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措勤县的草原部落及骨系传承

措勤县的草原部落及骨系传承

措勤县地处西藏中西部、阿里地区东南、冈底斯山中段北侧。措勤藏语意为“大湖”,因距县驻地东部10多公里处的“扎日南木措”大咸水湖而得名。境内分布着广阔的大草原,为阿里地区平均海拔最高的纯牧业县。原县境内共有有乔久、崩巴、那仓等三个大部落的共18个小部落杂居生活。乔久部落是措勤境内最大的牧民部族,根据对大小部落及部落头领的推算,乔久部落是1500多年前形成的,它是由来自四面八方的流民为主逐渐形成的一个较大的部落(这从部落的名称——乔久——“十方聚集的部落”,也能看出一点眉目)。乔久部落的主要活动范围为措勤县达雄乡、磁石乡、措勤镇的达东和门董两村。

而崩巴部落是措勤境内第二个较大的部落。它是由土生土长的本地土著逐步发展形成的一个部落,形成的时候比乔久部落还早。其活动范围为现措勤县境域的江让乡全境,达雄乡的夏东、才扎两村,曲洛乡的赤玛、雄马、曲洛三个村,改则县的雍木措、罗波两个村,仲巴县的布堆乡、吉玛乡、帕江乡、隆嘎尔乡等,它有较完整的部落组织。最小的部落是那仓阿吾部落,其地域为现措勤县曲洛乡尼雄村。

而这些游牧在措勤县内的所有部落,都是以几十户、几百户游牧家庭组成的一个主体“骨系”〈藏语为rus—pa,本意是“骨头”,也是姓氏之意〉为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又由若干个骨系组成一个共同体,多个共同体结合成一个区域。这骨系至今还对措勤人的生活交往,迎娶婚嫁等方面产生着重大影响。在措勤县,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额头上的每一条皱纹都记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他都会自豪地告诉他的子孙:他们所属于部落与其骨系的历史;部落先民们的丰功伟绩,骨氏祖先的传奇不朽至今还在传唱着,为他们所的津津乐道。

72岁的阿伦老人,就是这样一个老人。他的家在在扎日南木措湖边上,是一座宽大的一层白色的藏式院落。站在他的家门口往远处看,扎日南木措天水一色,野鸟在上空飞翔;一群黑色的牦牛悠然从湖边而过;白色的藏式民居点缀其间,炊烟缈缈,如入童话世界一般。


汽车停在他家门口,按了几下喇叭,不一会儿阿伦老人就乐呵呵的从里面走了出来。他脖子上不仅系着活佛送的红丝巾,还挂着各色珠子与护身符。上身穿着红色T恤,外面披着黑色的夹克,而黄色的裤子几乎看不出本色。阿伦老人的发型是“前卫”的,黑白灰相间的头发,前面的刘海绾成小发髻,后面梳了条短小辨子,搭在胸前。

阿伦老人当了四十年的村长,表达能力特别强,尤其是当我们向他了解部落的时候,更加滔滔不绝。虽然他有点耳背,嘴里的牙也着不多掉光了,可是说起话来,神采飞扬,声音宏亮如钟,丝毫没有“自古七十古来稀”的感觉。下面对话是阿伦老人对部落及骨系的些许回忆。

记者:您是属于那个部落的?它是如何产生的?
阿伦老人:我是乔久部落的。乔久部落,是从四面八方〈各个地方〉集中起来的大部落。是为措勤县最大的部落。乔久部落下面有八个小部落,这小部落的名字与如今的地名对应如下:
达东村一带,是履堆部落;红星村一带,为强堆部落,永红村一带,是那热部落;刀青村一带属于塔堆部落;尼龙村附近为塔买部落;而革马村为帕锅部落;加饶村为美嘎部落,而门董村则为履美部落。

记者:那部落的头人是如何产生的?
阿伦老人:以前,乔久部落的头人由西藏的嘎厦政府委派。由于委派的官员不了解乔久部落的情况,管理不到位;加之部落离拉萨路途遥远,官员到任时间太长。部落的百姓于是向嘎厦政府反映,“自已的老百姓要自已管”,意为头人应由部落自已选定。嘎厦政府同意了他们的提议,乔久部落的头人就由部落里面的人担任了。在我十八岁的时候,乔久部落里面有两个大官,“孜巴”(财务统计官)住在达雄乡的永红村,“果巴”(行政官)官住在加饶村。孜巴出行的时候,会穿上官服,戴上官帽,连马都有特别的装饰,看起来威风凛凛的。这些装饰,我们普通老百姓不能拥有。

记者:是不是部落的人都十分尊重头人?
阿伦老人:不一定,要看头人是否为部落做实事,是否爱民如子,处理纠纷是否公正合理,是否清正廉洁等等。否则就会部落的人所遗弃,甚至弑杀。一百多年前,有个叫外号“加锷”(络腮胡)的头人,本名为索南罗布。当上头人后,自恃权势,脾气火爆,草菅部落人民,贪脏枉法,无恶不做。虽然他崇信佛法,并从拉萨的嘎举派寺院楚布寺请来能工巧匠,盖了边巴拉康。可是部落的百姓最终忍无可忍,最终把他杀了,选上新头人。新头人叫阿古赤列,阿古赤列的儿子嘎玛也当上了头人。

