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元上都遗址”和“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元上都遗址”和“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会议背景】

  25.06.2012 - UNESCOPRESS

    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开幕:可持续发展成为关注焦点  

     
  © UNESCO/F. Bandarin - 圣彼得堡历史中心

  圣彼得堡,6月24日——值教科文组织庆祝《世界遗产公约》通过40周年之际,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成为正在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关注的焦点。本届会议已于星期天正式启动,并将持续到7月6日。

  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埃莱奥诺拉·米特罗法诺娃(Eleonora Valentinovna Mitrofanova)对与会者发出的增加世界遗产公约可信度的呼声表示欢迎。她指出,“我们必须牢记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即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建立在地方价值、地方经验基础之上,最重要的是,它也依赖于地方保护的努力。换句话说,地方居民及原住民是令全球遗产成为可能的主要力量。”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重点指出,面对持续上升的压力,保护世界遗产遗址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博科娃总干事特别强调指出,“遗产甄选工作的可信度必须在各个层面上得到保证,成员国在这一方面负有首要责任。”

  总干事提到了促成《世界遗产公约》产生的“变革性想法”为“世界在过去四十年中绘制了一幅崭新的地图——这是一幅和平的地图,也是一个由近1000个遗产遗址所构造成的文化交流网络。”

  在重温甄选新遗址过程中继续保持卓越及完整的科学性原则的同时,博科娃女士还呼吁所有人“采取富有远见的思想和行动,重新振兴《世界遗产公约》,以应对21世纪的挑战,”特别是可持续发展与和平建设的挑战。

  俄罗斯文化部长梅金斯基(Vladimir Medinsky) 强调指出,在全球化时代,受保护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传统价值面临受到摧毁的危险,“世界如今既是一个整体,同时又相互分割,”文化遗产对于促进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性。 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亚历山德拉·卡明斯(Alissandra Cummins)与圣彼得堡市市长格奥尔吉·波尔塔夫琴科(Georgiy Poltavchenko)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开幕式在俄罗斯的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的青年代表发出的保护遗产的热情呼声中结束。

  教科文组织驻圣彼得堡新闻官员:

  Roni Amelan: r.amelan@unesco.org - +33(0)6 12 19 74 01

  Victoria Kalinin: v.kalinin@unesco.org - +33(0)6 31 54 30 36

  媒体联系采访认证:

  Anastasia Chernelevstikaya: chernelevstkaya@polylog.ru

  委员会会议现场网络直播:http://whc36-russia2012.ru/category.php?cat_id=5

  发自圣彼得堡的照片及视频资源:http://whc36-russia2012.ru/news.php?cat_id=3

  教科文组织图片集:

  www.unesco.org/new/en/media-services/multimedia/photos/whc2012

  教科文组织视频资源

  www.unesco.org/new/en/media-serv ... /news-videos/b-roll

  我们的微博也将跟随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动态。

    文章来源:UNESCOPRESS 2012-06-25

[ 本帖最后由 放牛班的课堂 于 2012-7-1 23:19 编辑 ]

TOP

元上都遗址和澄江化石地相继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2年06月29日23:21新华网

  新华社快讯: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29日讨论并批准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浪网 2012年07月01日22:45  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正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1日通过审议,将中国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内蒙古元上都申遗成功 国家文物局发来贺电

  新报讯(记者 辛 一) 记者29日从内蒙古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了解到,6月29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世界遗产大会投票表决,一致通过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最新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42处世界遗产。这一曾经在7个世纪前作为蒙元帝国时期闻名于世的草原都城──元上都,再度获得全世界的关注。6月30日,全区各地有关元上都申遗成功的庆典活动将陆续展开。

  欣闻元上都遗址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国家文物局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来贺电。贺电称,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一大喜讯,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荣誉和骄傲。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向为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出突出贡献的各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

