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是浙江省建县最早县份之一,历史悠久。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相传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虞舜避丹朱之乱来此。据郭沫若考证,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夏帝少康后属越国,战国时期楚灭越后属楚,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上虞县,属会稽郡。
上虞古文化渊源流长,民间祭祀文化也颇具地方特色。“祭祀”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以恭敬的动作膜拜它,请它帮助人们达成靠人力难以实现的愿望。在传统的上虞文化上,很多人都是崇拜多神主义,因此各式各样的神灵都会有人奉拜,而崇拜孝敬祖先為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之根源。祭祖在传统社会的长期继承下,早已成了固有的伦理思想。一般民眾也深信祖灵拥有庇佑子孙或惩罚子孙的能力,因此祭祖除了含有慎终追远的意义外,伦理传统也希望祖先能共享人间香火,永世庇佑子孙。没有过去祖先的努力,那会有今天的子子孙孙?!而祭祖的机会颇多,举凡祖先的生日、忌日,每年当中的各大重要节令,及子孙的重要日子,如出生、生日、结婚、逢年过节等,都必须祭祖。
为了调查上虞的民间祭祀情况,近段时间,我通过大量的走访,以及对十几位民间老先生的专访,完成了对上虞的民间祭祀调查。
采访人物分别是:徐煜斋,1934年生,上浦小坞村人。
董有多,1927年生,上浦渔家渡人。
徐玉英,1934年生,上浦渔家渡人。
李同夫,1922年生,沥东燎原村人。
李庚龙,1939年生,沥东横河村人。
释证庭,1970年生,迴兰庵主持。
王梁堂,1939年生,梁湖玩石村人。
……
以下是我们对上虞民间祭祀的调查综和与分析
上虞民间“祭祀”有三种,一是祭天,二是祭神,三是祭祖。我们以调查祭祖为主。“祭祖”以场地不同,可分为家祭,和祠祭。
一、家祭
“家祭”指的是在家中或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祭期
跟据光绪丙午年《会稽渔渡董氏家谱》记载,家祭祭期为:清明,夏至,冬至,年终共四节。做家祭时一般在节以前或当日。年终一般在除夕日,现在有的人家因为除夕日不在自己家过节,提前一二天就把家祭完成了。逢过年过节,或农历正月十五,当日上午十一时左右,祖先牌位前拜祭。
2、祭品
祭品要求是:斩鸡,燉肉,鸭蛋,鲜鱼,肫肝,汤豆腐,千张,线粉,香肝。线香一股,二两烛一对,九釐纸一块,银锭六百,酒盅八只,瓢羹八只,米饭八碗,筷子八副。饭桶一只,饭桶内要有少量的米饭,这锅烧出来的米饭,没祭祀过主人家是不能先吃的,要让祖宗大人或地主阿太先吃。酒壶一把,壶内也要装有米酒。八仙桌的四只角上要放四盘水果,过去松下地区称“四吊角”。水果一般是甘蔗、饽荠、橘子、金橘。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果也逐渐高档起来,过去没有的苹果、香蕉替换了甘蔗和饽荠。祭菜中,牛肉和狗肉是不允许摆上桌的。
祭桌一定要求是八仙桌,下横头放蜡烛台,香炉。没香炉的人家也用汤碗盛大半碗米,线香直接插上去就可以了。酒壶放在八仙桌的左手下角,祭祀时酒盅内要斟半酒盅的米酒,祭祀一半时,要边招呼祖宗大人喝酒,边再给他们斟一下酒,酒量不用多,意思意思就行。香烟是这几十年内作出来的,烟的牌子好坏不讲究,只要求没开封过的,祭祀时要拆开盖头纸,稍抽一两支出来,意思是请祖宗大人、外客、地主阿太享用。
年中别的节事可另敬备:
元宵节:糕饼、汤圆。
清明节:润饼。
端午节:粽子、水果。
中元节:牲礼。
中秋节:柚、月饼。
重阳节:麻兹。
