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有热闹,有悲凉──专家研讨民间文学在当下的保护与传承

有热闹,有悲凉──专家研讨民间文学在当下的保护与传承

时间:2013-08-07 18:37:46    来源:中国民俗网    我来说两句(0)             

内容摘要:  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谚语、谜语等,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但由于与物质无缘、与金钱疏离,除了传说还算炙手可热之外,其余均处于不被重视的弱势地位。为了寻求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的有效措施,加强其保护与传承,日前,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民族大学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非遗保护的基层工作人员、相关的代表性传承人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谚语、谜语等,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但由于与物质无缘、与金钱疏离,除了传说还算炙手可热之外,其余均处于不被重视的弱势地位。为了寻求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的有效措施,加强其保护与传承,日前,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民族大学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非遗保护的基层工作人员、相关的代表性传承人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故事不受重视,传说相对火爆

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民间文学类项目梁祝传说,在申报之初曾被莫名其妙地卷入一场发源地归属的争议之中。四省六地的庞大阵容,纷纷拿出可信之物,证明自己才是梁祝传说的“真命天子”,有的甚至将祝英台当年照镜子的地方搬出来印证是非。然而,一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激辩最终并未分出个胜负,而是互相妥协、联名申报。无独有偶,被并称为我国“四大传说”的另三位成员——孟姜女传说、木兰传说、牛郎织女传说,随后也都成了各地争抢的对象。与此番热闹情形相对照的是,同为民间文学类的非遗项目玛纳斯、江格尔等一直处于日渐凋零的危机之中。已经75岁的玛纳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沙尔塔洪·卡德尔是该项目几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最年轻的,后继乏人成为传承最大的困扰。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贺学君说:“民间文学具有流动性、变异性、共享性的特点,因此并非只在名录地传播。名录地也并不具有独享某一民间文学的权利,而是应有更多的保护责任。如果由名录地独占某个项目,会使其他地方失去保护的积极性,从而加速项目的消亡。这不仅背离了建立名录的初衷,而且还走向了反面。”

“各地对传说热衷,本质目的是为了发展旅游,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相比之下,故事类项目可被利用的元素太少,因此落得冷冷清清的局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对此现象深表忧虑:“以民间故事类项目为例,近年来各地报送的申报材料连1%都不到,这不仅和民间故事传承人的口头传承活动悄然消失有关,还与各地政府对其重视不够有很大关系。”

要重视讲述人,更要关注听众


在农耕时代,闲暇时光最为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围坐在一位老者身边,听他讲故事,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牛郎织女,从神魔到鬼怪,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民间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年讲故事的场景不复存在,讲故事的人老了,听故事的人少了。那些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民间故事即将面临无人可传、向谁去讲的消亡局面。

“民间文学传统丧失的原因并不在于讲述者的过世,而在于听众的丧失。民间文学只有拥有听众,讲述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民间故事的讲述不仅要重视讲述人,更要关注听众,讲述活动不能忽视了培养、孕育听众群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表示,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人们的世界观发生着变化,许多过去讲的故事,很难让现在的孩子产生共鸣,但这并不代表旧的文化表现形式一旦消亡就不会产生新的文化表现形式。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高丙中对此十分认同,在他看来,民间文学各类别在当地的传承有消有长、有弱有强,所以不要把特定的民间文学的消亡视为民间文学的命运,也不要因为民间文学的历史性而把民间文学当作历史,它在当地的传承还会继续下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户晓辉说:“对于民间文学的何去何从没必要过于担忧,它是我们内在的需要,有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面形态会发生某些变化,但是内容呈现是持续不变的。民间文学生存需要讲述环境,虽然过去面对面的讲述环境不复存在,但是网络上的故事流传和网友的回应又重新为民间文学的生存提供了新的土壤。”

记录保存最可取,新的工程要启动

不过于担忧并不代表对传统的放弃。毕竟,传统的民间文学承载着几千年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需要我们更好地继承和保护,但是该如何保护呢?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认为,记录保存是当下对民间文学最可取的保护方式。将头脑里储存了大量民间文学作品的高龄故事家、歌手、说唱艺人的讲述演唱用文本记录下来,他们一旦过世,这些记录的文本就成为了其生命和遗产延续的根据。贺学君认为,保护可以分为基础性保护和发展性保护两种。基础性保护就是以静态存在为对象,对遗产对象采取确认、立档、保存等措施,力求做到内容真实准确、保存科学安全。发展性保护可引入了研究和宣传两种力量,以对象的活态存在为中心,目的在于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推动其生命自身对项目的弘扬、传承与振兴。这是保护民间文学的本质与关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的传承之道。乌丙安还建议,应该启动一个比《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三套集成工程更重要的工程,对民间文学做一次大的搜集整理。

(本报记者 杜洁芳)

TOP

大家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呢

TOP

还是要从生活文化,整体研究,活形态的取向推进保护。记录不能单纯面向过去,也要面向未来。

TOP

对于未来民间口头文学的发展趋势还是比较模糊。民间口头文学估计是要想网络传播方向发展么?那么民间文学的定义是否要变一变?如果民间文学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在未来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那么其作为民间文学中不变的因素是否就是创作主体呢?

