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小结】FIST课程之“21世纪人类学理论与实践”小结2014年9月22日 00:40
新浪博客
2014年复旦大学FIST课程之“21世纪人类学理论与实践”已经落下了帷幕。教研团队通过历时21天的权威、系统和密集的课程讲授,为复旦大学、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同学和同行们带来了一场当代人类学的思想盛宴。多元化的授课人员、前沿的教学内容以及丰富的教学手段等,更为课程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
一、国际化的授课团队,前沿性的教学内容
以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资深教授迈克尔·赫兹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为主讲者的授课团队由6人组成,包括美国大卫森学院的罗力波(E.P.Lozada)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洪堡分校的奚慕理(Mary Scoggin)教授以及来自复旦大学的纳日碧力戈教授、潘天舒教授及朱剑锋博士。整个团队成员均在欧美知名大学(如哈佛、牛津和芝加哥等校)取得博士学位或长期从事过教科研工作,年龄层次搭配合理,且与主讲迈克尔·赫兹菲尔德教授有着师承和合作者的紧密关系。此外,迈克尔·赫兹菲尔德教授还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而纳日碧力戈教授则为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
阵容强大的授课团队,不仅是课程师资配备方面的最大特色,更是课程得以在较短时间内与中国学子成功分享当代人类学前沿研究成果的可靠保证。授课团队成员以其人类学领域丰富的教学与研究经验,不仅为修课者描述出真正体现21世纪人类学学科发展走向的路线图,也为人文和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学生提供了坚实的学理基础。
而在教学内容方面,本课程以人文关怀为主要学科导向学为当代人类学理论和田野实践为立足点,具有前沿性、植根性和前瞻性的特点。本课程针对全球化和地方转型语境中所呈现的核心议题,如民族志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全球等级制中的价值、都市士绅化与空间重构、言语社区的虚拟与真实、数码时代的民族志研究、多场域田野实践以及多元社会中的文化身份认同等进行探讨,揭示出在新型全球化与地方性转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修课者们带来全新认识与感知。
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人员参与程度高
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多元化,除了常规的课堂教授以外,还有民族志电影的播放、课堂讨论以及田野实地考察等,使得修课者在较短时间内对人类学这一学科有着全面、直观与立体的体认和领悟。
主讲者迈克尔·赫兹菲尔德教授在民族志电影的选材与拍摄方面,颇有不同于专业电影制作人心得。在此次授课过程中,他也带来了前几年拍摄完成的《罗马饭店的节奏》(Roman Restaurant Rhythms)和《蒙蒂瞬间:罗马心脏之地的男人记忆》。这两部影片不仅捕捉和记录了他田野研究的重要瞬间,同时也是促发受众对饮食文化多元性、遗产与士绅化以及研究伦理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由赫兹菲尔德指导的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王光亮(Non Arkaraprasertkul)则在他的田野研究地点——静安别墅,为修课者们实地讲述上海老建筑在全球化和地方转型背景下是如何作为文化遗产而得以在“里程碑时间”和“社会时间”的语境中,透过都市空间中各色人等的政治经济生活这面棱镜,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意义。
通过课堂授课、民族志电影展映以及田野实践等不同的教学手段,修课者们对于当代人类学理论认识论和方法体系的认识更为深刻全面,并清楚地看到自己在日后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努力方向和所需改进之处。
此外,人员的高参与程度,也是本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参与人员中,除了复旦本校与外校的师生之外,还有各行各业的人类学爱好者。有些人特意向领导告假,专程赶来听课;有些人从北京赶至上海,为的就是参与课程;而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亲临现场,也通过各种方式以学习课程。
在21天的授课过程中,来自海内外的师生与人类学爱好者们济济一堂,热情参与,把课程气氛推向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总之,“21世纪人类学理论与实践”课程产生了超出预期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人类学爱好者们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崭新平台。
三、及时恰当的宣传,各界积极的响应与配合
除了上述内容外,本课程取得良好的反响也离不开宣传工作,以及兄弟院校、媒体与学术资源门户网站的响应与配合。
在本课程开始前两周,课程协调员就将课程信息刊登于复旦人类学专业的官方博客及官方微博上,并用微信公众账号推送相关信息。在信息发布之后,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而在研究生院开放报名平台后,在数天时间内,报名人数超过了50人。经过筛选或是选课者的自身原因,最终有30余人成功报名本课程,并积极参与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课程中有两次是在哈佛上海中心进行。这是国内研究型高校首次与哈佛大学上海中心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为保证这次跨国、跨校、跨界(专业领域)和面向社会的课程讲授能够达到最佳教学和互动效果。经过宣传,在哈佛上海中心的两次授课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会场座无虚席。同时,哈佛上海中心的管理人员也认识到哈佛文理研究生院大牌教授的人文和社科讲座对于本中心全面树立哈佛整体形象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与以复旦为代表的国际化中国高校合作的必要性。
在课程间隙,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也分别邀请迈克尔·赫兹菲尔德教授为两校师生作精彩的报告,沪上主要高校的众多师生纷至沓来。
此外,《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云也退)对迈克尔·赫兹菲尔德教授进行了参访,采访内容也刊载在了相应的报纸与媒体上。不仅如此,超星数字图书馆(学术资源门户网站)也对课程进行全程录像,并上传至其资料库,供人下载与观看。
兄弟院校、媒体及学术资源门户网站等的响应与配合,既提高了本课程的社会知名度,也实质性地提升了当代文化和社会学人类学的学科影响力和校园辨识度。
本课程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离不开授课团队的共同努力与各界的大力配合,也离不开研究生院与社政学院老师的辛勤工作。正是在各方的鼎力相助之下,“21世纪人类学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才取得了值得嘉许的成绩。
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开设的第一门FIST课程,“21世纪人类学理论与实践”为本学院其他专业在今后开设FIST课程的过程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也为复旦人类学专业日后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教学流程的确立走出重要的第一步。由于今年是复旦人类学专业首次举办FIST课程,过程中如有瑕疵在所难免。相信在明年的FIST课程中,明年的人类学FIST课程一定会取得长足进步。
复旦大学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沈高明
本文转载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3f6530102v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