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8月7日,第五届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西和乞巧民俗与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论坛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肃省文化厅主办,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中共西和县委、西和县人民政府承办。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区首席代表汤竹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孟宁,中国文联副主席夏潮,人民日报社副社长何崇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罗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朱萍,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许文海,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志凌,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孙周秦,甘肃省民协副主席杜芳,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陇南市政府市长陈青。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等三十余位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和学者,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代表,在京的陇南籍优秀人士代表,陇南市及各县区的代表出席论坛开幕式。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致开幕辞,向参加本次高峰论坛的各位嘉宾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孙雪涛说,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既是响应联合国妇女署“倡导赋权女性和性别平等”崇高宗旨,贯彻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妇女事业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也是推进国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体现。活动邀请众多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商乞巧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大计,使这一古老传统民俗节日能够走出陇南,走进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宣传、展示陇南独特文化魅力的一张新“名片”,这是280万陇南人民的希望,也是我们的期盼。
孙雪涛指出,乞巧文化,孕育于陇南悠久厚重的人文历史。陇南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陇上江南”之称,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便有人类繁衍生息。这里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中国大秦帝国的发祥地,也是孕育和发展秦文化的摇篮。众多民俗专家考证后一致认为,乞巧文化及逐渐演变形成的乞巧节,是起源并流传于现今甘肃陇南市西和、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并随着秦帝国的不断强盛,逐步在全中国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区内盛行,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参加乞巧活动的多为“闺中待嫁”的姑娘,乞巧节也被称为“女儿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孙雪涛指出,乞巧文化,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女儿梦想。乞巧是集崇拜信仰、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承载着中国女性独有的期望和梦想。乞巧女儿节保持传承了原生态的民间信仰,体现了年轻女性祈求智慧与技艺、交流生存和生活经验的渴望,展示了女性们争取家庭幸福美满的追求。一年一度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因其持续时间之长、参与女性之多,在全国绝无仅有,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因其历史传承的广泛性、独特性和珍贵性,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和县被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孙雪涛指出,乞巧文化,集中展示了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从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看,乞巧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敬畏自然、尊重劳动、展示慧巧、感恩拥有的精神内涵;从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看,乞巧文化体现了中国现代女性争取平等、自立自强、追求理想、奉献社会的生活理念。乞巧文化既反映了地域民俗文化的独特表征,又反映了人类社会科学的价值取向。弘扬乞巧文化,既利于光大中国女性勤劳贤慧、淳朴善良、向往美好的传统美德,又利于克服好逸恶劳、奢侈浮华、精神颓废等社会不良现象,更重要的在于倡导赋权女性和性别平等,着力消除性别歧视,在全社会营造平等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广大女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孙雪涛指出,乞巧文化,有助于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促进性别平等、维护妇女生存发展权益、让女性同胞们在同一蓝天下更加幸福、美好地生活是乞巧文化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将借助中国乞巧女儿节,展现乞巧文化的独特内涵,扩大乞巧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让乞巧文化成为传承中国女性智慧、技艺、美德的大载体,成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的大课堂,成为实现女性全面发展的大平台。
孙雪涛指出,乞巧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离不开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重视支持。本次乞巧文化高峰论坛的举办,充分体现了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等部门、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各位专家学者对陇南文化事业,特别是乞巧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乞巧文化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必将得到更多关注女性、关爱女性、关心女性发展的组织、团体和有识之士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陇南将借助中国乞巧女儿节,大力发展乞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有效对接、完美融合,让乞巧文化这朵奇葩闪烁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交流孕育机遇、合作铸就辉煌。孙雪涛希望,通过此次高峰论坛的举办,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乞巧文化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孙雪涛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和各位朋友到陇南走一走、看一看,品味美丽陇南的独特风韵,体验乞巧之乡的迷人风采,感受神秘古国的时代气息,共同谱写美丽中国梦的陇南新篇章。
