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策划师:最好葬礼不该是单调哭泣与黑纱
新浪 2011年04月04日01:54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温薷)作为北京殡葬行业的新兴职业,“葬礼策划师”清明后将正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亮相。届时,“三鞠躬、转一圈、握一次手”的葬礼模式将被打破。八宝山殡仪馆表示,市民也可选择致辞、追悼等“单项”个性化服务,最低200元。
据八宝山殡仪馆康季坤馆长介绍,按照北方人的习俗,葬礼的模式一直是“老三步”。约两年前,民政部举办了一次全国殡仪服务员技能大赛。八宝山殡仪馆作为“大馆”,派出了7名服务员参赛,“结果一比赛,我们全傻眼了。”最终只有1名服务员闯进全国决赛,得了20多名。
“对我们的刺激比较大,赛后殡仪馆就开始了对服务的探讨。”康季坤称,去年4月,八宝山殡仪馆开始尝试改革告别仪式,首批选拔了4名殡仪服务员作为“葬礼策划师”。目前这一职业在北京尚属新兴职业,未在殡葬领域普遍推行。
“第一年的实验并不是很成功。”康季坤说,当时殡仪馆采用的“个性化葬礼”还是在比较传统的意义上进行,对起灵、化妆、骨灰存放等各个环节进行个性化设计,但有的逝者家属认为“还要多掏钱,不值”。
为此,八宝山殡仪馆计划于清明后,推出组合式的“个性化葬礼”。逝者家属无须“全程购买”个性化设计,而是可以自主要求调整葬礼的某个环节,即将一场葬礼拆分成若干环节,每个环节皆可进行“单项”的个性化服务。比如,逝者家属可以同策划师沟通,由策划师帮助撰写追悼词或要求制作个性视频。经过物价部门审批,“单项”个性化服务定价为200元、300元、500元不等。
工作流程
葬礼策划师与逝者家属沟通愿望、要求 → 形成整个葬礼流程框架 → 拟主持词 → 收集逝者资料制作视频等 → 出具整个仪式策划书 → 接待家属参加仪式
■ 对话
葬礼策划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场最好的葬礼
陈晨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场最好的葬礼,每个答案都不一样。
葬礼策划师陈晨,生命刚翻过第28页。近期在八宝山殡仪馆就任的她,即将作为一场场葬礼的设计者,导演逝者最后的人生电影。这些日子里,一帧帧葬礼的默片,时常诞生在她的脑海中。她说,最好的葬礼不该是单调的哭泣与黑纱,应该是柔和的,甚至是温馨的。
竞聘上岗,民政部专家面试
新京报:你是怎么当上葬礼策划师的?
陈晨:我到八宝山殡仪馆工作已经四五年了,之前在洽谈室工作。去年的一天,殡仪馆里贴出了竞聘葬礼策划师的公告,最后选出了4个。考试流程也是比较严格的,民政部的专家来给我们面试,主要测验我们对葬礼的策划能力。
新京报:谈谈你曾经做过的葬礼策划。
陈晨:去年上岗考试时,专家给我们出了一道题,对于一个6岁患血液病去世的孩子,如何为他策划一场葬礼。我想的是,孩子才6岁,他的父母也应该比较年轻,应该不喜欢传统、古板的“花圈加棺木”的葬礼。棺木可以设计得像摇篮、小床一样,棺木里还可以放书本、玩具。告别厅应该是粉色或紫色的,柔和的颜色,装饰着小天使。
策划书详细记录葬礼流程
新京报:在真正策划一场葬礼的过程中,这些好的创意能否得到实际展现?
陈晨:上个月刚尝试过。目前,八宝山殡仪馆已经小范围试点,推出了一些葬礼策划。那位逝者是一名老党员,生前心愿是交上最后一笔党费。因此我们的葬礼主题写的是“某某同志交最后一笔党费”。
葬礼请来了单位的党支书,由他的妻子致辞并将党费交到单位同志手中。老人希望骨灰撒海,我们还设计了大海的视频,通过LED屏幕播放,老人一生的照片也在其中,像一幕幕人生电影。
新京报:一场葬礼策划的整个过程要多长时间?
