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晓平 苑 鹏 徐杰舜
前不久,人类学高级论坛·第一期讲习堂在塔里木大学隆重举行,我国六位人类学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受邀作学术演讲,通过启发思想,传播新知,关注现实,来推动人类学学科的发展。
叶舒宪(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阿凡达》折射日益凸显的生态危机
叶舒宪教授通过对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影片之一的《阿凡达》来阐释人类学的生态观对今天文艺创作的前沿引领作用。第一,人类学转向与文化寻根。叶教授指出,这里的人类学转向并非人类学学科转向,而是这门学科在20世纪后期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转向作用。文化寻根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大部分前资本主义前文明在19世纪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明,被认为是原始的、落后的文明。而今天《阿凡达》这部电影当中之所以将潘朵拉星球的纳威人塑造成原始人形象,用这一原始形象来教育地球人,没有人类学的知识背景是无法理解的。这是编导通过对原住民的调研,再造生活的文学影视形象,用带尾巴这样反进化论的原生态形象来反讽当下人类在智力水平、科技水平发达的情况下,却战败给了落后的外星物种,从而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就是人类思想为文学艺术、为作家们提供的转向风向标。
第二,人类学的生态观和文化资本的新时代。叶教授指出,人类学在人类进化史方面的道德认识是前所未有的。在人类学学科诞生以前,人类对自己的历史、分布、文化都是朦胧的,未知的。而人类学的研究把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活动描述为几百万年的一个历程。人类学生态观描述人类学的产食模式即食物来源分类,首先是原生态模式,人们是靠狩猎采集产食,存在于距今约三百万年;在距今约三万年时,随着以农耕为产食模式的生态出现,人类已经学会了在自然中索取,但是对自然不构成破坏;而近三百年来,由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产食模式,人们的信仰转变为对金钱以及技术的崇拜,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在索取中还加以破坏,称之为反生态。文化资本的新时代是在20世纪后期,里约热内卢会议第一次在主流媒体中出现“可持续”一词,这实际上关系到人类生态意识觉醒问题,人类学所提供的三百万年人类历程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拉开历史的距离,找出今天人类生态日益凸显的危机。
周大鸣(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国际人类学发展的趋势
周大鸣教授对欧洲及美洲的人类学发展作了解析。就欧洲各国高校人类学的发展和转型而言,考古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已经发展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尽管两者之间依然保持密切的联系。除了社会人类学传统的研究领域外,欧洲人类学学科近些年研究范围日渐扩大,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交叉学科研究和合作研究明显增强。欧洲人类学研究有几个特点:基础性、应用性和国际性。欧洲人类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基础研究继续保持强劲的优势,向内加强对欧洲及各国本土社会及其变化的研究,关注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向外扩大与国外的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讲到美洲各国高校人类学的发展和转型,周教授指出,在整个美洲大陆,美国人类学的发展和转型引导着整个美洲文化人类学的演变。美国人类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重“文化”,认为“文化”是一个整体,“社会”只是“文化”的前提,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特点之二是在人类学下设有四个分支学科:社会文化人类学,体质、医学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和考古人类学,四大分支是构成美国人类学认同的核心;特点之三是美洲印第安人研究在人类学研究中不可动摇的地位;特点之四是研究领域广泛,对社会一切问题均有涉及研究。美国人类学在考古学、生态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有着杰出的学术成果及理论创新。
周大鸣教授就当下美国人类学发展趋势, 作出了对人类学发展的展望:首先,全球化这一现象引起了人类学家的充分重视,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全球化进行了细致入微且深刻独到的洞察。其次是科学技术主义。科技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它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与此相对应,人类学对科技的关注也在增加,甚至出现了专门的技术人类学。再次是公民社会和个人权利,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学科,人类学研究一直在宏观的社会结构和微观的个人情感、权利之间摇摆不定,但尊重个人的情感、权利已经成为人类学家的共识。最后就是将人类学探讨与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有效连接,最主要的是对环境问题、恐怖主义的关注,随着理性、文化和进化心理学被用来解释人类决策的模式,人类学家在决策理论中的影响正在增加。
徐新建(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要“生态”还是要“文明”
