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院士待遇比较: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中国院士享有的“高待遇”,正在被当成一道奇特的学术风景而遭来围观。
今年8月11日新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文章,对正在进行中的中国两院院士增选给予了关注。文章称,在中国,当选院士可看作是获取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利益的“通行证”。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看作是中国科研的代表,他们会受到很高的礼遇,特别是在地方省份,有时会获得很多的经济利益。为了当选院士,有些候选人进行大量的游说,甚至行贿。
论院士制度的设立,中国设立院士比起欧美等国来,晚了近三个世纪。但若谈及院士头衔的“含金量”,想必欧美等科研强国的院士们,如今也不得不羡煞他们的中国本土同行。
纵览世界各国的院士制度,创立于1660年的英国皇家学会,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在美国,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院以及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等四大国家学术院。俄罗斯科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等,也都是设有院士的国家级的科学院。
但一些学者研究后发现,美、英、德、法的科学学会对会员的管理,和中国的“两院”完全不同。首先,会员没有工资,只有少许补贴。比如,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权利是获得学会刊物及享受学会提供的在使用图书、参考文献、手稿方面的方便。第二,会员不仅拿不到实际的“好处”,还要向学会缴纳会费,或向学会贡献一部分资金。
当然,如果就中美院士的待遇做一番比较,华裔学者或许是最有感触的。几年前,国内本土法学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许传玺当选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后猛然发现,美国的院士头衔不仅是“非物质化的荣誉”,而且还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比如,他本人当选后,就被要求在几周内参加研究院的两个院士咨询组,参与《美国法律重述(第三版)》的编撰。
而国内的很多学人,是从华裔学者李远哲当年在美执教的经历,对美国院士的待遇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1979年,李远哲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诺奖得主后,李远哲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得到的待遇,只是学校停车场里的一个车位。注意,学校给他的还不是一个永久车位,只是写着“李远哲先生的优先车位”。但在很多老美教授看来,这个“待遇”已经非常不错了。因为学校的车位一直很紧,停车要花钱,只有校长才能享有个人专属停车位!
除了实际收入和待遇,中美院士在参与科研经费分配时的“个人影响力”,也有天壤之别。在时下的国内学术界,对院士在申请国家重大科研计划、自然基金等项目时享有的潜在优势,不仅不以为奇,反而泰然处之;但在美国,不少科学院院士就曾坦率地承认,他们的院士资历或许在申请科研经费时有所帮助,但真正关键的还是申请的项目内容。否则,院士的实验室拿不到项目、无法维系,也照样难逃“裁员”的命运。
来源:文汇报 2011年09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