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民间美容 绞脸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责任编辑: 老北
绞脸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式,亦称绞面、开面、开脸等,是在西亚、中亚到东亚历史久远的使用线除去妇女脸上的汗毛的美容手段。
开脸,便是去除面部的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的仪式。中国旧时女子嫁人的标志之一。又称绞面、绞脸。
在中国,从北方到南方,比如河北、江西、广西,都有妇女开脸的习俗。而且通常都是在女子出嫁前由女性长辈施行,是一种成人礼。开脸有在上轿前在女家进行,也有娶到男家后进行。开脸人须是父母子女双全的妇人。用具有新镊子、五色丝线或钱币等。开脸后,要给开脸人赏封。
女人一生开脸一次,之后如有离婚改嫁等不再开脸。有的地方开脸之前,主家要煮“开脸饺”分赠亲友以示吉祥,也有开脸时要唱开脸歌以预祝新娘生育的。
操作
其常规操作程序如下,先用粉(或称“鹅蛋面粉”)涂在面部,尤其是头发边缘处涂擦。之后用红色双线,变化成有三个头的“小机关”,两手各拉一个头,线在两手间绷直,另一个头只好用嘴咬住、拉开,成“十”字架的形状。这时,只需双手上下动作,那红色双线便有分有合。线挨到人的面部,便可将汗毛绞掉。这关目,多半是婶娘和嫂嫂来完成,也有叫妈妈、奶奶做的。
开脸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可能会造成汗毛向皮肤内生长。
传说
有一种关于开脸起源的传说:说隋炀帝滥抢民女,于是有一家人就把出嫁的女儿的脸上的汗毛全部除去,涂脂抹粉假扮城隍娘娘抬到新郎家,以躲避官兵的检查。后来大家跟着学,成了风俗。
毫州
开脸和绞脸是亳州当地女子结婚时的习俗。新娘子开脸之前,新郎官必须先在新娘子脸上薅三把汗毛。此举听上去怪吓人的。薅三把汗毛,新娘子哪里受得了?!说法而已,不过是薅三次罢了,象征性的。这里有何象征含义?了解当地风俗的都知道,新郎肯动手,说明洞房花烛夜,一切如意,新娘子全新的人生是他揭开的。当然,新郎官不轻易动手,新娘子也不是随随便便让你动这手的。若是想动手则必须用一只去壳的熟鸭蛋,先在新娘子脸上抹上几抹。这里,实际上潜藏着新娘子想说的话,以及新郎官的认可。新娘子要求新郎官作此关目,意在表明,她原本和鸭蛋一样完美,是新郎官使她不再是黄花闺女的。
不过,新娘子在忙着表明自身的时候,却忘了一件事,查一查新郎官婚前是否规矩。恐怕当时都没有现成的方法。这对新娘子来说,似乎不大公平。不知现时的新娘子们是否在意这一点,有无新的法子。没有探寻过,不得而知。
绍兴
旧时女子靠绞脸增光
一根棉线,在十指之间转动飞舞,脸上的绒毛被连根拔除。面容变得洁净,皮肤变得润滑细嫩,而且面若桃花,更像一个女人了。这种古老的美容术——绞脸,其起源已无从追溯。早期婚前绞脸是让新娘脸部光洁美丽,使新郎一见钟情,是旧时代中国女子嫁人之前的一个传统仪式。随着五花八门的美容品登场,绞脸美容法也逐渐消失。
如今在浙江绍兴,高楼林立渐渐取代了老台门,曾经行走在台门里的“绞脸婆婆”也没了踪影。绞脸,如今的年轻人只有在艺术作品中领略其魅力。闹市区却有一位精通绞脸技艺的年轻人,她就是章洪。
