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南京清明调查3
清明调查 高瑞
自唐宋以来,清明节是整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一个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之丰富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足以和春节一比高下。其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祭祀、春游、饮食。今年是国家规定首次清明节放假,政府与普通群众都表现得十分重视。值此机会4月4日我参加了清明民俗调查活动,调查主要方向是与清明祭祀相关的传统民俗活动如祭奠形式等以及当天墓区管理,人流,交通等情况。我们的调查主要在南京普觉寺墓园开展。以下为活动当天基本调查结果:
由于相关部门的重视,甚至有武警在维持秩序。所以尽管当天前去祭扫的人非常多,但交通任秩序井然。公交也增开多条直达专车,方便大家前去祭扫。
墓园管理主要以倡导文明祭扫为主,如提出改变传统烧纸钱的方式,以鲜花,明信片等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特别是所谓的“天堂寄语”即向亡者寄送明信片的方式十分新颖,吸引众多关注。此外墓园还免费提供为墓碑描字,纸钱换鲜花等的服务。由于当日人流量很大,墓园环境不免显得脏乱,但据工作人员说由于工作量大,人们祭扫时间也并不集中,墓园会选择时间集中焚烧处理祭品与垃圾。
通过对扫墓人的观察和访谈,主要得到以下基本情况:
1. 扫墓者多以家族为单位,集体前去祭扫。很多人也将此作为家族团聚的重要机会。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在祭扫结束后会进行家庭聚餐,集体踏青等;
2. 祭扫形式:祭品,包括供祭的食物,烧的纸钱纸扎和鲜花。对于食物大部分人表示祭品并没有特别规定。主要就是生人日常食物,如水果,点心,饭菜等甚至还有烟酒。纸钱有元宝(用银箔纸折成),黄金(为黄色草纸)等,纸扎并未多见,只见有一家有烧纸房子和汽车。在路边摊位见到有纸电视纸手机等。
方式,大体类似。先要把墓地清扫下扫去灰把木变基本是先摆上供品,之后烧纸钱与纸扎,原则上前去扫墓的无论老少都要拿烧部分。在烧钱时大家会说一些祈求先人保佑的话和向亡人说一些家庭成员的近况主要是好的方面。在纸钱烧尽后会进行鞠躬或磕头,会按长幼依次进行。最后会在墓上系上红带子以示已经来祭扫过了。此外对于供品的处理发现有大概3种方式一是家人分食掉,二是在祭品上撒上烧纸钱的纸灰 ,三是将供品倒到纸灰中。
此外很多人会折些柳枝,据说最早是妓女们葬柳永后以示纪念的缘故,由于长期相传现在大多数人已不明其本意。
3. 大家对国家规定的清明假期反映普遍是欢迎的,认为把长假化整为零到几个传统节日不但可以让大家充分休息,也弘扬了传统文化。
对于祭扫活动老年人都十分重视,他们会要求子女一同前往。而年轻人更多因为长辈要求前去,但当问及以后他们会继续这种传统时,他们几乎一致表示是不会丢弃清明祭扫的传统的。
在这次调查中,据自己亲身所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对清明祭扫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进入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 对于烧祭纸钱的看法。其实在古代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不焚烧,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没有纸钱者,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后来,一般不再讲究禁火,就把纸钱烧掉。现在出于多种原因考虑又提倡鲜花换纸钱,但在我看来在这样的改革可以说意义不大。一方面清明节的文化内核——吊祭亡人,它原生的内容是“禁烟火”,“寒食”和“踏青”。想想时下,每逢清明,大家习用“烧纸钱”的方式来祭祀,也是违背清明节原初的意义。会出现这种完全相反的现象用现代些的话说完全是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缺乏正确引导所致。当然烧纸钱也有很长的历史了,要怪也只能怪当时封建政府了。在调查中所见系红带的现象其实还有古代纸幡的影子,甚至还有留些纸钱不烧而将其放在墓碑上的现象更是颇具古风。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一种传统习俗惯性是很大的,很难完全消亡的。很大程度上只会变为吸收共存,而非取代。其实我们发现在提倡鲜花后,更多的是鲜花与烧纸钱并存。不但没有只祭送鲜花的当然看到的几座基督徒墓地除外,连单单烧纸钱的都少见。大家在烧钱的同时也使用鲜花来祭奠先人了。毕竟烧纸钱也有很长历史了向改变它是很难的,就我奶奶为例她会梦见爷爷等亡故的亲人托梦,那一定是要去烧纸钱的,否则会总是梦到他们在那边缺钱的窘境。不管它迷信成分多大但也可看出烧纸钱已深入人心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对烧纸钱并不一定要禁止或取代它,而是要正确引导它的进行。不要把它当作一种恶俗来看要消灭它,把它当作一种传统习俗来保护,换个角度,从如何去保护的角度想办法让它更符合当今社会。当然如果认定它是如果小脚一样的恶习,一定要找什么其它健康文明的方法取代它的话,个人觉得使用鲜花并不好。