冬至:糯米圆、菜包。
除夕:牲礼、年糕、果品
3、牌位
按照上虞民间传统习俗,人逝世后其家人都要为其制作牌位,作为逝者灵魂离开肉体之后的安魂之所。牌位大小形制无定例,一般用木板制作,呈长方形,下设底座,便于立于桌安之上。如果是生者称禄位,大都用了红纸做成牌位;如果是死者,称做灵位,大都用了黄纸做成牌位;红纸与黄纸,也可以说是表明生与死的分界线!农村里牌位急用的话,里面是用长肥皂,外面就用黄纸包贴,再在正面写上亡者的名字。牌位书写,古代一般多用老宋体(笔划竖粗横细)、自上而下竖写,现代则多采用正楷、隶书、魏碑、等字体,以示庄重、肃穆。古往今来,民间广泛使用牌位,用于祭奠已故亲人和神祗(指天地之神)、佛道、祖师等活动。
据《辞源》介绍:“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简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庙和坟地的左右位次,左为昭,右为穆。
上虞习俗,凡族人亡故,至七七四十九天后,便可按辈分大小,把“木主牌位”送入祠堂,享用香火。“木主牌位”的摆放位置一般朝南,按世系的远近从高到低依次摆放。
在很多家庭中,安奉神位是随处可见,但在安放神位方面,很多时都会错漏百出,甚至安错神,拜错佛。有些家庭会把祖先和神佛一起平排安奉,有些人会把门口土地掛起离地安奉;其实都是有一定的规矩,不可随意乱放,否则不但得不到神灵庇祐,相反地可能会招至家宅不安或运滞。
牌位的摆放
祖先牌位安置次序︰
灯→祖先牌位→烛台→敬盏→三牲→由内而外。
祖先牌位不可高过神像,勿置於神炉前,因属阴宜低宜退。
若有两姓牌位,主姓在左,副姓在右,宜用红丝线隔於香炉中。
祭祖时置多少碗筷以有几位祖先定之,不可过多。
神桌上不可放剪刀及药瓶,及其他杂物,文公尺亦不可。
全部安好后每人点香七炷。
安放神位要注意以下事项:
神位位置要光猛开扬,忌向房门或厕所;
神位未必要对门口或窗口,但神灵不能面向墙;
神位忌正冲马路或巷道,忌被屋角所射;
神位忌设在宅之正中央处,明堂不可太狭促;
神位忌置於楼梯之墙壁,不可背靠睡床或厕所;
神位神柜不能用作间隔之用,前方忌置放镜子与之对照;
神位靠背必须要稳实不易受碰撞,背后之墙不可不牢靠;
神柜必须落地,不可悬空吊起,勿置於宅之尖端角落之地方;
神位背后勿有动土、修造之事;
神柜放置的物品,必须要庄严、简洁,不可随意放置杂物。
4、家祭祝文
古语祝词︰
伏以农历□年□月□日,吉日良辰,安神位大吉昌,佛光普照,镇宅光明,保佑閤家平安,万事如意。
身体健康,贵人得助,财源滚滚,全家事业成功,鸿图大展。保佑家庭幸福,子女优秀,吉日良辰。
念毕;默祷许愿一分鐘。
香过三分二后开始烧纸钱,依大寿金、寿金、刈金、土地公金顺序烧之。
安神位之日黄昏时宜拜地主。
5、家祭拜法
祖先生辰、忌日:主人清早起身、整洁神主龕,燃香、献茶粿。中午供牲礼、酒菜、粿饭等供品,然后依辈分依序祭拜(外出子孙或出嫁女儿必回家参拜)。
拜法如下︰
饭、酒三杯、红烛、碗筷、汤匙。纸钱用银纸、巾衣。
拜於厨房,面向客厅,桌子不宜太高。
神位安妥之后,宜三天内香烛不断大吉。
二、宗祠祭祀
除了祭拜奉祀於家中的神主外,也有特别奉祀祖先的地方,宗祠祭祀就是在宗祠内祭祀自己的祖先。宗祠,上虞俗称祠堂,是同族子孙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在上虞农村,村民大都聚族而居,旧俗以族立祠,所以几乎村村都有祠堂。有的大村,居住氏族较多,所建祠堂也多,往往一个村子便有几个祠堂。祖厝对於同姓的团结有很大的影响,各姓祖厝祠堂,每年最大盛事,就是办理祭祖盛事,有的地方每年会举行春秋二祭。上虞旧有“丰惠城,大地方,十庙九祠堂”的俗谚,说的便是丰惠的祠堂之多。
而现实中,伦理是大於宗教,以个体家庭计,祖先一年之中多次受到祭祀,除了土地公外,这是任何仙道真人、佛祖菩萨、民间诸神所难望及的。古代人家可不供神明佛祖,但一定供奉祖先神主牌位,祖先是家祭的主要对象,是人们心目中最重要的尊神。
1、祠堂的堂号
