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大略梳理了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历史,对民俗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做了简单分析,结合国内外学界和文化保护界的最新动态,认为各种有利因素,从理论铺垫、指导,到政策导向和趋势,都为民俗文化课程在中学的开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最后,本文提供了,课程从实际操作方面对民俗文化课程探讨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课程 中学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精英文化的土壤和根源。钟敬文曾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比喻:“一个人生下来,就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里。民俗几千年来,就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和轨范功能,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在中学开设民俗课程,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小至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学校的文化建设,大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民族的传统延续,国家的兴旺发达,民俗文化教育无处不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性。
一.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历史简况
1918年春,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民俗文化进入作为一门学问进入了现代学者的视野,特别是周作人等学者已经开始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如探讨民间童话的教育作用等。1927年秋,顾颉刚、钟敬文等成立民俗学会,创办民俗学讲习班,民俗学从学者的书桌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总的说来,1949年之前,对民俗(主要是民间文艺、民间文学方面)而言,搜集、研究工作要多于教学工作,民俗学课程的开设也大都在高等学校,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而且持续时间也不长。1952年,全国高校大调整,在教育部颁发的中文系课程表里,将“人民口头创作”[2]例入其中,1953年,开始招收我国首届民间文学研究生。但是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使得民俗学遭受到了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悲惨的境遇,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被取消了。文革后,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在1979年春开始举办民间文学教师进修班,民俗文化重回高校课堂[3]。1981年民俗学(含民间文学)被确定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点,1988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又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到现在,高校的民俗学课程的开展日益成熟、兴旺,硕士点、博士点也逐渐壮大遂成体系。
从上述情况看,民俗课程的开设和民俗文化的系统教学在我国基本上还是局限于高等教育领域,但是,事实上,民俗文化教学的研究和普及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开设民俗课程,进行民俗文化教学,是中国几代民俗学人的梦想和努力目标,同时前辈学者也为此做了相当程度的理论建设工作。早在1937年,钟敬文就撰文《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一文,谈民俗传承与教育的问题,点明了教育在改造民众生活模式,提高民众素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4]。之后几代民俗学人都在为文艺大众化和教育大众化的紧密联系而努力。1999年钟敬文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书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提出“民俗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对象,它也是一种教育的事业……民俗学教育,不仅仅限于大学、研究院,还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大它的传播……至少应该从中学起,对学生进行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让他们增强爱国情感,自强不息。”同时,还提出了编写中学民俗学教材的设想,并以日本、北欧等国家典范做法为例,说明了在基础教育、大众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5]。
民俗文化课程在高校的成熟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理论的不断提出和完善,为在中学,及其它基础教育部分开设民俗文化课程,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提供了坚强的理论后盾和资料来源,为民俗文化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奠定了基础。
二.中学民俗文化教育现状和民俗课程开设的契机
但是,目前看来,民俗文化教育在中学的开展,其现状令人颇不乐观的,民俗课程的开展更是少而又少。在社会经济的转型、国家政策的偏差、市场观念的强化、外来文化的输入、大众传媒的兴起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下[6],民俗文化本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教育中,尤其是基础教育中民俗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期缺失[7]使得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也使得年轻一代面临着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危机。《中国新闻周刊》于2004年5月3日刊发了纪念“五四”专题,并做了一个题为“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的调查报告,调查的对象是大学生,其结果令人担忧……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普遍感到陌生,对民俗文化知识所知甚少,对传统文化的前景普遍忧虑,甚至对民俗文化表现出悲观情绪[8]。大学生如此,中学生、小学生可想而知,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几近空白,对本民族文化存在着明显的认知误区,对民俗传统的尊重意识非常淡薄,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基础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重视,这种重视最直接地体现在作为高中人文学科核心课程——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9];《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10]新课标和大纲都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的回归,回归人文精神,回归传统文化。这样就为在中学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开设民俗文化课程指明了实践的方向。
