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研究基地助推象山海洋渔文化“活态传承”
保护渔文化肌理 留住老象山味道
非遗研究基地助推象山海洋渔文化“活态传承”
近日,文化部下文,同意实施《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这标志着全国唯一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启动建设。这份规划的设计者正是我校省非遗研究基地团队。
“象山海洋渔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在非遗普查摸排出来的5万余条线索中,以海洋渔文化为特征的内容比例高达60%以上。”省非遗研究基地主任、文传学院院长陈华文教授介绍。
为了编好规划,陈华文和其他22名研究者在象山进行了近两个月的田野调查,上岛下海,足迹遍布象山全境,得到了30多万字的第一手资料和数千幅图片。成稿后,项目组又进行了50余次的修改,召集大小论证会不下5次。评审专家表示,这份规划做得堪称完美,连一些富于地方特色的称谓都概括得十分准确。
注重可操作性是《规划》的另一特点。《规划》将象山实验区划分为1个核心保护区、4个特殊保护区和若干个一般保护区,针对每个区块都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设计“八大重点工程”推进方案落实,在明确责任单位之余,连具体的实施步骤都进行了布置;不吝版面地在各章节辟出“专栏”,介绍各保护项目的规划预算、实施办法等。
“活态传承”是项目组的重要理念,也是《规划》的亮点内容。对晒盐技艺、水车制作等传统技艺项目,用带徒传艺的方式进行传承,通过生产性保护获得经济效益,吸引更多人学习与传承;对渔民开洋节、如意信俗等民俗活动类项目,以民间主导的方式开展活动,同时丰富形式令其重获生命力;对唱新闻、鱼灯舞等音乐表演类项目,建立传承或表演场所,定期开展表演,培养更多的热爱者和参与者……
公众参与是非遗保护“活”起来的动力源泉。项目组设想,用非遗进校园的方式,让低龄段的孩子听、学、唱渔区歌谣,学讲故事,感知渔文化,同时鼓励初高中聘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术大师为客座教授,将石浦鱼灯、彩带刺绣等民间工艺列入课程。而设立“文化凝聚力工程”,则是希望象山人人都参与到渔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通过节庆活动、媒介传播等方式,让海洋渔文化走进象山人民心中,形成“爱象山、爱象山渔文化”的文化情感。
“现代文明的发展,没必要否定传统,”陈华文说,“多样的环境,造就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动态整体地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其实就是保护一种确认‘我之所以是我’的文化,不同区域的人应该享受自己的文化,并让子孙后代有更多的文化选择。”
据悉,我校省非遗研究基地成立7年来,已承担各级各类非遗项目名录申报33项,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申报4项,基地两度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