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新世纪神话研究之反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转自:海上风论坛
2009年12月18-19日,“新世纪神话研究之反思”学术研讨会在台湾中兴大学中文系召开,来自韩国、日本以及海峡两岸的神话学研究者们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提交了25篇学术论文。会议的方式是由论文发言人先发言十五分钟,评议人评议十分钟,最后大家讨论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包括听众的提问以及论文发言人对评议人和提问人的回应。
12月18日,会议在9点正式开始。在简短的开幕式上,中兴大学校长萧介夫先生致开幕辞,欢迎远道而来的各国学者并预祝会议成功。之后,会议进入到主题演讲阶段,中兴大学文学院院长林富士教授主持,台湾高山古道踏查专家杨南郡先生作了一个小时题为《踏查半世纪--台湾矮黑人的传说与调查》的主题论文发言。已80高龄但精神矍铄的杨先生介绍了自清朝、日据时代以来关于台湾矮黑人的文献记载,和足立太郎、鸟居龙藏、鹿野忠雄、宫内悦藏等人类学家对矮黑人的考察,以及他自己半个世纪来的在雪山西峰、那母岸、清水、浸水营等遗址的踏查经过,以证明台湾矮黑人曾真实存在而并非仅仅是神话传说。
10点10分,大会进入到研讨会的第一场。这场研讨会主要以汉画像的研究为主题,由日本西南大学王孝廉教授主持,朱存明、刘惠萍、陈器文、黄铭崇四位学者发言,钟宗宪、陈泳超、叶舒宪、陈连山四位学者分别为发言人评议。
徐州师范大学的朱存明教授首先作了《论中国古神话在汉画像中的表现》的论文发言。他认为汉画像表现的中国古神话是一种宇宙象征主义,通过分析汉画像艺术中有关宇宙创生、神话天地观的符号象征的表现图式,如“天圆地方”、“云气图”、“升仙图”等,认为汉画像的宇宙象征主义美学意义建构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使人摆脱了死亡的威胁,使人生活在一个神话审美的幻想之中,使无常的人生具有了宇宙论的意义。评议人钟宗宪认为借助图像来阐释神话是一个可开发的领域,作者提出的关于云气图的观点很有价值。
东华大学刘惠萍教授的论文发言题为《天文与人文--汉画像所见日、月图像与日、月神话》,她指出,在汉代墓室中最为常见的画像母题是日与月的图像,但这些日、月图像并非现实中日、月的真实反映,而多是以一种古典神话内容结合“人文”想象来表现。这些画像除了是一种古代神话的沿袭与表现之外,也与两汉时期人们的信仰、宇宙哲学以及阴阳学有关。评议人陈泳超认为刘教授的观点很有说服力,其缺陷是只论述阴阳而不论述五行,其实其成因不仅与阴阳有关,也与五行学有关。
中兴大学陈器文教授作了题为《玄武龟蛇双首勾环图像探迹》,文章考察了玄武的演变轨迹。就深层原型意义而言,玄武含有龟蛇交尾与蛇体自环的意义。交蛇所代表的阴阳构精,后来被蛇与龟的交合所代替,龟蛇相环是衔尾蛇意向的变形。这种演变有一种美学造型上的动因,这在潜意识中满足了人们对神秘之物的崇仰意向。叶舒宪教授对文章的结论表示赞同,并指出论文的学术史梳理十分完善,其建议是,在玄武正式登场出现之前,北边的位置出现过熊,它是帝位。如果文章能在这一问题上再考察一下,就更为完美了。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黄铭崇的发言论文题为《传世文献中的神话个体描述与远古器物上的神话图像——一个方法学的省思》, 他通过对虹、肥遗、驩兜等个案分析,认为很多图像有达时性与延时性,我们可以从图像去洞察远古神话的深层含义。评议人陈连山在肯定这种研究方式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危险性,即研究者往往容易把图像与自己所想要证明的观点结合起来,容易附会。我们难以把握图像的真正含义,在解释图像的时候容易出现偏差,所以在阐释图像的时候应十分谨慎。
下午13:30-15:10,研讨会进入到第二场,第二场研讨会分为A会场与B会场,A会场由东海大学教授胡万川主持,有杨利慧、王鹏惠、傅锡壬三位学者发言,胡万川、刘惠萍、朱存明三位学者分别为其评议。B会场发言的学者为吴晓东、瓦历斯·诺干、金绳初美,评议的学者分别为黄铭崇、郑土有与刘宗迪。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杨利慧教授首先作了《表演理论及其对神话研究的启示——兼谈神话的综合研究法》的论文发言,她在介绍了表演理论及其与神话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反思了中国传统上神话研究的局限与表演理论的不足,提出了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综合研究法的设想,并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尝试。希望在继承传统研究梳理神话演变历程的优点的基础上,吸收表演理论的可用之处,揭示神话个案文本的产生过程。
