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向振:《城边村日常生活与生计策略的民俗志研究》

李向振:《城边村日常生活与生计策略的民俗志研究》

【摘要】: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城边村的土地制度和人地关系总是最容易发生变化。土地制度和人地关系的变化,又会最大限度的影响村民基于生计而做出不同的行动选择,这些行动选择既影响到个体的生活方式,又影响到村落整体的社会结构。因此,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在土地制度和人地关系变化带来的社会生活与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城边村不同身份的村民所做出的生计策略选择以及这些选择背后所蕴含的生活意义。城边村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成为“弃地”进城务工农民最初的落脚点。“失地”的本村村民与“离地”的外来农民,在组织和经营日常生活过程中,将城边村建构为生活共同体。本论文是关于北京城边村姚村村民生计策略、社会行动与村落生活的民俗志研究。与其他城市城边村有所不同的是,北京地区城边村受到制度和政策影响更为明显。这些制度和政策本身又会影响到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研究正是通过考察居住在姚村本村失地农民和外来离地农民的日常生活,结合相关的研究著述,主要回答在面对政策带来的外部生存环境变化和村落内部人地关系发生变化时,不同户籍身份的村民的日常行动与生计策略选择及其背后的逻辑。本研究打算至少完成以下两个目标:一是以民俗志文本的形式提供一个意在呈现城市化过程中城边村的日常生活图景,正是这些琐碎的、不容易被注意到的、日常的、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生活被赋予了极为生动的意义;二是在村落生活描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基于传统惯习形成的默会知识和生存性智慧如何影响了村民的日常行动和生计策略选择,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形塑了村落社会结构和重构了社会秩序。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呈现一个以日常生活为主要描述对象的民俗志文本,并通过民俗志研究实现对于民众生活意义的理解;二是以日常生活的行动主体为研究对象,以日常生活为分析文本,这对于以往强调对民俗事象关怀的民俗学研究来说,既是补充又是挑战,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既有民俗学的研究路径;三是在研究中更强调村民的主体地位和我自己的个人感受,尝试将民俗看成是理解村民意义世界的方式,通过民俗分析村民的生存状态和其对于生活意义的表达与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民俗学对村落生活的进行整体研究的理念。有鉴于此,本文的主要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叙述了研究的缘起、对象与意义,以现代民俗学研究路径的转向为切入点进行的相关著述梳理,继而是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田野历程等。第二章以白描的手法着重关注了姚村村落概况。分别从空间、边界与意义的生产角度,分析了静态的姚村村民生活的地理意义和社会意义上的空间构成;接着分析了自1948年以来,作为城边村,姚村村民经历的人地关系变迁过程。第三章分析了当前生活在姚村村民的劳作模式变化过程。主要从本村原有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口两个群体的生计选择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正是劳作模式的变化,引起了村民个体、社会关系以及其与国家的关系的变化。第四章主要关注户口和身份的转变带给姚村村民个体生活的影响,着重分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边村村民在失地与离地过程中出现的身份再确认的尴尬与无奈。第五章关注姚村村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建构过程。人地关系的变化引起劳作模式变化,进而使得以传统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式微的情况下,姚村村民通过赋予传统交往方式以新的意义而重新构建了一种有效的关系网络。这其中既包括了日常娱乐活动中的社交行为,又包括了传统“人情”关系的运作,还有外来流动人口苦心经营的“老乡圈子”和“相熟”关系。第六章关注姚村的政治运作体系,首先介绍了姚村“村居”共建的政治组织结构,其次分析了作为城边村村干部的角色问题,接着分析了村落传统权威向现代法理权威转变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最后通过个案,立足“过程-事件”分析方法,讨论了村民、村干部与基层政府之间的互动与博弈。最后一章是结论,主要立足于整个民俗志文本,分析了民众在面对外部环境带来的生存压力时,所做出的生计策略选择的内在逻辑,以及这些行动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意义。
【关键词】:城边村 日常生活 生计策略 民俗志 生活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名称】中国民间文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6
【指导老师】张士闪、李松教授
【分类号】:K892.4