两年前,章洪的美容店里来了一位云南山区的美容师。在与顾客聊天中,她表示自己会绞脸,并当场给顾客绞脸,顾客非常满意。这让章洪想起小时候住在市区南街老台门里常能见到的情景:上了年纪的女性,隔段时间便互相绞脸,以换得容光焕发。时至今日,会此技者寥寥。“绞脸不应失传,更不能绝迹。”想到这里,章洪便向云南来的美容师学习绞脸手艺。此后,每位想要学习绞脸的美容师,章洪都会耐心教授。
古老美容术仍有闪光之处
“麻线太粗,缝衣线又太细,最好是缝棉被用的棉线。”章洪扯了尺许长的棉线,用牙齿咬住棉线一端,左手拉住线的另一端,右手从线中向内转绕五六道,形成一个线环,再以拇指和食指将线环撑开形成三角。左手拉动线,棉线转动,三角形在拉动下,大小变幻着。“其实,绞脸非常简单,就是靠棉线的滚转,把汗毛飞速地从脸上拽下来。”章洪说。
从额头开始,绞到双颊处时,会有点痛,特别是皮肤较薄的部位。第一次绞脸的人可能会不习惯。20多分钟后,绞脸结束,与绞脸前相比,面容会干净亮白不少,而且双颊飞红,显得娇羞妩媚。
绞脸是一个费功夫的活儿,又不赚钱,所以不开这个项目,只是不时会有年轻女孩闻风而来。女孩脸上细小的绒毛用剃刀剃除的话,毛孔会变大,用过多化妆品又怕化学物质会伤害皮肤。因此,对于脸上或唇上汗毛细密的女性来说,绞脸是个不错的选择。多次绞脸后,汗毛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淡。“可见,古老的美容术仍有其闪光之处啊。”章洪说。
闽南
绞脸,闽南话又叫“挽脸”、“贵面”,在闽南婚俗中,尚保留着“绞脸”环节,有去除污秽、祈求吉利的意思。这并非闽南独有,而是源于古代的美容术,现今在我国的少数地方还使用这种美容方法。
古时普通人家受生活条件限制,只求个温饱度日,不敢奢求富贵人家的“驻颜美容”。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临嫁的姑娘,谁不喜欢打扮得漂漂亮亮,做个最美的新娘?穷有穷法,先人创造了一种不用花钱的高明美容术———绞脸,就是厦门人俗称的“贵面”,工具只要一条线、一盒粉,“美容师”一般由结过婚的、夫妻双全的“好命”妇女担任。绞脸时“美容师”将线折成双,在新娘脸上扑上香粉,然后用手指拉住两端来回滚动,剔除脸上的污垢、汗毛及表皮层,使脸部看起来白嫩细腻。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不失为美容高招,很快被群起效法,逐渐演变成婚俗的一个环节流传至今。
贵面歌
绞脸时,“美容师”趁机说些吉利话、教一些做媳妇应懂的道理,久而久之,整理形成固定押韵的“贵面歌”:
福筷举一双,开始贵头鬃;
去污求吉利,健康到百年。
第二贵头额,入门有通(音tang)吃(意为不愁吃);
孝顺得人疼,劳动爱打拼。
第三贵目周(眼睛),消灾添福寿;
夫妻手牵手,君子是好逑。
第四贵你鼻中鞍,荫你夫君早做官;
今夜子婿床中伴,早生贵子心喜欢。
第五要贵鼻,夫妻吃百二(长寿);
老人囝仔哦喽(夸奖)你,欢乐相爱到百年。
第六贵嘴边,今夜好团圆;
十月生后生(儿子),勤俭剩大钱。
最后贵你嘴,给你早出贵;
吉语讲在先,上轿十八变。
赐你富贵万万年,吉时同夫结良缘。
“贵面”虽能美容,线绞在脸上却非常疼痛。现代的美容手段多如牛毛,而且纯粹是高享受,如今的新娘子大多不愿“活受罪”。但“贵面”作为一种地方习俗不好全免,于是成为走过场的形式:新娘上车前让一老年妇女用红线在脸上各部位比划比划,而并非认真地绞脸;顺便念念“贵面歌”、说说吉利话,也就算完成绞脸的习俗了。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