近年来,对民俗文化的提倡和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甚至可以说,中国的民俗文化保护已经唱响了国际歌。如从2003年起,我国由政府推动,正式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并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列入财政预算[11],同年启动的还有“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2004年、2005年两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为代表的人大代表两次提出建议:“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2003~200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师范大学和法国远东学院等联合举办的“城市世界治理中的人类遗产学与北京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5年2月,“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6年2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国务院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12],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更重要的是该文件明文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13]由此看来,在中学开设民俗文化课程,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民族自身的要求,那么当下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中学民俗文化课程教育开设和发展的契机,我们要抓住这样有利的机会,探索、实践中学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工作。
此外,由于中国的民俗文化保护,已经成为国际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关注的焦点。而民俗学,也早已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著名高等院校都有相关的国家级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在中学开展民俗文化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并为有志于此的学生做好了更好地与今后高校科研接轨,与国际学术界对话的准备。
三.北京十二中开设民俗文化选修课的初步实践及效果
北京十二中曾开设过民俗选修课,2005~2006年第一学期我接手了民俗文化选修课程,并开始进行中学民俗文化课程系统教学的尝试。我将自己的教学目的设定为十九个字:“热爱生活,学会珍惜,懂得欣赏和理解,自觉保护。”以下是一个学期选修课程的初步实践和效果的总结。
(一)正确认识民俗,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民俗并不是一门立竿见影,能看到实际效益的学科。我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学生报名选修“民俗文化”并不是他们的初衷,他们常常是因为选不上别的课程才退而求其次。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民俗文化课,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从无奈的选择,转变为真心的喜欢。在孩子们期末的心得体会当中不时能看到这样的文字:“不得不承认,最初选修‘民俗文化’并不是我的初衷,但很幸运地因为某些偶然,我走进了民俗文化的课堂,并渐渐喜欢上了,同时,这门课也让我体悟到了许多道理。”[14]
此外还有一些孩子选修“民俗文化”的动机,仅仅是好玩,但是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他们用他们的文字,用他们的调查报告证明,他们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已经从单纯的好玩,发展到更深的一个层次。高一(12)班的马玉玢同学说:“之所以选择民俗文化作为我的选修课,就是觉得不会让自己太累,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吧。但是一个学期下来,我认为它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开始为我们的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高一(4)班的巴邑同学在心得中写道:“这个学期的选修课,我选择了民俗文化,当初只是觉得好玩,上了几次课才发现,这门课程带给我不仅仅是有趣的知识,更是深深的震撼。”
那么,是什么让孩子们有了这样的转变呢?我想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带领孩子们看到了最真实的民俗,带领他们正确地认识了民俗。
在上课前,孩子们对“民俗文化”有各种各样的猜想,其中占大多数的意见是认为民俗是“一些很稀奇古怪的事情,譬如偏远的山沟里,从未与外界沟通的村民们一些我们认为很不可思议的生活方式;或者是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那些神圣不可侵犯的习俗;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等等;还有部分孩子则将民俗文化狭义地理解为“各少数民族的服装、语言、生活习惯等”,在这样的认识之上建立起来的兴趣只能是一种肤浅的猎奇心态。我针对这样的情况,精心准备了起始课——《民俗就在我身边》,从孩子们的熟悉的生活事象入手,从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入手,选取材料,进行讲解,力图从第一节课开始,纠正孩子们脑海里主观臆断的偏见,带领他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民俗文化。在之后的专题讲座中,我所选取的讲座主题也是尽量贴近大家的实际生活,如传统节日、饮食文化、胡同文化等,讲他们看得到、摸得着的民俗事象,但同时又揭示这些司空见惯的事象背后的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是他们没有或者很少听说过,想到过的,这时候,孩子们的兴致会特别高。因为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对于自己已认知的事物有特别的亲切感,能产生共鸣。讲课所用的材料是学生知识储备的已知部分,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同感,激起学习的兴趣,同时从他们的已知当中让他们发觉自己的未知,便更能激起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因此很多学生感叹“直到上了第一节民俗课,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民俗离我们那么近。”