  元上都遗址是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欧亚文明结合的典范,是蒙古族13~14世纪时期为推动世界文化交流建设的规模最大的都城,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元上都遗址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实现了我区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区文化遗产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对推动我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自治区文物部门和元上都遗址所在地政府,以元上都申遗成功为新起点,认真履行国际遗产公约,进一步做好对元上都遗址的保护管理和旅游服务工作。


  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

  记者 廖翊 | 新华网 2012年06月30日 00:12:20
   
  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记者 廖翊)记者从中国国家文物局获悉,当地时间2012年6月29日18时23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2项。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元上都遗址作为草原都城遗址,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及相互交融。元上都遗址满足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世界遗产委员会充分肯定元上都遗址的保护管理状况,并认为遗址管理效率正在得到持续强化和提升。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京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世界遗产申报的最根本条件就是遗产要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元上都遗址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和多伦县境内。遗产区面积约251平方公里,包括城址、关厢、铁幡竿渠、砧子山墓群、一棵树墓群等。缓冲区面积约1507平方公里,涵盖了敖包群和保留至今的蒙古族“敖包祭祀”等传统人文景观以及湿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和沙地等蒙古高原草原特色景观在内的遗址环境,具备很高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据介绍,公元1256年忽必烈在此建开平府,1263年升为上都,曾作为元朝第一个都城和夏都。元上都遗址作为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独特、保存最完整的都城遗址,以其位处中原农区与亚洲北方牧区交接地带的地理特性,在13到14世纪游牧民族从军事征战转向王朝治理的过程中,见证了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在冲突与融合过程中的独特产物——二元文化。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精髓结合于一座城市的杰出范例,其游牧与农耕文化兼容并蓄的城市模式,在世界文明史和城市规划设计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

  童明康说,元上都与引发欧洲“大航海时代”的《马可·波罗游记》有密切关联,元上都遗址所在地至今仍传承着游牧文化的传统和体现自然崇拜的“敖包祭祀”,它还作为梦幻花园Xanadu这一文化符号的原型闻名于世,在当今世界的文学、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童明康表示,元上都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将进一步丰富世界遗产的价值和类型;促进中国世界遗产事业发展的区域平衡,推动遗产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体现中国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

[ 本帖最后由 放牛班的课堂 于 2012-7-1 23:18 编辑 ]

TOP

我们的元上都,人类的Xanadu!──元上都遗址采访记

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记者 廖翊) 6月中旬,记者走进内蒙古锡林郭勒。广阔的金莲川草原上,奔淌的闪电河畔,但见明德门、御天门、大安阁、穆清阁遗址独立于苍茫之间;北部雄浑的卧龙岗上,一处处敖包依稀可辨……

  这就是伟大的元上都遗址,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点;这就是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说到的Shan-Du,英国大诗人柯勒律治在着名诗作《忽必烈汗》中描绘的“世外桃源”――Xanadu!

  正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元上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

  16年不懈努力,将Xanadu呈现于世

  “1996年,我们就开始启动锡林郭勒盟元上都申遗工作。”锡林郭勒盟副署长、锡林郭勒盟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其其格说。

  她介绍,这16年,是努力将一个庞大废都的“真实性”“完整性”呈现于世、让世界感知其“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过程。

  从2004年开始,先后与相关学术部门联合召开5次国际性研讨会,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让世界进一步认识到元上都的历史贡献与重大价值;

  为了更好地展示元上都的辉煌历史,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自治区考古所对遗址及周边敖包和古墓群进行了全面勘探测绘,发掘展示出明德门遗址、御天门遗址、大安阁遗址、穆清阁遗址、古城墙等重要文物古迹,出土了汉白玉龙柱等一批珍贵文物;

  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从2005年开始,先后编制完成了《元上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规划》和《元上都遗址周边生态环境与特色景观规划》等,并经自治区政府颁布实施;

  ……

  2011年初,元上都遗址被正式列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当年8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前来实地评估考察元上都遗址和周边环境,充分认可元上都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对中国政府对元上都遗址的规划、保护、管理、研究、展示、服务、宣传、群众的支持度等,均表示满意。