记者:那部落的头人是如何选出来的,头人有什么必要的条件?
阿伦老人:有资格当头人的,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出身好,在旧社会处于最低阶层的自然不能被选,比如铁匠,屠夫,乞丐等人就不能当选。2、不选富饶的人家,怕其事务多没有精力为部落服务。3、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写报名,看懂公文。4、能言善争辩。这点最重要。因为在牧区,草场纠纷是十分常见的,也没有绝对的是非,所以有着三寸不烂之舌,能说得天花乱坠,在草场纠纷中获胜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崩巴部落曾有个头人,叫爱东旦杰,自幼聪慧好学,聪明能干;成年后,不仅娶了美丽姑娘阿嘎为妻,还因为能力超群,被推选为头人,可谓少年得志,春风得意。可是在他30岁的时候,因崩巴部落马匹被偷,而与偷马贼在拉萨打官司。然而因为嘎厦政府的法官收取偷马贼的贿赂,从事袒偏偷马者。一场证据确凿,必胜无疑的官司就这样打输了。爱东旦杰受此挫折,就此看破红尘大彻大悟,抛弃一切,出家为僧了。这就说明了口才在部落头人中的重要性。

关于头人的选举,有几种情况。1、若头人在任期内很能干,其儿子也聪慧,那就父传子,直接接班。另一种每个小部落里选一个能干的,然后在大部落里选三到五个人候选人。然后把这些候选人上报给拉萨噶厦政府,由噶厦政府批准当中的一个当头人。若噶厦对几个候选人很难做出选推,就在拉萨大昭寺的十二岁佛祖等身相前,举行抽签仪式,抽到谁由他当头人。

记者:小部落的名称如何来的?
阿伦老人:小部落的名称来源不一,有的据说是从松赞干布时就有了,而有的则是从部落的骨系中产生的。

记者:不同部落之间的成员能流动吗?
阿伦老人:每个部落的成员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出现流动的情况,大多数都是因为婚姻而更换部落。比如,乔久部落的一个男人入赘到那仓部落,组成家庭,并在那仓部落的区域内生息,这时他就从乔久部落的成员更换为那仓部落的成员了。若一个流浪汉要求加入某个部落,他会有一个为期一年的考查期,若人品不错,表现良好,经头人同意后,才能成为部落的成员。他可以在部落的某个区域里放牧,享受着成员同等的权利,也必须承担成员们的义务,比如上缴差税等。

记者:不同部落的服饰有区别吗?
阿伦老人:是有一些区别的。以前的牧民绝大多数都是穿藏袍。它特别长,穿的时候在腰际提起,再用带束于腰间。天气热或劳动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袒出右臂或双臂。在夜晚睡觉时,解开腰带,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方便实用。藏袍多用羊皮或氆氇等材料制作而成,在沿领边、袖口、襟边、下摆等处以彩色氆氇、绸缎或水獭皮镶边。在不同的部落,这些镶边的宽度,位置都有一些不同,所以看他们的衣服,就能分辨出是那个部落的。以前的牧民都是住的帐篷,有时从帐篷的大小与形制也能分辨出是那个部落的。

记者:什么叫骨系?
阿系:骨系有点类似于汉地的姓氏,有父系骨系与母系骨系。父系骨系永久不断,母系的骨系到了第七代后,就断了。属于同一骨系的人严禁通婚和发生性行为。若发生这种情况,男女将处以活埋的极刑。所以在当年,男女婚嫁时,双方的长辈们都会聚在一起,排出双方的父系骨系与母系骨系,仔细详尽的进行推算,避免骨系相同而成为一家。现在国家实施《婚姻法》,同一骨系的人严禁通婚和发生性行为的“禁忌”也慢慢的不是太讲究了,因为法律只是禁止近亲三代内的通婚。在以前,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若是相同骨系的人,不论贵贱贪富,都是亲戚,在有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会相互帮助。由于措勤县地广人稀,骨系又复杂,还常出现为了投靠权贵,而冒充他人骨系套近乎的现象。

记者:乔久部落的骨系有多少个?
阿伦老人:我们乔久部落的骨系有几十个,如:本如,擦如,德玛,阿来,擦二,临巴,闻如,槐如,加瓦,帕瓦,热瓦,起如,康巴,昆陆,推仓,琼布,球苦,吉巴,朗索,巩巴,债巴,母擦,三工,套如,鬼如,娘布,球仓,康萨,董巴,果那,结巴,藏巴,卓玉,朋松,荣巴,革恰,卡瓦,达瓦等。

-------

采访结束后,从阿伦老人的家中走出来,不禁与同行的措勤县地方志索多聊起部落与骨系。索多认为,其实骨系在措勤县,不一定只是代表着血缘关系,有些骨系只是代表其来源,而不是血缘。比如乔久部落的“康巴”骨系,只是说他们来自现在的康巴地区;比如琼布骨系,他们来自于现在的丁青县。这些骨系的人们或是到冈仁波齐朝圣后留下来,或是寻找幸福之地而迁移到措勤。无论何种原因,措勤人以极大的胸怀容纳了他们,形成了奇特神秘复杂的骨系与草原部落文化。只是这种文化已经淡化,要记录与了解它,民俗学家要尽快了,因为老人们的岁数一天天的见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