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三会场】异域空间的文化研究——外人的生活与信仰(一)

【第三会场】异域空间的文化研究——外人的生活与信仰(一)

主持人:【美】Hank Glassman  Haverford and Bryn Mawr Colleges
                       王霄冰                  中山大学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1、毕雪飞:《七夕传说的记忆——日本七夕祭文的传承形态》
     概观日本七夕讲述的传承,其文艺形式呈多样化,神话、故事、传说以及中世纪小说的形态传承于世居多,以祭文(叙事巫歌)的形式传承于世却极为少见。
一、“Izanagi流”与七夕祭文
二、七夕传说的记忆:七夕祭文三个系统版本
三、七夕祭文的祭祀与信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会场一角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2、松尾恒一:《 在日华人华侨公墓与后土、土地神信仰》
                          (《日本華僑の共同墓地と后土・土地神》)

       有关在日华人社会的研究作为日本移民问题从历史学出发,而当代华人社会研究作为族群属性问题以社会学及民族学方面的研究为主要方向。
      在日本民俗学研究进程中,柳田国男尤为在其后期研究阶段提出了“应以对‘普通’日本人的研究为主”的所谓的“常民论”——水田劳作人民及其村落,这给此后日本民俗学研究带来了决定性影响并为其确定了方向,战后,在开展县史、市乡村史编撰工作的过程中,“民俗篇”被作为其中一卷而编纂,并被予以确立,为此,当地民风史学家、民俗学研究人员,进而中央政府的民俗学家也更多的进行参与和指导工作,地区性“日本人”的民俗调查及研究工作向前发展。
      此后,伴随1960年以后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条件向城市化急速转变和农村传统习俗的弱化、消失等情况,1980年以后,由仓石忠彦、富田登等提出的“都市民俗学”的研究亦有所推进,但却没有取得看似超越柳田国男“常民论”或寻求理论重组性的成果。我们能够想到其中的若干个原因,但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下面所提到的论点的缺失,以及对实际情况的忽视。
      ・ 极少关注东京、京都、大阪等从前近代延续而来的城市的由前近代走向近代的历史、民俗(生产生活、信仰、城市与周边村庄的交流互动等)的变迁,抑或消失及连续性。
       ・ 虽然对出现在企业集中的城市周边地区的近郊城市有所关注,但对这些新城市居民所来自的地区及搬迁至城市后与他们出身地之间的关联、与家乡、亲人的隔绝或以“同乡会”为代表的为同一出身地的人们的集体组织,对于这些方面几乎没有予以重视。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认为,将城市等同于村落集体,从“静态的” 、 “构造性的”视角来加以理解为出发点,以及通过村落调查工作的开展来解析城市之民俗的考量,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 “都市民俗学” 并没有取得如给此后城市研究确定方向一样的巨大成果的主要原因。然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进程波及至农村,关于伴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世纪信息技术的普及而来的新社会组织的出现、 外国人移民、 国际婚姻 (结婚或离婚) 等新的集体 (家庭)形态问题及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面被作为新课题而提出的旅游、开发、民俗、民族文化变迁等问题,我们既要面临现代社会真实性或民俗主义等城市化问题正在扩大的趋势,又要在日本倡导 “现代民俗学” , 将民俗学变成努力研究的对象, 并对其调查方法及理论进行重新考问,积极推进相关研究工作。
       本论文中所涉及的关于现代在日华人华侨公墓的考察,亦与如上所认识到的问题有切合之处。本文在这样的认识之下,聚焦长崎、神户、京都、横滨等地的华人华侨公墓,尝试探讨在日华人圈的存在形态及其信仰特质等问题。
一、华人华侨墓地的地区性差异及在日本的变迁——以长崎、神户、京都、横滨等地为例



