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抓住最后一天时间参观俄罗斯民俗学博物馆

抓住最后一天时间参观俄罗斯民俗学博物馆

其实我是标题党 已经回广州一天了。在圣彼得堡的最后一天确实打算参观俄罗斯民俗学博物馆,踩着开门的点去的,但问了好几个人(是的,我会俄语,至少20个单词之多,其中包括kacca-售票处)都没找到买票的地方,博物馆大门紧闭,侧门有人开车进入,不晓得是不是去上班的俄罗斯民俗学者。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于是

考虑到最后一天,晚上飞回国,时间宝贵,当机立断放弃民俗学博物馆转战以世界唯一剥制猛犸标本傲视全球的动物学博物馆。虽然对大外行来说,基本上只有俄文(在我认识的20个单词之外)说明的动物学博物馆实在看不大懂,而且光线清冷幽暗,实在有点瘆得慌,但大俄罗斯的博物馆在布展上无限还原真实的热情真是把我惊着了。
先来几张普通的布展,然后换个机器继续。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在还原动物的生活环境和表现动物生活习性方面丝毫不含糊。大型猛禽要捕猎小型哺乳动物,剥只狗踩着!小型猛禽要捕食其他鸟类,剥只鸟垫脚再让它叼上一嘴毛!鹰要孵蛋,连窝端回来!雄鹿要争夺交配权,让它们打一架,皮剐破涂红!狼要争抢食物,剥一只驯鹿扔面前让它们龇牙咧嘴怒目相向!什么?企鹅还要育雏?那剥一大群雏鸟好了嘛!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参观完动物学博物馆,转战在彼得大帝的领导下搜集的畸胎著称的人类学与人种博物馆,就在旁边。畸胎也不全是畸胎,还有一些畸形儿,如连体婴儿等。除了人类,还有动物,比如两个头的小牛。这些都集中在三楼一个展室里,不能拍照。当时,现代科学刚刚挣脱中世纪神秘主义的思想桎梏,畸形人和动物也从妖魔变成生物变异的产物。 总的来说,这些藏品是人类努力认识自我的历史痕迹。也许对现代的人类学和医学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但它们在学术史和思想史方面的意义还是应该得到巨大肯定的。当然,这些都是我后来才想到的。一房子的畸形人类和动物标本,我是强忍着恐惧与厌恶看完的。而且,置身于这些本来出现概率极小的畸形产物之中,甚至产生了自己能发育得如此正常实属不易的幻觉
        除了这个展室以外,还有俄罗斯人类学者(应该还有早期探险家)搜集的世界各个对他们来说具有文化特异性的民族的东西,包括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等所谓未开化民族和中国、日本等在文化的亲缘关系上比较疏远的国家。
         关于中国部分的展览,看后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并为之深感惭愧。进入中国展厅后,首先展出的汉字,作为代表,有以下几件展品。当时我就想,没啥好东西,不过尔尔。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但是,这件展品再次以其对细节真实的追求和冻结生活瞬间的能力震动了我。同时,它再次提醒我,展览的价值首先不在于展品本身的稀有和珍贵,而在于布展者的学识和展现其学识的手段,人类学和民俗学这些以普通人的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展示尤其如此。围绕着这件展品转了一圈又一圈,我不禁偷偷做了个白日梦,如果给我一个民俗学博物馆,一定要搞成这个样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此外,孤陋寡闻如我,头一次见到草编的三寸金莲。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然后,嗯,开饭啦!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相当不错呀。差距,这就是差距。

TOP

老师的游记一定要顶。哈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