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农业科普画册:《耕织图》刻石拓片

农业科普画册:《耕织图》刻石拓片

2012-08-14   王义康   《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下册


《耕织图》刻石拓片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初绘
清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摹刻
长54.5厘米,宽36厘米,现存23幅


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石刻《耕织图》是宋代耕织生产水平的集中反映,它对当时乃至后世普及耕织生产技术发挥过重要作用。
《耕织图》分为耕图与织图两部分,耕图21幅,织图24幅,共45幅。每幅配有五言律诗一首。耕图不仅描绘了水稻生产过程中从选种、育苗、插秧、除草、收获,直至稻谷入仓等各个环节,而且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当时水稻生产的技术,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有的绘画突出表现了宋代江南地区水稻生产精耕细作的特点,如为了培育出优良的秧苗,确保水稻产量,育苗、乃至插秧前对土地要进行耕地、耙地、耖地,还要用碌碡平整土地等等,工序极为细密;为了保证水稻的长势,要求及时对秧田进行多次除草工作。如“插秧诗”叙述了当时江浙地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插秧时使用秧马的情景,使这种先进生产工具的便捷性、有效性跃然眼前,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技术的传播。织图部分描绘了从养蚕、种桑、纺丝、织丝到成衣各个环节,包含了养蚕、种桑、纺织等多方面的生产知识,并且展示了蚕桑纺织业方面多种生产工具。同时作者在《耕织图》中对当时江南农民现实生活中的艰辛也给予了关注。
《耕织图》的作者是楼俦(公元1090—1162年)。为国推广技术他以连环画的形式绘制《耕织图》,使其成为一部生动活泼的农业科普画册。这种表现形式,即使面对文化程度不高劳动者,也易于帮助他们领悟复杂的耕织技术与生产环节、过程。因此,成书以后就受到高度重视,并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当楼 俦将《耕织图》正本进献给南宋高宗后,得到皇帝的嘉赏,并宣示后宫,临摹了《耕织图》的织图部分,加以修改,定为《蚕织图》。南宋时几乎各州、县府中均绘《耕织图》,以便于推广普及耕织技术。元明清各代也广为描摹模仿。元代程棨编绘的《耕织图》,图数与楼俦 的一样,基本上摹自楼 俦的《耕织图》。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楼 俦《耕织图》被引用编入《便民图纂》。清康熙皇帝时,有人进献宋版《耕织图》,康熙皇帝命令宫廷画师焦秉贞绘制《御制耕织图》四十六幅,刻版流传。但《御制耕织图》对楼俦 的《耕织图》修改之处较多,已失楼图原貌。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又令画院将程棨摹本《耕织图》刻于石上。程棨摹本《耕织图》和乾隆《耕织图》刻石原放置在圆明园多稼轩,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焚毁圆明园,程棨摹本《耕织图》二卷被劫走,现藏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乾隆刻石《耕织图》部分被毁,幸存的23块刻石在民国初年被徐世昌收为己有,镶嵌在私宅花园墙壁上。1960年,徐世昌私宅被拆除,《耕织图》刻石被移交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