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竹溪清真寺二百年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竹溪清真寺二百年

竹溪清真寺二百年

晨起微雨,逛进小巷子。旧城东门内五景,以钟彭楼为首,另有文庙文公祠清真寺丰登寺。如今文庙无,文公祠无,丰登寺无,仅余清真寺钟鼓楼。鼓楼整旧如新,那是十余年的事,清真寺门楼如旧,却是近日的事了。
竹溪县清真寺旧址(今城关中学大门北侧),原建城关后街,与古文公祠(今法院)隔街相对。这街即今日之大巷子。它与小巷子平行,同后街垂直相交。据考:清真寺与文公祠同时破土兴建于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清朝郧阳府台杨某,奉行朝庭对西北回教剿抚兼施,对内地回教羁縻怀柔政策,不惜远道重金从北京购回阿文铜版精装本《古兰经》三巨册,分送竹溪、竹山、房县清真寺,竹溪清真寺自此获得了第一套完整的“古兰经”,被竹溪回族民众视为至宝。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古清真寺建寺100周年之即,由社头柳得彦、杜占魁、闻建顺、柳吉门四人重修,并新建礼拜大殿一座,建筑格局精巧、殿宇雕饰古朴,周围环境清幽,门窗多系木雕剔透花卉,殿中书有“真主”、“穆圣”经文,上有横匾,两旁有木雕对联,都是远涉西安大寺请著名阿訇用阿文写后镌刻的,书法笔走龙蛇,苍劲有力,是内地回民文化艺术珍品,现保存陈列于清真寺中。
民国5年(公元1916年)新建大殿落成后,各项宗教活动盛况空前。不仅如此,为使伊斯兰教文化传统后继有人,经竹溪回民坊间社头提议,并经回民大会公议决定,利用老大殿举办专供回民子女就学的“经文小学”,其目的主要是传授宗教知识,兼学其他文化知识,这所纯宗教性的学校,由清真寺阿訇兼任教师,主要课程有《孩听》、《杂学》两门。《孩听》即以阿拉伯语诵读“古兰经”部分章节段落。《杂学》主要内容是信仰、大净、小净、礼拜、斋戒、婚丧、祭祀、饮食起居等宗教规范知识。在旧中国这所竹溪回民自己的学校,使竹溪回族民众受益匪浅,但好景不长,这所清真寺创办的学校,在1937年(民国26年)因兵祸匪害而停办。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回民上层人士和社头倡导“教育救国”,召开了回民公决大会,用募捐集资的办法,在清真寺内创办了“回民进化小学”,此学校在清真寺大门右侧建教室及教师办公生活用房共8间,同在此清真寺内另开大门进出。该校招录回汉两族子女入学,回族因人少,学生只占五分之二,汉族学生占五分之三,初招两个班、后扩至四个班,学生达200余人,一律享受免费待遇。课程设置有国语、算术、常识、美术、音乐、体育6门。先后聘请回汉族具有乡师毕业的专职教师和高中、高小毕业的兼职教师共6名。清真寺免费为回汉民众办学的义举,受到竹溪城关广大民众的嘉许。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门处处刁难,不予备案,于1941年秋被迫并入城关镇中心学校,原聘教师一律解雇,不少穷苦回民子女失学。至解放初,回民文盲高达95%以上,能受高等教育的更是屈指可数。
解放后,由于清真寺毗连一中校址,为发展教育事业,适应形势需要,校、寺双方协商调换,1952年三度召开回民大会协议,并经竹溪县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公决,将没收座落小巷子甘姓、吴姓地基和房屋与清真寺调换,并补清真寺校田15.8亩,签定合同,重新修饰。从此清真寺于19521017日迁入新址。由于甘姓、吴姓房屋是土木结构老房子,后来清真寺也陆续经过几次维修,现已成为破败危房,清真寺及县民宗局正在积极想办法筹集资金,予以重建。划给回民坟山90方丈,并发了田地所有权证书。
1958年以后,党的宗教民族政策受到“左倾”思想干扰。寺产回民公墓坟地建起了竹溪县养猪场,寺产一担田和部分北坡坡地也在此后被日升、东风村集体无租耕种。 “文化大革命”期间,清真寺也被作为“革命”对象,寺内珍藏的全册阿文《古兰经》及历代相传的宝贵典籍被烧毁
该寺于199612月正式批准登记,是我县唯一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内设大殿、水房、殡仪室、厨房等基础设施的清真寺历经近180年的风吹雨打,房屋主体破损严重。县委政府了解此情况后,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方案,近年来县委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先后对该寺水房、阿訇住房、大殿及部分基础设施进行拆旧建新及修缮。2009年,国家烟草总局领导及时立项拨款10万元用于修建清真寺水房,于20105月建成并正式启用。2010年初,国家烟草专卖局又向竹溪增拨100万元扶贫专款用于清真寺礼拜殿建设,如今,总建筑面积约为560平方米的新大殿已于装修完毕,现已正式投入使用。

