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叫停争抢名人故里有多大震慑力

叫停争抢名人故里有多大震慑力

叫停争抢名人故里有多大震慑力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14日 14:24 来源:燕赵晚报 



  日前,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对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之争问罪,对公众屡屡诟病的各地争抢名人故里现象集中整治。(7月14日燕赵晚报)

  历数在全国各地上演的争抢名人故里之战,可谓刀光剑影,气象万千:

  从李白、老子,到曹雪芹、朱熹,几乎是名人就得让他有三家六故。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连孙悟空这个神话人物也要给他争个老家。不仅如此,连西门庆这个淫棍也受到追捧,为让西门庆落户本地,有关地方当局不惜投入重金。

  文化部的封杀理由说得很清楚:打着传承名人文化的旗号争夺名人故里,表面看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是竞相争抢经济利益。


  应该说,文化部着手规范争抢名人故里是件得人心的事。但是,很多人对封杀令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原因有二:

  一是,名人故里之争核心是利益之争,面对诱人的利益蛋糕,各地会善罢甘休吗?假如玩起“躲猫猫”来,如何应对?二是,两部委的通知有多大约束力?从整篇行文看,封杀令明显底气不足,显得力不从心。对恶俗文化多用了“不宜”“引导”“监管”等软绵绵的词汇,到底有多大震慑力,很难说。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假如再次出现争抢名人故里该如何处置?封杀令没有说。是否感觉说了也白说,所以就不说?如果没有足够的惩处措施,封杀令很可能是纸上谈兵。(中山龙吟)

TOP

文化部规范“名人故里”的思索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13日 16:1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日前联合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对历史文化遗产要进行科学甄别,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故居、重要文物所在地的认定,要本着积极有益、少而精的原则,由权威的学术机构和专家参与进行认定。对于有争议的、未经认定的,不宜命名或宣传。严禁利用历史或文学作品中反面或负面的人物形象建设主题文化公园、举办主题文化活动等。为保证命名的严肃性,各地不宜对一些负面的文化现象、历史人物和文艺形象、文艺作品中虚构的人物进行命名故里等活动。(人民网7月13日电)


  文化部门终于对随意“争名夺利”说不,让人深感欣慰。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一些名人故里争夺战此起彼伏,争夺激烈,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滚滚浓烟惊扰得感人难以安眠,也几乎遮住了今人的视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孰对孰错,几乎让人失去了科学的判断力。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仅是表面现象,真实的目的无非是地方利益,无非是官员政绩,舍此而外别无其他,明眼人一看即知,这就是争夺名人故里之风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治理此风的根本落脚点。然而仔细分析此病的发作,就可以看到尚包括好多其他的因素在里面。

  一是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需要一段时间、一个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玄妙。其实,它的内容很明确、很具体,就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一段时间,需要做大量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在这些方面当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不到位、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管理引导工作中稍有不慎,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影响就会乘虚而入,从而在思想认识上造成不必要的误导,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不良的影响。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非常迫切、非常重要、非常必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二是急功近利的利益观、政绩观尚有一定市场,在有些地方、有些党员干部头脑中甚至有放大的迹象。有些东西明显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然而却仍然能大行其道,不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有些党员干部甚至领导干部却主动为之推波助澜,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管理工作的无奈、无力甚至无功。正如前段时间有关部门整饬相亲类节目一样,一直到这种歪风已经形成,且已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有关部门才反应过来,才紧急制订对策,才高声喊停,这种相对滞后的管理应对机制已经成为急需克服的一个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好反思。基于此,大力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端正其政绩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显得尤为迫切。

  三是现有的管理应对机制急需改进。必须时刻保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任何偏差、偏离、错误都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以前的教训有过,近期发生的一些问题也是明显的例证。有关部门对于各类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详尽的应急预案,可是对舆论宣传战线上出现的与主流不相符、不对应、不和谐的声音杂音却应对乏力、相对滞后、出招缓慢,已经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因为当前正处于矛盾、问题多发期、暴发期、激化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制订特殊的应对策略,否则,极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一问题已经历史性地摆到了我们面前。

