。祭祀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尸”,这个尸,不是今天所流行的那个意思,而是一个扮演被祭者的人,大概人们是希望看到祭祀的对象能生动地表现出对祭品的欢爱吧!这个角色一般由孙子来担任,后世便改掉了,大概是因为主持祭祀者是父亲,父亲向扮演尸的儿子行祭拜仪式,总有点说不过,所以就改用牌位代替了。
那个时候四时都要祭祀,春天用祠祭,夏天用礿祭,秋天用尝祭,冬天用烝祭。
从典籍的记载来看,这些祭祀都是重大的活动仪式,由国家主持,民间未必如此。祭祀是可以这样分的,一类就是由皇帝主持的,是大传统。皇帝祭祀一方面是要向天表示敬意,希望获得天神地祇和祖宗的保佑,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祭祀天地表明他们的天子身份乃是上天安排的。另一类则是在普通民众中流行,这是小传统,他们主要关心的是跟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神祇,如当地河神山神土地神,家中的屋神灶神,当然最重要的是祖宗之神。过去每个家族基本上都有宗庙,用来放祖先的牌位。祭祀祖宗的仪式各家大同小异。地方神祭祀则带有民俗的色彩,或者可称为礼俗更合适些。
凶礼 丧葬与灾祸
凶礼,就是跟凶丧有关的一系列礼节,这方面不仅仅包括丧葬之内容,还有其他一些跟灾难有关的礼节。《周礼•春官•大宗伯》就说,“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由此可见,凶礼不仅是一般的吊唁哀悼,主要的还是针对国家所遭遇的一些灾难。前者,在普通民众生活中可能要占主要部分,后者,在国家层面则显得相当重要。
古代丧礼 死后照样分等级
丧礼,是指与自己有着不同关系的人死亡之后,自己按照名分服丧的礼节。我国古代对丧葬礼仪一向十分重视,认为这是子孙尽孝的最重要的表现,国君和贵族在这方面的要求更严格,形成了许多繁文缛节。诸如服丧的级别,服丧的时间,服丧的样式,举哀的程序,殡葬的规格等等,历来都有严格而琐碎的规定。下面我们就其中比较重要的知识作一点简略的介绍。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去世都有不同的称呼。《礼记•曲礼下》就记载,天子死了叫做崩,诸侯死了叫做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里都是为了体现一种等级的差别来。传统的丧葬祭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为丧礼,即死者临终直到下葬之前的一系列仪式;二为葬礼,即下葬过程中的各种仪式;三为祭礼,是指下葬之后所举行的一些仪式。
死者在弥留之际,要为他换一下铺位,这叫做“易箦”。临终时用蓬松的绒絮放在口鼻上,观察是否断气,这叫做“属纩”。人一死便要为他招魂,称为“复”,即由专门的人拿着死者的衣服,到屋顶上向北呼喊死者的名字,概因传说中北斗是主死之神。(南斗是主生之神。)招魂所用的这件衣服叫“寿衣”。接下来是为死者沐浴,然后在死者口中放入米或者玉器,这叫做“饭含”。人死之时即遣人报丧,获知消息的亲友要上门哀悼,这叫“吊唁”。吊唁要送礼金和挽联之类的东西。然后是入殓,入殓分为小殓和大殓。小殓是指给死者穿上寿衣,一般是在死者死后的次日早晨;大殓则是将尸体入棺的仪式。小殓之后会停一段时间再大殓,这段时间叫做“殡”。大殓后即将棺盖钉上,然后是等待下葬。下葬并不是在大殓后立即举行的,大殓后要将棺材停放在宗庙一段时间,(后世则为停放在寺庙里超度。)在停放的这段时间内,要选择墓地和占卜落葬的吉日。《礼记•王制》曰:“天子七日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天子七天后才可以大殓停棺,诸侯、大夫、士、庶人依次递减。
死者的亲人要戴孝,这叫做“服丧”,服丧者按照关系的亲疏远近服不同级别的丧服。按照典籍记载,分为五种,称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斩衰是关系最近之亲属--子女为父母所戴的孝,用粗麻布做成,不逢边,衣缘参差不齐。服斩衰的人要为死者服丧三年。在这三年中不能结婚生子,最好要住在墓的边上。有时候,学生也为老师服这样的重服,像孔子的那帮学生,就在墓边住了三年,三年后方才散去。子贡不仅如此,又在墓地住了三年,前后共六年,其所以如此,大概是觉得师恩深重吧!
