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静宁《燎疳节》

静宁《燎疳节》

感谢平凉的推介,转到此处,以飨众坛友。从片中的介绍和仪式本身来看,似乎应该是“燎”

TOP

静宁县简介(转自百度百科)

静宁县目录[隐藏]
县情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旅游资源 经济状况 社会事业 民俗风情 历史人物 静宁特产县情概况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旅游资源 经济状况 社会事业 民俗风情 历史人物


   静宁县

[编辑本段]
县情概况  甘肃平凉市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东经105°20'-106°05',北纬35°01'-35°45'。东界宁夏隆德县、南接秦安县,西连通渭县、北邻西吉县,西北与会宁县毗连,东南与庄浪县相依。县境南北长81公里,东西宽68.75公里,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东距平凉110公里,西至兰州220公里,312国道横穿腹地,古为关陇要冲,称咽喉之地。素有“陇口要地”之称。“静宁”一词,取“宁静安谧”之意。县城所在地为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城关镇县府路1号,邮政编码:743400,电话区号:0933 。

  静宁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600-2245米,地形为葫芦河流域河谷川地、河谷盆地、丘陵坡地和梁峁地,有大小梁峁1098个,山梁总长1652公里,主要山梁有13条,以葫芦河为界,东侧系六盘山分支,西侧为华家岭余脉。地层以陆相岩层为主,部分地区有火成岩出露。土壤为黄绵土、黑垆土、红粘土、新积土、沼泽土等六个土类,黄绵土为主要土类,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1.18%,分布于全县各乡镇的山坡和梁峁。其中有机质含量为0.92%,全氮为0.072%,速效磷为8.24PPM,速效钾170.1PPM,适宜种植小麦、洋芋、糜谷、豆类、中草药等作物。全县梯田面积达到132.8万亩,人均3亩,梯田化程度达到90。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荞麦、莜麦、高粱等粮食作物和洋芋、豆类、胡麻、油菜、苹果、早酥梨、蔬菜等经济作物。

  全县林木有70多种,分属236科。杨、柳、槐、椿、榆为主要用材林木,分布较普遍,川区多种植加拿大杨、北京杨、钻天杨、柳、槐,山区多植早旱柳、山杨、臭椿、白榆、槐,造林面积达到71.4万亩,森林覆盖率8.9%。苹果、梨、杏、桃、花椒为主要经济林木,经过产业调整,逐步形成了“南部苹果、北部梨”的发展格局,果园面积达到30.2万亩,果品总量达到7.3万吨。种植的药材主要有:党参、南沙参、黄芪、甘草等近40个品种。适宜种植的花卉有:野丁香、文竹、牡丹、玫瑰、月季等31个品种。已发现的野生植物有:黄花、野韭、小蒜、苋麻、野胡麻、野荞麦等40个品种。野生动物,在康熙年间仍见虎、熊、豺、鹿、黄羊、青羊、水狼多种。目前,发现的兽类有15种,鸟类27种,两栖爬行类13种,其他虫类多种。2000年以来,该县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养殖业,养殖业以猪、静宁土鸡和牛、羊为主。

  静宁县内已探明的矿产有:李店镇杜家大湾铁矿、仁大乡高家峡铁矿和老虎湾铁锰矿、威戎镇受家峡铅锌矿、城关镇和司桥乡交界处的白土岔粘土矿以及高界镇与会宁县交界处的罐子峡煤矿,资源有10余种,铅、锌、铁、石灰石矿储量丰富,品位较高,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静宁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159天,年均日照时数2238小时。年平均气温约7.1℃,最热7月,月平均气温19.6℃;最冷1月,月平均气温-7.0℃。降水分布时空不均匀,夏天较多,冬春较少,年均降水量450.8毫米,最大值在1964年为690.4毫米,最小值在1971年为228.5毫米,可靠值38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469毫米。全县河川径流主要靠降水产生,多年平均径流深度28.1毫米,年径流总量2.8621亿立方米,其中外县入境2.2451亿立方米,该县自产6170万立方米。县境以葫芦河为干流,其东西两侧有9条支流,从北向南陆续汇集,并且境内无天然湖泊。

  河流以葫芦河为干流,东西两侧有高界河、红寺河、南河、甘沟河、李店河、甘渭子河等9条支流,年径流总量2.86亿立方米。

   静宁县地图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全县辖城关镇威戎镇界石铺镇八里镇李店镇城川乡司桥乡曹务乡古城乡双岘乡雷大乡余湾乡仁大乡贾河乡深沟乡治平乡新店乡甘沟乡四河乡红寺乡细巷乡三合乡原安乡灵芝乡等5镇19乡、392个行政村、2320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委员会。2006年底,全县总人口46.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45万人。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15人/平方公里。民族以汉族为主,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1210人,居住较为集中。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该县域自汉置成纪县、阿阳县,宋置德顺军、陇干县以来,境内多处置县,自元代后,始改德顺州为静宁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静宁州为县。静宁之名,始见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置静宁州,沿袭宋、金“静力寨”首字取安静宁谧之意,以表达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

  静宁即古之成纪。据专家考证,历史上的成纪曾经三迁,而最早的成纪故城就在静宁,遗址位于现在静宁县南部治平乡和李店乡交界处的刘家河与五方河二村之间(兰州大学教授冯绳武《甘肃地理概论》),后经历两汉、三国、西晋、十六国至北魏时废,至北周宇文化时复置成纪县,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地震,成纪县治移到秦安显亲川,北宋初年,又由显亲川迁徙至天水,这才是秦州天水成纪。据考证,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相传始画八卦,肇启文明的伏羲氏和“炼石补天”的女娲氏就诞生于此。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伐戎,灭国十二,开地千里,秦国势力达到县境,秦长城经过县境西北,这里被正式纳入秦朝版图。周赧王三十六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置陇西郡,县境属之。成纪县设置时间未见于记载,但据古城内出土文物考证,建城时间不晚于战国,作为县,始见于西汉初。