  网友:于治国

TOP

今年“名人故里争夺战”一览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14日 09:08 来源:人民日报


  □西门庆故里之争:5月初,有学者在媒体撰文称山东阳谷、临清和安徽黄山市,都在借《金瓶梅》中的负面人物“西门庆”大作旅游文章,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后三地纷纷出来,称无此事。

  □赵云故里之争:去年,河北省临城县和正定县围绕三国名将赵云故里展开争夺。今年起,临城县启动赵云主题公园项目,目前已进入实质性招商阶段,招商规模将近1亿元。4月,正定县“赵云故居”筹建工程破土动工,占地大约30亩。当月,正定还举办“赵云故里”公祭大典。

  □貂蝉故里之争:陕西省米脂县、甘肃省康乐县以及山西省忻州市,均声称自己是貂蝉真正的故乡。康乐有貂蝉的塑像,米脂有貂蝉洞,忻州有貂蝉陵园,三方各执一词,真假难辨。

  (黄筱整理)

TOP

何必强拉古人撑门面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14日 09:06 来源:人民日报

  原以为中国的历史文化足够悠久足够厚重,足够子孙后代细细分享,但看一看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之争,才明白,如果没有文化的自我生长与创新,再多的名人也都永远是稀缺资源,再多的通知与叫停也不能真的浇灭地方的冲动。


  名人故里之争由来已久。看一看新闻,你就会发现,古人中的“一线大腕”早已被瓜分得差不多,许多小县城只得纷纷争当“二三线”古人的经纪人;值得景仰的好人已经瓜分得差不多,连有争议的人也被拉来大做文章,甚至,文学和历史传说中的虚构人物,也被今人拉来撑门面了。

  问题还在于,“故里争夺战”的硝烟中,有几个是出于对名人景仰的?看看理学大师朱熹吧,为了一次所谓的880岁大寿,福建尤溪、建阳、武夷山和江西婺源四地一起献出了“寿礼”:投资4亿元的尤溪朱熹故居,投资1.2亿元的建阳朱熹祠堂、朱熹广场、半亩方塘等;投资3亿元的武夷山“理学圣地”游览区、“邹鲁渊源”游览区、朱子生活体验区等;而江西婺源的朱子龙尾砚文化园、文公湖度假村等项目总投资多达24亿元……用钱砸出来的“纪念”中,看似是一场浩浩荡荡的文化工程,到底又有多少是为了弘扬朱熹博大精深的思想,又有多少是伪文化乃至反文化呢?

  其实,欧洲争名人的风气也很严重:歌德有不止两个故乡,马克思也有三个。在瑞典,甚至有30多个地方挂着“诺贝尔故居”、“诺贝尔小屋”等招牌。但是,大部分故居几乎都保持原有的简朴风格,传达出的精神气质令人印象深刻。所以,不在于“争”,而在于怎么看待名人。

  一座城市的历史有长有短,名人资源有多有少,是被历史注定的。一座城市的名片不是哪一个古人可以代表的,何必一定借古人来扬名?如果一个城市既不尊重传统,也不吐故纳新,纵使拉来多少古人撑门面,也是虚浮的。

  享用前人的知名度,固然省去了艰难曲折的创新之苦,但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能为后人创造出更多可以利用的财富,我们的城市不能形成更多带有这个时代气质的新名人,祖宗的饭总有一天会被吃完的!

  杨雪梅

TOP

争争无所谓,但不要动不动就几亿几亿的投资!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经济建设走捷径?
我认为经济建设时没有捷径的!
必须扎扎实实一步步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7-16 17:22 发表
争争无所谓,但不要动不动就几亿几亿的投资!
这种争论说明史学(人物)研究还不到位!
大家都在找空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