落葬那天早晨,要举行奠仪,然后死者亲属随柩车到墓地。拉柩车的绳子叫做“绋”,绋数随死者地位的高下而定,执绋的人要唱挽歌。西周时候的挽歌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曹操倒是拟过挽歌,题目就是《蒿里》、《薤露》。后世送葬行路时还要抛洒纸钱。安葬结束后,家人要守居丧礼,孝子要守孝三年,因为“婴儿三年不免于怀”,意思是婴儿在刚开始的三年都要父母抱着或背着,这叫顾复之恩,(顾,回头看也。背着婴儿,每每需要回头看看婴儿,所以谓之顾复之恩。)所以要守三年。守丧期间有一系列禁忌,不能吃肉喝酒,不能理发沐浴,不能娶妻纳妾、夫妻同房等等。落葬之后还有一些列祭祀,如反哭、虞祭、卒哭、祔、小祥、大祥、禫等。后世有“做七”之礼,大概始于南北朝时期,与佛教有关。做七中以“五七”最为重要,然后就是百日,周年祭祀等。
荒礼 古人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荒礼,是指国内发生自然灾害,诸如饥荒、瘟疫等变故,国家所应采取的救灾措施。当时所采取的有关做法包括救济、薄征、缓刑、减力役、开放禁区让百姓采集捕捞等等。这些都是救荒的行动,今天似乎跟礼仪无关了,但在那个时候也是礼仪的重要内容。可见知识观念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
吊礼,是对遭受水旱灾害、地震、日食、月食等灾害地区表示哀吊和慰问,在这个时候往往会举行祈禳活动,以求除祟去祸。
会礼,是指别国遭受侵略或动乱造成重大损失时,与之结盟的国家要派出使臣,筹集物资去救助。
恤礼,也是指对遭受不幸的国家表示慰问、抚恤的礼仪。以上五种礼仪中,会、恤是国家事物,只有国王和宰臣才可施行此礼;丧、荒、吊则不仅可由国王施行,各级贵族也都举行。
宾礼 古人待客规矩多
宾礼是古代天子、诸侯、使臣相互交往中涉及的一系列礼仪,本文中将针对以下问题向您介绍:
《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祧曰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周礼的宾礼是邦国间礼遇亲善的礼节。具体来说,也就是各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间相互会见以及使臣往来的种种礼节。由于时间和形式的不同,分为八种。这八种宾礼的种种细节,历来学者多有争议。它对秦汉以后各王朝的影响很大,各个王朝群臣朝觐皇帝时的礼仪、皇帝出巡时的礼仪、王朝与周边国家使臣之间的交往礼仪等等都以此为基础。
古代请客吃饭讲究多 宴席上的礼仪
宴会在宾礼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因此宴会也不局限于宾礼活动中,《仪礼》中就有“乡饮酒礼”、“燕礼”“公食大夫礼”,都是指不同宴会的场合中所应遵从的礼节。其实,只要有宴会的场合都会有礼节的存在。这里就介绍一些古代宴礼的知识。
说到宴会恐怕最重要的要数迎送和座次了,这方面的礼数相当繁琐,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古人特别讲尊卑之别造成的。就迎宾之礼来说,如果主人与客人的地位尊卑相同的话,那么他要到大门外边去迎接;如果主人身份要尊于客人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在门内迎接。如果是君臣之间,那么他们都只需要站在房屋门口的台阶上,君主要在这里,臣子还要向台阶下降一级。古代的房屋都是建在台上的,出门就有台阶,像故宫内的房子都保留了这个习惯。其实故宫就是一个放大的标准庭院,午门就是大门,太和殿就是房屋。跟我们平常说的大门不完全相同。如果客人是不请自到,那么他到大门的时候要“请事”,然后主人才好迎接。
