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韩国“申遗事件”中的谣传与误解

韩国“申遗事件”中的谣传与误解

中国青年网 2014-03-20 12:56:00

  近日,有报道称韩国计划将火炕申报世界遗产,联系近年来韩国多起“申遗事件”,国内网民纷纷吐槽东北土炕也要被韩国抢走了。实际上,国内流传的有关韩国的各种“申遗事件”要么完全是子虚乌有,要么带有事实偏差的误导性。

  “被火炕”


  事件经过:近日,国内媒体又传出,韩国国土海洋部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并称韩媒体担心,拥有火炕生产技术的中国可能成为韩国申遗的主要障碍,为抢先机必须加快进程。于是网友开始吐槽东北常见的土炕也要被韩国抢走了。

  核心错误:理解偏差、报道添油加醋

  真相还原:韩国计划申请的传统“温突”系统与中国人理解的“火炕”并非完全一个概念。

  2014年3月17日,的确有《朝鲜日报》刊登消息称韩国政府有意计划申报朝鲜“暖炕”,但在此之前先要进行4个月的基础调查。不过,韩国计划申报的取暖设施学名为“温突”,其发音Ondol更为英语、日语等社会所广泛使用,专指朝鲜民居特色的地热取暖系统。它与中国人熟知的东北火炕并非重合概念,公元7世纪开始在朝鲜半岛上广为流行的温突主要为整间房间全铺式地暖,当地居民也因此至今保持低坐卧的起居习惯。

  “被端午”

  事件经过:2004年5月,中国媒体开始接连报道“中韩端午之争”,称韩国准备将端午节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传出中国也在准备将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但媒体还渲染称“一旦被韩国抢先申报,中国将被夺走端午节的拥有权”。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韩国申报的端午祭确认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这场“端午申遗之争”被媒体宣判为韩国胜出。此后,“中国端午节被韩国抢走了”一说在国内流传至今。

  核心错误:混淆概念、曲解背景

  真相还原: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确实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根据申报内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并非中国人理解的端午节,两者仅仅时间有重合而已,前者指在每年农历4月到5月初,韩国江陵地区举行的萨满祭祀、歌舞表演、民俗游戏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为纪念屈原的“龙舟粽子节”。另外,世界遗产不是认证“专利”,不存在“抢注”和“排他性”,事实上2009年,中国的端午节已经被联合国收录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本不存在“韩国抢走了端午”一说。

  “被中医”

  事件经过:2006年10月5日,有国内媒体援引一位民俗专家的话称“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随即引发舆论哗然。经网友多方转载后,还传出“韩国称李时珍是韩国人”、“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收入囊中”等传言。

  核心错误:信源不实、以讹传讹

  真相还原:韩国没有申报过中医,只是将一本叫《东医宝鉴》的医书申报世界纪录遗产。

  所谓世界纪录遗产更准确的说应是世界记忆项目,专门为避免珍贵文献被遗忘、破坏而设立,中国的《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也被列入其中。而据收录介绍中称,《东医宝鉴》是一本编纂于韩国的医学百科全书,记录了东亚医学的发展。另外,2010年中国已经将中医针灸技术成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被印刷术”

  事件经过:中韩学者关于“金属活字印刷术”的起源早有争议,自2001年韩国一本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为现存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之后,国内媒体也开始陆续关注,如2007年《新快报》的系列报道中称“韩国‘掠夺’活字印刷发明权”。而日前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韩国冬奥官方宣传片因出现类似活字印刷的镜头,被网友再次质疑韩国将活字印刷术也“申遗”了。

  核心错误:理解偏差、嫁接事实

  真相还原:韩国并未将活字印刷术申遗,申报的同样只是一本叫做《直指心体要节》的佛经,2001年被收录进联合国世界纪录遗产,入选介绍称为现存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证明。

  另外,韩国也并未将金属活字印刷术单独申遗,倒是中国的木活字印刷术已经在2010年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被汉字”


  事件经过:2006年10月14日,有网友将国外论坛上一则关于“韩国人发明了汉字”的讨论帖翻译之后搬到了天涯论坛上,10天之后,广东媒体《新快报》在报道此事时,附加引用了一位网友的博客内容,且注明该消息暂时无法证实。该博客称“韩国《朝鲜日报》10月10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经过十年研究和考证后,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并建议韩国政府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但一年之后,《新快报》在2007年12月12日推出“中韩文化之争”系列报道时,直接用那篇“无法证实”的韩国报道再次做证据,称汉字“申遗”在韩国已经热了一年多。