此外,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通过播放民俗记录片、原生态民歌录音、精心制作的图片文件等形式,让孩子们对民俗文化能有直观的感性的理解和领悟。显然,孩子们对于这些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是喜闻乐见的。如现在的孩子和原生态民歌的距离是比较远的,他们喜欢的和经常听到的是现代的流行音乐,但是我还是把民歌作为了专题之一来讲,因为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歌中书写的是老百姓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生活,是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历史的见证,但是如何让孩子们走进原生态民歌呢?我于是采用了中央电视台著作级电视记录片《望长城》中的“访民歌手王向荣”的一段片子,并在看完片子之后,让孩子们用简短的语言当堂写下即时感受。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的效果。高一(11)班王雨晨同学说:“欣赏完这段录像后,我对原生态民歌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只认为原生态民歌是歌曲的一种,且有五音不全的特点,现在才发现,原生态民歌是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已不再是简单的歌曲,而是充满了淳朴的社会风情,有一种真情隐藏于音乐之中。它是不经雕琢的,真实的,是人间最美的旋律。”高一(3)班的王璐同学写道:“虽然我听不懂演唱者演唱的某些内容,但是我感到了那种最为原始的东西,朴实的人们是在用心歌唱,勤劳的祖先在劳动时快乐地歌唱,最为纯朴的就是我们的民歌了,要拯救民歌,不让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慢慢丢失。”高一(1)班的王小燕认为:“这种原生态民歌使我感觉到很朴实、很亲切。它抒发了演唱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朴素与纯真。这种原生态民歌可以说是我国的一种国粹,它与平时所听到民歌有所不同,它更加接近人们的生活,是一种返朴归真。”可见孩子们已经通过记录片真正地走进了民歌,感受到了民歌之魅力。在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又精选了一些原生态民歌和现代通俗歌曲,进行比较讨论,并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讲解,使孩子们了解,原来所谓的现代艺术、流行文化中富含着我们民俗文化的因子,只有老百姓自己的东西才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鸣。已经入境的孩子们在歌声当中非常轻松,并愉快地学习着,而我,也和他们一起体味着民俗文化给予我们的幸福。
我认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已经能比较正确地认识民俗,看待民俗,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民俗文化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喜爱,这种喜爱不是盲目的,而是理智与情感的结晶。
(二)懂得珍惜传统,学会保护文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对民俗文化产生真爱的时候,他们必定会去关注民俗,必定会与民俗文化产生共鸣。
当他们知道我们的民俗文化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的时候,当他们知道我们的民俗文化已经成为国际性话题的时候,孩子们的自豪和兴奋溢于言表。高一(9)班的程雪飞在课业总结中说:“上了民俗课,我越来越喜欢中国民俗,我发现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民俗文化面前,当今流行的一些情绪化的东西是多么微不足道。”为了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我不但注意给他们讲解具体的民俗文化事象,更注意搜索各种前沿的研究资料和研究信息,包括世界遗产大会的信息,高校民俗学、人类学研究的课题,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学术界的信息,知道哪些是热点、是亮点,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文化、最可宝贵的传统,孩子们对这些内容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兴趣,反映良好。高一(3)班的徐琛在心得中这样写道:“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分支成多元的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当发言和传承,民俗课真的让我学到很多,了解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骄傲。”
民俗文化选修课不仅给孩子们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思考。民俗文化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我在上课过程中也将这些内容穿插的授课内容中。从孩子们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他们思想的火花。高一(10)班的陈晗说:“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难道不该深刻反思一下吗?难道不该尽我们所能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祖国吗?因此,我感到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甸甸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高一(3)班王璐同学说得更是感人:“对于已经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心灵的创伤,国人应该反思,历尽沧桑的民族文化不能在开放的今天走向终结,真的不应该。”而高一(4)班巴邑更是以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为民俗文化振臂一呼:“民俗,是一门永远也不会停止的文化。对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而言,它更是博大精深。难道我们能对这门学问的销声匿迹视而不见吗?难道我们能容忍这门学问居于人们的关注之外吗?难道我们能抛弃这门学问,对它的内涵置之不理吗?不,我们不能这么做,我们不能答应摇滚和Rap取代了我们的民歌,我们不能答应面包与奶酪取代了我们的热菜热汤,我们不能答应圣诞节取代了我们的新年,我们不能答应townhouse取代了我们的四合院,我们欣赏西方文化,但我们不能摒弃自己的文化!因为我们的文化同样精彩,同样细腻,同样历史悠久,同样韵味无穷,丝毫不逊于他人的文化。我们不能仅取‘他山之石’而遗忘了我们的‘玉’!因为我们的民俗文化,不仅是节日、饮食、民歌……更是这一切中包含的那些感情!这些节日,饮食等中,有我们的先辈们的血与泪,爱与恨,苦与乐,悲与喜,它们是我们的历史的见证,是我们精神的载体,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孩子们的文字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一次又一次地为他们拍案叫好。我知道,他们已经懂得了珍惜身边的传统文化,同时他们也懂得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任重道远!中国学民俗的人不多,真正从事专业民俗研究的人更少,作为民俗学人,我们常常有一种孤独的感觉,但是,现在,我的这种孤独感已荡然无存,其实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和爱恋早已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譬如绿叶之于深埋在地下的树根,这是一种血肉维系的深情。只是我们没有去挖掘,没有去激发,而使它渐渐消逝了。