进门的时候也有礼节,宾客要从左边的门进,主人则从右边的门进,要让主人先进门。如果是大臣见了帝王,则应从右门,意思是臣子不能以宾客的身份自居,因为凡宾客都是要受到尊敬的,而帝王的情况是最特殊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有臣子尊敬主子的份儿。进门后还有“三揖”的礼节,即曲揖、北面揖和当碑揖。《仪礼•士昏礼》中说“揖入,至于庙门,揖入,三揖,至于阶三让。”这里出现了一个庙门,需要解释一下,古代正式的会见是在宗庙中的,这是庭院最尊崇的地方,供奉着祖先的地方,凡家族最重要的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也相当于一家之公共场所。后来演变为正屋,祠堂则另辟地方。所谓的三让是指到庙门之前的台阶时,要相互谦让三次。之后,如果尊卑相同时,则要一起上,如果尊卑有别,则尊者先。
送客的时候似乎没有这么繁琐,主人送于门外,要拜两次,客人不需要答拜,离开就行了,注意,客人离开前行时,不应该回头。
座位安排上有什么讲究
只要讲尊卑,必然就会在各种场合体现,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座位的安排了,在古代这叫向位之仪,向指的是人和物之所向,即向东还是向西;位指人和物所在位置。显然,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如帝王坐北朝南。应该指出的是尊卑之别只是向位之仪的一个方面,向位之仪还涉及到人鬼、男女、吉凶等。
古代的向位,不是随便安排的,它的根据就是阴阳。东、南、左为阳;西、北、右为阴。人以阳为贵,神鬼以阴为上。行礼时候堂上设席,神以西为上,人以东为上。如果坐席是东向或西向的话,神应该以南为贵,人则以北为贵。站的位置也是这样,如果是东西向,北边为上;如果南北向,东边为上。吉事尚阳位,凶事尚阴位。男女同处时,男人在左,女人在右,也是用阴阳来分别的。现在算命看手相,还是男左女右,可见这种传统渊源之久。用于国政,则文事尚左,武事尚右。
宴会的座次也是据此来排定的。古人的宅院都是堂室结构,成语有“登堂入室”,房屋结构为前堂后室,欲入室必先登堂。堂是坐北朝南的,在堂上聚会就以朝南为尊。室之门开在东边的,在后室中聚会,就以坐西朝东为最尊。大家都熟悉《史记》所述“鸿门宴”的情形吧!当时项羽的座位就是“东向”的,即坐西朝东,亚父范增是南向的,要次一等,但仍然占着阳位,刘邦是北向,张良是西向,就在门边上,是最差的。根据这样的安排,项羽显然是以帝王自居的。如今我们还以正面对门的位置为尊位,大概就是这种传统的演变型吧!
古人吃饭时的规矩
在吃饭的时候,也有一系列的细节要注意,《礼记•曲礼上》非常详细地记载了这些内容,如带骨头的肉要放在左边,切好的大块肉要放在右边,细切的烤肉放得远一点,酱醋放得近一些,饭放在左边,羹汤放在右边。那个时候还是用手抓饭的,所以不要把手中的剩饭再放回去,当然饭前一定要洗手。(洗手的方式也是有规定的,下文再慢慢介绍。)不能不停地喝酒,不要大口喝汤,不要发出吃饭的声响,不要啃骨头,不能当众剔牙,也不要只顾着自己吃饱。可见古人在礼节方面研究之细致深刻,看起来相当繁琐,但想一想,若都能做得很好,则是很人性化的,最起码不会因过于放肆而搅了别人的局。
吃饭喝酒,主人要先向宾客进酒,这叫做献;客人还敬主人之酒,这叫做酢;主人此时要先自饮,然后劝客人饮,这叫做酬。在饮礼的第一献之后,主人要送礼物给客人,以劝酒,谓之酬币;这是饮酒礼。还有类似的食礼,在食礼的初食之后,主人也要送礼物,以劝食,叫做侑币。礼物是束帛乘马。天子举行宴会饗诸侯,有九献、七献、五献,卿大夫士行礼,有三献、一献。正献之后,众宾客按照长幼的次序相酬,这叫做旅酬。旅酬之后,大家就不用再客套了,这叫做无算爵。与此配合的音乐,叫做无算乐。吃饭用手,手抓一次叫做一饭,刚开始吃三饭,三饭之后王公会赏赐一些东西,这就是侑币。然后吃九饭,每三饭之后,要喝酒或羹汤,最终一次后要用酒或者浆漱口。
待客礼仪中的细节
