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新闻报道与微博直播,谁更真实?

新闻报道与微博直播,谁更真实?

李东东:微博已超网络论坛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
2011年11月17日 16: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17日做客中国记协“新闻茶座”时表示,微博已超网络论坛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面对微博的迅猛发展,传统新闻报道有挑战更有机遇。

  在回应外国记者关于微博的普及和关注时,李东东表示,中国的微博用户已达1.95亿,发展迅猛。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7月发布的舆情指数显示,微博已经超越网络论坛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

  她同时指出,微博的迅速发展也让一些记者不去现场采访,把未经核实的信息通过主流的新闻报道形式发布,进而造成新闻媒体的虚假失实报道。她认为,微博在丰富了信息来源渠道的同时,也极大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主流发布地位,但与此同时,在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之下,民众更加盼望有公信力的权威主流媒体发出声音,这正是传统新闻报道的机遇所在。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针对目前媒体未经核实使用网络信息编写报道造成严重虚假新闻等问题,《规定》要求,“新闻机构要严格使用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制度,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和手机信息,不得直接采用未经核实的社会自由来稿”。完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与新闻有关的生活方式。

今天的日常生活似乎一刻也离不开新闻,新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交谈思考的重要内容。不看新闻,大家便觉得与世隔绝,甚至觉得人生不完整。。

“看新闻”是否构成一种生活方式?而新闻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希望从新闻中得到什么?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新闻?个体对新闻的价值判断基于什么?

现代媒介与新闻是同时代的产物吗?古代社会有没有新闻,他们如何了解新闻?新闻对于现代人或古代人分别意味着什么?

相关性:新闻与谣言?新闻与口头文化?新闻与社群关系?新闻与社会秩序?新闻与底层?新闻与日常?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间接看到的难道就是真的吗?

TOP

更相信微博。
何为真实?现场直播也有失真问题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官员微博求建厕所遭拍砖 网友问政府干嘛去了
2011-11-24羊城晚报记者: 摄影:我要评论
字号:T|T

  免责声明: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晨报、重庆晨网稿件外,本文为网站转载稿件,内容与重庆晨报见报稿件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维宁报道:23日,好几个网站出现了网友抨击“县委副书记微博求援建学校厕所”一事。有网友称:连副书记都在网上求人援建学校厕所,那当地政府干什么去了?

  11月15日,云南盈江县委副书记李毅在微博上发帖称,盈江地震灾区盏西镇中心寄宿制小学是一所山区小学,共有师生1000多人,全校却只有男女各七个蹲位的小厕所。每到早操结束或课间休息时,厕所都非常拥挤,要排长长的“方便队”。


  随后,李毅又发一帖呼吁:孩子们希望有一个“大厕所”,有能力的大人们帮助解决啊!

  该微博引来不少网友“拍砖”,网友李竟成说,县委副书记既然知道学生如厕难,为什么不亲自解决这个问题呢?难道一个县连建个厕所的钱都没有吗?

  盈江县盏西镇中心寄宿制小学是盏西镇中心小学下属的一所小学,有近80年校史。为何会出现如厕难?据校长说,学校原有学生400多人,住校生只有100多人,但今年当地合并撤销了一些偏远山区的校点,该校的学生增加到900多人。学校曾想重新建厕所,但因费用不会低于30万元,学校没有财力承担。

  23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李毅,获悉网友的评论,他显得有些激动:“如果不想做事,就不会发微博求助。”他说自己为学生呼吁,并没有做错什么,“盈江是灾区,财政薄弱,现在县政府都在板房里上班。”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关键是选择性,有了这个就完了。

TOP

关键在于人,新闻播报和微博播报都只是传播方式。人对了,就对了。
狂狷之徒,儒以文乱法
闾巷之徒,侠以武犯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