  西汉时,在今静宁县域置成纪、阿阳二县。成纪在南,治所在今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东南约半公里处;阿阳在北,治所在今静宁县城南附近。此后成纪县历东汉、三国和西晋、十六国时期,北魏时一度被废,到北周复置,中经隋代和唐初,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秦州地震,秦州州治由上邽(今天水)移至敬亲川(今秦安县北),成纪县治也由静宁县移徙敬亲川,与州治同城。汉唐时期,地处边境的静宁(即当时的阿阳、成纪二县)的兴衰盛败,同整个西北地区的形势浑为一体。一方面民族纷争,战火频仍,西汉有匈奴,东汉有羌人,十六国有“五胡”,隋唐有吐蕃,先后在西北地区与中原王朝逐鹿争雄,给社会生产带来了极大破坏。另一方面,随着中原王朝国力的强大,边境各族人民的和睦往来和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经济文化又有过相对发展的时期。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中线由长安西行,经甘肃的泾川、平凉、定西,过兰州,沿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南线由长安向西南经甘肃临洮、临夏地区到青海,再由青海扁都口进入河西到敦煌。静宁县地处“丝绸之路”东段之中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丝绸之路商旅往来的影响很大。

  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举兵北伐,灭了远在太原的北汉政权,统一了北方。但是雄踞于陕甘北部边境的西夏政权却与宋王朝南北对峙,始终是宋朝在北方的劲敌。地处边境的静宁,其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渭州知州曹玮在陇山外之笼干川修筑陇干城(今隆德县城),作为抵御西夏的军事要塞。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于南市城(即唐南使城)置静边寨。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泾原路安抚使王尧臣奏准,以山外(指今六盘山)通边、静边、隆德、得胜四寨建为德顺军,以陇干城为军治。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置陇干县于外底堡(今静宁县城),并将德顺军治移陇干县,军、县同治一城。绍圣四年(1097年),筑威戎城。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金人南侵,整个中国北部包括静宁在内没于金人的统治之下。金世宗大定年间,改静边寨为静边县,寻复为寨。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改德顺军为顺州,隶熙秦路。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改德顺州,隶凤翔路,升格后的德顺州,领有陇干、威戎、治平、水洛、隆德、通边六县,其中前三县在今静宁县境,后三县在今隆德、庄浪境内。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改德顺州为静宁州,领隆德县,另将德顺州东部分置庄浪州,同隶陕西行省巩昌路。明初,静宁州领隆德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平凉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庄浪为县,和隆德县同隶静宁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隆德县直隶平凉府,静宁州唯领庄浪一县。清顺治五年(1648年),庄浪县直隶平凉府,此后静宁无领县。康熙三年(1664年),裁撤前明苑马寺,将安定监六营之地并入静宁州。雍正六年(1728年),因通渭地震,县治移安定监,遂割安定监属地隶通渭县。其时,静宁州下设二坊十二里。二坊即阜民坊、养民坊;十二里为泰安、乐土、遵教、仁和、义和、通化、广城、勤农、务本、从政、治安、更名里。

  民国二年(1913年),改静宁州为县,全县分为5区,辖123村,隶书属泾原道。民国十五年(1936年),属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期,推行保甲制度,全县划为6区、294保。1940年撤区,改为18个乡镇、164个保。1942年,静宁南8镇(通野、章麻、良邑、水洛、焦韩店,朱家店、宁阳和计都)划归庄浪县,将庄浪县广盈乡、云翠乡部分地区划归静宁。当时静宁有城关镇和威戎、仁和、新民、仁当、治平、甘沟、红寺、高界、单磑、云翠、殷平等12个乡镇、105个保。

  1935年9、10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前后途经静宁,毛泽东和一方面军总部在静宁界石铺曾作短暂停留。次年10月,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静宁,在界石铺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部分部队会师,进入陕甘根据地。1949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进大军,解放了静宁,属定西专员公署。1950年5月25日划归平凉专区。1958年11月撤庄浪县并于静宁县。1961年12月与庄浪县分设,隶属平凉专员公署至今。2002年平凉专员公署撤地设市,静宁县隶属平凉市

  2003年12月8日根据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平凉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甘民区复字[2003]49号),以及平政发[2003]180号文件:静宁县撤销七里乡,将该乡并入界石铺镇;撤销祁川乡,将该乡并入甘沟乡:撤销石咀乡,将该乡并入古城乡;撤销田堡乡,将该乡并入四河乡;撤销后梁乡,将该乡并入雷大乡;撤销阳坡乡,将该乡并入仁大乡。撤并后全县辖5镇19乡。
[编辑本段]
旅游资源  静宁,是羲皇故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灿烂的历史,给静宁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留下了独有的文化遗产。这里有秦汉时期的成纪古城遗址、庙儿坪古文化遗址、靳寺汉墓群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有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存146处,有明代建筑群静宁文庙静宁清真寺,有气势宏伟、古朴典雅、规模宏大的成纪文化城,有风景秀丽的西岩寺山、九龙山,有奇峰错列、幽谷盈香的仙人峡,有红军胜利会师地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旅游胜地。

   1.文物古迹
  

  瓦垅纹玉琮 1984年出土,系墨绿和田玉制作,莹泽明彻,色度柔和,质地精良,为齐家文化玉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代表,是祭祀天地、山川、祖宗的礼器。该器高14.7厘米,孔径6.95厘米,端径8.2厘米,射高1.65厘米,重920克。形体呈圆角方柱,外方内圆,两端突射,器表四面以垂直凹槽为界,在四棱转角处琢雕宽带,宽带上又阴凿平行瓦垅纹十三道,若加以间隔瓦垅纹的十一道突起阳线棱,便呈现出阴、阳叠错的粗细线纹饰。玉琮的抛光工艺上,磨垅光洁而不留据、钻、凿、磋的痕迹,使得器形浑圆规整。

