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范庄龙牌会之行
在童鞋们的监督之下,我终于努力地整理了个大概,要是没有小伙伴们监督,我是肯定要偷懒的。
如果让我谈谈第一次田野的感受,我真的很想说,我再也不羡慕别人去田野了。距离产生美,具体而微的细节足以打败一切假想的美好:1)比如坐很久的长途汽车,很尴尬的问题是喝不喝水?不喝,在华北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必然得口唇干裂,真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喝吧,就得憋着,憋着,再憋着...憋不住了,还得憋着...下车的第一件事永远都是冲向厕所。但这样一来的好处就是,不管厕所怎样脏乱差你都不会介意了,直接无视掉。2)生活作息完全乱掉。这几天我们几乎都是五六点起床,十点十一点才回到房子里,没有了午睡,一整天都在灰尘中奔波,晚上挨枕头就睡,房子里的电视一次也没开过,甚至我们这两天懒到连袜子也没有洗过。并且,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有小伙伴拉肚子,有小伙伴便秘,于是她们活在互相的羡慕之中。3)住宿条件完全不要抱期待,有个睡觉的地儿就不错啦。洗面奶、洗发水什么都是多余,因为我们住的地方根本就没有洗脸池...4)你要怎么去跟一个陌生人开口说话,还要套出你想要的信息?到了第二天下午,我是真的一句话都不想说了。喧闹的锣鼓震得我耳鸣,回来后还在幻听。每天在龙牌会现场不是在“说话”,而是“喊话”,再加上访谈对象多是老年人,又讲方言,费嗓子就不说啦,每次一张口,你就能想象到十万粒尘埃扑面而来,得空就钻进你的嘴巴里,黏在嗓子上,挥之不去,挥之不去...并没有“吐槽”的意思,只是觉得自己以后对什么事都应该少点期待,多点脚踏实地,以免落差太大,心碎piapia...闲言碎语就不讲啦,这只是一个类似于大纲性的东西,很多东西都不具体,也未及深入,更别提学术规范了,小伙伴们多多见谅。烦请不吝批评。图片我就不上传啦,太麻烦,我懒。
--------------华丽丽的分割线-------------------
一、前期预设问题:
(一)龙牌会中张贴毛泽东像是为了获得“合法性”还是出于信仰?
前期资料:毛泽东像自1996年开始出现在龙牌会上,2007年中断,原因是县文化局派人指示不许挂毛ZX的画像。
1、现状:今年是否还有毛ZX像?没有,原因?民众对不能挂像的看法;有,在哪里?为什么又再次挂起?
2、组织情况:谁组织挂起来?为什么挂在龙牌会上?为毛ZX挂像的原因?有无人反对挂像?
3、信仰行为:在像前有哪些具体行为或仪式,如跪拜、许愿等?哪些人群?有无关于ZX的灵验故事?
4、其他:在其他哪些庙会上还有毛ZX像?怎么看待给ZX建庙这件事?怎么评价文革?
(二)范庄开展民俗旅游的可行性(受杨老师的民俗主义影响太深)
1、范庄的基本情况;
2、近年梨的生产情况?梨的销路?当地有无针对梨开展的旅游活动?
3、当地有无农家乐?有,发展情况如何?没有,限制原因何在?
(三)龙牌会传说故事在普通民众中的认知
前期资料:老会头的“求雨说”;官方的“勾龙说”。
1、当地百姓对龙牌会传说的认识(主要针对年轻人)?从哪里知道的?
2、官方的“勾龙说”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或影响了社会记忆的建构?
(四)龙牌会中的女性
1、龙牌会有几任女会长?她们与男会长相比有和优势劣势?
2、龙牌会的组织者、参与者、信仰者中,女性占的比例?