祠堂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和郡望一样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在旧时中国各姓祠堂正门上方,往往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 “××堂”。例如沥东旧有李姓的“敦木堂”、王姓的“三槐堂”、陈姓的“四德堂”、邵姓的“安乐堂”。
堂号是什么?简单地说,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祠堂又称为家庙,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神灵、举办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就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因此,象族谱有总谱、支谱一样,祠堂也就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分,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所谓大堂祠和小祠堂。
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
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惩恶,教育族人。各姓的堂号虽然很多,但也不是随便乱取的。各个家族的堂号,往往都有其非常深刻的含意。根据取名的依据和其用意不同,堂号又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以地名作堂号:如王姓的“太原堂”、“琅琊堂”,李姓的“陇西堂”,刘姓的“彭城堂”、“中山堂”等。这些堂号,使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家族是从哪里发源来的。
以宗族典故作堂号:如王姓的"三槐堂"、刘姓的"藜照堂"、吴姓的"三让堂"。
以道德伦理作堂号:如“敦厚堂”、“敦睦堂”、“敬本堂”,几乎各姓都有。
以祖先名号作为堂号:如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后裔的“伏波堂”、唐代大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后裔的“香山堂”、宋代学者屏山先生刘子翚后裔的“屏山堂”。
堂号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2、祠堂的建筑
祠堂一般占地甚广,屋宇高大,门首建筑近似旧时衙署。正门上绘有门神,两侧另设小门。左右廊前,还建有木栅。如族内曾有人在朝官高爵显,祠前均立旗杆。有的还在祠堂对面,建造高大照壁。临河祠堂,河边均砌有宽大踏道,俗称“马面踏道”,便于祠堂有重大活动时,族人停靠船只。祠堂平时均正门紧闭,出入只走两侧小门。只有到每年祭祖之日,或者族中有重大事件需要议处时,才启开正门,称作“开祠堂门”。所以族人一般把“开祠堂门”看成是族中的一件大事。每个祠堂,均修有族谱。族谱一般每隔20年至30年要编修一次,以便把这段时间中每房每户的人口出生、死亡、婚配等情况,以及整理编修入册。凡族人有因人丁兴旺,子孙繁衍而迁往他地者,则可以从原地分出,另立宗谱,另建祠堂。
祠堂建筑多为前后两进,中有天井相隔。前进为大厅,族聚会、议事均在这里举行。后进则供奉祖宗神位,上虞俗称“木主牌位”。
3、祠堂田
过去,每个祠堂均置有田产,称作“祠堂田”或“祭田”,是全家族的共同财产,祭田收入用于支付祠堂维修、日常香火、节日祭扫、宗事的活动用费等。有的还有房产甚至店铺等产业的。这些祠堂产业,均有族中跟据房头轮流掌管。凡轮到的房头,便以这些产业的当年所出,作为这年正月和春秋祭祀的资费。祭祖时都由族长主祭,各房中略有地位者陪祭,全族子孙按辈分列队叩拜,礼成后,则聚会欢宴。