在台湾大学人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王鹏惠先生论文发言题为《从神「话」到神「画」--云南民族旅游的视觉符号分析》,其论文以云南楚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大理新城(下关)民族广场的浮雕为例,检视了当代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在旅游场域中由神“话”转变为神“画”的视觉化现象,揭示了神话在此过程中如何成为观光产业文化资本,如何被“视觉化”而成为旅游景点的民族特色装饰。
淡江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傅锡壬的论文发言题为《神话巧思在电影中的妙用》,论文以五部西方影片《香水》、《班杰明的奇幻旅程》、《黄金罗盘》、《魔幻至尊》、《第六感生死恋》与神话中的巧妙思维,如“生人祭”、“成长历程倒置”、“守护灵”、“魔术迷信”、“人鬼殊途”等对比,揭示了这些影片是如何运用这些神话中的巧思以使影片从平凡的结构中脱颖而出,化腐朽为神奇。
B会场发言人的论文集中在中国少数民族或原住民的神话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晓东首先作了题为《蝴蝶与蚩尤——苗族神话的新建构》,论文以苗族蝴蝶神话与蚩尤神话在苗族中的出现过程为案例,指出苗族新神话的建构过程受到了心理图式的影响,从而反思心理图式在田野作业以及文本解读中的负面作用,并提出了田野作业前的预设应该是开放式的,文本解读也应该兼顾语境,以克服心理图式的影响。对这篇论文发言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神话与历史的关系上,评议人黄铭崇研究员提出,神话不是历史,所以蚩尤神话难以借用考古、文献等考证。作者的回应是,神话虽然不是我们一般所指的历史,但神话是心灵史,思想史,研究神话,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人们怎样观察、认识这个世界的心灵历程,在这一基础上,神话还是具有可考性的。
台湾原住民著名作家瓦历斯.诺干以讲故事的手法作了题为《说故事的人——鲁凯人欧威尼·卡路斯盎的土地与部落》的发言,他叙述了鲁凯人欧威尼·卡路斯盎在台湾原住民文化回归运动中,在心灵挣扎之后重新回到“旧好茶”这个地方,以此说明一个民族的包括神话在内的文化对人们灵魂的抚慰作用。评议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土有认同作者的观点,并指出当前文化保护的一些弊端:貌似保护,实际上是更大的破坏。
日本北九州大学金绳初美副教授对生活在泸沽湖的摩梭人的婚姻与家庭结构、变迁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调查,她的论文发言《泸沽湖摩梭人的神话及其生活意识》是这些年来研究中的一环。文章通过对摩梭人女神神话、献给母亲的歌、成人式、祭祖、葬礼、祭山等仪式的传说的分析,指出摩梭人的民族传统文化非常敬重祖先崇拜,强调民族与家庭和谐,重视与自然共存,这些文化特征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日渐减少,使摩梭人的生活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第二场研讨会结束之后,主办方特意安排一个座谈会,主题即“新世纪神话研究之反思”。由日本西南大学教授王孝廉、台湾考试院考试委员浦忠成、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杨儒宾以及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叶舒宪主讲。在此座谈会中,浦忠成先生回顾与反思了台湾原住民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杨儒宾教授则就人们对庄子的传统看法,以诸多神话为例论证了庄子当属于儒家而非道家。王孝廉教授从新拾起一个困扰了神话学界多年的话题,提出了“我们的生活里有神话吗?如果有,在哪里?”的问题。叶舒宪研究员在反思中主张神话研究应该由“中国神话”转入到“神话中国”的深度来,“神话”的概念远远大于“文学”的概念。
19日(星期六)9:00-10:40,研讨会进行到了第三场,这场研讨会由逢甲大学李威熊教授主持,发言人有鲁瑞菁、徐志平与郑在书三位学者,田兆元、杨利慧、吴晓东三位学者为评议人。
静宜大学鲁瑞菁教授首先作了题为《端午龙舟竞渡底蕴考》的论文发言。文章指出,端午节具有两个习俗底蕴,即水葬送瘟与求雨卜岁。“午”字有交叉的意思,与五行无关,是阳衰阴盛转变的体现。在汉代的时候,由于忠孝治国的原因,人们才开始将屈原的故事与端午节结合起来,而关于端午节龙舟的竞渡,作者认为具有生死相竞、吉凶相竞和善恶相竞的底蕴。评议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指出,关于端午节的研究已经浩如烟海,但作者的文章依然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比如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水葬有关,实为难得。