陈晨:光是视频制作就用了两天,整个仪式的策划大概花了5至7天。最主要的是前期工作,要充分和家属沟通,也要评估他们这些愿望是否可行。
我们会给家属出具一份详细的策划书,从灵车起灵开始,几点,车上都有谁,联系方式如何,一直到仪式完毕,每个细节。整个策划的过程非常紧张,因为北京人习惯7天内告别,我们几乎是连轴转的状态,随时和家属沟通各种问题。
未来有可能“预订葬礼”
新京报:你说个性化葬礼需要较多的制作环节,可不可能在逝者生前便和你们沟通,“预订”葬礼?
陈晨:目前好像还没有,但这个想法有一定道理,将来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成熟,不排除这个可能性。
新京报:能否评估一下“个性化葬礼”的市场以及你的职业前景,是否会向专职策划师发展?
陈晨:从市场上来说,我想未来会有很好的前景。基于家属们越来越多的需求,北京的殡仪事业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目前我还不是专职的策划师,仍然要进行接待洽谈等工作。一旦家属有了葬礼个性化需求,将由我来完成。将来我们会进行专门的培训,经验也会愈发丰富。我希望能用实际行动扭转有些家属对殡葬业不好的看法,塑造这个职业的良好形象。本报记者 温薷
艺术墓碑设计师
雕刻过往时光 撰写“墓碑人生”
设计墓碑犹如写人物传记,要将家属的感情寄托在里面……工作这些年的经历也告诉我,不要让自己走的时候,留有遗憾。——艺术墓碑设计师 尹炼
3月的最后一天,八达岭陵园内,榆树还没开始发芽。
一只乌鸦站在树枝上,“哇——哇”,嘶哑地叫着。不一会儿,乌鸦飞起来,掠过那些随山势而建,黑色、红色、白色、青灰色、淡红色的墓碑。每一块墓碑都是一张名片,将来,尹炼要在他的墓碑上留下一句话:“这是我的最后一件作品”。
三易其稿,成就“山楂树下”
尹炼28岁,是八达岭陵园的艺术墓碑设计师。老家四川,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主修陵园设计与管理。5年来,他已经设计了上千套墓碑。“艺术墓碑设计是很特殊的工作,它是单为逝者量身定做的,将家属的感情寄托在里面。”尹炼说,设计墓碑犹如写人物传记,要收集很多资料,除了家属提供的信息外,还要上网查资料,看别人对逝者的评价。
设计之前还要开创意会,确定墓碑的主题,“这是最难、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很多人生前可能故事、性格特点比较多,但综合起来就比较平。到底该在墓碑上反映他们的哪一点,比较难。”他举例说,2006年,有一位大妈去世了,老伴和孩子想在墓碑上表达“关爱”,但这个主题太宽泛,尹炼设计了三稿都不满意。
后来和老人亲属聊天,孩子说母亲曾想买一套农家院,种几棵山楂树。尹炼终于来了灵感,设计的墓碑主题就是“山楂树下”,墓碑周围用木头做成小围栏,又用铜雕工艺设计了木凳和蒲扇摆在旁边,墓碑旁种了一棵山楂树。
三趟房山,选定名家“拙石”
八达岭陵园里,大的墓碑可达一两吨重,小的只有一两百斤。墓碑材质以花岗岩为主,还有汉白玉、青铜、自然石等。自然石里又以泰山石为多,尹炼说,已故著名书画家马萧萧的墓碑就是以自然石设计而成的。
为这次设计,尹炼跑了三趟房山挑选石头,选定一些后又跟家属去了一趟,最终选定了一块下底为方形、上面略尖、形状像闲章的石头。运回陵园后没再做加工,只刻下了马萧萧自己的毛笔签名,加盖一个红印章。这块墓碑,被称为“拙石”。
三样情怀,诠释“别样人生”
尹炼认为,墓碑的意义在于能够延续逝者的故事,让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经过墓碑时,知道他们经历过怎样的故事,“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家属从悲痛中走出来”,但是尹炼设计时自己却时常陷入悲伤中。
有一套墓碑,墓主人是一名田径小将。尹炼说,逝者的妈妈在一个多月内白了头发,他在做墓碑时就一直想着要让这位母亲减轻悲痛。敲定的设计方案是:一条幻化成彩虹的跑道,小脚印逐渐变大,围绕在一个冉冉升起的太阳旁边。后来这位母亲对他说:“我当你干妈吧。”
尹炼说,他很喜欢这份工作,“帮他们走出悲痛或寄托哀思,我心里很宽慰。”本报记者 林阿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