4、宗谱
宗谱又称“家谱”、“家乘”或“族谱”等,记载的主要是本家族的世系分布、祖宗家训等,是由本家族有威望的人发起倡议,由家族成员集资作谱。家谱序言,除阐明宗谱意义和作谱方法外,必须详细说明本族世祖从何处迁到何处,到修谱时相传多少世(代),以及支系分布等,使人能了解本家族的历史变迁、繁衍分支等基本情况。作谱要求很高,在勤修、明本、稽改、辨源、无冒、求实、除私、核真、无谬、珍藏等方面要十分讲究。家谱有家规、家训、家戒、家传等。修谱前先制定好谱例,作修谱说明,过去重男轻女,常规女孩不入谱,对本族人外迁及承祠、出继的都要记载清楚,以便后人稽考。所谓世系,是指将本族历代的男性,按辈份、分支系排成表,每人名下写明配妻×氏,生几子的名字生辰。互不相识的人,只要同姓,说出家谱堂号、祠堂状况、第几世人等,就晓得是“一个锅子上分下来的”,当先是一家人。家谱中还记有祖茔地、祭田的座落面积及族中做官、有成就者的传记等重要资料。今民间修谱者不少,不过已摒弃了过去宗族的帮派、迷信、重男轻女等陋俗。泰兴城区的张定先生堪称家谱收藏研究的专家,收藏的品种和数量在泰州市首屈一指。
5、祠堂的管理
各祠堂为了管束族人,还都订有族规,凡族人违犯族规,轻则罚银罚物,重者则“开祠堂门”,逐出祠堂。以下是摘自民国《会稽渔渡董氏家谱》族规:
渔家渡大宗祠禁规
为公议严禁以昭慎重事,窃大宗祠恭奉神主享祀重地,理宜整肃洁静,以昭诚敬。现在重葺竣工,诚恐不肖人等,仍前入祠践忧秽污,甚至门牖被窃,深堪痛恨。除己往不究外,为此合族公议,严申示禁,嗣后如派下子孙有犯者,大则鸣官,小则议罚,毋得视为具文至干禁例,各宜凛遵。特禁:
一 祠内严禁偷窃门窗公物等项呈官究治
一 祠内毋许堆积器具什物犯者罚瓦一千
一 祠内毋许工匠人等做活坐卧违者罚瓦五百
一 祠内如犯赌博罚戏一台
一 祠内如抛毽踢燕罚斤通一对
一 东西看楼男人上楼看戏毋论亲族定即斥退
一 大小人等上台看戏罚瓦二百
一 搭蚕山罚戏一台
一 台门内外不许摆摊违者罚瓦五百
一 台门外毋得紧牛违者罚瓦一千
一 台门外毋得堆积违者罚瓦五百
以上各条均宜凛遵罚瓦盖祠宇
同治十三年春王月日合族公具
从以上记载的宗祠禁规来看,宗祠是神圣、严肃、庄重的地方,不容有一条违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好像小题大作了,但在过去,稍有犯禁,即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大不孝,必作相应的处罚。
5、宗祠祭祀的注意点
上虞历来对数典忘祖之辈,看作是不孝子孙。凡有人登上仕途,得了个一官半职,也把回乡祭祖,看作是一件大事,以为这都是祖宗荫佑的结果。所以不论贫家富户,祭祖之俗,相沿不绝。
过去,凡有家人亡故,均要设立牌位,待“断七”以后,当地建有宗祠者移入宗祠,无宗祠者即移置神堂定时祭祀,即为祭祖。有的村民先人的祖宗牌位平常安设于祠堂,每年于除夕扶至堂上,用茶食干果九色,茶酒,香烛供奉四日,至正月初四日清晨送至原处安设。祭祖时间,一般为祖先的生辰、死忌,以及一年中的清明、夏至、七月半、冬至、除夕等节。过去,部分巨姓望族也有循例在春分、秋分举行祭祖之俗。
祭祖时,上虞有“横神直祖”之说,所谓“横神直祖”就是指祀神时祭桌的板缝应为横向,而祭祖时板缝应改为直向。现在有的村庄也把“横神直祖”变为“直神横祖”。
祭桌上首及左右面各安放木凳。祭品为菜肴,可荤可素,七碗十碗不论,盅、筷可用六付,亦可用八付,盅内应先斟酒少许,祭桌四角供热饭四碗。祭祀时只点烛,不上香。家庭成员不分男女,均依序叩拜。中途,尚须再斟酒一次。然后焚烧锭箔等物,待火临熄灭之际,尚须再叩拜一番,后吹灭蜡烛,表示祭祀完毕。
祭祖时,民间还有祭地主、祭外客和祭祖宗之别。地主系指当地亡灵,俗称“地主阿太”;外客指旁系的宗族祖先,俗称“外客祖宗”;祖宗即为直系亲属祖先,俗称“祖宗大人”。祭祖时,三者应分别祭祀,不但需要更易,锭箔等物亦应分别焚烧,也有将地主、外客合于一起祭祀。现在大多数的村庄,干脆把三者都合并祭祀在一起了,称之为“全堂羹饭”,桌子也是圆桌代替八仙桌了。只是在祭祀的时候,把地主阿太、外客、祖宗大人都招呼到一桌上了。
