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愚公移山与愚公病

愚公移山与愚公病

愚公移山:建构出来的精神与精神病 (2008-11-18 10:12:34)

标签:文化 愚公移山   分类:文化评论

愚公移山:建构出来的精神与精神病

田兆元

    愚公移山不是传统的中国精神代表的故事,而是二十世纪的一种建构。踏实勤奋与虚妄幻想奇妙结合,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精神症候,其实也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



   愚公移山,这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它的传播,与其文本编入中学语文课本有直接的关系。哪种渠道会被编入中小学课本的传播力强大呢?没有的,如今的于丹易中天的讲演,在央视上不断播放,也不会比中学课文的影响力大,这是因为课文一旦编入,会被强行接受。强大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通过课堂,不厌其烦地领读,讲解,有的还要强制性背诵,相信没有能够拒绝。一篇好的文章被选入,那真是功德无量;一种好的解读,那也是惠及千万人千秋万代的好事。当然,要是一篇糟糕的东西选进中小学语文课本里去,那真是贻害天下,坏透了的事情,而一种愚蠢的解读,更是不仅会把一篇好的文章糟蹋掉,还会让人弱智。

    《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可能中国的学生是没有人没有读过的,因为毛主席有一篇同名的文章叫《愚公移山》,写于抗战结束的1945年,同时一场新的战斗即将开始,毛泽东为了号召人民群众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斗争,拿出这个故事,希望民众像老愚公一样富有战斗精神,这是他的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精神的体现,结果,人民群众把腐败的国民党及其军队打垮了;1957年,毛主席为了弘扬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精神,他为一个叫厉家寨的地方题词,这样写道:“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个好例”。据说,当时的厉家寨很有名,国内外很多人来参观。但有趣的是,这个第三句的厉家寨的好例不知道为什么后来被删去了,我打赌今天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是不知道这个厉家寨在哪里了。很早就只剩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这样一句的题词,伴随着他的龙飞凤舞的书法,飘扬流行在神州大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找出这样一篇《愚公移山》的课文来,真是太好理解了。

   但是,愚公移山的故事在过去似乎并不太流行。那部著名的古文文选《古文观止》没有收录这篇《愚公移山》,而更古老的一部选本《昭明文选》也似乎没有这篇东西。显然,找这样一篇东西还是很不容易的。我想这篇东西并不是中国精神的代表,我们有关于勤劳的故事,但我们不会对于挖山很感兴趣,这至少让大家感到是不是坏了风水,山岂是好随便乱挖的?再说,让上帝来背走两座大山,这也实在不是所有中国人的想像。传统的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人伦,强调的是与自然的和谐顺应,愚公移山的故事是一种影响不大的另类。我们不会把一个勤劳的故事拿来作为一个打仗的鼓舞的故事,也不会把勤奋的故事拿来作为改造山河的故事,因为这两者都不符合人文精神,是一种禁忌。

    我可以武断地说:愚公移山精神并不是中国传统的精神,而是二十世纪的一种建构。当我们反复诵读这个故事,我们开始相信,我们就是愚公的后代,我们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篇不足三百多字的小文章,在中学教学中,要安排两到三个课时,加上预习复习,还有作业考试,仅仅在中学就要耗费很长时间,都是难以计算。而这是一篇需要背诵的课文,学生花费的时间将会更多,一个负责人的老师会监督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而一个学习稍微好一点同学不会不能背诵《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教师对于该寓言的解读,清一色都是顽强精神,坚忍不拔的精神,坚持到底的精神为根本。这是初中课文,假如我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能够得到贯彻,则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都应该背诵该课文,那么,中国人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人数会超过任何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的人数,它是如此强势渗透到中国人的心灵和骨髓之中。

   再加上毛泽东的著作《愚公移山》曾经作为老三篇之一,要求背诵;“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题词随处可见,媒体形象加上制度贯彻,愚公精神成为中国的精神力量源泉之一是实实在在的。这种建构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最成功的文化建构,它本不是传统,但因为是一篇古文,便代表传统的形象,与现实的结合密不透风,成为中国精神的代名词之一。