二、两天行程
(一)二月初一上午:
1、龙牌会整个仪式;
可供思考的点:比较龙牌会与西安王曲镇庙会的不同。
A、参会人员。龙牌会中女性(组织、参与)所占到的比例很大:年轻女性多是文艺演出;中老年女性是“敲家伙”、抗大旗;王曲庙会演出部分也是以女性为主,但在敲打家伙方面则是以男性为主,并且“敲家伙”的人都要披红。(左图为龙牌会现场;右图为王曲庙会现场)
B、王曲庙会中女性反串男性角色很多,而在龙牌会很少见,估计是因为表达内容不同吧。(两图均为王曲庙会)
C、乞丐、要饭的。龙牌会中我没有发现一个乞丐;但是在王曲庙会中,满大街都是形形色色的乞丐,几乎五步之内就是一个,老、少,健全、不健全的。(图为王曲庙会现场,这个乞丐好像穿的是“百衲衣”,他头顶长了好多癞疮,嘴里又一直喊着“吊死鬼找绳”,很害怕,所以我不敢去拍正面照。)
D、龙牌会信仰比较复杂,主神龙牌之外,既有道教神也有佛教神,还张贴了毛ZX像;王曲庙会信仰单纯,主要是祭拜城隍爷纪信。就我的经历,王曲庙会的规模远在龙牌会之上,它有近两千年的庙会传统,09年的新闻报道中估算人数达到10万。这也可能是它吸引了更多商贩,还有乞丐们来的原因。(三幅图均为龙牌会现场)
学者对推动龙牌会申遗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较之下,王曲庙会在各方宣传中都稍显弱势。即便规模如此大,但就西安市来说,它的名声也没有市中心附近的都城隍庙会大。
2、偶遇河北省省级非遗传承人马青旺,吹糖人,还对他进行了一段访谈。当时我们以为他只是民间艺人而已,我还关心三块钱一个的糖人够不够他维持生计,结果大哥说他三天前刚从西班牙表演回来...西班牙...一个糖人可以卖到20欧。即便如此,按大哥的说法,还是省着点基本够用,因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并没有补贴。回来后在网上一查,原来大哥很有名气的,这样一个“名人”还愿意放下架子,20年之间不间断地赶庙会摆摊,毫无架子,真心佩服大哥这种精神。
(二)二月初一下午:
1、信仰实践(应该算吧):我和两个同学跑去找一个“看香的”算命去啦,至于算的内容和结果,呵呵呵.....保密。我只能说他有一套固定的话语。
2、跟随唱经队:共7人(4女3男),1人(女)负责“打香”,其余6人敲打家伙、唱经。
唱经顺序:龙牌→天地→毛ZX→门神、东方老祖→门神、西方老祖→财神→路神→鬼王→火神;
步骤:打香—唱经—打香—双手合十,三拜,同时念三遍“南无阿弥陀佛”。
(三)二月初二上午;
1、家中“过会”,即在家里唱经为人求神“看病”。这之间要把家里各个神拜一遍,顺序如下:(图书“路神”应为“灶王”,我标错了...)
2、ZX像前的红歌队:大常安老年协会(但以中年居多),15人左右,全为女性。
内容:《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ZX栽下了五棵树》、《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出了个神仙毛泽东)、《大海航行靠舵手》、《打靶归来》。
步骤:每唱完一首歌一鞠躬。
(四)二月初二下午
蹲守在ZX像周围,顺便进行一些零散的访谈。结合之前的观察,拜ZX像的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人:
1、各个神都拜:点香、上贡、磕头/鞠躬;
2、路过顺便拜一下,多是双手合十鞠躬;
3、专门来拜(相对少),磕头。
总体来说,相对于其他地方的热闹,ZX像稍显“门前冷落”
对预设问题的回答
(一)龙牌会中张贴ZX像
1、ZX经经本来源:有的是老人留下的;有的是自己编的,东一句西一句借过来(估计这部分是一些程式化的);还有一部分 ,词“都在肚子里”。
红歌歌本的来源:一部分是现有的红歌;一部分是根据流行歌的曲调,有专门的人负责编词。编词的也是位阿姨,她是跟“师傅”学的。
贴像及拜的缘由:
龙牌会最早贴出ZX像的应该是一个崇拜ZX的会头提出,和其他会头商量。在此跪拜的多为中老年,老年居多。
家中贴像情况:有为阿姨家里贴满了ZX像,“天下都是ZX打的”;“我家里虽然没贴ZX像,我崇拜ZX,我按ZX的道路走。”(唱经的大爷刘大爷,家里有关于ZX的经本);“家家都贴。毛ZX打的天下,不能不让贴”(唱经的另一位大爷)。
3、ZX与龙牌爷(或者神)有什么区别?
