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因地制宜的黑衣壮民居

因地制宜的黑衣壮民居

因地制宜的黑衣壮民居


□ 战争 文/图


《中国民族报》2009-1-23


广西百色地区那坡县村落。村寨多随地形与山势,布局自由分散,既不存在纵横轴线,也没有明显的村寨边界。受地形影响,村寨规模一般不大。




广西百色地区那坡县村落的水柜。那坡地区用水很不方便,近年在政府扶助下,每家都建了水柜,以满足人畜饮水。水柜依地势而建,并根据蓄水量确定水柜的大小。水柜不仅靠敞口接雨蓄水,还主要利用地势汇聚小溪,有的大水柜修了几百米长的小渠到水柜,以扩大蓄水面积。不少村寨把山上水柜的水用钢管接到家里,可以称得上天然的自来水。



二层的四壁以木板封围,铺板为楼。中间宽敞的厅堂,是家庭的生活中心和接待宾客的地方。正中板壁上设有供奉祖先的神龛神位。




二层为生活起居场所。壮家人的火塘,是一家人炊煮就餐、烤火取暖之处。现在即使用上了沼气和电器的家庭也离不开火塘。




为适应湿瘴环境,吊脚楼房屋两层的较多,下层圈养家畜,堆放杂物,二层为居住生活层。前檐的4根立柱用圆柱形础石支垫,这种石木结合,既古朴又稳重。


  在广西百色地区的那坡县,世居着以黑为美的壮家人,因大山深处交通闭塞,至今传统文化浓郁,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壮族文化的基地之一。                    
  那坡县境内,气候温热,壮族先民就地取材,又适应气候环境,营造了“牛畜其下,上以自住”,但格局不同的干栏式民居,如龙合乡达文屯的“传统干栏”和吞力屯的“凹形干栏”等。壮族称干栏式建筑为“麻栏”,以5开间居多,采用木构的穿斗屋架。下边架空的支柱层多围以简易的栅栏作为畜圈及杂用。上层中间为堂屋,是日常起居、迎亲宴客、婚丧节日聚会之处。围绕堂屋分隔出卧室。干栏式民居具有通风、防潮、防盗、防兽等优点,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我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这类民居规模不大,一般3至5间,无院落,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皆在一幢房子内解决,对于平坎少,地形复杂的地区,尤能显露出其优越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