无论烧与不烧纸钱,纸钱纸扎都还有中华文化的特色,应该是独具特色的吧,其他地方文明是没有的。而使用鲜花却是世界各地都有的,如果若干年后我们也像电影里西方人一样是只用鲜花寄托哀思的,那清明节还有它的意义吗?众所周知端午节已被韩国人申报世界遗产了,在我们对其表示不满同时我们反思问下自己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我们保留的还有多少,有韩国人保护的好吗?另一方面似乎作秀的成分很多,随便给个建议,挂挂横幅。实际上你爱烧不烧反正我花也买了,也和环保扯上了,也算与时俱进了。隔三差五再推出几个新鲜的花样,先不管有没有人买账,一定在媒体上宣传下,表明是为传统节日创新做贡献了~ 以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来“保护与发展”传统节日,把它们搞得不伦不类实在是一点意义没有。
二. 对于丧葬纸扎的看法
尽管在这次调查活动中只见到一例烧纸扎的。由于在本次活动中只见到一家人烧纸扎,我们都表现出极大兴趣,可是与我们热情相反的是这家人对调查表现出相当抵触。对于烧纸扎是含糊其辞遮遮掩掩,与其他被调查者积极配合的情况完全不同。当我查找有关丧葬纸扎的材料时发现相关的新闻较多且多负面的,也在社会上引起相当关注。也难怪人家不配合我们了,原来他们感觉是在做坏事阿!这里我们又不得不谈关于正确引导民俗活动的重要性了。其实民间纸扎艺术是从殉葬、陪葬、随葬等原始礼俗中脱胎出来的一种民间祭祀艺术。《中国民俗辞典》载:“鬼魂崇拜,将超自然体现现为有威力的对象加以崇拜。宗教认为,人死灵魂不灭,谓之鬼。其生活在另一世界中,能降福或作祟于人,因此,产生了‘祭鬼’、‘招魂’、‘赶鬼’、‘丧葬’、‘祭祖’等崇拜仪式。”在传统葬俗中逢初葬、三年祭、追远祭(为逝十年以上的人举行大的悼念活动),民间百姓请纸活匠扎制一些靠山、殿堂、厢房、过庭、牌楼、正堂、楼阁、幡筒、灵堂罩、纸人、纸马、供养人、纸鹿、白鹤等,以供亡人使用,寄托哀思。
其实传统上的纸扎,对器类是很讲究的,有其固定的器物和含义。今天奇百怪的纸扎更多的带有商业气息而非民间艺术气息,更多表现是当今社会一些庸俗的生活习惯迷恋而非对先人的缅怀。
我们批判这一传统习俗和工艺时 ,为什么不好好想想其实是我们让它变了质,现在大家都不敢烧纸扎了,就算想烧也只有那些肤浅的纸手机甚至纸小姐了。或许不久纸扎就会“如愿”的消失了。
一篇关于甘肃庆阳纸扎的资料,希望后人们见到的不仅仅是资料而已。
庆阳民间纸扎艺术,融民间绘画、纸刻、卷花、扎结、腊染为一体。主要用于民间丧葬礼仪中,其规模之雄伟,气势之壮观,实在令人惊叹。
民间纸扎艺术,是从殉葬、陪葬、随葬等原始礼俗中脱胎出来的一种民间祭祀艺术。《中国民俗辞典》载:“鬼魂崇拜,将超自然体现现为有威力的对象加以崇拜。宗教认为,人死灵魂不灭,谓之鬼。其生活在另一世界中,能降福或作祟于人,因此,产生了‘祭鬼’、‘招魂’、‘赶鬼’、‘丧葬’、‘祭祖’等崇拜仪式。”在庆阳葬俗中,每逢初葬、三年祭、追远祭(为逝十年以上的人举行大的悼念活动),民间老乡都要请纸活匠扎制一些靠山、殿堂、厢房、过庭、牌楼、正堂、楼阁、幡筒、灵堂罩、纸人、纸马、供养人、纸鹿、白鹤等,以供亡人使用,寄托哀思。
纸扎艺术在庆阳市各个乡村城镇都有分布,尤以环县、宁县早胜原、镇原县、董志塬为代表。其作工之精巧,规模之大,花样之多,色彩之艳丽,都属罕见。庆阳纸扎分为10多类,以“七星箭”、“十供养”、“全家福”最多。仅“七星箭”计有30余件;“全家福”共计100余件,飞禽走兽:轿车、楼阁、庭堂、童男童女等应有尽有。布置起来宛如宫殿里的仪仗队。以环县“全家福”为例,它在硬灯罩、莲花靠、靠山厅三大件的基础上,增设猪、羊、狮、蛇、塔等组成。近年来又增加了电视机、收音机、小轿车、沙发等现代用品。就灵堂硬灯罩而言,犹如节日彩门,繁花似锦,刻纸染花图案内涵深邃。有二支梅、三支梅、四支梅、六支梅、雪里藏梅、蟒身纹、蛇纹、龙纹等,一层一道门,层层深远,犹如走进大型宫殿,庄严肃穆。接待亡魂的“接引幡”,制作精致,上下沿分别刻绘飞禽走兽,中间绘画童男童女手捧供品,随风摆动,一派壮观景象。
制作纸扎,首先用芦苇杆依各种造型扎好骨架,再贴一层白纸,把事先画好、刻好的花边依次贴好。人头、动物头都是事先按模具用纸浆塑造好的,用时只须点染。纸扎制作时,庆阳人最忌用铁丝或不易熔化的金属线。民间纸扎艺人不断丰富和发展纸扎艺术的领域,将纸扎手艺迁移到在民间节日、婚礼庆典、屋内装饰活动中,鲜艳夺目的彩灯、绣球、彩带、卷花、插花、玩具翻花等,花样翻新,跟随时代变迁。丧事大量制作纸扎并焚烧,确为封建陋习,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应提倡,这里只是从艺术角度予以介绍。
三. 关于清明折柳的习俗与典故
自己看了一些资料,发现关于清明插柳戴柳环的说法很多,除了与柳永有关的说法外主要还有:
在众所周知的关于清明节来历的介子推故事中介子推母子俩烧死时就是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所以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这次的调查活动虽然很短,但收获很多。通过调查自己也对清明节有了更深的认识。清明等传统节日有了法定假期表明我们对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尽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相信在保护文化传统方面我们会逐渐做的更好的。
[ 本帖最后由 xhyhero 于 2009-1-1 23:3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