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乡村教师的喜事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乡村教师的喜事

乡村教师的喜事

王小草陶卿喜结良缘!这位竹山宝丰镇姑娘任教于武陵县乡村学校,数十位“娘家”同事送亲到竹山县城去。
  竹山,又名筑山,古城南临堵水,旧时舟楫云集,为巴山一大货物集散运转中心。昙城现仅余南门,直通大街,与倚南城墙而建昙街呈十字形。古街,古墙,古城,古砖,仅此一段矣!
先说竹山县名的来历.
  说法有二.西魏改安城县为竹山县。唐朝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说:县邑之北百里,有黄竹山。昔时山多竹,其色皆黄,故西魏命邑名曰竹山。另一种说法是城西五里有一山,名为筑山。” “两字谐音,于是,筑山就被称为竹山了。民间传说此山有两根水桶一般粗的百年老竹,因此,改筑山竹山
  竹山县第一部县志,写成于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年)。作者是当时知县史求忠.乾隆十六年(1746),知县常青岳主持修纂了第二部县志。嘉庆九年(1804)范拼谷编撰了第三部县志.咸丰九年(1859)周士桢任竹山知县,于同治四年(1865)完成了第四部县志
  从志书中,我们知道竹山县位于鄂西北。地跨东经lO9°32—IlO°25’、北纬31°30’— 32°37’之间。东连房县,西交竹溪、陕西句阳,南接神龙架林区、四川巫溪,北邻 郧县、陕西白河县。县治城关镇东南距省会武汉市682公里,东北距郧阳行署驻地十 堰市172公里。
  旧属古庸国。春秋楚灭庸置县,秦、西汉为上庸县,属汉中郡。东汉至南齐为上庸郡。南北朝梁时为安城县,西魏因黄竹岭之竹色黄,改名竹山。为罗州治。隋、唐时属房陵郡,宋、元因之。明初属襄阳府,后属郧阳府,清沿旧制。中华民国初属襄阳道,民国二十一年(1938)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其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国三十五年(1946)成立竹山县人民民主政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竹山县属陕南行政主任公署。1950年仍归属湖北省郧阳地区。 1952年属襄阳专区,1965年后属郧阳专区、地区,1994年属十堰市。
  仔细说来,竹山县的历史开始于宋开宝年间(968—975),是时省上庸县入竹山县,奠定了沿用至今的竹山县建制规模范围与名称。
  这一切,都在堵河水的呜咽声中,在我们眼前展开一幅幅画卷.如果你有兴趣,请你找到野莽先生的大作<梦游古国>,在那部长篇巨著中,堵河历史将细细的叙述在秦巴山川上.
堵河,古名"武陵水""孔阳水",又名"陡河".《水经注》中记载:始言堵水,终言堵口,故总谓之堵河,即今官渡河也,东注汉水。.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旧石器时代》的地图上就有堵河的名称,故后续地图也沿用此称。不过,在《清一统志》中有堵水一名庸水之称,此因堵河流经大部地域为古庸国之故。庸国,即古之竹山竹溪县境.
  堵河由西、南两条()源流汇合而成。西()源流叫汇湾河(亦称泗河),源于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北境——陕西省镇平县的杉树坪,沿途有49条河溪汇入,其长约100公里;南()源流叫官渡河,源于川、鄂交界之大神农架北麓——台子上的阴条岭,沿途汇入九条较大溪流,其长约93公里。两支源流于竹山县两河口处汇合。汇合后的河流即称为堵河。
  十堰直接汇入汉江的仅堵河、神定河和茅塔河,除堵河河床较宽,流量大,可以通航外,其余均为季节性河流,雨季洪水成灾,旱季河水断流。堵河,是汉江水系的第一大支流,总体流向由西南而东北,跨经陕西省的镇平、平利和湖北省的竹溪、竹山、房县、郧县、十堰等两省七县、市,流域总面积11725平方公里。
  堵河,鄂西北第二条水上运输线,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朝代,对流域内的生产、生活交往,通商贸易,文化交流,军事运输等,都曾起着重大作用。是鄂西北经济、文化、生产技术交流的重要通道。其上游竹溪、房县、竹山的土产、山货、竹木等,可经郧县运出,发往省内外各地;豫、陕及湖北各地的物资、京广杂货、铁器等,可经汉江沿堵河运进鄂西北山区各地。
  可以说,正是堵河形成了今天的竹山县,历史上又是如何?
  1990年,在堵河入口处的郧县境内发现的古代原人头骨,经北京周口店原人发现者贾兰坡教授鉴定:比北京猿人要早150万年以上。于是,贾兰坡将人类起源史上限由“170万年以前改写为“300万年以前
  地质学揭示:九州中部的秦巴山是地球造山运动中首先崛起的两大山系,距今约有八亿年历史,早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昆仑山系约有七亿年。由此可知,汉江早于黄河、长江形成好几亿年,是名符其实的祖母河

  唐代著名学者杜光庭在考察伏羲女娲创世原址后提出了人类起源堵河说,在《奇异记》中,他指出:今房陵上庸界内有伏羲女娲庙,为抟土造人民之所。  据《镛城集仙录》、《神仙全传》、《康熙字典》、《博物志》、《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等权威著作记载:仗羲女娲抟土作人在竹山县境(古称上庸),炼石补天也在竹山县境(即今宝丰镇东的女娲山上),而且伏羲悟画阴阳八卦太极图、传授性命双修大法也在竹山境内(即今官渡镇的伏羲传经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