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原来“三套集成”离我竟如此之近

原来“三套集成”离我竟如此之近

       关于我们村附近的固堆庙会,我已经采访姥爷两次了。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立即整理成文字。现在想来挺后悔的,不好意思再去采访姥爷,就抓住老爸,询问相关的一些细节问题,但老爸也只能说出个大概来,被我逼得着急,突然想起来,以前的郸城卷上就有关于固堆庙来历的传说。
       我一步步追问,竟发现了一条让自己有点兴奋的线索来:在我弟弟出生那年(1991年),老爸做了结扎手术(终于有儿子了,不生了),医生让休息一周,闲着无聊,老爸就跟村里一个叫金生的人借本书看,书名就是郸城卷(笔者系河南郸城县人),上面写的都是郸城的风俗传说,民间故事,笑话之类,老爸平时在村里爱跟人开玩笑,是一个有那么点幽默感的人,对里面的笑话特感兴趣,边看边用个小本摘抄了几十则笑话(那个小本已经从老爸那里没收过来,笔者博客里的几篇笑话就是去年从小本上抄录上去的)。
       小时候,老听老爸给我们讲这些笑话,听多了,都会背了,什么“我的胡子长,天下我为王”、“我的胡子短,天下为我管”、“我的胡子稀,天下我第一”…讲到一些低级点的笑话,老妈总会在旁边骂句:老不正经。老爸记得那本郸城卷是一个郑集的人写的,我小姑夫就是郑集的,跟四叔要小姑父电话,四叔却说那本书他也看过,作者有个叫郑万生的,但他不是郑集的,只是在郑集开过药铺,后来骗人家钱,逃跑了,他只是那些笑话、故事的收集人之一,还有那个高峰也是收集人(我们村一妇女的娘家哥哥,好像在税务局工作),那本书大概是八几年出的,当时村里有好几本呢,现在基本上都找不着了。四婶说,她爸以前有一本,她没来(出嫁)之前,在家经常看。鉴于以上信息,我猜测所谓的郸城卷应该是八十年代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协共同组织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成果之一。课本里经常提到“三套集成”,我当时就曾疑惑,八十年代,我差不多已经出生了,而这项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民间口头故事文字化、书面化运动,我怎么从没听说过?现在才恍然大悟,它离我竟如此之近,并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如万建中老师所言:对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不能一味揭露它有什么不足……
       “集成”工作已接近尾声,其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深入研究。我想找到其中的一位收集人,寻问当年收集汇编的过程,还有当年的“郸城民俗学会”是否还存在,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觉得自己找到一条不错的研究线索,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或许我的想法还有点幼稚,我托老爸多方打听郸城卷的下落,希望找到这本书以确认我猜测。

[ 本帖最后由 木兰山人 于 2011-3-13 22:54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