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术研讨会该怎么开

学术研讨会该怎么开


学术研讨会该怎么开(学术随笔)


彭国华
《 人民日报 》( 2010年11月05日   07 版)



  举办学术研讨会,是加强学术交流、推进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学术研究空前繁荣,学术研讨会明显增多。不过人们同时发现,虽然时下交通工具的便捷、各种设施的改善、研究经费的相对充裕为举办学术研讨会提供了越来越好的“硬件”,但一些研讨会的质量并没有随之得到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趋势。个中缘由何在,又该采取何种对策,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行政色彩浓厚,是一些学术研讨会的一个“特色”。会议主办者可能认为,能否请到一定级别的领导是会议有没有层次和分量的一个标志,甚至检验着自己的“本事”。因此,在参会人员中,除了专家学者,常常还有有关方面、主办方、当地党政部门的领导,甚至有与会议没什么关系、纯粹是来撑场面的各级官员;在会议日程上,领导和官员的致辞、讲话往往成为“重头戏”,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不能说学术研讨会不能邀请领导和官员参加,有些讨论实践性较强问题的学术研讨会可以也应该邀请一些实际工作者,但为了让领导和官员“光临”而耗费过多精力,就得不偿失了;也不能说领导和官员的致辞、讲话都没有见解,但尽讲一些与会议主题关系不大的官话、套话或者当地的风情、自己的政绩,就本末倒置了。把注意力集中在领导和官员身上,就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会议的真正主角和真正主题。顾此失彼、蜻蜓点水,必然导致研讨会的质量不高。有鉴于此,提高学术研讨会的质量,首先应端正办会的价值取向,尽量淡化行政色彩,突出学术宗旨。

  主题过于宏大,是当前学术研讨会存在的一个“亮点”。一些研讨会的主办者为了追求所谓的“层次”和“分量”,往往选择一些大而不当的主题,有时甚至在一次会议中设置多个主题。主题过于宏大,内容过于分散,就很难在具体问题上进行集中而深入的探讨。这就违背了举行学术研讨会的本意。况且,当前的学术研讨会会期大都不长,长的不过三四天,短的可能只有一两天。要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宏大主题搞清楚、谈透彻,实在是力有不逮。从这个角度出发,提高学术研讨会的质量,又应当改变贪大求全的心态,缩小切口、集中主题,从具体问题入手,让大家集中精力深入地发表看法、交流思想,以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或者在某些方面实现突破。

  缺乏必要争鸣,是很多学术研讨会的一个“创造”。举办学术研讨会,目的在于为专家学者提供互相交流乃至互相辩论和争鸣的平台,促进某些问题的解决。常言道,真理越辩越明。很多思想的火花、创新的灵感,往往是在辩论和争鸣中得以激发和催生的。从某种角度说,学术研讨会就是要成为激发思想火花的燧石、催生创新灵感的触媒。没有辩论和争鸣,学术研讨会的作用和意义就会大打折扣。但纵观当前的很多学术研讨会,辩论和争鸣色彩越来越淡薄: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与会者宣读各自准备好的论文,很难见到进行深入交流甚至交锋的场面;大家没有时间似乎也不太愿意用心倾听和评析他人的观点,尤其是不同的意见和批评。这使得学术研讨会既失去了学术味,又弱化了研讨性,很难承担起应有的功能、达到本来的目的。就此而论,提高学术研讨会的质量,还应当改变重观点陈述而轻观点交流、重“求同”而轻“求异”的模式,提倡辩论、鼓励争鸣,做到名副其实。

TOP

爱东老师在《检讨》中有经典论述啊~~

原来不知学术会议为何物,听了施老师的某些经典言论,算是有点眉目了

研讨会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研,缺乏讨?