回回民族从诞生的那天起,就辗转奔波,征战、屯田、经商,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迁徙到那里,清真寺就出现在那里。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穆斯林举行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亦称礼拜寺。系阿拉伯语“麦斯吉德”(即叩拜之处)意译。《古兰经》云:“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中国唐宋时期称为“堂”、“礼堂”、“祀堂”、“礼拜堂”,元代以后称“寺”、“回回堂”“礼拜寺”, 元末明初,因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寺院才被称为“清真寺”。明代还有称清真寺为“礼拜堂”、“礼拜寺”、“回教堂”等等。“清真寺”沿用至今。西北地区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族穆斯林,至今仍沿袭原称“麦斯吉德”,或称“哲马尔提”(Jamaat,即寺坊)
由于《古兰经》要求穆斯林每日要做五次礼拜:日出时、正午、下午、日落和夜晚,在古代没有时钟的情况下,很难掌握统一的时间,因此在清真寺外见有宣礼塔,每到礼拜时间,要有大嗓门的人在塔上大声呼唤,有的大清真寺四周有许多宣礼塔,一般为四个,朝着四方。
以前清真寺不允许女性入内,现在比较开明的国家也允许女性参加礼拜,但一般所有的清真寺都不允许非穆斯林入内,认为他们是不洁净的。
早期清真寺的建筑简朴无华,如麦地那先知寺主要由围墙圈成院落供礼拜,房顶供唤拜,再设一简单讲台供宣教即可。其后随着穆斯林建筑艺术的发展,结构严整、雄伟壮丽和带有装饰艺术的建筑群相继出现。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是礼拜大殿,方向朝向麦加克尔白。大殿正面墙中ib有凹壁(米哈拉布),左前方有阶梯形讲坛(敏白尔)。较大的清真寺还有宣礼塔。塔顶呈尖形,故称尖塔,系唤拜之用。
清真寺与穆斯林一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职能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1)宗教活动中心:每日“五时拜”,每周的聚礼,每年两次“会礼”,都到清真寺举行。宗教节日,如先知诞辰,都在清真寺庆祝。婴儿初生时命名和亡人的殡礼也要到寺内请阿訇主持举行。
(2)宜教中心:自从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清真寺第一次“聚礼”时发表宣教演说后,清真寺就成为宜教的场所。此后在每周“聚礼”日和每年两次“会礼”中,通过“呼图白”(讲演)方式宣教成为定制。
(3)宗教教育中心:在伍麦叶王朝时期,各地清真寺开始附设学校,教读《古兰经》。阿拔斯王朝时期,许多著名清真寺同时也是著名的同名大学所在地,如埃及的爱资哈尔大学,摩洛哥非斯的卡拉维因大学,突尼斯的栽突那大学等。
(4)文化中心:清真寺多附设有图书馆,也附设有医疗机构。如也门萨那清真大寺图书馆是阿拉伯世界清真寺最大的图书馆之一。
(5)处理穆斯林民事的中心:一般穆斯林间有关婚姻、遗产、商业等纠纷,都在清真寺内按教法规定解决或调处。
(6)穆斯林联系交往的中心:平时忙于自身事务,礼拜时聚会一起,特别是每周的聚礼和每年的会礼时,共同礼拜,互致色兰,清真寺起到了凝聚和团结的作用。
(部分文字参考吕筱铨《竹溪清真寺的变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