  黑彩禾纹曲腹盆 1987年出土,为一级文物。通高20.8厘米,口径30.5厘米,底径12厘米。宽唇沿,敞口,曲腹内收,小平底。泥质红陶,色呈桔黄。口沿下至腹部饰黑彩禾纹,纹饰与原始祈农活动相关。器物整体色彩鲜明,线条柔和,纹样生动。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白彩圆圈纹尖底瓶 1986年出土,为一级文物。通高37.2厘米,口径6.8厘米。敞口,圆肩,尖底,腹部附一双小宽带耳。陶质属泥质红陶,色呈桔黄。颈肩部饰白彩重叠圆圈和弦纹,耳以下饰细绳纹。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齐家文化大玉璧 1984年出土,为一级文物。呈不规则圆形(又称璧羡),直径27.3厘米,大体呈绿色,为祭祀祖先的礼器,属齐家文化。

  汉代盘螭蒲纹璧 1974年出土,为一级文物。内径4.3厘米。两面纹饰相同,分内区、外区,内区蒲作底,涡纹凸起,外区浅刻四组盘螭纹,一周绳纹分界内外区。大体呈墨绿,杂有灰白石瑕,产生于汉代。1996年9月被鉴定。

  西汉漆耳杯(羽觞) 1986年出土,为一级文物。木胎,漆表呈黑、红二色。饮酒器,又名羽觞。体形椭圆,两侧口沿处各附翼状月牙形耳。外壁面和口沿涂黑漆,内壁涂红漆。耳和口沿处饰曲折回纹、曲折三角纹及蝉纹。整体色泽鲜艳,轻巧精致。

  西夏铜官印 1983年出土,为一级文物。方6.7×6.7平方厘米,厚1.2厘米,连直柄纽通高4厘米,重545克。印文为阴文,西夏字,九叠篆体,初步释为“统中使印”。柄顶端刻一西夏“马”字(即汉语“上”字),表示用印之方向。据考核,印与宋元丰七年(1081年)十月发生的宋夏静边塞之战有关。

  明代虎字铜火筒 1983年出土,为一级文物。体长37.2厘米,口径14.1厘米,尾径9.6厘米,重15千克。体分大碗口、前堂、药室、尾銎等部分,筒身中铸两道束,筒身两侧有合范缝。身刻“虎贲卫虎字拾贰号大碗口筒重贰拾伍斤玖两洪武五年八月吉日宝源局”三十字铭文。

  成纪古城遗址 位于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为西汉所置成纪县治。城址总面积25万平方米,城址为正方形,今存约14万平方米,西北部和东部残留城墙长490米。整个故城址压在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上,在道旁、河滩和城址内,到处散布大量秦汉时期的板瓦、筒瓦、回纹铺地砖和灰陶器物残片,还有部分唐、宋瓷片。城外四周山坡上秦汉墓葬众多,出土了大量文物。1974、1987年在王沟村清理的4座西汉墓葬中出土了铜、玉、铁、漆等类文物500多件,珍品不少,如蟠螭纹青玉璧、变体云纹漆耳杯、“司马源”铜印等。在故城西南1000米处王家沟庙儿坪西汉墓葬区,先后发掘秦汉墓葬5处,车马坑1处。墓葬出土大量秦汉文物(参见庙儿坪墓葬区)。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陇右大地震,成纪县被毁,县治南移至秦安显亲川。宋治平四年(1067年),名将郭逵又在成纪城废墟上筑治平寨。城址的西北,东北部至今残留400多米城墙。遗址文化层堆积深厚,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其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静宁文庙 位于静宁一中校园内。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原建筑面积18076平方米。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至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坐北向南,顺中轴线依次为先师庙门、戟门、大成殿,戟门内为四合院落。大成殿九脊顶,七开间,造型宏伟。戟门歇山顶,五楹。庙门作牌坊式棂星门。整个布局主次分明,结构严整,造形独特,气势宏伟,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1993年3月被甘肃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静宁清真寺 位于静宁县城站院巷内,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迄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初建时规模不大,约700平方米,后来随着穆斯林人数的不断增多,自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来,曾三次翻修扩建。建筑布局依西向东,以礼拜大殿、邦克楼、牌坊为轴线,南北两侧配有厢房。建筑全貌颇为考究,传说是聘请四川名匠仿效当年刘备金殿建造的。现存的礼拜大殿面积390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由歇山、悬山顶和两坡卷棚连接,建筑形式独特,古建筑中少见。中门上顶悬挂民国十七年(1928年)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赠送的“见义勇为”牌匾。对研究明代建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现为静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之一,又是全县城穆斯林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三忠祠 也称乡贤祠,是为纪念抗金名将涪王吴玠、信王吴璘、武穆刘锜三位乡贤而修建的。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在县城东郊外建“三忠祠”,乾隆五年知州杨国瓒重修,占地10亩左右,坐北向南,祠院内北面建有大殿两座,一为“八蜡祠”(稷神),一为“三忠祠”。清同治十年(1871年)七月,陕甘总督左宗棠西征,路过静宁,驻跸逾月,率官兵及地方官民到三忠祠祭奠吴、刘三将军时,刻立祭碑,正面刻“功固西陲”大字,碑阴镌有长文。祠殿门楹悬挂“三将忠魂昭青史,千载功业祀春秋”的楹联。抗日战争时期,为纪念中条山战役中静宁籍阵亡将士李芳田、受天祐和上海战役牺牲的贾德利3人,县政府奉命制忠烈将士牌位3座,供于三忠祠吴、刘三将军牌位之侧,每年清明节,由地方官民举行祭祀以示纪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关民众在峰台山重建“三忠祠”。