(三)重视动手操作,强调亲身体会
在民俗学的学习中,田野作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现在学生主观能力的局限,本学期课程没有组织进行集体田野作业。但是,我觉得让孩子们在听课之后做点力所能及的访谈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另一方面,孩子们在访谈过程中一般能获得发现的惊喜,发现他们从未发现过的民俗文化之魅。于是,我设计了相关专题的调查报告表,调查报告表的设计原则如下:①符合民俗学学术规范;②信息点齐全且分项细致;③内容简练,强度适中;④要求明确,便于操作;⑤调查项目明确,调查对象有限(只需要对家人或邻里进行短时间访谈即可)。
我在课堂上并没有要求必须交上调查报告,因为其一我知道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条件进行调查,其二,我很清楚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不想给他们额外的负担,如果他们觉得有意义,觉得对自己有帮助,自然会去做,如果觉得没有意义,即使做了,那样的调查是有水分的,这是民俗学研究的大忌。但是,调查报告的上交情况出乎我的意料,不但选修本课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及时上交了,更让我感动的是还有其他非民俗文化选修课的孩子闻讯来要调查报告表,主动要求进行调查的,他们的报告都做得非常认真,非常出色,甚至有的孩子还超额完成任务,进行了多个访谈,并写下了自己对调查对象叙述内容的思考和想法。这些及时的、详细的、真实的记录,对于民俗学而言是非常宝贵的,同时也说明这些孩子们具有一定的学术潜力和可贵的学术品格,对民俗文化有相当的兴趣和悟性。
通过民俗文化选修课,我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所至之时,一切劳动即便是辛苦,那也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在我如此,在孩子们也是如此。
一个学期的民俗文化选修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纠正了他们头脑当中对传统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的偏颇认识,使他们能正确地感知、看待民俗文化,同时也使他们懂得了传统的宝贵,明白了民俗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感受到了沉重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作为老师的我也从中得到了很多,积累了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些许经验和教训。
现在,前辈学者在民俗学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阵地上的披荆斩棘,已经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理论财富和实践财富,同时,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亿万民众的关心和理解等众多因素的合力又为民俗文化课程在中学的开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的契机,剩下来的就是需要我们,这些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民俗学人的不懈努力了。我相信,几代民俗学者的民俗教育大众化之梦不再遥远,我更相信,融入了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中学教育,将使学生、使社会、使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第1~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2.钟敬文《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第175~179页,中华书局,1996年。
3.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19页。
4.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第64~67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第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7.徐怀谦《源——访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钟敬文》,《人民日报》,1999年02月22日第4版
8.《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中国文化报》,2003年1月22日头版。
9.黄永林《论民俗文化教育》,《文艺报》,2005年8月11日,第六版。
10.《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人民日报》,2006年2月9日头版。
--------------------------------------------------------------------------------
[1] 徐怀谦《源——访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钟敬文》,《人民日报》,1999年02月22日第4版
[2] 实际上就是“民间文学”课程,但是用的是一个根据外文的译名。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页。
[3] 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3页;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19页。
[4]钟敬文《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第175~179页。
[5] 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4~67页。
[6]黄永林《论民俗文化教育》,《文艺报》,2005年8月11日,第六版。
[7]虽然有相当一段时间,基础教育中有“乡土教育”一块,但是由于片面注重升学率等问题,乡土教育几乎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8]黄永林《论民俗文化教育》,《文艺报》,2005年8月11日,第六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页。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页。
[11]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中国文化报》,2003年1月22日头版。
[12]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人民日报》,2006年2月9日头版)可见文化遗产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的民俗文化。
[13] 《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人民日报》,2006年2月9日头版。
[14] 本文所选取的学生言论,除《望长城》观后感部分之外,都选自他们的期末课程小结。
来自:
http://kg.ftedu.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