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举行

《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举行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20日 11 版)

  本报讯 近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任首席专家的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

  与会专家认为,吟诵作为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遗产宝库。然而近百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致使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几乎被人们忘记,对吟诵进行抢救、整理与研究,是非常有意义而又紧迫的工作。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地吟诵传人进行系统的调查、采录,从而获取大量的影像、录音、照片、文献、报告等资料,并对吟诵的历史、现状、形态和价值进行全面考察,建立一个系统、丰富、完整的中华吟诵资料库,为国家抢救、保存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对吟诵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与推广,以激发其新的生命力。 (杨阳)

TOP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叶嘉莹:诗让人心不死

  
  核心阅读

  叶嘉莹投注精力最多的是教书,87岁了,还在带博士、硕士;叶嘉莹最爱的是中国古典诗词,至今还在为传承中华吟诵而努力着。
  “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是叶先生最生动的画像。

         

  叶嘉莹位于南开大学的家,是一间普通的两居室,除了一整面墙的书,几乎没有什么装饰。采访叶嘉莹,想连续提出两个问题都是很困难的事。来访者很多,门铃和电话交错响起,她始终耐心接听,常常露出孩童样清澈的笑容,让人不敢相信她已87岁高龄。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二批重大招标项目的立项结果正式公布。由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领衔投标的“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最终获准立项,经费资助达60万元。
  近日,这个项目在南开大学举行了开题论证会,叶嘉莹现场吟诵了《离骚》及唐诗宋词名句,演绎了这种与现代人的朗诵与阅读不同的传统诵读方式。“抢救、整理与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传承中华吟诵。”叶嘉莹说。
  吟诵本身即是古诗词文音律美的享受,用传统的方法吟诵,能充分显示出作品原有的音乐性,因此人们称吟诵为“美读”。然而目前,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没有听过吟诵,或者根本不知道还有吟诵。3月22日起,叶嘉莹在南开大学连续举行三场关于中华吟诵传统的讲座,容纳数百人的南开大学主楼小礼堂场场爆满。听叶先生讲课,是难得的享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融化在她的灵魂里,随口而出的经典诗词,恰到好处地将细微奥妙的情感,深邃隽永的汉语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那一刻,听者能和她一样忘记现在,真正体会到她常说的:诗的好处,你是终生受用的。
  叶嘉莹认为,与西方诗歌的起源不同,中国的传统诗歌以内心的感动为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带着强大的感动力量。每个人心中都是有诗的,诗的最大作用是让人心不死。正像古人说的,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我们读的古诗词,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筛选、淘汰,诗是诗人自己的生命、生活、品格、思想的体现,你读诗的时候,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叶嘉莹说。
  叶嘉莹1924年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三四岁时父母开始教她背诵古诗,她至今记得小时候听父母吟诵诗词,那种抑扬顿挫的声调,既遵循语言的特点,又根据个人的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表现出来。6岁时,叶嘉莹开始学习人生第一本教材《论语》,这一册典籍在日后对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是良好的幼学渊源,让叶嘉莹格外看重幼儿的古典文化教育。
  叶嘉莹一生中投注精力最多的就是教书,1979年,叶嘉莹回国讲学的申请得到批准,她自费回国教学,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南京大学讲课。她曾经写过一首名为《高枝》的诗:“高枝珍重护芳菲,未信当时作计非。忍待千年盼终发,忽惊万点竟飘飞。所期石炼天能补,但使珠圆月岂亏。祝取重番花事好,故园春梦总依依。”诗中表达了延续古典文化精神的愿望。
  在叶嘉莹看来,诗词是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最真实的思想,最真切的情感表露,这种思想和情感比大道理更重要。她是希望大家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对大自然和人世都有一份关怀。
  叶嘉莹如今带了五个博士研究生和两个硕士研究生,她每年在南开大学工作半年,其间给学生们上课。“师弟因缘逾骨肉,书生志意托讴吟”,作为叶先生的学生,“对她的感情不仅是学生对老师的敬重,更是师生间关于古典文化的心灵交汇和透过诗词感受的共鸣。”博士生熊烨说。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叶嘉莹都是繁忙的,她最享受的事情就是在大学的图书馆找一个小房间,尽情读书,那才是真正属于她自己的享受时光。

  (来源:人民日报)

TOP

加籍华人学者叶嘉莹致力抢救中华吟诵

凤凰网  2011年03月22日 0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天津3月21日电 (田齐 张轶帆)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南开大学教授叶嘉莹21日在此间表示,抢救、整理、研究、推广中华吟诵,迫在眉睫。当日,由叶嘉莹任首席专家的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通过开题论证。

  中华吟诵是一种介于诵读与歌唱之间的汉语古典文学作品口头表现形式,有三千多年历史,是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收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叶嘉莹告诉记者,古诗词文的语言讲究声音的高下、长短、疾徐、抑扬、顿挫及其变化,原本就有一定的音乐性。传统的吟诵方法,将文学、音乐、语言融会贯通,即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和个人对作品的理解,通过抑扬抗坠的声调表现,比普通朗诵更细化、更充分,是一种细读的、创造性的、回味式的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

  “遗憾的是,如今中华吟诵已经走到了失传的边缘。在中国大陆,亲身接受过吟诵训练的人已经不多,能够真正体会吟诵作用与效果的人则更少。”叶嘉莹说。

  她表示,抢救、整理与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传承中华吟诵。该课题将通过对中华吟诵与周边国家(地区)吟诵的比较研究,总结吟诵对旧体诗词创作的促进作用,探寻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广普及吟诵教育的可行性,并将部分研究成果、资料汇编译成英文,与各地孔子学院合作,展示吟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推动中华吟诵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承与发展。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开题论证会现场,叶嘉莹以其特有的纯美音色即兴吟诵的古诗句,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余音绕梁”之美,令听众耳目一新。(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