    最近有个三十集的《愚公移山》的电视剧,又在进一步强化愚公移山的故事,有这样一段画面:有许多人在那里挖山,但寓言里面说只有三个人挖山,这很离谱,所以我看不下去。
    我们还有深入解读这个寓言的影响的必要。据说在教学中有的同学提出“搬家”之说,认为愚公挖山还不如搬家。这种“创新”的境界没有高到哪里,因为寓言不是说的这个意思。这个寓言,解读为坚忍不拔的精神是绝对没有错的,但我们还要看到:这两座山其实愚公他们子孙三人只是每人挑了一担土就完事了,山不是他们挖的,而是神仙背走的。结果是:人有一点实际行动,但完成任务却是通过幻想。于是我们发现,艰苦努力与凭空幻想竟然是这样的奇妙得结合在一起。20世纪的中国精神是这样的矛盾啊!

    有人想着勤勤恳恳,有人想着一夜暴富,实实在在的努力与飞黄腾达的幻想,这样的现实与这样的寓言互为表里!这让我们想到1958年,大家也是很辛苦,大办钢铁,但想的是超英赶美。干的不是很踏实,目标当然实现不了。这样的精神也一直传到新的世纪,我们缝制千千万万件的衬衫,硬是用血汗换来两万亿美元的储备,这不是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呢?可是我们也幻想我们已经崛起(其实我们最多普及了一个九年制义务教育,还穷着),幻想已经占到世界的中央,幻想中国文化已经复兴(有多少打着道德旗号的骗子啊,把中国文化糟蹋得一塌糊涂),幻想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其实这样的幻想是依赖出口,为外国人打工(就像幻想两位神仙来背走大山),我们竟然存在着对于他者的幻想,把胜利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这不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后半段的表达吗?

    是不是一个勤劳的人竟然想的还是别人来拯救?这是我对于处在崩溃状态的中国经济与道德的一种感想,是不是建构那个故事的时候还是有点偏差?我们选择这个故事的时候好像没有反思过那个寓言的结尾,那个结尾是不是有毒?毒害了我们的心。当然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们的空想狂的毛病,我们对于拯救者的期待症,不能怪那则寓言,我们要反思的是:我们的实实在在有没有做到底?我们在没有在意那个拯救者的情节的时候,无意识里面患上了幻想症?或许这是我们应该治疗的一种精神病。

    有位民俗学家在分析一个叫杰克与豆茎的故事的英美不同版本时候有很有趣的说法。英国的故事里面,杰克是个懒汉,把家里的最后的奶牛拿出去换了一颗豆子,母亲气愤得扔了它,没有想到,第二天,这颗豆子竟然长出来一根豆茎,并直达天庭。美国的故事则有所不同,这个豆子是在家里捡到的,母亲吩咐杰克去种这颗豆子,结果豆茎慢慢长起来,最后也到天上了。民俗学家说:英国故事表现出英国的没落,他们快一无所有了,却期待奇迹的发生;美国故事乃是美国人勤勤恳恳的写照,所以他们比英国富强。也许有些牵强,但我是认为,绝对不会是没有道理的。

    这个美国故事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今天的美国人还记得这个故事吗?不然他们怎么也在幻想着暴富呢?流浪汉也会期待住到别墅里去,这真是奇迹,结果呢?当然是次贷和金融危机。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勤勉而耽于幻想,将是悲剧,不仅仅是英国,也不仅仅是美国。我们看到,充满幻想的世界正在沉沦!一起沉沦的,有美国,有欧洲,也有日本,中国是不是还要幻想可以独善其身?

    让我们挖山,不是神仙搬走,而是一担一担地自己挑走它,世界就有希望,沉沦便可挽救!愚公移山,要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励志故事,把事情做到底的故事,而不是虚妄幻想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