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捡漏与白头发

捡漏与白头发

捡漏与白头发











湛然自画像之三







有接触过一些古玩家,白头发的居多,甚至成为了古玩家的标志性特征。那是想得太多了,并且想得都是别人手里的所谓好东西,动足了脑筋的想把它们搞过来 ,或者动足了脑筋的想把家里的所谓坏东西搞出去,于是人就会迅速的衰老,到头来古玩没有让他们发财,混成了一个个人精模样,真正的古董级别了。



大名鼎鼎的马未都也是如此的一头白发,想必其中的悲欢离合他自己是最清楚的。我以前常常和日本人打些交道,后来发现他们白发者居多。原来社会等级制度之下,礼貌客套之下,心里承受压力巨大 ,白头发就是一个有效的证明。虽然貌似人与人之间的相敬如宾,实质相处虚伪递增,硬性服从之后,变态的人格诞生了,否则人是无法健康的活下来的,一切都在平衡着。



除了古玩家的白发,居士的白发也有其多,问题也是他们想得太多了,都想成为佛一样的东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停的妄想之后白发一根根的冒了出来。和尚,虽然我看不到他们的头发,想必他们的白头发要少一些,因为大多数的他们都没有想去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或者来说他们根本不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的口是心非。



捡漏是最能够让古玩家迷恋的两个词汇 ,实质上捡漏只是把他们推向了更大的深渊,并且捡漏的都是发不了财的,他们除了暂时的幸运之后,就是守株待兔的等着长出白头发,之后就一无所获了。现在在古玩界发财了的,如果一开始的宗旨就是作假,高仿,并且严格的实现着,那么他们肯定会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里分得一杯羹,但是他们也可能一无所有。因为常在路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他们制假贩假换来的银子还是会牺牲在他们进一步的贪婪之中,并且还是会失败在了所谓的古玩上的,人性作怪之后,命运就这么无常着。



这里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或许也能从中看出一些哲理,很多事情都是一通百通了的。以前我喜欢吃苏州本地做的奶油话梅,杨梅干。有一光福山里的老头常常穿街走巷的叫卖,并且只要他在我家门口高声呼唤,总是能够把我招呼出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年。然而七年前我搬家了,老头也不知道我搬到了何处,但是他每次去老村子兜售蜜饯,就会在我那处空荡荡的老房子周围转悠,回想着曾经的一档档生意。有一天我回老家取东西,果然碰到了这位已经是五年没有见过面的老生意人,他一下子激动有点语无伦次,说每次来村子里都期盼着能够再次的见到我。这样的事情虽小,小得实在平凡又生活,其实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



因为人的大脑都会上瘾,尤其是让你占了便宜的好事一定终生难忘的,那么捡漏是必定了的。但也就是偶然的一两次捡漏,让古玩家们充满着天上吊馅饼的异想天开。捡漏,应该是每个古玩家都经历过的事情,市场有起伏就会有漏可捡,而所谓漏是人为炒作之后的结果,是用货币衡量之后的结果,而此物还是原来的一件东西罢了,不要当它是漏的最好。世界要存活下来,就得符合二八定律,真正依靠古玩发财的总是少数,更大的一部分只是在坚守着的那堆铜烂铁,瓦块瓷片中玩物丧志罢了,他们甚至折腾不出一本像样的古玩心得出来,即使编故事也总得有根有据吧!否则何以留传子孙后代呢?



很多人疯狂得想发财 ,想捡漏,于是就有一拨人专门做好了套子让他们去捡,各种各样的花式都摆上了,几乎防不胜防,并且明明大家都心照不宣得在相互说谎,相互欺骗,就要看谁钓鱼的本事大了,还所谓振振有词得说凭着眼力吃饭。其实眼力已经被想捡漏的执著心理弄瞎了,大部分古玩家就在这样的捡漏心态中白白的牺牲了,心越来越贪婪,人越来越衰老,白头发越来越多。



古玩,如今围绕着古玩的寄生虫越来越多,从电视台,到杂志,到市场门面房,还有那套编假故事的开支,成本就越来越大,要出售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当每个人把一句同样的话挂在嘴边家喻户晓的说,以后老东西是越来越少了的开场白,实在是真得让人发笑,谁说老东西越来越少了呢?还不是在不断的制造出来么,还不是在不断的挖掘出来么?再集中到一批人手里成为规模之后,挂几块馅饼在天上的让人们去所谓捡漏,或许是有价无市的尴尬了,或许是期待着一件件的所谓新老古玩轮番炒作过来,看来跟风的古玩家白头发又要多了一些,所谓收藏培养出的更多的是贪婪罢了,当然一切还是平衡着,因果着,咎由自取着。





湛然于苏州太湖

2011-1-5

TOP

提示

本版名为话题讨论,
重点在于【话题】,更在于【讨论】
而非个人独白
鼓励发表个人观点,更鼓励【引导】他人发表个人观点
如不能给出【引导性话题】
更不能引发坛友们的【积极讨论】
则视为与本版版规相悖
请配合管理员做好善后事宜
谢谢
六六大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