TOP

关于民间文学在当下的保护与传承,就华南的宗族地区而言,宗族地区流传的传说与地方宗族息息相关,宗族是传说流传的土壤,而在非宗族地区,陈泳超老师的动力学机制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同时,就民间文学网络话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里面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因为不同人群的回应背后的语境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分析的一个大问题,同时,网络这个平台下的民间文学的变异与传承的发散性依然需要细细斟酌。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回复 4# 的帖子

1、可以变,但不是无条件地拓展,否则凭什么认为自己是民间文学,而不是网络文学,不是其他文学了,又凭什么认为自己的研究还具有民俗学立场。
2、有变化的倾向,不代表它的稳定可能性。倘若只是一时,甚至说相较于它的历史发展时期而言,只是某一个极小时间点的变化,如果我们过于仓促定论,那是不是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3、最后,我想说的是,拓展是好事,但是不是无限的,不是什么都可以往篮子里放,还得有意识地问一下:篱笆在哪里。

我很赞成楼上红哥的想法,细细斟酌比突进要好。但是不妨有人先做一些尝试。有了成果,有了比较,有了批评,之后就不是无的放矢了。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回复 7# 的帖子

关于民间文学的研究,不管是历史学本位的研究还是民俗学本位的研究,我们不能忽略民间文学在当下的传承与变异,而这也是目前我们所缺乏的一个方向。我们依然需要很多的个案来揭示民间文学在当下的传承与变异的内在机制,就我个人的看法,这种变异与传承会是一个相当有挑战的个案研究。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理解“民间”,阐释“口头”。
民间文学特指眼光向下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研究,其指向是为民立言,也是五四以来的光荣传统。
口头传统特指从古至今文化传承的口头性,这种口语文化依托于传统性指涉,带有强烈的古典学色彩。

从这里出发,民间就是民俗学的意识形态,口头就是民俗学的理论基点。

当然反过来说,注意民间之上、口头之外的更为广阔的民俗范畴,也是民俗学的想象力所在。

至于传承工作,地方性与公共性之建构,非遗已成促动,具体还在文化自觉。

学校,教室、教师、考试制度以及各种培训、辅导挤压生活空间,故事空间越来越小,同时,房子、车子、工作、升迁、户口、流动、移民以及业余的放纵过度消费我们身体,故事心性趋于无形。

至于神话,可以落实成为建构民族历史长度的材料,传说也可成为打造地方形象的名片,它们会以某种合适的方式存续,而故事,这种个体性很强、语境要求很高的真正属于民俗生活的玩意,确实比较难以预料,也许它大量存在,也许完全断代。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8# 的帖子

我的意思是,民俗学也好,民间文学也好,都不反对当下热点问题的关注和变迁问题的研究,甚至我们现在很强调我们研究民俗生活。但是,请注意但是,我们的研究必须要具备“历史感”,而不是历史,更不是无限的当下,它必然有时间的下限。这个时候,似乎可以拉上一个案例,或许也不尽然合适,那就是“新民歌运动”,会不会有一些启示呢?

红哥注意休息哈,晚安!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回复 10# 的帖子

呵呵,这个也是我意。我有一段时间搜索城市诈骗的各种段子,想从中揭示其内在的机制以及它与城市这个语境的契合点,但就目前而言,这个工作还是在收集资料阶段,而能否写成还是要看看各种机缘巧合啦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回复 9# 的帖子

民间何在,谁之口头,如何理解民间,如何理解口头,是否两者之间边界森严,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个人以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长鸿兄的思考极具冲击力,里面有很多人的影子,很赞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回复 10# 的帖子

呵呵,南池子兄,你也注意休息啦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民间文学在当代的表现应该多角度来看,并不只是非遗保护的那些非常有限的内容。
例如,当前时政歌谣令人目不暇接,手机短信、网络中的民间文学各类体裁极其活跃,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早在90年代,我们民间文学学者就曾经进行过时政歌谣的研究,至今还是不过时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zjhong1978 于 2013-11-1 00:16 发表
民间何在,谁之口头,如何理解民间,如何理解口头,是否两者之间边界森严,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个人以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长鸿兄的思考极具冲击力,里面有很多人的影子,很赞
主流文化框范下的俗文学现象〔或者叫权威选择下的存在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