【目录】:
中文摘要12-14
ABSTRACT14-17
绪论17-46
一、研究的缘起、对象与意义17-23
(一) 问题的提出17-19
(二) 研究对象19-21
(三) 研究意义21-23
(四)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23
二、相关文献梳理23-33
(一) “道义”与“经济”在思想脉络上的分歧24-25
(二) “道义”与“经济”在“中国经验”下的统一25-28
(三) 村民的算计:日常行动的意义28-32
(四) 小结32-33
三、主要研究方法33-36
(一) 田野作业33
(二) 民俗志33-35
(三) 个体叙事35-36
四、田野历程36-43
(一) 田野点的确立36-38
(二) 田野经历38-43
五、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43-46
第一章 白描:灰白相间的村落图景46-89
第一节 边界、空间与意义的生产47-64
一、姚村的村落边界48-50
二、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50-54
三、姚村的房屋与居所54-58
四、商业街与小卖部58-61
五、公路与公共交通61-62
六、姚村的人口62-64
第二节 有土无地的村庄:人地关系的变迁64-87
一、折腾土地64-78
二、占地与租地78-84
三、拆迁与补偿84-87
本章小结87-89
第二章 失地与弃地:村落劳作模式的变化89-127
第一节 传统生计的记忆89-93
一、苦难叙事:关于饥荒的故事89-91
二、集体的困境:政治觉悟与举债度日91-93
第二节 瓦片经济和黑出租93-104
一、从种地到“种房”94-100
二、“趴黑活儿”与开出租100-104
第三节 进城务工:外来人的生计选择104-124
一、“弃地”与进城务工的内在逻辑105-109
二、“自个儿伺候自个儿”的个体户109-112
三、外来的“性”:作为他者的“小姐”112-118
四、“大工地”:建筑工人的日常生活118-124
本章小结124-127
第三章 户籍与身份阈限:跨不过去的身份之别127-150
第一节 有“北京户口”的人:本地人的身份128-136
一、户籍身份与嵌入性社会资源129-131
二、“农转非”:户籍身份的转变131-136
第二节 “根不在这儿的人”:外来人的户籍身份藩篱136-148
一、“农民工”:一个特定身份群体的生成137-140
二、“农民工”:进入身份“阈限”的群体140-144
三、遣返:“农民工”的噩梦144-148
本章小结148-150
第四章 “一切向钱看”与村落中的交往150-185
第一节 玩儿与赌:村里的博弈游戏151-159
一、博弈游戏与村落公共生活151-154
二、赌:金钱与地位的较量154-156
三、玩儿与社交:关系网络的再生产156-157
四、玩儿与赌的生活意义表达157-159
第二节 规矩和面子:一个喝“满月酒”的实例159-175
一、邀请谁的问题160-163
二、席面儿与座次163-166
三、随份子与人情边界的再确定166-171
四、给面子:传统人情的现代实践171-175
第三节 流动的圈子175-183
一、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175-178
二、租客与房东178-180
三、相熟:能办事的人180-183
本章小结183-185
第五章 国家治理下的村落政治运作185-229
第一节 姚村村落里的组织体系186-201
一、姚村村落组织的科层化186-190
二、姚村政治权力的运作190-193
三、姚村的村落资源与“贿选”193-201
第二节 两头哄:村干部的委屈201-208
一、“风箱里的老鼠”201-204
二、人亦或保护人?204-208
第三节 威权治理与村干部的权威208-216
一、尴尬的干群关系209-211
二、村干部的权威211-216
第四节 村民闹事儿的深层逻辑216-226
一、“走钢丝”的违建当事人216-218
二、泼妇与秩序的破坏者218-219
三、泼粪:抗争?还是撒泼?219-222
四、闹事:“维稳思维”下民众行动222-226
本章小结226-229
结论:民俗学与民众生活意义的探寻229-243
一、道义与经济:村民日常生活的逻辑229-233
二、生计策略的实践:村民的生存智慧233-237
三、民俗志:民众生活意义的文字呈现237-243
参考文献243-256
一、中文文献243-254
(一) 专著243-248
(二) 论文248-253
(三) 其他资料253-254
二、英语文献254-256
致谢256-26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60-261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261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值得一看!
六六大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