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伞的文化史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伞的文化史

伞的文化史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05日 15:12 来源:人民政协报



  伞,sǎn,一种遮雨、挡阳光,并能张合的日常用具。“伞”的繁体字由五个人组成,可见伞是为广大群众所用的。伞有异体字,写作“繖”。

  “伞”字在汉字中的出现很早。传说中伞是由春秋时代鲁国的建筑工艺师鲁班先师发明的,据《四部精要》介绍,孔子周游列国,下雨天淋过不少雨,他的弟子颜回叹息道:“孔将行,雨而无盖。”孔子是春秋时代人,不过那个时候好像称“伞”为“盖”。这不奇怪,因为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在释“伞”时就说:“盖也”。但经晋皇甫谧补证的《史记·五帝本纪》却有载:“舜乃以两繖自扦而下。”这说明还在三代虞舜时期,就已有伞。这也有一定道理,因为舜主要活动在曹娥江(舜江)一带,这里又是多雨的河网地带。中国的第一部字典为《尔雅》,伞当然地已在《尔雅》中有了位置,它也必然地出现在《释天》中。不过,在《尔雅》中,伞是以它的本字(字原)出现的。宋代编就的《集韵》对伞解释得最简洁明了:“御雨蔽日可以卷舒者。”伞的本字也告诉我们,伞是由布做成的,从现代制伞工艺来看,这就是伞材中的伞布。

  作为名物,伞随着社会与人们的需要又演变出许多其他的道具。如幢。这其实是一种作为仪仗的旗帜,实在是一种“盖”。“伞”字在《尔雅》中的著录就是以这种旗帜的面目出现的,那就是著名的“纁帛(伞)”——一个麻烦的怪名!其实翻译得俗气些,就是大红布幢。也正是“纁帛伞”这一特殊的伞名,却给汉字字典增加了许多“方”部首的汉字。当然,它们代表的都是伞(幢)上的组成部分。这些字有:旒(音liú),它是旌旗下悬垂的饰物;《诗经》记曰:“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商颂·长发》);旐(音zhào),这是上画龟蛇的古代旗帜;旄(音máo),指牦牛尾,用作旗杆头上的装饰;旆(音pèi),这是古代旗末燕尾状的垂旒;旃(音zhān),指纯红色的曲柄旗;《诗经》记有:“舍旃舍旃,苟亦无然。”(《唐风·采苓》);旂(音qí),旗的异体字,指上画龙形,竿头系有铜铃的古代旗帜。《诗经》记有:“龙旂阳阳,和铃央央。”(《周颂·载见》)

  华盖,则是被称为“伞”的一种别体,这是帝王或贵官所用的伞形遮蔽物,据崔豹《古今注》说,华盖还是黄帝创造的。但伞无论大小,其组成均有柄、骨、盖,伞的主要作用是御雨蔽日。


  社会在发展,伞的工艺在发展,伞的品种也在发展。位于东海之滨的浙江上虞的崧厦镇,早被冠名为“中国伞城”。这里有天外天、金鼎、友谊、天玮等大小2000多家伞厂。它们生产的不但有直杆伞、折伞、童伞、广告伞、沙滩伞,还有高尔夫伞、油画伞、稻草伞(夏威夷伞)等。

  由于伞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的联系太密切,所以人民又创造了无数的谚语,从另一个角度用伞来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服务。

  在旅游方面:有“晴天带伞,肚饱带饭。”这是告诉我们预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在事业、团队方面有“破雨伞里戳出”。这是用破伞形象地释读了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道理。

  伞甚至已进入了谜语:“楼上滴滴答,楼下有人走。”(打一日常用具)这个谜底就是“伞”。可以说,几千年来,伞给了人们数不清的帮助。到了元代,伞还被当时著名诗人萨都剌借用揭露和讽刺把持权柄的人物的颠倒阴晴、搞乱“天气”,胡作非为,肆意横行的行为:“开如轮,合如束,剪纸调膏护秋竹。日中荷叶影亭亭,雨里芭蕉声簌簌。晴天却阴雨却晴,二天之说成分明。但操大柄常在手,覆尽东西南北行。”

  但愿伞柄经常操在需要伞的人们手里,无论是阴雨或晴天,都能让人民和谐地行尽东西南北路。

  赵毅芳 俞慈韵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伞,散
所以说白话的广东人不说“伞”的,说“遮”。

TOP

我们那里 如果刚下起毛毛细雨 你就撑起伞的话  老人们会责怪你 把雨吓跑了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呵呵,大太阳的时候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后溪男孩 于 2010-7-8 20:17 发表
呵呵,大太阳的时候呢?
能把太阳吓跑就好了。呵呵!

TOP

呵呵,又一种类型的后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