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永康铜艺
寻,永康铜艺传承人
——记浙师大文传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访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康铜艺”
今年暑期,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组织了三支社会实践队伍,其中一支队伍是非遗实践队,旨在访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月3号—5号,这支由十名大学生组成的队伍来到了永康市芝英镇仙陵村,实地寻访、调研永康非物质文化遗产——铜艺,并为之拍摄记录片。永康市铜文化的渊源十分深厚,《永康县志》中便早有记录关于打铜方面的信息。
初遇
7月3日早上六点,非遗实践队便开始了他们行程。经过约1个半小时的车程,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永康市芝英镇仙陵村。这是同学们和仙陵第一次相遇。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村落,远离尘世的喧嚣,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缄默和平淡。而在这个村落中,蒋是大姓,世代传承着打铜的工艺,曾经这里的男人,几乎个个都会打铜。蒋跃祖,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康铜艺”传承人,也是这次非遗实践的主人公。
到达芝英镇之后,一小队人去寻找住处,另一队人便赶往当地的老街与指导老师林友桂一起进行拍摄,那儿的老街,有着浓浓的生活的气息。回到仙陵村后,蒋跃祖便挑起了他的扁担,他的扁担就是一整套打铜的工具,就像是一间流动的小商铺。
随后调研组了解到蒋跃祖今年76岁,由于小学时的调皮而被老师责罚,导致他10岁便跟随父亲学习打铜技术,18岁开始自己的打铜生涯,而在他家中更是有着四代打铜的传统。如今坚持这项打铜的人却少之又少,而他至今还坚持着这项打铜技艺,也是出于对生计的考虑。随后他又从屋中拿出了一大叠的非遗荣誉证书和资料。其中的一张照片是2009年他为杭州河坊街的一家茶楼打造的一个大型双龙铜壶,备受称赞。
又见
非遗实践第二天,天气微凉。摄像组的成员与林友桂老师在宾馆里商量镜头衔接问题,调研组则继续出发前去收集资料。
虽然仙陵村已经有许多人停止了打铜,但大多数人家中还是习惯性地保留着一些铜器。调研组发现一位奶奶家还会用铜锅煮饭,于是通知摄像组赶到了奶奶家进行拍摄。一个简易的炉子,一个简单的铜壶,一把大米,代表了一顿热呼呼的饭。奶奶说道:“铜壶煮的饭最香的是它的锅巴,又香又脆。”
在离村庄不远的一处水库中,蒋跃祖手持钓竿,身着蓑衣站在水边;女孩双手接过蒋跃祖手中递出的铜壶;蒋跃祖与孙女手牵手,并肩走着,这些都是老人的生活常态,也是这记录片中的一部分。
经过走访,他们了解到一些曾经的打铜人的简单生平——蒋兴龙,84岁,18岁开始打铜,如今仅在天凉时打铜;蒋昌成,69岁,因脚受伤66岁停止打铜;蒋加福,80岁,15岁开始打铜,由于眼睛问题75岁停止打铜;蒋品岳,82岁,14岁开始打铜,如今有订单就会打……
再见
永康实践第三天,天气微冷,调研组来到了浙江神雕雕塑工艺集团参观学习,这个集团由永康铜艺的另一位重要传承人程朱昌先生及其子程育全先生创立经营,成立32年来,已经发展为国内雕塑界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在公司,调研组的同学们被博物馆收藏的精美铜雕作品深深吸引,也被工厂的生产规模所震撼。他们惊叹于作为一种美术工艺的铜艺所散发出来的蓬勃的生机,也开始对永康铜艺所呈现的两种不同的发展状态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另一面,摄像组在仙陵村还原了铜壶最开始的使用场景:当人们下田,野营时,随身携带铜壶来煮饭——据了解,使用铜壶可以补充人体微量元素,还可以抑制细菌滋生。
为期三天的外出实践结束了,当大家更加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了打铜的手艺后,脑海中更多的是想要将它更好地传承下去,而不是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慢慢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 本帖最后由 唐小样 于 2015-7-15 13:05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