   2.旅游景点
   静宁县旅游景点
五台山 位于静宁县城南1.5公里处,原为翠屏山西峰,因山势五叠而得名。

  五台山自宋元在山麓“湫池”旁始建乱石神庙起,先后建有真武庙、药王洞、文昌阁、子孙宫、香山洞、磨针洞等处祠宇。庙宇建筑造型奇特,殿宇飞檐挑角,雕梁画栋,亭台洞窟,小巧别致,结构严谨。面山乔灌木盘根错节,以丁香为主的野花遍布山坡,其它杂树野草夹于其间,景色宜人。山间道路蜿蜒崎岖,攀山而上,奇峰危崖,引人入胜。景区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6万平方米,是一块待开发的旅游热土。

  九龙山 位于静宁县八里乡,海拔1998米,属祁家大山余脉,相传,汉刘秀起兵西行讨伐隗嚣曾于此避难得救。光武帝登基后钦题“救龙山”,遂得名。山体蜿蜒起伏,与西岩寺山遥遥相望,右侧成环抱状,有藏龙卧虎之势。山上树木茂密,庙殿亭阁较多,是旅游、避暑的胜地。每当春回大地,九龙山上野花竞放,蜂蝶飞舞,古椿百态,状似蛟龙出水,玄鹤展翅,犹如耕农扶犁,宫娥掌灯。至秋高气爽,登高极目,山势开阔,阡陌纵横,田园织绵,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真乃一处佳景。

  西岩寺山 位于静宁县八里乡,距县城约三公里,山势连绵起伏,由北向南延伸,最高峰海拔1964米。北魏时期有僧人在此修建寺院而得名,是静宁最早最大的道教圣地。山上气候宜人,草木茂盛,奇花异草遍野。已恢复修建大雄宝殿、玉皇洞、菩萨殿及塑像26尊,存有壁画36幅,收藏部分汉砖瓦、枯木化石等重要文物,是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

  文屏山 文屏山在静宁城南1.5公里处,又称娘娘庙山,东与峰台山相望,南和五台山毗邻。山上建有十一殿、两楼、两亭、两庙、一洞、一天梯。三月满山青翠,玫瑰花绽放,从陡峭的山坡,沿杨柳绿绿的幽径,弯弯曲曲的小道顺山盘上。山顶和山坡上各种山花盛开,五颜六彩,蝴蝶翩飞,蜜蜂繁忙,真是鸟语花香,美不胜收。站在山下望山顶,庙宇楼亭矗立山头;站在山顶看山下,一泓清水绕山前。每年古历的七月十二日,是文屏山庙会之日,庙会期间,每天游人达万人以上,热闹非凡。

  仙人峡 位于静宁县城南25公里处,葫芦河流经峡谷,自然景致奇异,人类古迹斑斓,极有开发前景。峡谷南北长百里,东西宽数丈,幽谷窄隘,众壑纵横,有天然拱桥“仙人桥”“一线天”“龙马城”“天宇崖”等景观,是钟灵毓秀之圣地。仙人峡与传说的伏羲、女娲降生地成纪水及成纪城仅一山之隔,因龙马出、仙鹤翔而显神奇,因伏羲女娲居处而闻名于世。仙人峡是葫芦河流域的最大峡谷。峡谷里景致奇异,人类古迹斑斓,而且还有无数瑰丽的神话和奇妙的传说。

  烽台山 该县充分利用烽台山地处城的优势,把农业深度开发与观光旅游有机结合,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建成的集植树造林、兴水节灌、观光农业、旅游娱乐于一体的观光农业示范园。该园区涉及城关、八里两镇3村,总面积6500亩。根据当地传说和史料记载,结合宣传成纪文化,建成了仿古山门、伏羲大殿及3处观光亭,维修了古城墙,建成了烽台山庄。栽植红富士苹果、美国潘桃、黑宝石李子、黄金梨、凯特大接杏等果树经济林3450亩,直柳、云杉、侧柏等各类高档绿化树89万株,配套修建了莲花喷泉、游泳池、旱冰场等娱乐设施,增强了公园的文化气息,提升了园区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使整个山体得到了全面绿化、美化,初步建成了四季长青、风景宜人的县城新景点。

  成纪文化城 成纪文化城位于静宁县城中心地带,是静宁县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之一。由中国著名工程设计大师任震英先生和高级建筑师左国保等专家设计,占地面积66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伏羲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局、旅游局、档案馆、八卦坛和石刻碑廊。整个建筑为秦汉建筑风格,高大宏伟,古朴典雅,内涵丰富,环境优美。成纪文化城已成为弘扬研究成纪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珍珠林 珍珠林位于古城乡兴隆山上,面积50多亩,景区树木茂盛,树种繁杂,以稀有珍珠树为主,各种花草生长于灌木丛中,形成了典型独特的珍珠林小气候。建筑物为隋唐时期所建,有三清洞、玉皇洞、菩萨洞、菩萨大殿、钟楼、药王殿等古建筑,有大小神佛像36尊,历来是道教、佛教活动的场所。吸引着大量前来旅游观光的人群,发展旅游前景十分广阔。

  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紧临国道312线,交通便捷。1935年10月,红军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界石铺,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中央领导人在这里宿营,并召开群众大会,播下了革命火种,留下了光辉足迹。纪念馆由刘澜涛题写馆名,占地2384平方米,建筑面积272平方米,设有4个展室,陈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博古、彭德怀等长征时期珍贵图片40余幅,以及红军用过的电话机、铜灯、办公桌等实物16件。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础和旅游胜地,每年有大量游客、学生到此观光旅游,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编辑本段]
经济状况  史籍《禹贡》把全国分为九州,静宁为“雍州之域”,当时的雍州“沃野千里,水草丰美,宜农牧。牛、羊衔尾,群羊塞道”。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500年左右,农牧业生产中,以牧业为主,畜牧业较发达。到北宋时期这里逐渐变为以农为主的农业区或半农半牧区。