  永不湮灭的崇仰,护佑永恒的元上都

  漫步元上都遗址,感受着三重城的巨大辉煌,也感叹“宫阙殆尽”的都城在废弃于荒原600多年后仍能保持其真实与完整――

  记者采访了解,当地农牧民为了表达对先人的崇仰和怀念,为了不惊扰祖先,数百年来,信守人畜不踏遗址;

  一位叫沙0fb东希格的当地蒙古族同胞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元上都,并赠与记者其以母语写就的关于元上都的着述;

  多年前,北京一家着名企业试图投资几百万促进当地旅游,当地政府拒绝了这家企业投资,使遗址得到原生态的保护;

  申遗工作启动后,元上都进入了当地小学课本,学生们在相关活动中骄傲地写下心中的元上都,画出心中的元上都;

  自2000年开始,遗址区内及周边牧户300余户1500多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顺利搬迁,几位搬迁牧民对记者表示,尽管放牧受到影响,但为元上都成功申遗感到骄傲;

  在广阔的遗址保护区,当地组织一支冬季马队、105位文物保护员,自觉与相关部门实行四级联动,对保护区实行24小时监测……

  “在元上都遗址方圆250多平方公里的遗产区,以及1500多平方公里的缓冲区,到处可以看到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为元上都遗址保护、环境和生态保护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这些努力为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内蒙古自治区领导表示。

  申遗成功后,保护将是“重中之重”

  “如果申遗成功,将把元上都遗址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这是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内蒙古各级领导对记者郑重表示。

  记者欣慰看到,在元上都申遗过程中,“保护”,已迈出切实的步伐。

  在明德门、穆清阁的发掘中,考古队就采取PS溶剂滴灌形式,以“可逆性”的发掘实现对古文物的完整保护;

  遗址核心保护区已安装25.8公里围栏,围封面积41平方公里;

  具有视频监控、震动报警能力的“草原神灯”安防系统已完成一期工程,年内将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

  已在遗址周边建设起了气象观测站及环境监测站,对遗址风向、风速、气温、降水、气压、相对湿度、地湿,以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含量等进行实时监测;

  已评估遗址客流量,确保申遗成功后有效控制客流以保护遗址;

  ……

  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表示,申遗成功后,要以此为契机,在自治区和遗址所在地干部群众中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鼓励和支持当地社区参与遗产的保护管理,使元上都遗址成为全区各族人民的荣耀和骄傲。

  “元上都申遗过程是最好的宣传保护过程,申遗成功后,这个伟大遗址将得到最大保护。”元上都遗址所在地、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旗委书记田永说。

TOP

童明康谈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丰富了世遗价值和类型

  新华网 2012年06月29日 23:37:39

  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记者廖翊)正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对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充满信心。”在赴圣彼得堡参加本次大会前,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京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他连续第六次以同样身份率团参加世界遗产大会。

  信心由来:遗址凸显“普遍价值”

  记者:您为何对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如此自信?

  童明康:世界遗产申报的最根本条件就是遗产要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元上都遗址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和多伦县境内。遗产区面积约251平方公里,包括城址、关厢、铁幡竿渠、砧子山墓群、一棵树墓群等。缓冲区面积约1507平方公里,涵盖了敖包群和保留至今的蒙古族“敖包祭祀”等传统人文景观以及湿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和沙地等蒙古高原草原特色景观在内的遗址环境,具备很高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公元1256年忽必烈在此建开平府,1263年升为上都,曾作为元朝第一个都城和夏都。元上都遗址作为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独特、保存最完整的都城遗址,以其位处中原农区与亚洲北方牧区交接地带的地理特性,在13到14世纪游牧民族从军事征战转向王朝治理的过程中,见证了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在冲突与融合过程中的独特产物--二元文化。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精髓结合于一座城市的杰出范例,其游牧与农耕文化兼容并蓄的城市模式,在世界文明史和城市规划设计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

