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电影《入殓师》背后的思考:死亡也是生命开始

电影《入殓师》背后的思考:死亡也是生命开始

  生死之间的责任与尊严
  ——电影《入殓师》背后的思考

中国新闻网 2009年09月02日 09:09 来源:法制日报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诗人对于生死的美化,是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但却不是我们真实的归宿。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死亡,来得突然、凌乱,让人措手不急,不仅不能如秋叶之静美,反如台风过后一片狼藉。我们害怕死亡,也许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后的孤寂与尊严的丧失,被人嫌恶,被人当作一摊腐肉、一具尸体,任你活着时再风光无限,死后也是臭皮囊一副。想到这些,我们悲从中来,我们恐惧、害怕与绝望。


  然而电影《入殓师》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死亡,一种不仅静美,而且绚烂与肃穆,死后比活着更有尊严的死亡。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让我肃然起敬,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让我意识到,原来人还可以这样离去。

  对生命思考的转变

  影片男主角小林是东京某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手,但乐团突然解散,他不仅失业了,还因为购买昂贵的大提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小林知道自己水平有限,在艺术之路上已经无法再走下去,于是决定放手回老家山形。这个时候,小林对自己说:“自己一直坚信的梦想,也许根本不是梦想。”他对于生命的理解,已经开始变化。

  回到老家,开始找工作的小林无意中从报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上面写着:不问年龄,高薪保证,工作时间短,无试用期,欢迎没有经验的人。对于只会拉大提琴的小林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工作机会,于是他决定去试试。出人意料的是,这份在广告上写着旅行方面的工作的公司。原来是一家专门做入殓工作的公司,社长告诉小林,这个“旅行”,是指送人踏上安详的旅程。

  第一次跟随社长外出工作的小林就碰到了已经死去两周、身体开始腐坏的老人,在工作现场,他无法遏制地呕吐。

  腐朽的死亡气息让他害怕,但也再次让他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真正开始接受这份工作是第二次跟随社长去给人入殓。经过社长的清洗、化妆,死去的女人仿若又重新活过来,更使开始对社长不恭的死者的丈夫向社长说出“这是我看到她至今最美的一次”的话。小林对于入殓这项工作有了新的理解,他开始感受到“使已经冰冷的遗体复生,授予其永恒之美,那是准确、冷静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爱”。

  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

  小林接受了这份工作,但身边的人并不理解,朋友的冷漠、妻子的离去、世人对这份工作的鄙夷,让他动摇了,不知自己是否应该坚持下去。社长向他说出自己为什么开始从事这份工作的原因,向他说出自己的人生感悟。但直到小林第一次亲自进行入殓,接受了死者家属的感谢和跪拜,他才真正体会到这份工作的崇高和其深刻的含义。这份工作对于小林来说,不再是一份高薪的工作,而是梦想、责任与尊严。

  妻子回来了,但依然不能接受小林的工作,直到她参加澡堂老奶奶的入殓仪式,看到丈夫是如何工作。入殓仪式有一种魔力,它使死者复生,生者动容。小林因为看到社长进行的入殓仪式而接受了这份工作,妻子也因为看到小林进行的入殓仪式而理解了丈夫。而作为观影者的我,在片中每一次出现入殓仪式时都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这是一种完全无法控制的自发情感,让人心生敬意,对逝者、对死亡、对生命的崇高敬意。

  影片的最后,小林通过对抛弃自己30年的父亲的入殓仪式而彻底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实现了对父亲的原谅。最后一个镜头,当小林和妻子把自己送给父亲的小石子贴在妻子身怀六甲的肚子上时,影片最终给我们的信息,不是死,而是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死,也许是一扇门,死并不意味着结束,穿过那里,走向下一站。”

  实现梦想、责任与尊严

  《入殓师》全片浑圆工整,一气呵成,几无可挑剔之处。影片并不煽情,一切都是淡淡的,无论是片中的情感、演员的表演,还是久石让的配乐,都是宁静而深远的,没有刻意地铺排,但每一处,又都是经过精雕细刻,仔细打磨的。

  仪式是日本文化中一个极重要的元素,从茶道、花道、香道到剑道,一切都是按照仪式的程序一丝不苟地进行,不能有丝毫的差池。入殓的程序也体现了这种仪式化特征,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益求精,这不仅是对于逝者和他们家人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作为大提琴师的小林,为活着的生命制造美;作为入殓师的小林,为死去的生命制造美。少了这种仪式,入殓就失去了其最核心的美和意义。

  影片中小林和妻子对入殓的看法的改变,都是通过这种仪式而实现的。而每一个死者的家庭,对死者最后最真实的情感表露,也是通过这种仪式而完成的。片中的社长不信任何宗教,但却让人感到他的信仰之力强过任何宗教,因为通过入殓仪式,他实现的是对生命的信仰和崇敬,是一种最原始、最质朴、却又最强大的力量。