迎送宾客、宴饮、祭祀、射礼都有奏乐。其中也有一套程序。迎宾,击钟、鑮,名为金奏,大概是因为这些乐器的材质是金属做的吧。然后击磬以应之,这套设备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大夫、士都没有,他们只有送客之乐。然后是升歌。凡饮酒献酬之礼毕,乐工就开始奏乐,金奏都是在堂下,(可知堂内也有高低之别。)升歌即鼓瑟和唱歌,人要在堂上,歌的内容就是《诗经》之雅、颂,用瑟伴奏。两君相见应用《大雅》或者《颂》,诸侯以及大夫、士用《小雅》,天子用《颂》。(不知两君是指诸侯呢还是指天子,这里似有不通之处。)升歌之后,则堂下笙奏,吹奏《小雅》。然后是间歌,即堂上升歌与堂下笙奏轮流而作。然后是合乐,即升歌与笙奏同时歌奏,至此正乐完毕。此时也应该是喝酒旅酬结束的时候了,接下来就是无算乐了。无算乐是指间歌、合乐重复演奏,直到尽欢而罢。最后结束送宾,诸侯、大夫、士金奏,均用《陔夏》;天子用《肆夏》。天子、诸侯金奏用钟鼓,大夫、士仅用鼓。以上这些都是常礼。诸侯以上,礼之盛者,不用笙,而用管。吹管者就是堂上的歌者。因为歌者与吹管者为一人,所以就没有间歌、合乐了,此时就以舞来代替。行射礼,至第三番射时,也要奏乐,以乐节射,即射时的动作需与鼓声配合。
下面介绍洗手的方式,按照礼书的记载,古代洗手方式有两种,其一为在堂的东阶前东南处,那里放着盛水的器皿,叫做罍,罍里面放着一个勺,叫做枓,是用来舀水的。另外,旁边还有一个器皿,叫做洗,是用来接洗手之水的,简单地说就是用枓舀水淋洗,而不是像今天把手直接放在盆里。这种方式是一个人自行解决的。还有一种方式,程序与此相同,只是舀水是别人来帮助你,这个时候所用器皿的名称也变了,盛水的叫做匜,下边接水的叫做盘,没有枓之类的东西,侍者直接担着匜淋洗就行了。如此看来,还是相当讲究卫生的。
再介绍一下脱履的礼数。古代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的板凳,高脚板凳的使用大概要到南北朝时期,还是从北方的少数民族那里传过来的。古人席地而跪坐,如今日本韩国尚有这种遗风。所谓的跪坐,是指双腿跪地,臀部坐于脚跟,挺身时动作叫做跽。鸿门宴中,樊哙冲进宴会的时候,项羽立刻跽坐,是带有防卫意思的。因为要布席而坐,所以要脱鞋,以免弄脏了席子,但例外的是行祭礼和宴饮,此种场合不宜脱鞋。平时聊天闲居的时候,无论在堂上还是在室中,都得脱履,连君主也不例外。如果是在室内活动。那么要在门外脱鞋,只有身份尊贵的人可以在门内脱鞋;如果是在堂上活动,那么就应该在阶下脱鞋,也只有尊者可以在堂上脱鞋。
古代的外交礼节
西周,春秋时期,凡吉凶必告,《春秋》里面就有“凡告则书,不告则不书”的笔法。诸侯间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在这些活动中有一套大家需要遵守的聘礼。所谓的聘既包括诸侯亲自到他国聘问,也指诸侯派遣使者到他国聘问。按照习惯每年一次的出使叫做“问”,隔几年一次称“聘”,新君即位,新君聘问他国,或他国来聘称“朝”。随着时间的迁移,春秋时期便没有那么严格了,一般来说,礼节隆重的就称“聘”,差一点的称“问”;大国之臣来使称“聘”,小国之君来聘称“朝”。天子与诸侯的外交礼节也可以称“聘”。
出使前,君主要任命卿一人为使者,大夫一人为上介,作为使者的副职;司马任命士担任次介,或称士介、众介。至于随从人员则没有严格的限定。出使时要携带礼物,即授币,一般是玉、帛、皮、马之类。出使前夕,行授币礼,然后使者回家在父庙行释币礼,表示将出使,不能按时奉祀。出使之日,使者要带着一面红色的小旗,帅上介、众介朝君主门外。若到了别人国境,使者要宣布禁令,防止无礼行为。若要借道他国,使者则要派遣次介向所过国的下大夫借道,送束帛,并请向导。下大夫向上报告国君,国君派人款待使者,然后再派人作向导。
到达出使国之前,使者一行要预习礼仪。入境,要向关禁报告,再由关令向上通报,国君派人来问,因何事来聘,使者告之,便可以入国境。入境之时要检查一下礼物,称为展币,共三次,其他两次分别在入都郊和入招待之宾馆时进行。根据礼书记载,使者到达都郊,受聘之国君要派卿来慰劳,然后派大夫引导他们去住所,一般住在受聘国大夫之宗庙。但从《左传》中记述的事例来看,春秋时期好像就已经有专门招待使者住宿的宾馆了。然后就是下大夫奉命迎宾于馆,接着进见国君行聘礼、行享礼,将礼物按规定颁送。这些都是正式的使命,另外使者还可以以个人名义拜见。出使快要结束时,受聘国要派卿到宾馆返还使者行聘礼时送给国君的珪和送给夫人的璋,再以束纺赠予来聘之国君,束纺称为“贿”,另外还有玉、帛、皮、马,这些称为“礼”,来聘时所送多少,返还时也要依数返赠,以表示报答来聘之盛意。使者出都郊,君主派地位相等的臣下去送行。
使者回国后,达到本国都郊时,要请复命于君。在行禳礼后,入朝,然后陈币于朝。君主执慰劳之礼。使者回家之后要在家庙中行释币、奠禰之礼。