A、模棱两可的态度。刘大爷:“他(ZX)也没说我是神”,民间自创,具体是什么神也没人说;灵不灵是一回事,心里崇拜有好处,他为人民谋幸福,这是报恩;ZX不用还愿,许愿才还愿,就拜一下就可以。
B、称ZX为神。歌会阿姨:“没区别,都是神”;“毛ZX是路神”;“是神,就跟关公从人到神一样,受到大家敬仰就成神了”。
C、暂时还未成仙。史兴彩:当地著名香头。毛ZX成仙的时机未到,至于什么时候,天机不可泄露。
4、灵验故事
刘大爷:据说,毛ZX显灵看病,我没见过。拜一下毛ZX病就好了。我觉得按理说毛ZX他不看病。
5、应该给ZX建庙。
刘大爷:应该给ZX修庙。也有不愿意的,但是那是他自己的观点。但也不好修,谁张罗,谁出头?如果村里出头,这好弄。北京的毛泽东纪念堂,邓小平不愿意,但是不行;天安门的毛ZX像,谁敢摘?虽然毛ZX死了,死了还是拥护的多。
歌会阿姨:应该建庙。藁城就有毛泽东庙,大家出资;政府同意;有愿意信的人就愿意修。
6、对cultural revolution的评价:
刘大爷:那时候都混乱,都是本着报仇的精神。他(毛ZX)再三地考虑成熟了才发表的。他称伟大,别人谁能称伟大。
歌会阿姨:四人帮不随毛ZX的意愿,其实ZX的意愿是对的。
结语:
1、未能就相关问题访谈一些官方人员,这是不足;但是单从普通百姓角度来说,拜毛泽东主要还是出于崇拜、热爱的心理,而“合法性”的说法则有待商榷;
2、在范庄关于毛泽东显灵的故事并不多,或者可以说很少。在ZX像前的跪拜多是出于报恩心理,而不涉及其他民间信仰中的功利性,诸如“许愿”、求吉禳灾。而且即便将其作为信仰来看,其传承人群何在?
3、修庙是出于纪念性质还是信仰,有待商榷。
(二)关于龙牌传说的认可度
刘大爷:对拜龙牌的解释是“求雨说”,但也知道“勾龙”说。
年轻人:理发店老板(二十七八):不知道纪念谁;
大四女生:家在范庄,也几乎年年来参加,但没有听说过关于龙牌的传说。
结语:最初的设想是,因为官方的宣传,会不会“勾龙说”在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人)中,其影响力远超“求雨说”,但实际上不论是“求雨说”或是“勾龙说”,都并非我想象地那么深入普通百姓心中。除了虔诚的香客以外,龙牌会对其他人来说更大的意义是“会”、集。
范庄开展民俗旅游的可行性
范庄基本情况在此不赘述。范庄只种植梨,从某种程度上靠天吃饭,天气决定了梨的产量和当地百姓的收入。
每年四月的时候,范庄有“梨花节”,会吸引大批的摄影爱好者和游客;但如果说办农家乐、举行采摘节(每年六月左右是梨的收获期),可行性不大,范庄周围并没有别的可依托的自然景点或人工景点,且范庄本身处在一片梨区之中,距离市中心较远,没有地缘优势;同时基础设施也不完善,限制了进一步发展。
[ 本帖最后由 归有光 于 2014-3-5 12:4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