  记者:据说,元上都在世界上影响之大,超出国人想象。

  童明康:是的。元上都与引发欧洲“大航海时代”的《马可·波罗游记》有密切关联,元上都遗址所在地至今仍传承着游牧文化的传统和体现自然崇拜的“敖包祭祀”,它还作为梦幻花园Xanadu这一文化符号的原型闻名于世,在当今世界的文学、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由于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实行轮换制,今年开始,中国不再是世界遗产委员会21个委员国之一,没有了投票权。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今年的申遗充满信心,因为元上都保护得非常好。去年8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专家前来考察,对元上都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以及遗址的规划、保护、管理、展示等等均表示满意。

  申遗意义:丰富世遗价值和类型

  记者:能谈谈元上都申遗的意义吗?

  童明康:首先,如果元上都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将进一步丰富世界遗产的价值和类型。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元上都遗址兼具游牧、农耕两大文明特点,对于丰富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和遗产类型,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可促进我国世界遗产事业发展的区域平衡,推动遗产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元上都遗址是内蒙古自治区世界遗产零的突破,是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积极支持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将带动遗产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关的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世界遗产的影响力逐步显现,成为推动遗产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三,体现了我国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元上都遗址在申遗工作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大型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先进理念,坚持最小干预原则,维护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展现了元上都遗址作为元帝国创始之都的恢宏气势与草原都城的景观特征,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记者:申遗的成功,对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否产生一定影响?

  童明康:这是肯定的。每一处中国遗产列入世界名录,都是文化走出去的最好体现。去年西湖申遗成功,很多人表示,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实在是太好了,把对中华文化的理解阐释得如此到位。西湖是中国的骄傲,将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对西湖的认可,也是对西湖申遗文本的认可。今年元上都的申遗文本也是非常精彩,可谓文化走出去的典范文本。这可以让西方全方位地、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文化、文化遗产和文化政策。

  解决困扰:加强遗产地监测管理

  记者:我们看到,每一处世界遗产申报成功,都会带来当地游客的暴涨,对遗产本体的保护将带来冲击,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童明康:福建土楼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后,第二年游客增长了几十倍。游客的增长会对遗产保护带来新问题,对季节性很强的元上都遗址尤其如此。元上都遗址最好的参观时间是每年的5月下旬到“十一”前后,这几个月的压力会非常大。我了解到的是,内蒙古有关方面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表示无论申报成功与否,都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而且在做新的预案。

  记者:过去10年,可以说是中国申遗的黄金10年。您认为是否存在保护上跟进不够的问题?

  童明康:确实存在世界遗产重申报、轻管理的问题。申遗不是目的,只是阶段性目标,保护文化遗产才是最终目的。绝不能本末倒置。这些年,这种情形有了很好转变,各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加大了保护力度,在提出申遗的同时,也提出了保护的目标和要求。可以说,重申报轻管理得到了一定纠正。

  作为世界遗产,如何更好监测和保护,遵守申报时的承诺?过去有的人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说得很好听,回来后却不是那么回事,在世界遗产保护和监控地带建宾馆、饭店、缆车等等。世界遗产委员会要求各拥有国加强对世界遗产的监测力度,使遗产得到更好保护。我们正在这样做。这次文化遗产日期间,我们就在嵩山“天地之中”景区建立了监测机构,使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地能得到即时的监测与保护。

  世界遗产学会对中国这些年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在世界遗产运动中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记者:能介绍我国明年将要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吗?

