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汉字整形背后的文化话语权之争

汉字整形背后的文化话语权之争

汉字整形背后的文化话语权之争
            时间:2009年08月20日 08:25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薛七七

近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立即引起了广泛争论:《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天府早报》8月19日)

某网站就此进行的相关调查中,多达87.14%的网友表示明确反对。如此一边倒的意见反馈,恐怕出乎国家语委的意料。一个据闻“历时八年”、“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才得以出台”的局部性汉字“技术改良”方案,因何如此不受欢迎?

专家信任危机当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在公众的权利意识高涨的语境下,精英化的垄断性阐释(及其结论)正遭遇越来越频繁的大众“抵抗”,而部分社会行业领域出现的专家为特定利益群体代言的逐利倾向,则让这一信任危机经常处于紧绷状态。更何况,与某些具有特定专业知识门槛的行业领域不同,汉语言文化属于基础性知识类别,加之其天然的大众属性、民族属性,其引起大范围、激烈的民间情绪反弹,实为必然。

而44个“整形”汉字背后,其实还透射着有关文化阐释权、文化话语权之争。不无巧合的是,纵观汉字的衍变发展过程,同样可以看到这一布迪厄所说的文化权力动力学的推动作用。

从文字学的角度看,汉字千年演变的逻辑结果,最突出的表象便是由繁至简的结构简化史。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篆书,继而变为隶书、楷书,总体发展趋势便是由繁到简。这一简化过程,恰好伴随着文化权力、文化话语权由小众垄断直至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秩序结构调整。到目前为止,公认较早成型的简体字,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开始普遍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简体字最早被称为“俗”体字。显而易见,彼时,它背负着文化精英主义相对偏激和自负的价值嘲讽。但文化的生命力一旦走向自由释放之路,其历史归宿往往出人意料。简体渐渐取代了繁体、“俗”最终击败了雅,并占据了大众文化市场的主流。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文化以外的因素在发挥影响,比如特定时段国家政治权力的介入推动等。事实上,恰是由此导致的汉字文化自然演变的非彻底性、非纯粹性,为日后汉字文化的简繁之争埋下了伏笔。

在布迪厄看来,文化趣味的区隔(如高雅/通俗、深刻/肤浅等)实际上反映着一种文化权力关系。透过汉字文化,同样也能看到它的现实表现。在许多繁体字的拥趸眼里,繁体字更接近它的造字精神本源,更能传神达意,同样,也更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张力;至于实用性、可操作性则被其置于次要位置。这一纯艺术化倾向,必然面临可行性质疑:文字的主要功能,究竟是负载信息的符号工具、交流工具,还是文化信仰和艺术表现对象?芭蕾舞姿美轮美奂,但能苛求所有人都踩着它的韵律出行吗?

一个颇有趣的现象是:在很多文化领域,文化精英主义“高雅”“深刻”云云的诉求路径,往往对应的是内容结构上的复杂化包装。繁体字是一例,新诗创作中的去“口语化”、朦胧晦涩化倾向亦如是。形式上的繁复庞杂是否必然意味内涵意义上的高雅深刻?想必不言自明。

如同其他社会领域的相关游戏规则,关于文化阐释权、文化话语权的公开博弈其实不乏积极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一博弈过程呈现最真实的主流文化诉求、还原最具广泛代表性的文化生态,而非精英思维、文化垄断下的闭门造车或自我中心主义的文化技术改良?

[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09-8-21 22:31 编辑 ]

TOP

汉字整形 不是“造新规则穷折腾”
                   2009/08/21 15:16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法制晚报    武青

本报讯 “不是添烦恼,而是减麻烦。”面对网民关于微调44个汉字字形的质疑,主持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王宁教授说。

  今天上午,王宁做客新华网,对微调44个汉字字形进行释疑,并表示以后可对更多的文字进行调整。

  王宁昨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解释,这次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微调“琴”、“瑟”等44个汉字字形,并非部分网民口中的“造出些新规则来穷折腾”。

  “是在既有规则(《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的基础上,找出不符合规则的汉字进行矫形。”王宁说,这一做法属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这次我们管的是机器”

  许多网友担心微调字形会给自己的日常书写带来麻烦,王宁表示这样的担心并无必要。“这次微调主要是针对印刷字体宋体,与手写字体并无关系。”王宁解释,在四大电脑主用字体中,宋体、仿宋、黑体一般用于印刷,而楷体多用于手写。“举一个简单的现象,为何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课本都用楷体字书写,但从四年级以上开始都改为使用宋体字……”王宁解释,就是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前三年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和学习写字的阶段,四年级以后的主要任务转入阅读阶段,这说明楷体字宜于书写,宋体字一般用来印刷书刊。“而这次挑出的44个汉字,都是对它们的宋体字形进行调整。”王宁说,“所以说,这次我们管的是机器。”

  “不是造混乱,而是减混乱”

