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沙龙】文化助力中国:首届“海上风”长三角企业家文化沙龙成功举办
2015年4月25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区域文化资源与应用研究中心主办的“海上风”长三角企业家文化沙龙在上海市衡山路衡山宾馆的上海璞玉艺术馆举行。本次沙龙,来自学界、商界和以及政界代表共30多人参加了沙龙活动。以张裕葡萄酒业为代表的企业家,以阮仪三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以及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规划研究处处长王学文,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志斌和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吴瑞君参加了会议。会议以“推进产学研政经结合,促进文化资源保护与应用”为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规划研究处处长王学文首先对本次沙龙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曾经是地产等产业一直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在今天,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将是文化,是文化产业。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认为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具有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总趋势。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巨大,但能形成优秀项目的并不多,传统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海上风”组织举办这样的论坛,是一次努力实现“产、学、研、政、经”五个结合的有益尝试,起了很好的头,肯定会越办越好。
华东师范大学李志斌副校长来到会场并发表讲话。他向各位来宾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办学情况和专业特色,特别提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在服务社会方面的历史传统和专业优势。李志斌副校长指出:华东师范大学不仅是教育家的摇篮,科学家的摇篮和作家的摇篮,也是企业家的摇篮,从华东师范大学走出了一批杰出的企业家群体,华东师范大学的金融家群体,出版家群体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李志斌说:当代社会的竞争是文化,高校有文化传承的责任,我们愿意与企业家一道,助推企业文化的发展。李志斌希望把沙龙变成文化交流的平台,企业发展的平台,在上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建成有影响的企业文化群体,为中国企业奉献社会、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吴瑞君院长比较详细地向来宾介绍了社会发展学院的发展情况,指出社会发展学院已形成了国内社会学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学院。这几年一直着力推进国际化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化眼光的人才,并与纽约大学合作招收中美双学位的博士生。社发院是政府和企业的智囊,愿意为沙龙成员提供文化服务。本次企业家文化沙龙是首届,希望越办越好,欢迎企业界的各位朋友与华东师大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茶歇期间,徐汇区旗袍表演队为沙龙带来了精彩的旗袍文艺演出。
作为本次沙龙的合作单位,张裕葡萄酒华东地区总经销商崔经理向与会人员分享了张裕葡萄酒如何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成为国际大品牌的辉煌历程。张裕葡萄酒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服务社会,成为中国百年企业常青树的典范。
上海市虹口区政协主席管维镛谈了自己对海派文化的理解。他认为,海派文化应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和创新性这四大特征。上海市虹口区就有这么一些特征,这里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同时也是文化名人的聚集地。虹口区多年来一直在通过文化、旅游和商业的结合等方式,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些海派文化,实现文化强区的目标。
本次沙龙的另一个合作单位,上海璞玉珍宝艺术品的董事长陆帼瑛女士,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中国的璞玉文化和璞玉艺术,以及璞玉艺术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提供的服务内涵。
81岁的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和保护专家、博士生导师阮仪三,应邀为本次沙龙并作了精彩发言。阮教授指出,中国古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世界建筑谱系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建筑的木构架榫卯结构,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在丽江、汶川等地震中古建筑和仿古建屹立不倒。中国民居,无不是体现阖家团聚的“合院式”的空间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延续了几千年,造就了中国人以家庭为核心的“阖家和睦,敬老爱幼;敬天畏神,尊君爱国”礼仪观念,呈现了中华儿女孝道、睦邻、爱家、爱乡、有文化、重道德、懂礼仪的民族精神。反思现在的建筑,现代的城市,千城一貌,万屋一面。他强烈呼吁,传承中国古建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蒂!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为本次沙龙作了总结。他指出:这是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今天各位谈的,都是为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一种探索,也是高校如何服务社会企业的问题。高校要成为社会的发动机,思想的策源地。如何实现““产、学、研、政、经”结合,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今天的沙龙,只是一个开始,各位都是创始者,我们要像办亚投行一样,开拓沙龙的价值空间。
北京的旗袍品牌香黛宫首席设计师龚航宇专程从北京赶来,深情地朗诵了她自己之前曾为“海上风”民俗论坛而写的诗歌《对面的那片海》,为本次沙龙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田兆元 覃琮
2015年4月26日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