  童明康:明年我们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只有一项--云南哈尼梯田。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政府都很重视,其申遗进展很顺利。今年七、八月,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去考察。我们同样对申报成功充满信心。

TOP

29.06.2012 - UNESCOPRESS

伯利恒主诞堂和朝圣线路(巴勒斯坦)与来自以色列、帕劳、印度尼西亚及摩洛哥的遗产共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6月29日--《世界遗产名录》增添新成员:耶稣诞生地:伯利恒主诞堂和朝圣线路(巴勒斯坦);迦密山人类进化遗址:梅尔瓦特河/瓦迪·艾玛哈尔洞穴群(以色列);洛克群岛-南部泻湖(帕劳); 巴厘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印度尼西亚)以及拉巴特,现代都市与历史古城:一份共享的遗产(摩洛哥)。入选工作预计今天和明天将继续进行。

  耶稣诞生地:伯利恒主诞堂和朝圣线路,由于渗水对遗产造成的损害,这一遗产也被同时也列入了《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入选遗产位于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自从公元二世纪以来,就被基督教传统认定为耶稣的诞生地。公元339年,在此建成第一座教堂,公元6世纪的火灾后,在此基础上重建的教堂保留了原有建筑精美的马赛克地板。这一遗产地还包括拉丁、希腊东正教、方济会和亚美尼亚修道院和教堂,以及钟楼、露台花园和一条朝圣路线。

  迦密山人类进化遗址:梅尔瓦特河/瓦迪·艾玛哈尔洞穴群(以色列),坐落于迦密山西坡的梅尔瓦特河(Nahal Me'arot) /瓦迪·艾玛哈尔(Wadi el-Mughara)山谷深处的塔帮(Tabun) 、约马尔(Jamal)、艾瓦德(el-Mughara)和斯虎尔(Skhul)洞穴占地超过54公顷,遗址内保存有展现人类50万年来进化历程的文化留存,如墓葬、早期石头建筑以及从狩猎采集向农业与动物畜养生活方式转变的证据等等。今天,这一遗址是唯一已知的即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又发现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早期化石遗迹的文化群,为讨论尼安德特人的消失及智人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在此进行的90 年考古研究揭示了文化时间排序中尚未被认知的一段,为了解西南亚早期人类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洛克群岛-南部泻湖(帕劳),这密克罗西亚遗址一占地达100200公顷,由445个无人居住的、火山形成的石灰岩岛所构成,许多岛屿呈现为独特的蘑菇状,在其周围环绕着松绿色的泻湖与珊瑚礁。拥有385种以上珊瑚及各种生物栖息地的复杂珊瑚礁系统为这一遗产增添更多的美学价值。这里的珊瑚礁系统还为多样性的植物、鸟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如海牛及至少13种鲨鱼提供了栖息之地。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像这一遗产地一样,密集着大量的海湖,它们是被陆地屏障与大洋隔开的海洋水体。以上都是洛克群岛独有特点中的一些。这里养育着大量本地独有的物种,并且还有更多的新物种等待进一步的发掘。

  巴厘文化景观:展现“幸福三要素”哲学思想的苏巴克灌溉系统(印度尼西亚),巴厘文化景观占地拥有五块水稻梯田和它们的水神庙,占地19500公顷。水神庙是以“苏巴克(SUBAK)”闻名于世的由水渠、水坝组成的协作水管理系统的中枢,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9世纪。在遗产地内还有一座18世纪的皇家寺庙(母神庙)(Royal Temple of Pura Taman Ayun),它是岛上同类型建筑中最大、最具震撼力的一座 .苏巴克体现了“幸福三要素(Tri Hita Karana)”的哲学概念,是精神王国、人类世界和自然领域三者的相互结合。这一哲学思想是过去2000年多年中巴厘岛和印度文化交流的产物,促成了巴厘景观的形成。尽管供养岛上稠密的人口是一大挑战,但苏巴克体系所倡导的民主与公平的耕种实施原则使得巴厘人成了群岛中最多产的水稻种植者。

  拉巴特,现代都市与历史古城(摩洛哥):一份共享的遗产。拉巴特城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是阿拉伯穆斯林的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深度对话的产物。入选的遗产包括1912年到1930年法国作为保护国时期设计和建设的新城,覆盖了皇家和行政区、住宅和商业开发区以及名为试验花园(Jardin d'Essais)的植物园兼游乐园。遗产中包括的老城部分可追溯至12世纪。新城是20世纪建于非洲大陆上最大、最雄心勃勃的现代城市建筑项目之一,而且也很有可能是最完整的一个。旧城包括哈桑清真寺(Hassan)(始建于1184年)和阿尔莫哈德城墙与城门(Almohad)--它是阿尔莫哈德哈里发(Almohad caliphate)的伟大首都之城唯一留存的部分,同时也是从17世纪摩尔人(Moorish)或是安达卢西亚公国(Andalusian)唯一留存下来的部分。