  《入殓师》看似在说死亡之事,只是平实地记述了一个年轻入殓师的成长经历,但反映的内在精神却是无限的生:死亡不是冰冷恐怖的终结,而是优雅从容的升华。死去的人,比活着时能感受到更多的爱、宽容与尊重。人生从来都不是完美的,每一个人活着时,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像身为男儿身却极俊美最后因性别困扰而自杀的死者;像曾经是母亲心里听话乖巧的女儿死时却是小太妹装扮的死者……错误,永远都存在于我们的人生中,让我们无法释怀,不得解脱,就像小林的父亲,到死也不能原谅自己的过错。但在《入殓师》中,通过死亡,人生获得了完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死者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尊严与谅解。

  死亡,也是生命的开始。通过对死的尊重,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生的意义。

  □孙长钰

TOP

传孔子曾为“入殓师” 靠主持丧礼为生

熊建

中国新闻网 2010年12月14日 11:2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前两天偶然看到日本一部拿过奥斯卡奖的电影《入殓师》,讲日本一个地方有一种职业,以一种优雅的仪式给故去之人更衣、化妆、敛入棺材,将对死者的尊重体现得淋漓尽致,将对生者的抚慰表达得贴切可心。

  看的时候总有一股很熟悉的感觉,好像在哪里接触过。快看完时,我才发现,这很像儒家丧礼的精简版。

  丧礼为中国古代凶礼之一。《周礼·大宗伯》:“以丧礼哀死亡。”古人把办理亲人特别是父母的丧事看作极为重要的大事,很早就形成了一套严格的丧葬制度。

  由于文献不足,商代以前的丧礼制度已难稽考,而周代的丧葬制度经战国时期学者的整理,有较详细的资料保存在儒家经典“三礼”之中,主要包括选坟设墓(埋葬制度)、举办丧事(丧礼制度)、居丧祭奠(丧服制度)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分设不同等级,程序很复杂,名目各有五六十种之多,绝对是繁文缛节。笔者试摘《仪礼·士丧礼》记载的几个步骤加以说明。


  将死之人一定要居于正室。弥留之际,家属守在床边,把很轻的丝绵新絮放在临终者的口鼻上察验是否还有呼吸,而且“男子不绝于妇人之手,妇人不绝于男子之手”。

  为死者招魂,由“入殓师”(专业术语叫复者)拿着死者的衣服,面向幽冥世界所在的北方,拉长声音高呼死者名字。反复多次后由另一人接过衣服给死者慢慢穿上。《礼记·檀弓下》解释道:“复,尽爱之道也。”这一仪式是表示为挽回死者的生命而做最后一次努力。

  招魂后,把死者安放在正室南窗下的床上,用角柶插入死者上下齿之间,把口撑开,以便日后饭含。用燕几固定死者双足,以便日后着履。用特制的敛衾覆盖尸体。还要在尸体东侧设酒食,供鬼魂饮用,明清时俗称倒头饭。

  在堂前西面的墙下挖坑为灶,烧洗米水为死者洁身,给死者理发、剪指甲。表示洁净反本。

  日本入殓师做的工作是不是跟上述记载相似?好像是把儒家丧礼制度中与死者相接触的那一部分单独提取出来,尤其是把为死者更衣装扮的过程加以精细化,让旁边的亲人看着逝者犹生,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想到再也不能相守,内心最诚挚的哀思便油然而生,或哀恸不已,或撕心裂肺。

  中国人历来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广泛的社会需求促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儒”。最晚到殷代就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大约就是早期的“儒”,《说文解字》称之为“术士”。胡适在《说儒》中说,这种职业地位低微,收入也少,且没有固定的财产和收入,仰人鼻息。

  中国古代丧礼的门道很多,儒者为其赋予了尽量合理的意义。比如《礼记·问丧》中,有人问,为啥人死了三天才入棺下葬?解释是:亲人故去,孝子悲痛万分,在地上滚着哭,想让死人复生。等三天是等着复活呢。三天还活不过来,孝子也哭累了。此时下一步葬礼所需的衣服、东西都准备好了,远方的亲戚也赶到了,正好下葬。

  类似这种说道非常多,绝非一个“入殓师”就能总结、践行出来。而是来自千年前,靠一代代儒者的言传身教而流传下来。那么,身为至圣先师的孔子是否也从事过这一行当?

  有一种说法,孔子靠为别人主持丧礼为生,直到他50岁后出去做官。此说真假不论,但《史记·孔子世家》上明确记载,孔子到齐国去,齐景公想重用孔子,但宰相晏婴阻挡,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

  孔子带了那么多徒弟,不是谁都有工作,而且平时不能老学习啊,也得挣钱,于是主持葬礼这一“儒”的老本行势必不会放下。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可能正是基于自己过往当“入殓师”经历的一种反思。

  晏子批评孔子为首的儒者倾家荡产办丧事。这也是所有批评古代丧葬制度的常用说法。其实这些礼仪制度有其合理之处,也确有存在的必要,只是太过繁琐。日本的入殓师有意无意间简化了儒家丧礼制度,使之具备了超越民族的力量,进入小说、搬上银幕,流播全球。这不能不说是日本人的高明之处。

TOP

这个电影很感人~~感动之余,对日本的丧葬文化也有了一点儿了解~~久石让的配乐很唯美,恰如其分地烘托了电影氛围~~

TOP

无论是生人还是往生者,我们都得好好对待,因为我们的明天也是他们的昨天。善待他们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