以上简要介绍了出使之过程,其中礼节相当复杂,进退揖让,以及言辞都有很高的要求和规定。即如外交辞令,都要求“赋诗言志”。所谓的“赋诗言志”,引用“诗三百”中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一句话说得不对,就会有生命危险,《左传》中就记录过这种事情。所以孔子在后来教学生的时候即有“语言”一课,且说“不学诗,何以言”。春秋时候,人们也常说,出使“受命而不受辞”,其旨在于强调使者的应变能力。烛之武退秦师便展现了那种言辞的风范。这些都是需要卿大夫们年轻时的学习和演练。
军礼 最古老的军规
军礼,是指军队里的操练、征伐的行为规范。《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大师之礼是天子出征讨伐时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天子亲征是一件重大的事件。出征前要举行祭天地祖先,并将祖宗的神主请出,随军出征,事前还要到太学去商讨战争的策略。得胜之后,又有凯旋、告庙、献俘、受降等礼仪。
大均之礼是指天子为了校正户口、调节赋税方面的功能所做的一系列规定。在西周时期,军队的建制有一套完整的系统。以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天子六军,大国三军,小国一军。)国家根据这种建制将军队组建起来,有事则出为兵,无事则居为民,秋收农闲之后参加操练。那个时候军人一般只有士人和平民才有资格,而且应征的士兵除了战车外,还必须自己备齐装备,普通百姓上缴供给军赋,平时不用交税。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这一制度很快就被打破了,不仅征兵的范围扩大,赋税也成了每年定期缴纳的任务。
大田之礼是天子、诸侯定期田猎和军事演习时施行的军礼。大田之礼,即天子行猎,诸侯也要随从参加。一年四季都有田猎,但名称不一样,春天的时候叫做“蒐”,夏天称作“苗”,秋天叫做“獮”,冬天称为“狩”,其中冬狩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这个时候农事都结束了。田猎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检阅战车和士兵的数量、作战能力,以及在未来战争中的协同配合能力,因此相当重要。
大役之礼是指国家大兴土木工程,诸如开河、筑城、造宫殿、建陵墓等等,都要要求根据民力来分派任务。
大封之礼,古代诸侯国与国之间的疆界都要封土植树。诸侯国之间发生疆域纠纷、士大夫之间发生封地纠纷,这时就需要出兵征讨侵略的一方,然后聚集流散的居民,再行确定双方的疆界。这些也需军队参与勘定,并有一定的章程,因此也被纳入军礼的范围内。
这里所说的军礼,都是规模比较大的活动,在乡间还有一些礼节与军礼有着密切联系,即“嘉礼”中的宾射礼。宾射礼可能是由军礼演变而来的,后来慢慢变成了乡间的娱乐活动。由此可见,我们虽然按照不同的标准将礼仪作了划分,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礼节本身就蕴涵了多重意思的。相信宾射礼在发挥敦睦亲邻的同时,无形中也培养竞技和战斗的能力,融洽人们之间的联系。
先秦时军礼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不仅用在治军上,同时战争中也有一套礼节。如遇到身份高的人,尤其是遇到敌军的统帅,普通士兵一定要下战车敬礼。若是敌军统帅在逃跑,追赶的人一定不能不择手段地追捕。对待敌国的君主要像对待本国的君主一样。还有不能杀头发花白的老人,不能继续打击已经受伤的人,等等。这些规矩在我们今天看来似乎十分可笑。不过春秋争霸,战争频繁,这些礼节也就慢慢荡尽了。