  

TOP

  26.06.2012 - UNESCOPRESS

  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把利物浦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利物浦海上商城

  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6月26日——鉴于利物浦水域(Liverpool Waters)建设项目计划在城市中心北部的历史船坞区进行大规模重新开发,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把利物浦海上商城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委员会指出,开发将会造成城市中心的明显扩张,于2004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利物浦海上商城的天际线及轮廓将遭到改变。专家还进一步指出,重新开发计划将会在视觉上把各个船坞区域分割隔离开来。
  委员会警告称,如果计划得以实施,利物浦有可能完全失去使其得以拥有世界遗产地位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利物浦海上商城的历史中心分为6个区,见证了18世纪至19世纪世界主要贸易中心的发展历程。
  利物浦在英联邦的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成为运送大量人口的主要港口,例如从北欧向美洲运送奴隶和移民。利物浦是现代船舶技术、运输系统和港口管理发展的先驱。这些遗产以大量重要的商业、民用和公用建筑而著称,包括圣乔治高原。
  鉴于巴基斯坦与菲律宾两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得到改善,世界遗产委员会星期二早上已决定将其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删除。这两处遗址分别是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古堡和夏利玛尔公园”与菲律宾的“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28.06.2012 - UNESCOPRESS

  巴拿马的防御工事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 Jim Williams/Fortifications on the Caribbean Side of Panama: Portobelo-San Lorenzo

  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6月27日——环境因素、缺乏维护以及城市发展失控,在决定把“巴拿马加勒比海岸的防御工事:波托韦洛-圣洛伦索”列入教科文组织《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引述了上述理由。
  巴拿马这一世界遗产建于巴拿马加勒比海滨,由一组保护跨大西洋贸易的防御工事所组成,是17世纪和18世纪军事建筑的优美典范。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1980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这一遗址的保护状况正迅速恶化,以达到足以削弱令其入选的“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步。
  在过去十多年中,委员会已要求采取措施对这一遗址进行保护。在星期三的会议中,委员会强调表示,呼吁巴拿马对遗址内的结构进行风险评价并加固防御工事的墙、炮位及平台。
  其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制定开发全面保护的计划,并结束城市对遗产的侵占。会议有声音对保护这一遗产缺乏资金提供表示担忧。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是为了告知国际社会,一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正在受到威胁,并以此鼓励采取正确的行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28.06.2012 - UNESCOPRESS

  马里北部两处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 Nomination File- 阿斯基亚王陵,马里

  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6月28日——世界遗产委员会星期四接受了马里政府的请求,决定把廷巴克图与阿斯基亚王陵两项遗产列入教科文组织《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其目地是为保护这两项受地区武装冲突威胁的遗产增进合作与支持。
  本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圣彼得堡举行,会议将持续到7月6日。委员会敦请马里邻国尽一切努力,阻止对这些遗产文物的非法贩运。有些文物,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古籍,遭到了无良商人的洗劫与走私,已引发人们的担忧。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21名成员敦促非洲联盟与国际社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保护1988年入选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廷巴克图,及2004年入选的阿斯基亚王陵。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已一再敦促加强国际合作,保护这两项遗址。它们是廷巴克图16世纪黄金时代的见证,而且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伊斯兰教纪元5世纪。总干事也对建于17世纪的阿斯基亚金字塔形王陵的状况表示严重担忧。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已于5月向该国派出代表团,以寻求与有关当局共同合作保护这两项遗址的途径。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是为了告知国际社会,一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正在受到威胁,并以此鼓励采取正确的行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26.06.2012 - UNESCOPRESS