建议以后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则,民俗学的学术会议,评议人点评,只准说有待商榷的地方,供大家讨论。

论文的亮点都由主持人最后总结就完了,把探讨的机会充分留给评议时间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每次受国内朋友之托,在日本请这里的学者去国内开会,大概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见,就是几乎没有什么时间讨论。大家各说各话,然后尽欢而散。

TOP

钱钟书先生在哪里好象说过:学术会议,就是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一些不咸不淡的话,吃一些不冷不热的饭~~~
国外的学术会议俺没开过,不过有一本叫《小世界》的小说,关于国际学术会议的猫腻,有生动的描写,跟国内的比,大概也好不哪里去。

TOP

如何让讨论成为可能?
正如上文所言,前提要有研,才说得上讨;其次与国内外大气候与学者本人的学术自觉相关;会议议题设计也有关系,尽量避免可有可无、无关痛痒、你好我好的“和谐”议题,多注重学科理论难点、重点,突出交锋、争议论点,让言者据理力争,听者、观者有所戚戚受益。因祸得福,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的网络会议模式开了个好头,可惜未能形成惯例。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淡化行政色彩,突出学术宗旨”;“缩小切口、集中主题”;“提倡辩论、鼓励争鸣”——以上观点与主张极好!
    1998年12月初,鄙人曾参加过为期两天的台湾中兴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方志和地方博物馆学术研讨会,很长见识。这个会给我最为印象深的就是学术民主,其特点一是敢于当面交锋,包括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学术观点不同,绝不放弃激辩机会,而且引经据典毫不客气,完全是“六亲不认”。有的年轻学者锐气十足,嘴巴功夫又十分了得,往往辩得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脸红脖子粗的下不了台(但会下则互相非常客气,学生对老师也很尊重)。二是平等,不管你身份有多么珍贵,资格有多么老,会议的待遇都是平等的。包括发言时间,定了是十分钟,时间一到,你必须下台,你要赖着不走,主持人一定会请你离开发言席,理由就是你不得侵犯和占有属于别人的时间。三是会议低调,“不张扬、不奢靡,室外不扯横幅,不贴标语,不插彩旗,不放气球,不响鞭炮,不搭牌楼,不剪彩,不请记者,不大吃大喝,不发钢笔本子,更不发纪念品,连装资料的粗布袋子上都不印任何文字图案”(引自拙著《台湾十日》)。三是程序科学,1、主讲人介绍论文;2、评论人点评;3、听众自由提问点评;4、主讲人答辩。这样,只要你对论文主题感兴趣,几乎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和机会,所以非常热闹,对某一问题的各种观点和交锋,都可以当场听到。“我打心眼儿里十分赞赏和佩服这种学术上的君子风度。朋友还是朋友,师生还是师生,但学术分歧就是学术分歧,对你的学术观点和著作、作品的强烈质疑、恳切批评,不等于对你人格的贬损,这才叫真正的心心相印呢。而不是我们周围所司空见惯的,要不就是虚与委蛇、曲意逢迎,要不就是尔虞我诈、攻讦辱骂,”(引自拙著《台湾十日》)。
    呵呵,这种当面恭维到你死,背后糟践到你亡的恶劣伎俩,是不是咱大陆的特产?这些年很少参加规模性的学术会了,会风有何改观,不得而知。

TOP

知识版权与知识的作用在打架。
人们怀着获取的心态,但自己又不愿意献出。
因此,不是参加会的人没有水平,而是有各自的计划。

TOP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10-11-7 00:42 发表
如何让讨论成为可能?
正如上文所言,前提要有研,才说得上讨;其次与国内外大气候与学者本人的学术自觉相关;会议议题设计也有关系,尽量避免可有可无、无关痛痒、你好我好的“和谐”议题,多注重学科理论难点、重 ...
英古的意思很明白:大家务必提前下载,熟悉论文,展开网络讨论,作为正式会议的前奏。

青年论坛前几届如此,为何后来没有坚持下去?  

这次年会是否可就上传的90多篇文章先展开网络网讨论,在论坛开辟一个地方……?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赞成啊!

TOP

回复 8# 的帖子

年会论文现在上传了106篇,还没上传完呢~~

TOP

辛苦当家的了。期待精彩!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