嘉义大学教授徐志平的论文发言为《从比较神话学观点重探中国的天地分离神话》。文章参考了西方创始神话对于田地分离神话的界定,运用母题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各地的天地分离神话进行考察,将其分为最初的天父地母分离神话与天地再分离神话两个阶段。前一神话具有“民神异业之始”或“失乐园”的意味,后者表现先民对“天”所造成的压迫之反抗,有点接近“天灾与救世神话”。将这两种神话结合起来看,则中国的天地分离神话和西方的创世神话中的天地分离神话十分接近了。评议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利慧认为,中国天地分离神话固然可以分为这两种类型,但它们不一定有时间上的差距,另外,利用诸如毛利人神话等材料来论证是否妥当,是否应该回到中国神话本身。
韩国梨花大学郑在书教授的论文发言题为《是禅让、还是篡夺--对古代中国王权神话的解构分析》。文章对尧舜禅让传说的真实性持否定的态度,并运用了一些韩国关于尧舜禅让的传说新材料来加以论证。作者用弗洛伊德与图腾有关的理论来论证鲧、禹继承神话的真实面目是弑父。论文还讨论了成汤祈雨神话并认为其深层结构是商代的曝巫仪式。评议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吴晓东认为文章的论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拓展了人们思考的角度,但关于成汤祈雨神话的论证还过于简单,需要加以补充。
下午13:30-15:10,研讨会进入到第四场,第四场研讨会也分A会场与B会场,A会场由台湾考试院考试委员浦忠成主持,郑土有、山田仁史、陈泳超三位学者发言,郑阿财、浦忠成、鲁瑞菁三位学者为评议人。B会场由成功大学陈益源教授主持,田兆元、高莉芬、钟宗宪三位学者发言,鹿忆鹿、赖锡三、陈益源三位学者分别为其评议。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土有在A场首先作了题为《来自田野的声音--流传于浙江民间的盘古神话解读》的论文发言,文章通过将徐整所记之盘古神话的四个部分,即“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在其中”、“盘古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日长,天地日渐分离”、“盘古垂死化身”,与从浙江多年搜集的盘古神话及相关开天辟地神话进行比较,再结合徐整的生平经历,推断出徐整所记的盘古神话来源于越地,即今浙江地区。
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山田仁史的文论发言题为《台湾原住民有关星辰的观念与神话》,文章指出,台湾原住民的星辰观念中,有把星辰当作太阳、或当作天等观念,这主要体现在雅美族的神话之中。卑南族所流传的两兄弟变成星星的神话可能是东南亚《星型羽衣说话》故事的变形。泰雅族把金星看成猎人射熊。邹族关于星星的神话与历法有关。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陈泳超所作的论文发言题为《夔龙是什么龙——作为地方信仰实践的远古神话》,文章探讨了夔龙的形成过程:夔与龙在典籍中分别为舜帝的乐官与言官,在湖南省蓝山县,他们被认为是舜帝南巡礼乐教化的随奉大臣而受到立庙祭祀。后来夔庙被载入了祈雨的功能,而民众始终将夔与龙连带称呼,致使“夔龙”被视为将军或神兽之龙。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田兆元在B场首先作了题为《中国神话史编撰与神话理论建构》的论文发言,他认为,神话及神话历史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类型加以研究。对待神话历史,宜以合法性和认同性为神话的基本属性;而神话主体将是一个特定的具有共同的神话目标作为认同的族群;神话的形态将是一个以神圣叙事为中心的结构体系;而神话的发展,其发生、传播、消歇与复兴表现形式将被重点关注。