  “这次的微调将更便于电脑处理。”王宁表示,而并非像部分网友所质疑的,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同一部件在相同条件下保持形体的一致,这不但有利于人的识别、记忆,也便于电脑处理。”王宁解释,部件是汉字结构的要素,也是类聚汉字的标志,部件统一,结构合理,便于电脑识别、分析。

  “彻底贯彻某些规则并不是制造了混乱,而是减少了混乱。”王宁说。

  王宁说,汉字有一整套由于连续书写和为了美观、匀称形成的笔形变异,这次微调涉及的是变异规则。

  王宁说,“现在统一之后,教与学都方便多了。左竖弯钩变竖提。如巽、‘撰、馔、噀’的上左部件‘巳’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变竖提。上左部件写成竖弯钩显得太拥挤,变成竖提则节省空间,使得字形更加美观。”

[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09-8-21 22:29 编辑 ]

TOP

汉字“整形”有理无益?

汉字“整形”有理无益?

日期:2009-08-23
作者:谢樱;明星 来源:新华社
        


    “琴”字的上左“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杀”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历时8年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于12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对44个汉字字形进行微调,并增加和恢复一些繁体字和异体字的使用。这一调整牵动了不少专家和群众的“神经”:汉字“整形”是否是有理却无益呢?
   
改革:依据字理,还是使用?
   
    尊重汉字结构和考虑宋体风格是这次汉字“整形”的两大重要原因。《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教授表示,44个汉字的调整,将使宋体字笔形保持一致,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更利于教学和使用。
   
    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彭泽润教授告诉记者,以“亲”“条”“茶”“新”等字为例,把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确实符合字理,也符合符号学的原理,因为构成符号的部件要尽可能地少。不少小学老师也反映,“‘木’字底分‘大木’(不带钩)和‘小木’(带钩),没有什么理据,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改为一致的话,只要告诉学生‘底木一律不带钩’就可以了,省事又合理。”
   
    除此之外,作为汉字重要检索定序方式之一的笔画检字法,是依据“横竖撇点折”为序的。调整与大多数汉字不一致的笔形变异,让笔画趋于统一,将使字典中笔画检字更简便。
   
    但针对汉字“整形”带来的好处,天津市语言学会副会长谭汝为教授却认为“意义不大”。谭汝为说:“这44个汉字,绝大部分都具有通行度高、易于识别的特点。维持现状不改,也不会引起什么不良效应。”
   
    教育部语用司推普处处长袁钟瑞则认为,“字理”并不能成为用字变更的依据,从“字理”出发,条条理由都站得住脚。但用字变更问题必须从社会应用出发,从广大群众是否能接受、变更的经济成本大小、是否会制造新的用字混乱等后果考虑问题。
   
    针对《字表》中繁体字如“鍾”等字的增加,多数专家认为此番做法意在解决汉字中“一简对多繁”的问题。但袁钟瑞认为,这种做法却并不可取,因为此次字表中仅收录几个繁体字,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彭泽润教授认为,汉字改革应走汉字简化之路,增加这些使用频率小却复杂的汉字,会为大多数人的使用造成不便。
   
影响:导致规范,还是混乱?
   
    44个汉字字形微调,很多学生心存担忧。如果说在考试中把“琴”左上部的“王”的底横写成提笔或横笔,对错如何判定?王宁教授对此表示:“字形微调只涉及汉字的印刷字体中的宋体字,不涉及手写字体,不会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
   
    但不少群众却认为“影响不小”,这些字的读、写不一致,势必会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一定的混乱。
   
    “现今宋体、楷体两种字体的体形不同,人们心中其实并没有差别意识。但是如果强调宋体字形有变,和楷体、手书字不同,就容易导致汉字标准字形的混乱,也容易导致汉字书写的不规范。”《北华大学学报》“语言规划与现代化”专栏责任编辑李开拓告诉记者。他指出,有些字在规范字形时要慎重,要考虑大众已经习惯的用法,不要本意是在“规范”,反而“更乱”了。以前规范汉字读音时就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而字形微调汉字、新增繁体、异体字一旦使用,势必也会牵扯到一笔巨大的开销。字典、词典、课本、辅导材料都要重新印刷更改,资金耗费不可小视。
   
解决:聚焦学术,还是社会?
   
    正在征求意见中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究竟是专业的学术问题,还是全社会都有发言权和决定权?
   
    彭泽润认为:“汉语言文化属于基础性知识类别,汉字改革又关系到每一个人的使用习惯问题,学术引领的同时不能忽略受众的反应。”
   
    袁钟瑞认为:“如何在博弈过程中向群众有效传达有前瞻性、科学性的改革意图,如何呈现最真实的主流文化诉求,如何还原最具广泛的文化生态,如何去规避学者的闭门造车或者改变受众的惰性心理,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谢樱  明星(据新华社长沙8月22日电)

TOP

还是不变得好。语言是用来交流的,怎么使用方便怎么来

TOP

汉字整形 脱离的大众审美。专家觉得好看 好写 大众并不那么认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