少数地方,还有在祭祀外客祖宗时将祭桌椅半置于门外的习俗,称“做骑门槛”。上虞俗传祀神时间可短,而祭祖时间宜长,一般为30分钟,意为便于祖宗慢慢享用,故历来有“快菩萨,慢祖宗”的谚语流传。
6、宗祠祭祀的祝文
以上仪式仅为一般家庭祭祀,对于一些官宦巨室,则多仪式隆重,有的还传有祝文,以供后代在祭祀时诵读。祭祀节令不同,祝文内容也有差异。例如下面的正祭祝文:
维
公元xxxx年岁次夏历x月塑越x日xx吉日
主祭裔孙xxx配祭裔孙xxx等谨祭告于
xx太始祖考xxxx公
太始祖妣xxx氏
暨历代列祖列宗之神前曰:
溯祖追源,年久怀亲,缅维吾祖,源远流长;xxxx,x氏x公。誉孚环宇,德重国邦;江夏世家,忠孝名扬。桂子三七,随地飘香;自x入x,奕世有光。忠孝无双,治平最全;祖德宗功,源本难忘,仰祠报本,太平寻源;遐尔子孙,同心同德,谨奉福首,盛备酒馔;刚鬣柔毛,香帛宝煊,素馐时粢,糕点果品;金瓯玉筷,筵席齐全,锦幛高挂,红烛辉煌;佳联成对,鼓乐喧天,禅光普照,瑞气满堂;赫赫祖灵,敬请升堂,尊卑昭穆,按序上座;恭候祖宗,请酌请尝,庇佑苗裔,万世炽昌;根深叶茂,瓜瓞绵绵,子子孙孙,代代英贤;仕农工贾,龙腾凤翥,开拓进取,奋发图强;创业精神,光大发扬,频来不拒,久间不疏;遵祖遗训,永绥吉祥,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男女老幼,福禄寿康,承先启后,千古流芳。
伏维
尚飨
x村除夕祭祖祝文
恭维我祖,族启一方;根蕃程邑,叶茂黄坊;亲睦四海,泽荫千房;创垂此业,世德难忘;承先启后,立纪陈纲;
历代考妣,义正垂芳;祖德恩深,山高水长;百业兴旺,长发其祥;俾尔戬谷,受福无疆,风调雨顺;五谷盈仓,
子孙叨福;万载悠长,兹逢佳节;虔具酒漿,鸡黍是供;愿祖来尝,尚飨!
7、祭祀的礼仪
具体宗祠祭祖礼节如下:
一 人员
礼生、主祭、引祭、随祭各一位(主要祭拜者);司仪一位;司樽四位;配祭及司事(放炮、开门等)各若干人;
有旁厅的,各司樽二位。
一 黄氏宗祠祭祀祖先神灵开始。
放礼炮(大企炮三响)。
一 起鼓
一通鼓……二通鼓……三通鼓。
一 开中门
奏乐(八仙)。
一 主祭者就位
(暂停于预祭位),与祭者各就位,司事者各司其事。引(引主祭,随祭至案前)。
一 全体肃立。
一 盥洗
(奏小乐)。引(引主祭至盥洗处),受巾 盥洗……复位 鼓乐。
一 上香
奏乐(中床)主祭者跪,与祭者皆跪,上香。……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平身复位(预祭位)鼓乐。
一 瘗毛血
(奏小乐)(前床)。引……(引主祭、随祭至中龛神前)。”引唱:“诣太始祖考某某公、妣某某祖妈,暨历代祖考祖妣之神前。”通唱:“跪。迎神,跪。与祭者皆跪”……(主祭者瘗毛血、灌芒)……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平身复位,鼓乐
一 奏乐
一 行初献礼
通唱:“行初献礼。奏乐(八仙、全)。诣神前。”引唱:“诣中龛太始祖考某某公,妣某某祖妈,暨历代祖考祖妣之神前。”通唱:“跪。与祭者同跪。献爵,献馔、献帛……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兴……平身,复位。
一 读祝
(奏小乐)读祝者就位。引……(引主祭、随祭至案前)跪。主祭者跪,与祭者同跪喧读祝文(读毕)。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平身,复位。
一 奏乐
一 行亚献礼
通唱:“行亚献礼。奏乐(全)。诣神前。”引唱:“诣中龛太始考某某公,妣某某祖妈,暨历代祖考祖妣之神前。”通唱:“跪,与祭者同跪。献爵,献馔、献饭、献茶。……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平身,复位。”。
一 奏乐
一 行三献礼
