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传承or颠覆,“网络清明”是否能成为民俗活动新载体?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传承or颠覆,“网络清明”是否能成为民俗活动新载体?

原文载自: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又是一年清明到,人们会去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最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祭祀方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一些网络服务机构开始盯上这一块商机,已经兴起十年的网络清明迎来商业开发潮。

  高仿真墓园如身临其境

  自2000年以来,网络祭奠在国内悄然兴起。它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平台上为逝者建墓、并设定祭扫的过程。网络祭奠服务通常由一些盈利或非盈利的纪念网站或纪念平台向公众提供,也有专门为某位逝者或某些历史灾难而建的个人纪念专题网站。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提供收费网上祭拜服务的中文纪念网站就已经近千家。网上祭奠的最大好处便是:它不受时空限制,而且较好地保留了传统元素。

  经过注册、登录、填写、上传资料等过程,网友可方便地在虚拟的网络上为故去的亲友建立纪念馆或墓园,不但可以附上逝者照片视频、生平介绍,还可以上香、祭酒、献花、点歌,以示对故人的凭吊和怀念。“如无尽的爱纪念网”是一个可进行高仿真祭奠的交互型纪念网,祭拜程序是:点击“献花”打开鲜花列表,用鼠标就可把所选鲜花拖到花瓶里;点击“献歌”可随机播放歌曲和音乐,也可打开曲目列表自选曲目;点击“点烛”,就可把一对烛台和红烛摆放在供桌上;点击“上香”就可把香炉和9炷香摆放在供桌上;点击“敬茶”把3杯茶摆放在供桌上……

  网友“孤独的眼泪”近日就为已经去世的母亲开办了这样一个网络墓园。“孤独的眼泪”介绍:“远处有山水,近处有桃花。这是母亲临终前的遗愿,现在总算帮她老人家完成了这个心愿。”在母亲的“墓园”内,摆放着“孤独的眼泪”和兄妹们献上的“水果”、“花圈”等贡品,一曲哀而不伤的大提琴曲《千里明月寄相思》循环地播放着,寄托着“孤独的眼泪”和兄妹们对母亲的怀念。

  微博、博客倾诉怀念之情

  “清明念故人,网上寄哀思”,除了“网络墓园”这种新兴的清明节祭扫方式外,“微博清明”也开始出现。不少运营商都开通了“微博清明节”,如中国文明网开设了生命虽逝、精神永在的“网上墓园”;开设了延续思念、爱在永恒的“纪念堂”;还开设了溯祖追源、弘扬道德的“宗祠堂”等,网友在专题下发微博,纪念故人。

  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用微博实现了清明节的祭祀,很多网民纷纷留下了自己的祭祀感言,“亲人离去而未曾走远,因为我把逝世的亲人,当作酣畅长睡不醒,想象亲人睡得正香,怎么忍心随意喊醒他们?”“雨飘天际飞薄雾,却涤尽,碑和树。泪流年年轻迈步。梦连昨日,挥之难去,唯心香一路。”……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无不诉说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还有网友写下博文纪念离去的亲人。网友“饭没了秀”写道:“妈妈!我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去了,我多想呆在自己的世界里静静地静静地想着您。可我不能啊,因为无论我怎么伤心怎么流泪,也不能再次换回您的生命,我还要活着,好好地活着啊。妈妈,在天堂您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需要什么就托梦给女儿,我一定给您送去。天堂的路很漫长,妈妈,您走好!”

  网友“孔雀西北飞”介绍,清明节只有3天法定假,如果回老家时间明显不够用。而在网上写篇博文来祭祖,既节省时间又环保经济,无需赶回老家就能表达自己的心意,这也为像他这样身在异乡工作的人提供了极大方便。

  “代人扫墓”服务流行

  在网络上,“代人扫墓”的团队或个人也趁着清明节出来赚一笔。

  “本公司有专业团队,承接代扫墓代拜祭逝去亲人工作,如有需要者请提前电话预约。”“清明节,本人利用闲暇时间为各位有需要的网友提供代扫墓,保底消费100元,代磕头50元起。”……最近类似的帖子大量出现在各大网络论坛上,其宣称的服务内容也是五花八门,都能提供“孝子”服务,不仅能披麻戴孝,还可在墓前三跪九叩。不少“代扫墓”者还声称,可以把祭祀过程拍成照片或者视频发给客户“验货”满意再付尾款。

