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2-02-11
近日,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出炉,在全省登记的37156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广州占据4533席,为全省最多。一直以来,对于不可移动文物“重发现,轻保护”的现状一直存在,广州的这些文物“家底”目前现状如何,未来将如何保护利用?南方日报将推出“走访广州文物”系列报道,记者将对部分文物进行走访。
宗祠文化鸦岗村萧氏大宗祠:两百年老祠堂记录昔日水乡,经过一栋栋公寓楼,走完一条长长的小巷,鸦岗村的萧氏大宗祠才映入眼帘。虽然被一栋栋现代楼房包围,但是萧氏大宗祠在其中并不显落寞。相反,该祠堂经过2008年修复之后更显气派。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道鸦岗村的萧氏大宗祠,是鸦岗村萧氏宗族的太公祠堂,始建于清嘉庆15年(1810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但依然保存完好。它是一份历史的存证,记录这个曾经舟楫摇曳的水乡昔日的繁荣与辉煌。据悉,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束后,萧氏大宗祠被列为新发现文物点,白云区文广新局计划把萧氏大宗祠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赛龙舟木雕见证昔日水乡风貌
祠堂大门上刻着一幅对联,“兰陵开八叶,木本荫千枝”。“兰陵,即是说鸦岗萧氏人是从山东兰陵南迁而来的。开八叶,意思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八个萧姓宰相。”已逾花甲之年的萧伯向记者解释道。
鸦岗村近珠江口,附近有石井河和众多滩田,水网十分发达,至今在村里老人们的记忆中还有许多有关修建大宗祠的传说。“据说祠堂建造之前,萧氏族人自发筹集资金。因为大部分萧氏族人都住在钟落潭,他们用船装载满满的白银,通过流溪河运到鸦岗村。”萧伯说道。
宗祠文化但这片曾经富饶繁华的水乡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渐渐消失。如今,萧氏大祠堂旁边被林立的楼房和商铺所占据,早已不复当年的胜景。但大祠堂中有200多年历史的各种木雕依然记载着那段逝去的岁月。萧氏大宗祠总长达25.3米,内部总进深40.6米,占地面积1027平方米,远看似乎与普通宗祠并无二致,但只要走近一瞧,便会发现里面大有文章。大门梁上木雕雕工异常精细,所体现的大多是戏剧场景或人物。左右两侧上端各有两组石雕,分别刻画着文官和武官出巡时的情景,造型精致且人物神态栩栩如生。
而前封檐板的石雕上更是刻有赛龙舟的情景。对此,白云区文广新局文物处处长梁桂明表示,封檐板上出现赛龙舟景象的木雕,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鸦岗村当年的繁荣水乡风貌。”
一块碑记道出始祖来自韶关南雄
走进祠堂,太阳照在宽阔的天井,天井两侧都有廊墙。右侧廊墙上镶嵌着两方碑记,记载了道光28年(1848年)增建右衬祠、光绪20年(1894年)增建左衬祠的情况。
石碑上清楚地记载了一个个人名以及他们为祠堂增建捐赠的情况。左侧廊墙镶嵌着祠堂始建时所立的《始建君举祖祠宗碑记》,上面清晰记录着萧姓始祖萧君举由南雄珠玑巷南迁鸦岗村及分支情况。据萧伯介绍,左侧廊墙这块碑记,直到2007年才被人发现。“如果不是发现这块碑,我们也不知道原来我们的始祖是由韶关南雄迁到鸦岗村来的。”萧伯说。
在第三进后堂正中,可以看到供奉着萧氏太公的神龛,两边的对联,在2008年返修的时候,被重新挂了上去。时期,“破四旧”时祠堂第三进柱子上的对联被破坏,对联上的字也没有人能记得起来了。但是之前萧氏大宗祠被作为仓库用途时,一个看仓库的村民却做了有心人,把对联内容记下并放好。直至祠堂返修的时候,这位村民提供了当时记录的对联内容——“由雄岭已奠鸦岗隔首宗封礼乐诗书怀旧德,衍马务而分寮采翘禅祖舆栋梁柱焕新猷。”
坚持“以旧修旧”萧氏族人拒绝重描壁画
萧氏大宗祠的命运其实并非一帆风顺。建国后,这座祠堂先后用做小学校舍、乡政府办公场所、粮仓以及成衣加工厂等。2008年,鸦岗村萧姓族人筹集资金约100万元,将萧氏大宗祠修旧如故。记者从一些萧氏族人处了解到,祠堂翻修的时候坚持“以旧修旧,修旧如故”的原则,并按照旧有形式修复,所以祠堂原貌才得以保存,而这在广州市众多祠堂中是难能可贵的。
记者发现,虽然祠堂的壁画有部分脱落,但是色彩依然鲜艳,题诗上的字清晰可见。古代壁画是用岩浆和贝壳混合而成的天然矿石颜料,“虽然重新描一遍能让画更清晰,但是现在的化学原料氧化以后会破坏壁画原貌。所以,翻修的时候有人建议用颜料把墙楣的壁画重新描一遍,但我们坚决不这样做。”说起2008年翻修祠堂的事情,萧伯记忆犹新。
据了解,萧氏后人遍布世界各地,每年清明的时候,大量萧氏族人都会从各地赶回来,到大宗祠附近不远的太公山举行祭祖活动。据萧伯回忆,人数最多的一年,有近1万人回到萧氏大宗祠。
南方日报记者吴敏实习生江艳博
本文来自:
http://www.zongci.com.cn/a/zongsiwenhua/2012/021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