  核心错误:杜撰消息、媒体以讹传讹

  真相还原:韩国从未将汉字“申遗”。

  2007年12月13日,韩联社发布文章称中国媒体所报道内容毫无根据,纯属“误传”,据调查,首尔大学的韩国历史系和东方历史系里并没有朴正秀其人,韩国政府也并没有准备为汉字申请世界遗产。而且,韩国《朝鲜日报》也从未发表过上述有关文章,该消息完全是中国网友杜撰而成。

  “被书法”

  事件经过:2008年3月11日,有上海媒体《新闻午报》称韩国继端午、中医之后, 又将申遗项目投向了书法,并提出要废除中国“书法”、日本“书道”等名称,而统一使用韩国的“书艺”。报道还呼吁为“抢注商标”,中国应尽快启动申报程序。

  核心错误:捕风捉影、媒体二次加工

  真相还原:韩国从未申报过书法或书艺。

  2008年3月13日,韩国文化遗产厅的世界文化遗产负责人出面澄清,称韩国政府没有申请书法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计划。而有意思的是韩国媒体对此的报道还是来自中国媒体的二手消息,韩联社称“韩国将为书法申请世界遗产的消息在中国国内引发争议”,但消息来源却是香港《文汇报》援引《新闻午报》的内容。另外,其实中国书法已经于2009年成功入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被风水”

  事件经过:2007年12月17日,同样是《新快报》的系列报道,称“从2003年开始,韩国在国立中央博物馆的主导下联合数十个机关对‘中国风水’进行了重新梳理,准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并且“计划在2008年之前完成‘风水申遗’的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则可能会申报成功的。”由此有国内风水爱好团体纷纷呼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自发组织申遗材料。

  核心错误:捏造新闻、假借权威

  真相还原:韩国从未准备申报“风水”。

  2007年12月18日,韩国《东亚日报》即刊发报道澄清消息,称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和文化财厅确认后发现这并不是事实,韩国政府从未计划要申请风水地理说。

  “被祭孔”

  事件经过:近年来,韩国祭孔大典每年都会引起国内关注,2006年10月,国内各论坛开始传出韩国要拿祭孔去申报世界遗产,《新快报》在10月25日的报道中引述论坛消息,称“韩国人已经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而中国的论坛上却还在为应不应该祭孔吵个不停”,甚至《南方周末》在2008年2月的采访中,有前文中出现过的民俗专家信誓旦旦举例称2007年,韩国人将“祭孔大典”进行了正式的文化遗产申报。

  核心错误:网友杜撰,以讹传讹

  真相还原:韩国没有就祭孔大典进行申遗,除国内论坛外,并未见韩国媒体有相关报道。

  韩国的祭孔大典准确名称应为释奠大祭,祭拜的不仅仅是孔子,而是包括孔子及其他圣贤,其中也包括韩国的圣贤。另外,关于“孔子是韩国人”的消息等也是国内谣传。不过韩国倒是真有一项祭祀项目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是早在2001年就入选的王室宗庙祭祀。

  “被泡菜”

  事件经过:2013年11月,韩国将泡菜申遗的消息传至国内,并且随后的12月5日传出,韩国泡菜已经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发国内网友纷纷吐槽,“泡菜都能申遗刀削面、兰州拉面也应该能申遗”。

  核心错误:宣传误导、理解偏差

  真相还原:韩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不是泡菜这一食物,而是“制作越冬泡菜的文化”。

  根据官网申报介绍,制作越冬泡菜这一活动增强了韩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并能促进家庭成员合作,也提醒了人类社会需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而在2013年10月,因韩国方面错误宣传“泡菜入选遗产名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否认并给予警告,具体的食物会被商业利用,目前还没有入选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文/玉米

  编辑:木玉 来源:中国青年网

TOP

咱们日常生活舆论圈里总是有那种犯臆想症者和不安于寂寞者,拿着一些道听途说不着调的信息,先误导了自己、再去误导别人。。
有力长甲   无力长发   不往自己碗里吐痰 ……