军礼中还有一部分则转化为后来的兵学,成为后世兵学的源头。如《古司马法》。这部兵书虽然目前看来成书很复杂,但有些研究者发现,它包涵了西周军礼的内容,如军队的建制、治军的思想、军队的训练和管理等等,其中也涉及了治国的战略思想。与后世兵法如《孙子兵法》强调“兵以诈立”不同,《古司马法》讲究仁和礼。不过,即使有这样的区别,但《孙子兵法》与《古司马法》仍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孙子强调兵为诡道,但其根本还是要“以正驭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其中总结的很多治军经验与军礼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是前后相承,有的则是在反思军礼的刻板中,翻腾出新的用兵智慧。与《古司马法》相比,《孙子兵法》在研究战争规律方面更加深刻成熟。所以后世人都说,《古司马法》是兵法的源头,而这个源头最初是萌芽在周礼中的。
嘉礼 伴随成长的礼仪
嘉礼是用来沟通人际关系的,本文将主要针对以下几种礼节进行介绍:
嘉礼,主要是用来沟通人际关系的。《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嘉礼名目甚多 中,这里所列的六项,其中有的一项里面又包括二项。这些礼节似乎都是以宴会为载体展开,多半是喜庆类的,从婚姻到兄弟、朋友,以及诸侯之间交往都会涉及到。下面一一加以介绍。
饮食礼
饮食礼,是天子宗族内部的宴饮礼仪,用来融洽宗族兄弟间的感情,一般总是逢祭和节日设宴。西周社会结构最主要的特征是宗法制,他以家族为单位,形成一种基本的关系网络。所以宗族兄弟之间,既要讲长幼嫡庶之别,但要和睦亲亲,饮食礼体现的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一种乡饮礼,是地方官敬老尊贤的宴饮礼仪,《仪礼•乡饮酒礼》记述甚详。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礼仪
昏冠礼,是指婚礼和冠礼两种,这是人生礼仪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主要就简要介绍一下人生中比较重要的诞生礼、冠礼和婚礼。
诞生礼
诞生礼,顾名思义就是婴儿出生的礼节,在婴儿出生之后,便要陆续为他举行三朝、满月、周岁等仪式表示庆贺。三朝,指诞生后第三天。其主要仪式是为婴儿洗澡,俗称“洗三”。产妇分娩后一个月内不出门,称为“坐月子”。满月了,婴儿已经适应了周围环境,家人又要举行仪式为其庆贺,称为满月,又称“出月”、“弥月”。这一天要为行婴儿剃头。又因为胎发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所以不能全剃光,一般要在额顶上留一簇,或者留在脑后,前者称为“聪明法”,后者叫做“撑根发”。这一天,亲友上门送礼祝贺,主人则享神祀祖,设宴款待亲友,称为“满月酒”。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周岁是孩子的第一个生日,在这一天有一个特别的仪式,叫做“抓周”。在桌子上陈列各种玩具,让孩子任意抓取,抓到什么即表示孩子可能会有的旨趣、性情,甚至是前途。这一天也要享神祀祖,设筵款待宾客。
小孩的命名,一般是在孩子出生的三个月之后,选定吉日,由父亲取名。除了父亲所取的名字外,还有小名,小名又叫乳名,在三朝、满月或者百日时都可以取。乳名一般都寄托了家人的期望,希望孩子顺利成长,为了这个目的有时候故意给婴儿取恶名以镇邪,如“狗儿”、“耙儿”之类的;或者按照生辰八字,取名补足五行之缺陷,如“闰土”、“水生”这样的名字。乳名一般在家人间称呼。除了正式的名之外,以后还要取字,一般在冠礼时取。
冠礼与笄礼
男子未成年时,不戴冠,成人以后可以戴冠,这之间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叫做冠礼。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关于加冠的年龄,有很多中说法,我们这里选择一种来描述。)冠礼要在宗庙中举行,在举行这项礼仪之前,要进行占卜,选定一个吉日,然后请一些朋友来参加。在行礼的前三天,还需要再占卜一次,这次占卜是为了在众宾客中选择一位加冠执礼之人。然后再邀请一位作辅助者。加冠的程序相当繁琐,主要的是因为须加三次冠,第一次加缁布冠,这是士经常戴的帽子,加此就表示已经称为士人;第二次是加皮弁,即白鹿皮做的,是参加国君视朝之服,或者是韦弁,即红色皮弁,这是参加军事之服;第三次是爵弁,乃黑色的皮弁,这是辅助君主祭祀之服。可见每一次都代表接受不同的身份,皮弁为士上升为大夫之服,地位逐步高升了,爵弁乃最隆重的祭祀之服。