  历史上,静宁之地位于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交界地带,屡为战场,为防西北蒙古族入侵,明朝军队曾采取“放火烧山”的对策,此外,由于人口增加及自然、政治、经济等原因,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几度走向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人民改土造田,兴修水利,推广优良品种,改进耕作制度,发展农业机械,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联产承包制,调整了农业结构,注重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

  静宁工业的起步较晚,一直在发展的道路上艰难前进。20世纪初,本县只有手工业。民国七年(1918年),县知事周廷元等集股开办罐子峡煤矿,毛君武等集股开办中和火柴厂,此为静宁县工业的萌芽,不久相继停办。1940年,除一些小作坊及数家成衣的手工业外,全县其他工业均未形成规模,只有少数手工业匠人不定点、不定时的进行做工。1942年,王尔全等开办纺织推广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停办。1947年,张字言等人开办民生火柴厂。至1949年,全县大小企业共有162个,其中私有工业一个,个体手工业161个,总产值46.3万元,其中,私营工业占5.18%,个体手工业占94.82%。

  1956年,对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形成国营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通过50年的发展,静宁县逐步形成以建筑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等为支柱,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的工业体系。工业主要集中在城区,乡镇企业大多数分布在各乡镇府所在地和重要公路沿线。

  建筑工业是从事工程建设的单位和集体用建筑材料、建筑设备进行厂房、道路、住宅、城镇等建设的行业。静宁县随着城乡建设的日益发展,建筑材料的生产不断增多、建筑设备不断提高,建筑队伍日益扩大。

  1976年,该县在铁厂的水泥生产车间的基础上成立了静宁县水泥厂,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后进行生产线配套和机立窑改造,生产能力逐步扩大,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该县也对水泥厂进行体制改革。现在,水泥厂已经形成集水泥、工艺制作、塑料薄膜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下设威戎水泥厂。该集团公司生产的水泥畅销区内外,是该县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基地。除此之外,该县生产建筑材料的还有静宁县砖瓦厂,后梁石料厂和遍布各乡的私人砖瓦厂,使该县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遍布全县的建筑材料生产供应体系。

  进行建设的机器被运用到生产当中,打夯机、汽车、混凝土拌和机、卷扬机、装载机、吊机等现代化机械应用在建筑工地,大大提高了建设施工的速度,提高了建设质量,承建工程建设能力也不断加强。

  该县1975年6月始建县建筑工程队,现在该县已有建筑、设计单位多家,如静宁县第一建筑公司、静宁县第二建筑公司、静宁县第三安装公司、静宁县规划设计室等。这些建筑单位活跃在省内外,形成技术水平高、作风硬、质量高的建筑队伍。这支队伍,完成该县城区总体规划任务和全县村镇规划任务以及城区、乡镇建设任务,并完成高规格,大型建筑群的施工项目,如静宁城纪文化城建筑群、静宁宾馆等工程的设计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静宁县只有一家火柴厂。20世纪70年代,建设化工厂和橡胶制品厂。现在全县化学工业企业有静宁火柴厂,静宁县化工厂,静宁县橡塑集团公司,静宁县宏达磷肥厂,产品有火柴、磷肥、各类橡胶与塑料产品、炸药等。这些化学工业企业,基本全部分布在静宁城区,由于技术、市场、信息、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原因,许多企业市场不大、产品滞销、资金紧缺,开工不足。只有化工厂和宏达磷肥厂因市场较好、销量较大,发展势头强劲。

  静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更多的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妇女劳动力被解放出来,为该县发展纺织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此基础上,该县相继建立了静宁县针织厂、静宁县地毯厂、静宁县服装鞋帽厂、兴飞地毯厂、静宁县地毯厂,并涌现出了许多裁缝培训学校,培养了大批纺织、缝纫人才。该县生产的地毯、挂毯畅销全国并有大量出口。近几年,随着经济的的发展.静宁地毯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期.涌现出了以涌泉地毯,涌泉汽车地毯坐垫,为代表的企业.将静宁地毯的发展带到了新的阶段,通过以涌泉手工汽车坐垫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产品已经由普通的手工地毯转型为手工羊绒汽车坐垫、手工羊绒汽车脚垫、手工沙发垫、手工羊绒地毯、手工羊绒家居地毯,, 静宁地毯
静宁汽车地毯之手工羊绒汽车坐垫成为兰西亚麻凉垫.河南羊剪绒坐垫之后全国坐垫行业三大分类和主要生产区之一

   静宁地毯之手工汽车坐垫
今天通过祖辈一代代传承,静宁手工地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静宁地毯产业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关怀下,已经成为农民的支持产业之一,也成为农民致富的渠道之一

  该县粮食和农耕区畜牧业产量都很丰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食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食品加工工业也应运而生并有长足发展,在原县属食品加工工业不景气的同时,私人食品加工小工业迅速发展。主要分布在静宁县城内和部分乡镇,如:城区内肉食品加工工业、糕点生产、豆腐、粉条、食醋、面粉、酿酒等的加工和生产都十分活跃,及大地丰富了该县的食品市场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增加了该县的经济收入。

