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多元民俗文化圈的理论创建

多元民俗文化圈的理论创建

2013年06月26日 07:42   来源:光明日报   王 琎
 目前,学界利用文化圈、祭祀圈、信仰圈等概念及理论方法研究中国文化实际的较多,但对“民俗文化圈”事象的研究寥寥无几。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研究”,对多民族区域中多元民俗文化圈的研究具有开拓意义。2012年11月,该项目以优秀等级结项,鉴定专家对其研究成果的原创性、科学性以及学术规范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引起了记者的兴趣。为此,记者近日对赵宗福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这项课题研究是如何进行的?有何创新之处?

  赵宗福:在理论构架上,我们并未机械地照搬德奥学派的文化圈理论和台湾学者的信仰圈理论,而是首先厘清了文化圈、祭祀圈、信仰圈与民俗文化圈的层次关系,以动态的发展眼光和本土化的理念观照并使用理论,使之与民俗文化学理论相结合,较多采用其时间传承与空间传播的相关理论,对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进行针对性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坚持理论推演与实证调查相结合,并注重团队合作。课题组在系统查阅有关青海民俗文化文献资料的同时,先后两次组织课题组成员选择有代表性的城镇和村落、部落进行田野调查,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活态资料,并在对撰写提纲和理论依据进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初稿和此后的研究。

  这项课题研究的创新表现在诸多方面:课题将青海民俗文化分为三个民俗文化圈,总结出其多元共存、和谐共生的文化特征,对多民族区域中多元民俗文化圈进行了整体性研究;课题分析了文化圈之间的排斥现象,研究了民俗文化圈与社会文化建设的关系,就如何充分利用民俗文化圈资源建设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民族文化格局进行了战略思考;课题首次探讨了青海民俗文化内部与外部互动下的发展演化规律,总结了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的内在机制和成功经验,对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发展地区的规律性特征作出准确认识。

  记者: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有何特征和功能?

  赵宗福:青海民俗文化圈是在特殊的民族民俗、生产方式、地质特点、历史沿革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青海民俗文化圈的生成、演变提供了物质基础,宗教信仰则成为调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本身各种关系趋向和谐状态的一种心理途径。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以多民族和谐共存的文化格局为基础,在发展中相互借鉴,呈现出独特的包容样态。各民族民俗在生产、生活、制度、语言等方面具有共享性,在生计方式、信仰生活和社会组织等方面保持了古朴形态。同时,在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青海民俗文化圈也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适应性特征。

  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具备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具有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功能。宗教信仰是各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导性因素,其传承内容主要体现在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三个方面。二是他者特色的文化认知功能。民俗文化圈的形成,能够实现对他者文化的认知,从而实现多元民俗文化圈的多元共生。三是区域社会的精神维系功能。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元信仰并存。从一个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到民俗文化圈内部的文化认同,再到整个青海区域的文化认同,使得对中华文化和中国国家主权的认同易于实现。四是和而不同的文化构建功能。和而不同是多元民俗文化圈构建的基本原则,而青海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最基本构建模式为互补、互敬、借鉴、交融等。

  记者:这项课题研究对中国多民族民俗研究有何启示?

  赵宗福:多元民俗文化圈是一种多元一体的文化。民族文化和而不同、各具特色,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内部成员之间、民族之间、宗教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内涵和优势,有助于构建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文化和谐的社会。民俗文化圈在圈内认同与圈外认知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于倡导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自觉,进而达到对中华文化和国家的认同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同时,课题对民俗文化圈的理论构架、区域多元民俗文化圈的研究方法及体系化的观点创新,对我国不同地区多民族民俗文化的深入研究也有诸多启示和借鉴意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