前面我们提过,冠礼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取“字”。在古代,“名”用于自称、谦称,是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而“字”则用于尊称。主持者在宣布“字”时,还有一套专门的祝辞,说“令月吉日,昭告尓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意思是,在这个良辰吉日之时,我来宣布你的字。这个字非常好,正可配上你这样优秀的人。把这个字给你,你要好好地爱惜。这个字就是“伯某甫”。“伯某甫”是说字的结构如此,即“字”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排行、与名相关的字和甫(或作父,男子美称),如周宣王的名臣“仲山甫”。一般情况下,字是名的补充和解释,后世往往将首尾都去掉了,如诸葛亮字孔明,岳飞字鹏举之类。男子加冠礼,给他一个“字”,正是表示他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也意味着他的社会地位改变。《礼记•冠义》说,“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从此,他便要负担社会的责任和家庭的各种任务。
《礼记•内则》说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女子十五岁加笄礼,笄礼是女子的成人礼。女子未成人时,头发分在两侧,笄礼后,就把头发盘起来作髻,插上簪笄,所以称为笄礼。据有关专家说,行笄礼的年龄并不一定都在十五岁。如果这个女子已经许嫁了,那么十五岁行笄礼;如果还没有许嫁,则要到二十岁才行笄礼。笄礼的方式跟冠礼差不多,已经许嫁的,要请女宾来主持其事,未许嫁的则由家中妇女执礼。女子一般只有名,笄礼中是否一定取字,现在还有争论。根据王国维对金文记载的研究,女子的字包括四个成分:排行--母家的姓--字--母,比男子字多一个母家姓。这是因为那个时代同姓不婚的习俗所定,所以字中加姓,以区别血统。不过在《左传》的记载中一般都省去了后两部分,这大概是因为这些女子都是贵夫人,所以别人都不便直呼,由此可见妇人的名字是不对外的。
婚礼
“冠礼”和“笄礼”的举行意味着他们就可以结婚了。婚礼便是他们生活中又一次重要的礼节。结婚仪式虽然是一天就可以举行的,但结婚的前前后后尚有很多礼仪需要遵守。总起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六礼”:一为纳采,是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正式求婚,此时要携带一份礼物。《仪礼•士昏礼》“纳采,用雁。”所携带的礼物就是“雁”。二为问名,是指男方请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出生日期、籍贯等。女方将情况写在贴上,交给媒人。这个帖子就叫“庚贴”。男方根据庚贴请人推算,这叫“合八字”。三为纳吉,男方将所合吉兆八字的情况通知女方并送礼订婚。《仪礼•士昏礼》“纳吉用雁,如纳采礼。”所送的礼物跟纳采是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定亲。四为纳征,指男方向女方送聘礼,后世称为“彩礼”。五为请期,男方送过聘礼之后,然后请人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举行婚礼,之后将日期告诉女方,以征求女方意见。《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然后就是正式举行婚礼的仪式,这便是最后一步,亲迎。亲迎是指新郎亲自驾车到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一般是傍晚黄昏之时,所以称为昏礼。这是婚礼的核心,没有这一步便不算正式的婚姻。在婚礼举行的当天仍然有很多礼节,如拜堂、合卺(交杯酒)、洞房等;有些一直流传到现在,可见其生命力。婚礼后还有“回门”之礼,这些今人也都比较熟悉,就不一一介绍了。