  该县的食品工业在门类较齐全的基础上,突出了两个门类的生产加工,这就是酿酒工业和肉食品加工工业。肉食品加工闻名全国,最著名的有路大路食品、烧鸡大王烧鸡、烧鸡状元烧鸡等,都畅销全国各地。用甘渭河优良的河水,以小麦等为原料生产白酒,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里,该流域相继建立了珍珠林酒厂(主要品牌为伏羲神液系列酒)、凤林酒厂(主要品牌为凤林玉液)、同生酒厂(主要生产百年同生酒),在八里开发区以该县优良苹果红富士为主要原料建成了红富士酒厂(主要品牌为红富士系列酒),这些酒厂均属私有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12.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1.31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480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05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亿元,粮食总产量15.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69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51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创出了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静宁速度”、参与式扶贫等一批先进典型,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文化、科技、经济林建设、水土保持先进县和“中国苹果之乡”、“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和双拥模范县,各项工作连续四年名列全市前茅。全县梯田面积达到135.67万亩,人均3.13亩,梯田化程度达到90%;有各类水利工程1038处,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8.1万亩;造林面积71.4万亩,森林覆盖率8.9%;全县公路总里程2988公里,乡村通车率分别达到100%和95%。区域特色产业迅猛发展,果、畜、薯等支柱产业规模扩大。全县果园面积达到30.2万亩,果品总产量7.3万吨,实现收入1.15亿元,荣获“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中国苹果之乡”荣誉称号。生猪饲养量23万口,鸡饲养量107万只,大家畜饲养量13.1万头,畜牧业总产值1.12亿元。全县洋芋种植面积20万亩,瓜菜6万亩,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探索总结出的新时期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向全国推广。主要工业产品有雷管、炸药、水泥、地毯、磷肥、白酒、农机具、印刷品、饲料等15类70多个品种。建成了化工公司、水泥集团、建筑集团、大红碗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和财政支柱企业,培育形成了毫秒延期电雷管、新4号炸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和静宁烧鸡、鸿达磷肥、手工地毯、红富士果酒、鸿菲保健醋、大红碗方便面等地方名牌产品。2006年限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1亿元,增加值1.537亿元,销售收入30185.3万元,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1亿元。把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确立了“项目立区、机制活区、以工兴区”的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园区投资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优化“三个环境”,吸引各类投资。至目前,已在园区内建成龙头企业和工商项目82个,完成投资1.96亿元,跻身全省乡镇工业园区序列。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1.31亿元。县水泥集团和化工公司连续8年被评为全市“十强企业”,县建筑集团公司跻身“全国百强乡镇建筑企业”之列。全县注册登记个体私营业户2634户,其中私营企业92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54亿元,占GDP的27.5%,财政贡献率15.3%。路大路食品集团进入甘肃省50强私营企业之列。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加各种贸易洽谈活动,全方位扩大招商引资,累计引进县外资金1.52亿元,建成了大红碗方便面、家具汇展中心等30个招商引资项目。

  2006年,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5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0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1.8平方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6.1%。城乡电话用户发展到33000部,多媒体上网用户86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7部。24个乡镇实现了电话程控化,移动电话与全国并网,开通了国际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36个、病床557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537人,千人拥有医生3.2人。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6%和93%。初步建立起了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扩大,城乡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全县现有新世纪商厦、百货大楼、东关商场、供销超市、天丰超市、静宁家具汇展中心等较大型商场9处,西关综合市场、东关木材、烧鸡市场等综合、专业批发市场和乡镇农贸市场26处,小型商业网点3000多个。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亿元。金融机构有工行、农行、建行、农村信用联社、农发行驻静办事处、邮政储蓄等6个,分支机构57个,从业人员314名,各类存款余额7.4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94亿元。建立了医疗、养老、人身、财产保险制度,保险服务领域全方位开拓,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安定群众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县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威戎、界石铺等8个重点乡镇为支点的城镇建设格局。县城规模达到5.6平方公里,建成了阿阳新村、西苑小区等8个居民小区,建成住宅楼144幢44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1.8平方米,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18.9%。供水能力达到6000吨,日供水量1805.6吨。供排水管道基本实现了管网化。采取集中供暖方式,建成集中供热站16处,供热面积55万平方米,普及率达到60%。栽植风景树3.2万株,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

   [ 农业生产 ]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化经营初见端倪。全县梯田面积达到 135.67万亩,人均3.13亩,梯田化程度达到90%;现有各类水利工程1038处,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8.1万亩;造林面积71.4万亩,森林覆盖率8.9%;全县公路总里程 2988公里 ,乡村通车率分别达到 100%和95%。区域特色产业迅猛发展,果、畜、薯等支柱产业规模扩大。全县果园面积达到30.2万亩,果品总产量7.3万吨,实现收入1.15亿元,荣获“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中国苹果之乡”荣誉称号。生猪饲养量23万口,鸡饲养量107万只,大家畜饲养量13.1万头,畜牧业总产值1.12亿元。全县洋芋种植面积20万亩,瓜菜6万亩,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探索总结出的新时期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向全国推广。

   [ 工业经济 ]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县域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化工、地毯等行业为主体的县域工业体系。 主要工业产品有雷管、炸药、水泥、地毯、磷肥、白酒、农机具、印刷品、饲料等 15 类 70 多个品种。建成了化工公司、水泥集团、建筑集团、大红碗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和财政支柱企业,培育形成了毫秒延期电雷管、新 4 号炸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和静宁烧鸡、鸿达磷肥、手工地毯、红富士果酒、鸿菲保健醋、大红碗方便面等地方名牌产品。 2006 年限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1 亿元,增加值 1.537 亿元,销售收入 30185.3 万元,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 1.31 亿元。把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确立了“项目立区、机制活区、以工兴区”的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园区投资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优化“三个环境”,吸引各类投资。至目前,已在园区内建成龙头企业和工商项目 82 个,完成投资 1.96 亿元,跻身全省乡镇工业园区序列。 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 1.31亿元。县水泥集团和化工公司连续8年被评为全市“十强企业”,县建筑集团公司跻身“全国百强乡镇建筑企业 ” 之列。