通唱:“行三献礼。奏乐(全)。诣神前。”引唱:“诣中龛太始祖考某某,妣某某祖妈,暨历代祖考祖妣之神。”通唱:“跪,与祭者同跪。献爵,献馔,献饭,献茶,献福首,献槟榔,献帛。……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平身,复位。
一 侑食
鼓乐(前床)主祭者跪:饮福酒,受福胙。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平身。复位,鼓乐。
一 诵嘏辞
通唱:诵嘏辞(奏小乐)
(中床)主祭者与祭者皆跪:诵古辞(诵毕)。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平身复位,鼓乐。诵者立于神前)。引……(引主祭、随祭至案前)跪。与祭者同跪(诵嘏辞者高声诵读嘏辞)。……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兴……平身,复位,鼓乐。
一 读祝者供祝,司帛者焚帛
引……(引主祭、随祭至案前)。跪。(读祝者焚祝文,司帛者焚帛。)……兴。
一 望燎
鼓乐 主祭者至炉脚望燎。复位(至案前)。
一 送神
主祭者跪,与祭者皆跪。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兴……跪。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兴……跪。一叩首,二
叩首,三叩首。兴……平身。复位。
一 撤馔
礼毕
一 放炮
(放喜炮)。
8、宗祠的祭品
宗祠祭品陈设图如下:
大祭桌(中央公案)上的摆设
近龛前列依次为:筷十八双,酒十八杯,干茶十八杯,饭十八碗,斋菜五碗,青果五种分盛五盘。
中央依次为:进盒一台(盛蜜饯等甜食),桌面四副(糖方四块,上有“财丁兴旺”等字样),猪首一个,大吉(柑)一大盘,饼一大盘(专制的祭饼),大银锭一副并付大香三支,帛(锭卷成束),丝告十只,喜炮一大串(成盘)。
两旁放:馔三碗(一为甜的),酒三杯(爵),饭一碗,干茶一瓯,槟榔十二粒。另放盘四个(献祭品用),大企炮三个(开中门用)。
桌两边放高烛台一对(配大烛)。
小祭桌(大案前方)上摆设
桌面四副(同上)横列放于中央。
猪、羊血二杯,生猪肉一块(约半斤),酒一杯,清水一杯(浇芒用),各放于桌两边。
盘二个(献祭品用)。小烛台(附烛一对),分放桌两旁。
香芒一钵,放桌下前方。
据有关史籍记载,舜的后裔有姚、幕、妫、虞、舜、司徒、濮、仪、蒲、直、柄、陈、胡、满、敬、爰、袁、辕、援、招、偃师、颛孙、胡非、孙、占、田、穰、东郭、胡母、靖、陆、尝、法、第八、第二、第五、车、王、舀、苟、圭、迷、负、夏、研、梧、登、比、癸比48姓(一说有56姓)。舜在世时,言传身教,传播仁爱、谦让、勤劳、孝道等传统美德,不仅教化国内人民能知礼义,移风易俗,而且施行道德,使四夷受感化而归服。因此,历时数千载,舜帝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虞舜故里上虞许多有关舜的遗迹和传说,虞舜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五千年文化真传至孝;亿万里江山尽是笃亲。” 虞舜宗祠可以“至孝笃亲,承传孝道,发扬祖训,团结宗亲,联络友谊,促进商贸,谋求发展,世界大同”作为宗旨。借海内外舜裔对祖德宗功的敬仰,对血缘亲情的眷念,对宗族群落的依附的感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而推动上虞的经济、文化、科教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
本文来自: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326/16/9389572_1978800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