二、福建地区的墓地与后土——出生于福建福清的ORS氏之记忆一


三、福建地区墓地的建造——出生于福建福清的ORS氏之记忆二
四、结语—  —作为华人华侨自我认同的墓地后土神
        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即使是从汉字的传入来算也已超过1500年, 在长期交流过程中,即便在日本国内接受影响的地区也存在差异性。而且,在日华侨因福建、广东、台湾等出身地的不同,其商业活动行为也有差异,据说,这在日本国内的社会组织、集体存在形式方面也有所体现。这样的存现形式的差异也极可能给对日本文化予以影响的一方造成差异。日本地域研究不仅要关注日本国内的差异性,也有必要引入国际化视野。
       另外,我们能够想到,有关土地神的问题在中国与“社”及“社稷”等为国家统治服务的信仰和祭祀、仪式礼仪也会有所交叉,因此,今后亦有必要从链接民俗、民间信仰的宏观视角来进行相关历史方面的研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主持人:怎样做海外华人的调查呢?我们应该学习松尾教授细致入手的精神。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3、徐赣丽 、范丽波 :《海外华人对春节的记忆与文化认同 ——以印尼雅加达为例》
           (海外華人の春節の記憶と文化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インドネシア・ジャカルタを例に-》)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讨论(翻译:毕雪飞)
铃木一馨: 中国丧葬仪式有制作冥宅的习俗,那么冥宅在丧葬之后如何处理?
松尾:烧掉。日本长崎有做冥宅,制作麻烦,烧掉可惜,现在已经重复使用了。
        中国盂兰盆节普渡盛会有些祈祷,而日本没有。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王霄冰教授:春节习俗的研究似乎很难深入,可能缺少很好的切入点。怎么去做海外华人的春节民族志?
徐赣丽教授:我们在印尼做调查的出发点是春节作为重要的符号在异域如何记忆与表达,华人内部的巨大差异性使文化认同研究稍显不足。传统的文化适应或文化功能的研究可能还是有意义的,显示海外华人的生存智慧。
松尾教授:日本有些华人社区春节习俗不断演变,与日本初一参拜神社有所融合。
铃木:长崎元宵节类似观光性质,其实在华人社会,更注重于春节,那么观光与民族认同有什么关联呢?
徐:观光在很多国家、民族,唤起文化自觉和民族自尊心,强化民族认同。但传承下来的这种新传统可能是错误的,在较年轻一代影响较大,而老一代不会被新传统所迷惑。新传统随着观光时间的长久重新被认同时,会形成固化的记忆,取代原有的传统。所以还是要在具体的语境下去分析。
铃木:长崎是特殊的地方,中国人很早就到了那个地方。利用观光资源,也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华人经济产生活力。日本人看到元宵节,会产生这是华人的节日这个错误认识。可能会增强华人的民族认同感。
王:华人认同是复杂的,具有两面性。为何符合外人对社区的想象,会在前台展示观众所愿意看到的东西。以德国中餐馆为例,以前,中餐馆会做德国人所认为的中餐,但自己却吃另一些东西。现在中国菜的味道随着中国游客的到来而愈加纯正。所以,一切都在变化。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松尾:请游红霞加入讨论,因为你的论文《边缘化与涵化: 华人赴美生子群体的文化调适与认同》和这一组的讨论比较接近。
游红霞:美国华人分为:第一代、一点五代华人、二代以上。赴美生子群体要么比较集中于主流文化比较认同的华人街或分散于身份模糊的边缘地区,二者心态迥异。在文化调适和认同过程中,二者表现出不同 的特点。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游红霞:《边缘化与涵化: 华人赴美生子群体的文化调适与认同》
             (《周辺化と同化 : 華人渡米出産者の文化の適応について》)
     选题时,导师问我几个问题:想说明什么?民俗学学科立场与理论如何阐释你的研究课题?赴美生子群体与华人群体有何异同?