  网友小薇因工作忙,无法回到老家扫墓。她在网上请了长驻在墓地的专业团队代劳。看到“代扫墓”者给她发过来的扫墓视频,她把视频放在自己博客上,时常点击观看,怀念先辈。她说:“一个专业团队代同一个墓地的多个墓主扫墓,效率很高。”

  据了解,也有网友请人代劳,交钱后却得不到相应的服务,投诉无门。网友认为这一行当不规范,选择时应慎重。

  观点

  PK

  正方:新兴方式体现环保文明

  清明节在网上拜祭逝去亲人的新方式,引起了热议。不少网友认为这种方式有几大好处:

  便捷——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祭拜;环保——避免传统祭拜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安全——避免传统祭祀活动引起的火灾或其他伤害;节约——降低了祭拜的成本,节约了资源;永久——可保留逝者的音容笑貌与文学作品、生平传记,使子孙后代了解先人的光荣与梦想。

  作为一名典型的90后,网友“孤独的城市猎人”认为,对长辈最重要的是在他们生前要尽孝。至于清明扫墓,可采取网上祭祀、相片祭祀等方式,只要心中怀着对先人的感情,没有必要到现场烧纸钱、放鞭炮、三跪九叩。

  网友“四叶草的眼泪”表示,对于因为工作需要,实在抽不出时间的人来说,可以选择网上拜祭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拜祭逝去的亲人,而且更环保更文明。

  反方:应遵传统习俗

  也有一些网友对网络祭奠提出不同的看法。

  网友“小燕子”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古诗就是大家发自于内心的悲伤情怀。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到墓地或到骨灰存放处去缅怀先人,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网上新兴的拜祭方式是无法满足这些条件的。”

  网友“雪后重建”说,清明节拜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之一,作为文化的传承,我们理应将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发扬光大。网友“流血蓝”说,祭奠先祖,整个家族都会聚在一起,增强了亲戚间交流和联系,一起到郊外扫墓,表达缅怀与思念。这种感觉和网上扫墓、博文悼念等拜祭方式肯定不一样。

  专家:不必拘泥于形式

  在网上,不少专家也发表意见。一名民俗专家表示,始于周代的清明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迄今为止绵延了两千多年,其内在活力极为柔韧强劲。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越来越多元化,互联网的兴起给人们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网络祭扫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专家认为,在传承清明文化的同时,应该为其增添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内容、新形式。采取网络祭扫等新兴方式来缅怀祖先,这是现代人清明祭扫方式的一种。具体采取何种方式祭扫要看个人的选择,不必拘泥于形式。

  相关链接:

  清明节传统习俗

  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1、扫墓 清明扫墓,传承至今依旧不衰,被专家视为生命力量最为悠久的民俗之一。

  2、荡秋千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3、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植树 清明前后,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生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其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5、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6、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敬请各位网友发表高见


[ 本帖最后由 刘畅 于 2011-4-1 11:08 编辑 ]

TOP

网络祭奠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祭拜,而且还低碳,但是否由于程序过于简化,方式过于简单,这样在多大程度上能给人心理安慰和表达对先人的追思呢?
以观后效吧。
sa-wa-dee-krab

TOP

网络祭祀固然有其优越的地方,但至少在短时间内无法代替传统的祭祀。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期待能有更多的祭祀方式出现……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清明:祭祀习俗电子化是前进吗?

TOP

回复 5# 的帖子

在某些时空下,网络祭祀有其必要且需要尊重。比如四川地震,舟曲泥石流。。。

但是像清明这样很私人,很个体化的祭祀活动如果也要网络化,就失去意义了,若干年后,后辈们连自己祖宗的坟头都不知道在哪里,问他们,他们估计会说在百度里面搜得到!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赞同楼上,深感忧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