   [ 非公经济 ]
  

  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县注册登记个体私营业户 2634户,其中私营企业92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54亿元,占GDP的27.5%,财政贡献率15.3%。路大路食品集团进入甘肃省50强私营企业之列。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加各种贸易洽谈活动,全方位扩大招商引资,累计引进县外资金1.52亿元,建成了大红碗方便面、家具汇展中心等30个招商引资项目。

   [ 商贸金融 ]
  

  全县现有 新世纪商厦、百货大楼、东关商场、供销超市、天丰超市、静宁家具汇展中心等较大型商场 9 处,西关综合市场、东关木材、烧鸡市场等综合、专业批发市场和乡镇农贸市场 26 处,小型商业网点 3000 多个。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5亿元。 金融机构有工行、农行、建行、农村信用联社、农发行驻静办事处、邮政储蓄等 6 个,分支机构 57 个,从业人员 314 名,各类存款余额 7.43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6.94 亿元。建立了医疗、养老、人身、财产保险制度,保险服务领域全方位开拓,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安定群众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 城镇建设 ]
  

  加快县城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威戎、界石铺等 8个重点乡镇为支点的城镇建设格局。县城规模达到5.6平方公里,建成了阿阳新村、西苑小区等8个居民小区,建成住宅楼144幢44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11.8平方米 ,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 18.9%。 供水能力达到 6000 吨 , 日供水量 1805.6 吨。供排水管道基本实现了管网化。采取集中供暖方式,建成集中供热站 16 处,供热面积 55 万平方米,普及率达到 60% 。栽植风景树 3.2 万株,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4. 5 万平方米 。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2000年以来,静宁县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先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文化、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体育工作先进县和双拥模范县称号。

   1.教育事业
  静宁县以教育为荣。静宁一中、静宁二中、威戎中学、李店中学等都是闻名遐迩的学校。静宁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县情,按照“尊重规律、强化职能、提高质量、服务经济”的总体思路,突出“加强小学、巩固初中、扩大高中、规范职中”的工作主线,巩固“两基”成果,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高中建设,教育事业得到稳步健康发展。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到454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6所,职业中学2所,独立初中28所,小学343所,幼儿园3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1.6万人,教职工5696人。高考成绩连续29年居平凉市各县(区)之首。自恢复高考以来,共为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合格学生3.1万余人。县职教中心达到A级标准,晋升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先进县”、“全国扫盲先进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等荣誉称号。初步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工作格局。

   2.科技服务
  

  全县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种籽公司、良种繁育场、园艺站、林业技术推广站、森林病虫防治站、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节水灌溉试验站、农机推广站10个技术培训推广单位。以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为骨干,以地膜覆盖、良种推广、温室种植、果园管理、新法养殖、节水灌溉等适用技术为主线,在全县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技术,科学技术不断引入劳动生产中,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科技在工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7.5%和48%。2000年以来,积极实施示范带动战略,建成了以城川林果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和大地滩无公害标准化农业示范园等50个高新农业示范园,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技术致富。引进示范推广了果品套袋、水心病防治、花果调控、BN—2增高剂、果面打蜡等30多项农村实用技术,提高了科技服务“三农”的质效。通过开展科普活动、举办科技培训班等形式,培训农民约9万(次),基本实现了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申报了3项科技发明专利。1986年以来获省部级成果奖5项,地厅级成果进步奖37项。

   3.文化事业
  全县24个乡镇成立了全县健身领导小组,建成了界石铺、八里镇2个省级、甘沟乡等6个市级、石咀乡等6个县级示范文化站,全县文化站总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米,配有图书7万余册,有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器材400多套,80%的村建起了文化室,县图书馆藏书6万多册,订有报刊杂志60余种,博物馆馆藏文物2000多件。建成威戎高台、界石铺书画、新店剪纸3个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文艺组织有45个。现代文艺创作繁荣,创作队伍逐渐壮大,写作水平不断提高。长年坚持写作的有10余人,其中省级作协会员4人、地级作协会员10余人,在《人民文学》、《星星诗刊》、《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重要报刊杂志上有作品发表。文艺创作树立精品意思,完成了大型戏剧《梨花飘香》、《成纪汉子》、《山魂》和大型广场舞蹈《伏羲画卦》等剧目,多次获得省、市各类艺术节奖项。《静宁县志》在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首次评奖中荣获一等奖。

   4.医疗卫生
  

  截至2006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57个,其中县级4个,乡镇卫生院23个,村卫生室392个,个体及其它医疗机构163个;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3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务人员3.57名;有病床688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1.4张,70%的村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全县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89%,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城区达到90%,农村达到67.14%。孕产妇死亡率为0.620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7.95‰。

   5.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6%和94%。自办广播电视节目两套,转播中央、省地及地方卫视节目28套。

   6.体育事业
  

  全县有篮球场地1422处,羽毛球场932处,排球场504处,乒乓球台1976付。成立了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等8个体育协会。每年80%的村社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参加经常体育锻炼和种竞赛的人数达15万之多,学校体育锻炼达标保持在99.8%,达标率96.4%。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内外的各类比赛,夺得奖牌290多枚,运动员中有国家级运动员4名。其中自行车参加全国和世界比赛的有11次,参加省地比赛的有14次,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的有140多人。
[编辑本段]
民俗风情   1.生活习俗
  

  居住:山区多选择向阳、避风、背山而居,旧时多住窑;川区多房少窑。清及民国时期,富人家筑堡居住。现代农村多住顺水“一面坡”形土墙瓦房、砖瓦房。院内房屋布置,上房居中,与大门基本相对。