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高莉芬的论文为《一的复数性--汉代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及其配属动物图像研究》,文章指出,汉画像中的“兔”明显存在两种象征系统,一是“月中兔”,多与日轮中飞翔的阳鸟配对出现,一是“西王母配属兔”,多以执杵捣药的形象出现。捣药兔具有“不死药”的象征意义。同时文章也检视了捣药兔的一些地域性变异。此文的观点得到评议人的首肯,对此文章的讨论集中在“为什么兔子会进入到月中去?”的问题上,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锺宗宪的论文发言题为《现代神话小说比较研究--以〈奔月〉、〈最后之箭〉为例》,鲁迅的《奔月》以及王孝廉的《最后之箭》三部曲都是取材于神话传说的后羿、嫦娥故事群,钟宗宪教授以“神话小说”创作的角度对这两部小说加以分析、诠释、比较,认为前者是单纯地借故事人物的重新典型化来表现作者所指涉的现实,后者则是以后理解的方式,用现代主义的手法对故事进行再演绎与再创造,并赋予了深刻的人生关怀。在此比较分析基础之上,作者认为魔幻写实作品与神话的主要差异有两点:1、前者必定以现实的时间观念为基础,而神话无此需求;2、魔幻写实作品的作者与接受者都不再对叙事内容抱持信以为真的态度,而是将扭曲的时间观念视为文学表现手法,以此为前提,魔幻写实作品与神话在创作思维上有雷同之处。这或许是现代神话小说创作的未来趋势。
下午15:30-17:10,研讨会进入到第五场即最后一场。第五场的A会场由南华大学教授郑阿财主持,鹿忆鹿、陈连山、刘宗迪三位学者发言,叶舒宪、徐志平、高莉芬三位学者评议。B会场由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江乾益主持,林泰胜、松浦史子两位学者发言,陈旻志、王佩琴二位学者为评议人。
A会场的论文发言都是《山海经》研究方面的内容。首先发言的是来自东吴大学的鹿忆鹿教授,她的论文题目为《明代的<山海经>研究——以<中国日用类书集成>为中心的考察》,她首先指出,从胡文焕《新刻山海经图》与《新刻裸虫录》可以看出,在万历年间同一年刊刻的这两本书将山海图一分为二,有二元构成的情形,神兽异物在《新刻山海经图》,而诸夷异人在《新刻裸虫录》。《诸夷门》一书也有此二元构成的特点。其次,作者从胡文焕所刻二书与《诸夷门》的刊刻用意,探讨其中山海图的地理书、旅行志、职贡图等意义,异物异人等异象都是为穷远博见,格物致知的实际用途,由此肯定《山海经》的博物学特征。此文也试图思考研究《山海经》的另一路径,提出了“明代日用类书《诸夷门》与《山海经》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母本”这样令人深思的问题。评议人叶舒宪研究员认为文章中提及的书籍是《山海经》研究中比较新的材料,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新刻裸虫录》中所列的方国哪些是文献中的,哪些是现实中的国家,而哪些又仅仅是神话传说。同时他也提出怎样辨识“博物”的问题。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连山副教授的论文为《对〈山海经〉巫书说的批判——重申<山海经>为原始地理书》,他认为,自从鲁迅把《山海经》定性为“巫书”,经过其他学者的发展,影响很大,但此说对《山海经》内容的概括存在明显的偏差,对《山海经》所处时代文化面貌的理解不够全面。他借鉴地理学界的观点,从《山海经》的主要内容、基本框架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来分析,指出它的性质是原始的地理志。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宗迪从事《山海经》研究多年,这次的论文为《<山海经>的时空观》,文章指出了《山海经·大荒经》一书真实而系统地反映了上古天文学和时间制度的许多重要环节。此书据图为文,其所据古图并非单纯的地图,而是旨在通过四方群山的写照建立一个辨方正位、观象授时的时空图。评议人高莉芬提出了大荒图与山经图到底是何关系的问题,以及大荒东西经的日月所处所入山到底是六座还是七座的问题。
第五场研讨会的B会场里,来自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的林泰胜教授所作的论文发言题为《觚的奥秘--<论语>6:25的意象思维分析》,作者以《论语》里的句子“觚不觚,觚哉觚哉”为分析对象,指出这句话展示了孔子正名观最基本的形态。作者从“觚”讨论属性与原型的问题,又从“不觚”来讨论“名——形象”的正名范式,再从“觚哉觚哉”来讨论“名——角色”的正名范式。文章认为,在孔子那里,形式本身具有意义,并且真正重要的是遵守那种形式的思想。
日本应庆义塾大学助理教授松浦史子的论文发言题为《瑞祥志中“五凤(发明.焦明.鹔鹴.幽昌.凤凰)”之来历——以前田尊经阁文库<天地瑞祥志>引<乐斗图>为端绪》,作者认为,《宋书》对五色大鸟的灾异观念表现淡薄,原来在《后汉书》中被视为“凶兆”的“近似凤凰五色大鸟”,在《宋书》中已经被作为“瑞祥”采录于同书“符瑞志”的“凤凰”项目之中。
17:10-17:20,大会闭幕。中兴大学中文系陈器文教授致闭幕辞。她首先祝贺会议的成功,感谢来自各地的学者们到中兴大学参加此次会议,大家汇聚一堂,实属不易。她感慨此次会议提交论文不乏诸多闪光点,令人欣慰,同时也感慨这次会议虽然在名称上强调了研究的反思,但紧扣题目的论文并不是很多,回顾神话研究成败得失以及未来的路怎样走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下去。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