TOP

施老师有得研究了:有一种关于韩国(非遗)的谣言与非遗(韩国)有关~~

言归正传:虽然教科文极力强调所有非遗项目均为某某背后的文化,但在非遗这个符号的使用过程中,无论是被政治、经济还是社会舆论所“误传”,还是被某些人有意歪曲利用,都体现出了一个国际性符号(身份)背后巨大的潜在价值,教科文、文化部、民俗学家无论怎样批评、遏制并还原非遗的语境,但都无法阻挡非遗被(某某东西)粘附的现实,政府、商家或相应群体极力创造能被大众“消费”的非遗产品或非遗话语,这个再生产的过程中,教科文、学术团队(非遗的始作俑者,辟谣人)介入十分有限,非遗便朝着它本来的方向越走越远,这其中,所谓“非物质”恰好为物质性的生产、流通、消费提供了展演平台,而生产、包装、流通、营销、消费的标准化运作又反过来为“非物质文化”创造了格式化的路径。看似是一个恶性循环的结局,让我们十分悲观。不过若从政、商、民、学等创造了丰富的“非遗”叙事、行为、场域来看,作为知识生产的非遗,在落实中其实又勾画出了丰富的有关于非遗的“文化”(社会图景);上述关于韩国申遗的新闻、谣言、故事,也正好是这个图景最极端的一面。多少年后史学家写非遗保护这一段历史,可能就会包含两个语境,一个是非遗的初衷及其初衷的历史完成性,二是非遗运动的社会史。  ps:很显然,作为非遗和谣言研究员的爱东老师,既可以写前者,更可以写后者。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韩国今年的候选项目:

Nongak, community band music, dance and ritual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农乐,大韩民国的社区乐队音乐、舞蹈和仪式

TOP

苑利:应从文化战略层面考虑非遗项目申报

摘要: 韩国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中国网友呼吁有关部门把与暖炕技术类似的火炕技术申请非遗。

最近两天,韩国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中国网友呼吁有关部门把与暖炕技术类似的火炕技术申请非遗。近年来,类似的事件屡次发生,活字印刷术、汉字、汉服、中医、风水、端午……被韩国抢先提请申遗的项目不在少数,中韩两国的网民保卫文化的口水战也未曾停歇。
  申遗和专利概念不同 申遗成功不等于拥有所有权
  有网友担心若韩国暖炕抢先申报成功,会影响中国火炕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这一问题,文化遗产研究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表示,实际上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比如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成功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中国端午节继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之后也照样能申遗成功。苑利称,申遗和专利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专利一旦申请成功之后,别人就不能再提请申报了,它具有所有权的性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则更多的是从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同样一个项目,甲可以申,乙也可以申,只要甲乙双方提供的申报项目之间存在差异性,那么就允许申报,不存在申报准入上的障碍。
  目前中国火炕有没有申请世界级非遗的必要
  相对于中国那些急需保护的优秀非遗项目,中国火炕在客观条件和迫切性上如何,目前是否有必要申请世界级非遗,非遗项目的价值评定标准主要有哪些,苑利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主要与非遗项目品质上的优秀度、时间上的跨越度、信息上的承载度、传承状态上的原生度、社会上的知名度、性格上的独特度和生存上的濒危度有关。他认为,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非遗项目,应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性文化,相关部门在提请申报时应选择最有特点的,最有影响力的项目,除此之外,还应从国家文化战略的层面去考虑申报项目的选择,申报成功以后有没有想象空间,想象空间大不大,这是值得关注的。
  非遗保护与开发应同时并举 但需警惕目标漂移
  因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文化遗产资源的再利用常常会成为社会上的一个敏感而棘手的问题。如何在不破坏文化遗产的纯粹性与原真性的前提下,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再利用,使保护与开发能够“同时并举”“分别实施”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苑利表示,与保护文物一样,要想通过单纯的保护来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是很难实现的。单纯保护不但会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客观上也很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诸多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尽管我们反对商业社会直接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但并不反对商业社会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些元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产业化开发。他举例称,这种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些元素而对其实施的产业化开发——如将民间传说故事、神话、史诗改编成电影、电视,或是根据传统玩具创作新型工艺品,根据传统配方开发中成药等产业化开发行为,这些都是可以的。苑利认为,在非遗的产业化开发和再利用方面,韩国要比中国做的好,韩国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是值得中国学习的,从韩国端午祭和泡菜的申遗成功后的产业化运作与宣传推广,到这次暖炕的拟报申遗的试探,我们从这些件事上能看出来,韩国在文化产业上做足了文章,这对中国颇具启发意义。
  但同时,苑利也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说到底还是以保护为主,不要发生目标漂移。他称,从传承人传承的项目来讲,非遗保护的要求是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这一点不能被改变,因为非遗保留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DNA,如果这儿也改,那儿也改,最后非遗项目就变成一个转基因的东西了,那么也就没有保护的意义了。

详见:http://blog.sina.cn/dpool/blog/s ... =wb2source&vt=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