       赴美生子群体已成为在美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学界尚未对此展开深入探讨。本文以生活在洛杉矶罗兰岗地区的赴美生子群体为例,尝试应用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赴美产子群体在异文化空间的身份、与东道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传统习俗的传承与流变等问题。
一、赴美生子的内驱力与外动力
(一)内驱力(推力)
1、规避国内的计划生育政策
2、移民海外的前期工作
3、尴尬处境的迫使
(二)外动力(拉力)
1、美国身份的优势
2、美国教育资源的吸引
二、边缘化:异文化空间的不速之客
(一)月子中心:异国的边缘华人社区
(二)游离于异文化空间的“边缘化”群体
三、涵化与平衡: “边缘人”的文化调适与自我认同
(一)赴美生子群体的文化调适
(二)赴美生子群体的文化认同
余论
      源于种种因素,华人赴美生子(也有部分人群赴加拿大生子)现象从滥觞之初到现阶段
有愈演愈烈之趋势,今后是否会继续发酵、或是日渐式微乃至消失尚无法预计,美国等东道国尚未颁布禁止华人入境生子的法令。赴美生子群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华人团体,他们在异文化空间的生活状态及文化适应情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文化现象。针对这一课题,学界尚未开展系统深入的探析,也缺乏个案的调查。今后,可尝试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人口学、伦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开展对海外生子群体的综合研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刘琪 :《多族群空间下的节日、 仪式与社会记忆——以云南省德钦县为例》
         (《多民族空間の祭日、 儀式及び社会記憶―雲南省徳欽県を事例として-》)

一. 藏历年与端午:共同的节庆
二. 汉人的历史记忆: “鬼节”

三 .  身份模糊的“藏回” :伊斯兰的根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郑土有:《农民画与中国社会记忆》
             (《農民絵と中国社会記憶》)

       中国农民画: 独特的艺术门类
       农民画不等于说是农民画的画,只是一种艺术风格。不同时期的农民画风格反映了时代政治、经济气象,中国社会变革的过程,农民生活变化的过程,农民画作者情感的变化。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郑雅尹(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日本竹枝词中的知识结构与异文化体验: 从黄遵宪到清末留日知识人》
           (《日本竹枝詞における知識構造と異文化体験 : 黄遵宪をはじめとする清末来日知識人を対象として》)
      本文思考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期留日之后语言与知识结构的本竹枝词的视角,着眼在汉诗跨境之后语言与知识结构的转型,从黄遵宪到清末留日知识人的竹枝词中,也可以发现留学生在遭遇异文化的同时,也不自觉在其中找寻中国文化的痕迹......两种文化的对视与互读,反映了中国知识人对日本的重新搜索与认识过程中,一方面在诗中呈现明治维新后的社会气象,另一方面也在异域中寻找文化的原乡。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提问环节:
    因为郑土有教授讲完后,没有立即翻译,日本学者松田睦延希望能翻译一下。
郑土有教授:我们一定要关注日常生活,不要把一些现象不自觉地排除在外。中国的语境下,有些东西特别有意思,我们自己反而不关注,比如农民画。农民画是特定情境下的产物,可能是我们特有的,这种研究很必要,但也很难。民俗学不是从美术的角度,作为文化实践来研究就比较好。
游红霞:面对艺术类的民俗事项,如何去发现问题意识?
郑:一是定位为文化实践,二是从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切入,用我们的方法去研究,传统与现代的转化。农民画是如何进行转化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Hank Glassman问郑雅尹:1、你的问题和民俗学的关系是什么?
                                   2、与异文化的接触,中国人对日本文化的体验是当西洋文化还是当作日本文化?
郑:民俗学的意义在于强调风物与历史,即民间文化那一块。
       留学是因为中日文化相似,去日本是为了通过日本学习西方的知识。日本的语境是同文(汉字文化圈)同种。甲午战争之后,同文同种成为一个谎言。
游红霞问郑雅尹:搜集资料时,有没有关注清末民初的刊物?您对留日群体身份归属上有没有划分?
郑:关注过留日学生所办刊物。本文中,对政治归属关注不多,但划分起来也是比较复杂的。我觉得不能切开来说谁维新谁革命
游:我关注的是他们有没有在竹枝词中表达政治思想?
郑:我还需要继续考察一下您所说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