另外,还要说明一项跟婚礼密切相关的制度,即陪嫁制度。周代的婚姻,已经从一夫多妻制转变为一夫一妻多妾制了。之所以采用这一制度,大概是为了配合嫡长子制的宗法结构。正妻所生之长子为嫡长子,将来会由他继承家业。多妾既可以繁衍子孙,称为庶子,以后分家为小宗。(嫡长子一脉称为大宗。)这样,嫡长子的地位便会得到保证,从而避免家族因为财产等问题分裂。所谓的媵妾制,就是一女出嫁,并带一个妹妹、一个侄女陪嫁,作为夫的妾,这叫做“媵”。若是地位高的人,可能更复杂,诸侯娶夫人,还需要其他两个同姓之国以女陪嫁,这就是“一聘九女”的说法。春秋诸侯还有这种制度,秦穆公将女儿嫁给晋文公的时,陪嫁人数多达六十人,当然这六十人都是秦国人,不是其他诸侯陪送的。因为送得太多,所以后人讽刺他为善于嫁妾而不善于嫁女。
按照规定,同姓不婚,这是跟血统密切相关的。不过同姓是指父系血缘,同一母系血缘是可以通婚的,这就是表亲联姻。其次,诸侯不内娶,大夫不外娶。不内娶是指不娶本国的女子,说法是不以妻子之父母为自己的臣子,其实这跟避免妻党盘结内政也有关。不外娶,是指大夫不娶别国的女子,即所谓的人臣无外交,大概也是为了避免臣下与他国勾结。虽然规定如此,但总是有例外,例外往往备受贬议。调和人际关系的礼古代运动会宾射礼,是射礼的一种。古代射礼有五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泽宮之射。其中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时,大家射箭比赛,作为宴饮的助兴。估计这是从狩猎时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仪礼》有《大射》、《乡射》二节,非常详细地记述了仪式程序。“投壶”礼,即用箭,就是从这里演变过去的。古代宴会飨燕礼,可以分为飨礼和燕礼两种。飨礼是天子大宴,在太庙举行,非常隆重。燕,就是宴会的宴,指天子举行的小型宴会,在寝宫举行,只招待少数人,不太讲排场,主要是平常用来融洽君臣关系的。脤膰礼,也是两种礼。脤是祭社稷的肉;膰是祭宗庙的肉。古人以为祭祀仪式上供奉过的肉不同寻常,能够吃到是一种福分,所以要把祭肉分赐给其他人。脤是生肉,膰是熟肉。贺庆礼,是指对方有了值得庆贺的事情,亲自或派人去表示庆贺,并馈赠一定规格的礼物。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古代运动会 宾射礼
宾射礼,是射礼的一种。古代射礼有五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泽宮之射。其中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时,大家射箭比赛,作为宴饮的助兴。估计这是从狩猎时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仪礼》有《大射》、《乡射》二节,非常详细地记述了仪式程序。“投壶”礼,即用箭,就是从这里演变过去的。
古代宴会 飨燕礼
飨燕礼,可以分为飨礼和燕礼两种。飨礼是天子大宴,在太庙举行,非常隆重。燕,就是宴会的宴,指天子举行的小型宴会,在寝宫举行,只招待少数人,不太讲排场,主要是平常用来融洽君臣关系的。脤膰礼,也是两种礼。脤是祭社稷的肉;膰是祭宗庙的肉。古人以为祭祀仪式上供奉过的肉不同寻常,能够吃到是一种福分,所以要把祭肉分赐给其他人。脤是生肉,膰是熟肉。贺庆礼,是指对方有了值得庆贺的事情,亲自或派人去表示庆贺,并馈赠一定规格的礼物。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来源:
http://bbs.cssn.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