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区首席代表汤竹丽作了题为《文化保护中女性赋权的重要性》讲话,并对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举办予以积极评价。汤竹丽说,乞巧节是有关女孩儿的节日,她们会成长为未来的成熟女性。通过教会女性重要的价值观念和传承智慧,这个节日使得女孩们对的未来生活做好准备。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之所以重要,一是因为它引起大家对女性在社会中扮演多重角色的关注;二是因为它提醒了我们,尽管在性别平等和女性赋权方面已取得巨大进步,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三是本次论坛让我们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共同克服仍然存在的困难,以确保今天的女童,未来的妇女,当他们长大后会被像男性一样平等对待。
“我期待有一天,陇南乃至全中国的女性志向高远,努力成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成为大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甚至成为中国的国家主席,对我而言,这正是乞巧的终极意义所在。”,汤竹丽对中国(西和)乞巧文化发展提出了美好愿景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高度评价了西和乞巧文化,她说,西和乞巧活动融信仰崇拜、生活期盼、民间传说、诗歌谣赋、音乐舞蹈、才艺展示和民间工艺为一体,传承久远、歌词淳朴、歌舞精彩、感情真挚、程式完整、人数众多,是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顾秀莲指出,乞巧文化在乡村青少年儿童尤其是青春少女的道路上引领了正确的航向。从乞巧的主体来看,农村青少年女性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从乞巧活动的内容来看,能产生农村女孩快乐自信成长的积极效应;从乞巧活动的影响来看,能形成关注女童的良好社会环境;从乞巧活动的内涵来看,能传承中国女性的优良传统。顾秀莲强调,传承和创新乞巧活动,不仅是影响国家五大战略定位、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更是关爱下一代,关爱少女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她希望有关方面更加深入的挖掘西和乞巧节独特的文化价值,更好的为保护传承发展乞巧文化提供学术支撑,共推乞巧文化,共建精神文明美好家园。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丙安,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立璠,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顾问、中国民协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柯杨,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史学院副院长叶春生,西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逵夫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乌丙安等专家学者对西和乞巧节遗产保护取得的阶段性突出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乌丙安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西和七夕乞巧节项目,从2008年第一批扩展项目申报成功到2013年的今天,经过了几年来有组织的抢救,科学的修复,有计划的维护和有效的传承,得到了健康有序的传播、弘扬和上规模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有示范性的大型文化空间非遗项目之一,发挥了它强大而切实的文化影响力。
就探索在社会转型新形势下非遗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乌丙安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依法保护: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0周年,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2周年的重要年份。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词是“人人都是遗产的主人”,正是为了唤起保护遗产的全民自觉,突出人人依法保护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责任和义务;二是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精神文化积累下来的财富。因此对它的保护和研究,不同于对政府管理下的一般性生活事务的处理方式,它只能用人文科学的知识理论和作业方法,遵循人类文化法则加以处理,才能科学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陶立璠教授认为甘肃西和乞巧文化在中国节日文化链中独树一帜,无论就其传承历史的悠久、时间节点的漫长(七天八夜)、仪式规模的完整,民众的普遍认同和参与等,都显示出独特的地方特点。他从西和本地学者著作《西和乞巧歌》入手,提出民俗学田野作业对乞巧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乞巧文化传承人保护和乞巧文化保护回归民间等观点,颇具启示意味。
民俗学顾问柯杨教授指出在传统的乞巧节与牛郎织女传说之间画上等号,把乞巧节人为地改变为“中国的情人节”的说法都是欠妥当的。西和保持着乞巧节古老的原初性质,也就是古老的秦文化的延续与活态遗存,是一个以未婚少女为主体的真正的“女儿节”。柯杨同时指出,西和乞巧节在历史上也在发展变化,但它不是朝着牛女爱情传说的方向延伸,而是朝着为受压迫的农村妇女争取社会地位和话语权的方向发展。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中山大学教授叶春生以南北两个“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为例,阐释了乞巧文化的传承与当代运作。一南一北乞巧文化同在“巧”字,却各具特色。西和乞巧作为乞巧文化活态传承的灵动美,融入生活、融入民众,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寄托着人们的信仰或对家乡风物的缅怀,叙说着人们的心声与诉求,世代相传,衍以为俗。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不断注入了新的内容。而民间乞巧传统工艺,刺绣、剪纸、保健枕、麻鞋、麻纸、鞋垫、香包、草编等行业,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来源,使美好的故事得以活态传承,与经济生活融为一体,更具现实意义。
作为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领域的权威,赵逵夫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乞巧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始终心系陇南文化发展。赵逵夫在他的著作中明确指出,乞巧文化渊源于古老的秦文化,是周秦文化的结晶。西和乞巧风俗盛行的原因在于首先它是一种群体模糊记忆,而群体记忆是由习俗传承而来的,牛郎织女传说是西(西和)礼(礼县)深厚文化内涵的体现。乞巧是从自然崇拜走向超自然信仰的历史转折,原始人对星的崇拜是乞巧文化产生的深远根源;西和乞巧文化意味着宗教乃至国家宗教的世俗化;西和乞巧文化反映了一种原始思维的遗留,是“神灵物”的三位一体;乞巧文化的发展演变对古代妇女地位的确立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第五届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作为西和乞巧女儿节10项系列活动之一,目前已进行6项(乞巧音乐创作活动,专家学者田野考察,乞巧文化摄影采风活动,制作乞巧电视宣传片、微电影、动漫、连环画,创作乞巧歌舞节目、网上乞巧活动)。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之后将继续举办出版学术著作和论坛文集、民间乞巧活动、乞巧文化推广普及等活动,届时将为甘肃西和乞巧文化传承推广再注活力。
2013年08月07日 14:17:08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