巴基斯坦与菲律宾两处世界遗址保护状况的成功改善,令委员会决定将其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删除


© Feng Jing - 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

  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6月26日——世界遗产委员会星期二上午对巴基斯坦与菲律宾两国改善各自一处濒危遗产保护状况所获得成绩予以认可。两处遗产此前列入了《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它们分别是: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古堡和夏利玛尔公园”与菲律宾的“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
  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称,在采取有效措施之后,拉合尔引人入胜的宫殿、清真寺与园林所面临的威胁得以解除。作为莫卧儿文明的卓越见证,拉合尔遗址于1981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由于城市侵占等一系列问题,在巴基斯坦政府的要求下,该遗产于2000年列入了《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此后,遗产中多个纪念性建筑得以重建。排水系统与规划的改善也为遗址的外墙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并解决了由潮湿引发的各种问题。
  菲律宾“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因其在两千年中所发展出来的卓越文化景观而于1995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鉴于它的基本价值需要获得更好的管理与规划,这一遗址被列入了《世界濒危遗产名录》。菲律宾把将这一遗产列入《濒危名录》看作是一次在保护该遗产方面增强国家及国际支持与合作的机遇。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作为高山稻田能够保存至今,也要感谢传统种植知识的代代相传。
  在今早的会议中,委员会还为在刚果人民共和国俄卡皮野生动物保护地受害的守护人默哀一分钟。据报道称,6月24日,至少有6位守护人不幸遭到森马反叛者杀害。俄卡皮野生动物保护地于1997年列入了《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是为了告知国际社会,一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正在受到威胁,并以此鼓励采取正确的行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2004年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次会议:元上都遗城访古







TOP

教科文在线杂志《世界遗产》



聚焦:世界遗产与土著民族
http://www.pfdheritage.com/wh62en/

TOP

苏日娜老师好像正在做元上都调查……

TOP

下一个该是哈尼梯田了吧

TOP

30.06.2012 - UNESCOPRESS

  巴林的采珠业遗址与伊斯法罕清真寺入选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 Nomination File/MJIB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礼拜五清真寺

  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6月30日--“采珠业:岛屿经济的见证 ”(巴林)与伊斯法罕的礼拜五清真寺(伊朗)星期六早入选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的21名直接向《世界遗产公约》负责的独立成员,今天下午及明天将继续审议世界遗产提名。
  采珠业:岛屿经济的见证(巴林) 包括穆哈拉格(Murharraq)市的17座建筑、三座海上珍珠繁殖场、部分海岸地带以及穆哈拉格岛南端的卡拉布马希尔(Qal'at Bu Mahir)要塞--过去采珠人的船就是从这里出发前往珍珠繁殖场的。列入遗产的城市建筑包括富商的住所、商店、仓库和一座清真寺。作为采珠业文化传统的代表以及阿拉伯海湾一度最主要经济活动(从公元2世纪指导1930年代日本开发了珍珠养殖业)所创财富的象征,巴林采珠业遗产地是此类遗产中最后一个保护完整的遗址。这也是海洋资源的利用传统以及人类与环境互动的一个出色例证,并以此构成了这一岛屿社会的经济与文化特征。
  伊斯法罕的礼拜五清真寺( Masjed-e Jāmé, 伊朗)位于伊斯法罕的历史中心,“礼拜五清真寺”可以看作对自公元841年以来1200多年间清真寺建筑发展史的令人叹为观止的直观展示。它是伊朗现存此类建筑中最古老的一座,也是其后整个中亚地区清真寺设计的原型。该清真寺建筑群占地20000多平方米,也是第一座在萨珊王宫的四庭院布局格式上按照伊斯兰宗教建筑需要调整建设的伊斯兰建筑。其双层带肋圆顶是建筑上的一个创新,为整个地区的建筑设计带来灵感。在这一遗址中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其极具风格的装饰细节,它们是一千多年伊斯兰艺术风格发展的代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力争尽快把中国的世界遗产地都走一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