徐新建教授通过观照东亚大陆的草原和农区,对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类型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意义作出分析,提出研究核心是对目前为止的“第二期”文明作历史阶段的界定,同时对即将进入的“第三期”文明,也就是“人类世”文明进行反思。徐教授认为,“人类世”应该被纳入人类学研究的视野。为了强调今天的人类在地质和生态中的核心作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在2000年提出了“人类世”的概念。自18世纪晚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加剧,人类成为影响环境演化的重要力量,尤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城市化的速度增加了10倍。更为可怕的是,几代人正把几百万年形成的化石燃料消耗殆尽。”“人类世”概括的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地质变化。虽然“人类世”只是一个尚未得到公认的地质学概念,然而它的影响却不会仅仅局限在地质学内部,因为它涉及了现实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徐教授还指出应回归到人类学的第三期文明,“采集,游牧”和“农耕”这两期文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人与自然的能量守恒,而第三期文明打破了这种平衡关系。徐教授解释道,第三期文明处于一种无限扩张的阶段,出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醒,“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回归均衡状态的可能。“生态”作为一个限定词,标志着构成文明的“观念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最终将会促进人类的整个文明系统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到底要“生态”还是要“文明”,这是研究人类学不能回避的问题。
关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院):自媒体产生社会能量
关凯副教授在分析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使用时,首先提到的是微博的广泛使用。微博是当下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虚拟社会,并且与我们正常的物理社会密切相关。一条只有140个字的微博,只要发送出去,所有人便都能看得到。这是一场革命,打破了原来所有受众群体仅能接收信息这一单向信息传播模式。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和以往最大的区别,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发布人,而微博就是这个实时突破性的自媒体平台。自从1998年被引入中国,互联网技术在中国迅速膨胀起来。自媒体作为一种工具,它的趋势是越来越真实化、社会化、平台化的,而微博的例子更是说明了技术的发展是如何精准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关副教授提到了去年盛及一时的“郭美美事件”。郭美美事件中出现了许多引导性的问题,广大网友不断地分析,加热,解密般地剖析,直到最后不了了之。我们可以用此事件来解释所有的互联网热门话题。由此可见,自媒体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还是一种社会能量的产生空间。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实现无所不在的及时沟通,随时都可以和全世界沟通,这就是在创造我们的社会网络的过程。网络社会的本质还是现实社会的投射,它是现实社会虚拟数字化的反映。从网络社会的特征来看,未来人类社会将向一个更复杂、更多样化、更多元化的结构发展,这一发展方向是不可逆的。
彭兆荣(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饮食是“活态”文化遗产
彭兆荣教授认为中国人的饮食具有“饮食思维”,中国的饮食体系不啻为一种思维的表述,即“饮食思维”。它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认知形态,在此基础上造化出自成一体的“物理学”,《本草纲目》即为这种生命认知的物理实例,它曾开启西方学者在认知分类方面的灵感。作为一种无形的遗产,中国饮食同时为我们留下完整的技艺系统,它不仅是饮食思维的具体,更具备了技术的“魅力系统”。彭教授援引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对《本草纲目》的评价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李时珍留给后世的《本草纲目》继承了中国传统博物学、博物志、“博物体”的传统,展现出中国文化中非西学专业所能统纳的“另类科学”——中国式的物理学知识面貌,并使之成为一份人类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国饮食属于“活态”文化遗产,不仅全面表现于现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实行的分类之中,而且具有“固性”的传承品质和“活性”的合成能力。中国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明和特色的文化表达,可以理解为中国式“饮食思维”的生成和生产,具有独特的知识生成和生产谱系。同时,中国饮食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技艺体系,是对生命理解、身体践行的“天人合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制造”的诠释根据。
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一体之下多元存在的可能
赵旭东教授认为,中国的族群关系、族群互动,不是一种理论问题,而是智慧问题。1988年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想,在20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作出语言结构的调整,思考当下中国是需要怎样的概念去笼罩今天的社会现实。因为费先生的文章题目而被大多数学者直接误读成为只专注于“从多元到一体”的这一单一向度,但实际上,在这个大的框架中,费先生并没有排斥在现实的社会场景下的“多元”容纳在既有的“一体”之中的可能性。今天如果再去思考族群关系的问题,一种现实的紧迫性在催生着理论的紧迫性。费先生在早年《乡土中国》一书中,概括乡土社会特征时所总结出来的“差序格局”概念,而这一概念是对中国社会研究高屋建瓴的理论构想。赵教授将“一体”隐喻为容器。费先生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这篇文章中,认为“中华民族将是一个百花争艳的大园圃”,在这“一体”的“大园圃”中,实际存在的是一种相互区分且有差异的“百花争艳”的“多元”局面。一体的结果,显然并非由多元融合所能直接构成,必先要求有大一统的姿态,且配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有鉴于此,对于费先生所提出的多元一体的格局的观念,要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所在,而不是简单化地只从历史的维度去证明由多元而一体的民族融合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要审视和宣扬一种在一体之下的多元存在的可能。
资料来源:人类学乾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fd1ad101015h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