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年俗中的器物文化
□吴少华
来源:上海群众艺术馆网站
“年俗”,即过年的岁时习俗,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沉淀,也是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
传统的“年俗”活动,系新旧年交替的仪式过程,一般从腊月廿三(北方为廿四)送灶揭开序幕,“送灶”也叫“祭灶节”,然后忙于过年准备,经除夕,迎来了“春节”。因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故又称元旦、元正、元日、元辰、端日。辛亥革命后。我国采用公历,将1月1日称元旦,原先的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过了春节,就要闹元宵,元宵节是十三上灯十八落灯,故一般视过年过到正月十八,也有的地方过到正月底。在“年俗”中,除上述的节日外,还有立春、人胜、谷日、送穷等节庆活动。
上海地处“东南之都会,江海之通津”的地理位置,移民的历史很悠久,早在明代时就已出现了不少异地客居士族,例如明代豫园主人潘允端的祖籍在常州。又例如大名鼎鼎的南宗绘画创始人董其昌,《上海县志》卷十八载:“先世汴人”。鸦片战争后,上海辟为通商口岸,于1864年开埠,从此,上海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五方杂处,百业交集,万民流动。如潮的异地移民,或贵或贱,或富或贫,无一不将家乡故里的生活风俗带入这座新生的城市,迅速地与本土文化交融起来,并受到西方外来的文化影响,演绎出一种全新的文化,这便是海派文化的历史渊源。“过年”习俗,便是海派文化中的传统积淀。
“年俗”,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许多无形文化是通过有形文化得到体现的,在有形文化的载体中,各种器物文化又是非常重要的门类。在海上年俗的器物文化中,内容丰富,五花八门。其中,有自古既有的遗存,如投送名刺的拜帖盒,象征吉祥平安的宝瓶。也有源于江浙皖的习俗之物,如盛放瓜子糖果的九子盘,雕镌精美的“银台面(餐具)”。还有在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中创新的品种,如俏丽美女的月份牌,独具一格的小校场年画。更有的是受外来文化影响下产生的物品,如五光十色的女性胸针,反映年俗的香烟牌子。笔者就《海上年俗风情展》展出的部分器物,作点介绍,让我们来认识传统年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其精致的艺术价值。
祖宗画
又称“祖宗像”,过年供奉祖先的画像。沪上的祖宗画,大多由江浙皖地区传入,入画的祖宗都必须伉俪配对,通常从一代至五代,民间有宗族不出“五服”之说。祖宗画上的人物,必须是官服衣饰,还要标清官衔级别,这种官品并非是真实的,大多系虚构。祖宗画采用传统工笔肖像画技法,画祖宗画的画匠一般为哑巴,因为画祖宗画时不能有所口误,出言不逊要渎污祖先之灵。江浙派的祖宗画通常只有人物形象,而徽派的祖宗画在人物的背后还有画作。民间供奉祖宗画,按例要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要供奉到正月十八日落灯,也有到正月底的,供奉时要设供桌,上摆供菜供果,每天拜磕二次。
月份牌
近代诞生于上海的新式年画,有的上面印有一年的月份。它用擦笔淡彩作画,以近代印刷机印制成的彩画片,内容主要为时装美人。月份牌年画的形成和外国资本的输入及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商品倾销的竞争有关。最早的月份牌,是光绪二年(1876年)时上海徐家汇的土山湾印刷所出品,至1902年开始有彩色石印,1911年上海英美烟草公司输入小胶版印刷机,从而为印刷精美彩色月份牌创造了技术条件。最早的月份牌画家是周暮桥,采用的是传统年画技艺。在月份牌年画艺术风格的形成中,郑曼陀首先使用了擦笔淡彩的画法,造型准确,真实感强,构成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由于月份牌受到人们的青睐,后来它演变成一种商品的广告画。
甘蔗凳
压榨甘蔗汁的用器。上海过年吃甘蔗,虽有“节节高”的寓意,但更是源于浙东地区的“甘蔗封门”风俗,相传除夕夜封门时,要用两条长红纸书写“封门大吉”,相交斜贴于门上,又选红皮甘蔗二支,各以红绿纸束之,上面插以柏枝,倚于门上,称之“盈门甘蔗”。等到元日开门之仪,燃放爆竹,将封门甘蔗取进,置于厅上供桌两旁。钱塘吴存楷有诗云:“蔗竿矗立守蓬门,老境须甜直到根”。甘蔗凳就是用来压榨甘蔗的器物,它的造型通常是一张小条凳的模样,上置压模,凳头有流槽,利用杠杆的原理,压榨甘蔗汁,即快捷,又实用。甘蔗凳是贫富人家均可置之的器物,一般可用榉木制作,考究者可用黄花梨木。
九子盘
春节时招待宾客存放蜜饯糖果的器具,它由九个小瓷碟组成一个正方形的果盘,玲珑精致,外有漂亮的木盒,一般都采用花梨、红木制作。木盒的顶板,大多采用车边玻璃,玻璃上有刻花描彩图案,中间的字饰,一般为双喜与寿。九子盘的分隔采用方、菱切割法,外面两圈的瓷格为正三角形,中心的为正方形。瓷格通常为粉彩,图案有花卉、仕女、童子、龙凤等吉祥物。后期也有贴画工艺的。由于九子盘里有九个瓷格,使用时难免碰碰磕磕,所以完整无损的较为珍贵。另外,九子盘也有圆形的,瓷格也有超过9个的。旧时,能用得上九子盒的,大多是殷实之家。
拜帖盒
又称“拜帖匣”,系过年时投送拜年帖子的用具。据传,送拜年帖的风俗起源汉代,当时称“名刺”。唐宋时谓之“门状”,明清则叫“红单”。在清代,人们贺年送红单时,上面写上姓名分送给亲朋好友,以示祝贺,称为“飞帖”。在投送红单时,将拜年帖子放在小木匣子里送去,这小木匣子便是“拜帖盒”。送“飞帖”一般是小辈或者家佣的差使,送到对方门户上,主人接过拜帖盒取出拜年帖,然后在拜帖盒内放上喜钱还给来者。拜帖盒,是主人的身份体现,故所有钱人家的拜帖盒都十分讲究,通常为红木,精致者有紫檀、包鳄鱼皮的。
暖炉
暖炉系取暖的器物。暖炉通常用铜材制作而成,它按造不同的用途,分为脚炉、台炉、手炉与袖炉。脚炉放在地上而踩在脚下,台炉置于桌几上,可供数人同时取暖,手炉则把握手间,而袖炉更小,可藏于袖笼间。暖炉的历史悠久,清周生《扬州梦》卷三:“手炉脚炉,用上白铜镂山水,填石蓝,或用紫铜。男子则有袖炉球大,中置小碳圆,布囊放袖中。”沪上的暖炉由江浙传入,其中手炉制作最精美,造型有圆、椭圆、海棠、瓜棱、梅花等,炉身錾花镌纹,炉盖镂雕精美的图案。材质有紫铜、黄铜、白铜、银白铜等,最精美的还有珐琅工艺的。把柄有双、单之分,双把为优。传统手炉制作的名家是明代嘉兴的张鸣岐,采用红铜打制,工艺非常精致入微。
海派年俗中的器物,源于“五方杂居”的移民风俗,限于篇幅,不能再一一列举。但我们能从上述的器物中窥见它的丰富性与艺术性价值,同时它又是海派年俗的载体,通过这些有形的文化遗产,折射出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吴少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