  饮食:旧时均以杂粮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主食小麦辅以杂粮,以面食为主。好熬“罐罐茶”喝,有泼散祭祖习俗。

  陈设:农村多用方桌、炕桌、木厢、室内挂字画中堂。 静宁县民俗


  婚嫁礼俗:提亲、订婚、纳采、迎娶等。

   2.民间艺术
  

  主要有社火歌谣剪纸刺绣等。

  社火多在春节期间和特大喜庆日子演出。有舞台表演、地摊子和由狮子、龙、高跷、旱船、高台组成的社火队三种表演形式。耍社火时,要“说仪程”,表演曲子戏、小曲、狮子、马社火、纸马、跑驴、小车、高台、龙灯、旱船、高跷和皮影等节目。

  歌谣、谚语、民间故事十分丰富。《毛女子》、《月亮光光》、《催眠曲》、《吆老牛》、《花鸟鸟自由配成双》、《有吃有喝心里舒坦》等歌谣流传较为普遍。《十杯酒》、《四大节》、《十里墩》、《送干哥》等,曲调节奏奇特,在民歌中极为罕见。整理出的谚语约300条,涵盖了气象、节令、农事、思想、修养、社交、生活等方面内容。

  剪纸是静宁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装饰艺术,每逢节日(主要是春节)或有喜庆事时,妇女用彩纸剪成各种花、鸟、虫、鱼或人物,贴在窗格上(叫窗花)、门棂上、墙壁上(叫墙花)作为装饰。新店甘坡村的剪纸最出色。

  刺绣多在枕顶、袜跟、鞋头、兜肚上,其中“绣花枕头顶”是刺绣工艺中的精品。刺绣古雅艳丽,保留着独特的民族艺术风趣,绣工细而不滞,图案线条奔放自如,确为雅俗共赏之珍品。

   3.农耕习俗
  

  静宁,以农耕为主,也兼营养殖、林业、园艺和家庭手工业。因之,静宁民众的生产习俗,是和这些生产门类的发展过程有着密切关系的。

  农谚云:“九九尽,开耕种”。古历正月下旬或二月初,川地、山地、塬地大都解冻,春田按时序开始播种。春播的夏田作物有麦类:小麦、大麦、青稞、旱稻;豆类:麻、白豌豆、扁豆、蚕豆、回回豆;油类:胡麻。春播的秋田作物有:高粱、玉米、糜子、谷子、洋芋、莜麦、荞麦(苦麦)。春播的饲料作物有:苜蓿、燕麦、草秫秫等。

  动农 开始播种的第一天,称“动农”,即开始动农活,亦称“动龙”。因二月为“龙抬头月”,龙为水神,庄稼丰收,需要龙神泽润,故在第一次开始播种时,要举行简单的“祭龙”仪式。全家人牵上耕牛,找上耧、耱、锨、枹子等劳动工具,背上种子,端上香火纸炮,酒茶来到地中心,首先架起耕牛,在地心耕一个大“田”字或一个大圆,象征粮囤。然后,全家跪在田字或圆中心,烧香化表,奠酒泼茶,顶礼膜拜,祈祷龙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祭祀结束,开始播种。

  农谚占候 农谚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经验,总结出来的关于农事生产的一整套科学规律,反映在各个农事阶段。平凉农民的农谚十分丰富,他们借助这些口承下来的生产经验,指导完成一年的生产。
[编辑本段]
历史人物  著名人物静宁域内天地清淑,山河锦绣。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块沃土养育了众多优秀的炎黄子孙,从古及今,廉能之吏,干练之才,代不乏人。从骁勇能战的抵夏壮士曲珍到横戈扫虏的抗金名将吴玠、吴璘,从备受康熙嘉谕的慕天颜到追随孙中山革命的李世军,从参与“公车上书”的王曜南到投身辛亥革命的受庆龙……无不光彩照人,辉映史册。

  李白(701-762)

  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因避乱(一说被流放)迁徙到中亚细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

  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人,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窦建德王世充之后,始大量接触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此举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

  李广(?年-前119年)

  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县南)人。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大规模入侵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抗击匈奴,被擢为武骑常侍,匈奴称之为“汉朝的飞将军”。后为陇西都尉、骑郎将。吴、楚等七国叛乱时,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征讨,功名大显。后调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云中等郡太守。

  曲珍(生卒年不详)

  字君玉,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世为望族。宝元、康定年间,西夏屡犯边境,他与诸父组织族人抵御,夏人不敢犯境。郭逵南征,珍为第一将,进兵至右江,剿抚并用,一举得广源等三州十二县,迁为西染院使。元祐初(1086年),拜为环庆路副总管,夏人进犯泾源,曲珍率兵击退。

  李暠(351年-417年)

  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静宁西南)人。十六国时西凉创建者。400年—417年在位。他是西汉名将李广的16世孙。李暠少年的时候十分好学,通诵经史,尤其擅长文章义礼。也精通孙吴兵法,爱好武功,很小时就练就一身好本领。他的性格沉默而敏捷,宽和大度。后凉吕光末年,任效谷(今敦煌县)令,有惠政。会沙州(今敦煌)刺史盂敏卒,他被州人推举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封宁朔将军。北凉段业时,仍为敦煌太守,安西将军,领护西胡校尉。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晋昌太守唐瑶,联合六郡,推李暠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李暠乃自立为王,建元庚子,建都敦煌,置官封将,西凉政权自此开始。

  吴玠(1093年-1139年)

  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玠少时沉毅,有志节,工于书,善骑射,北宋末年从军。靖康初,西夏犯边,玠率百余人追击,斩获颇多。因其武勇,晋升为第二副将,因功累迁泾原路副总管。吴玠与金将对垒近十年,使金人始终不敢窥蜀。吴玠喜读史书,通晓孙吴兵法,深谋善断,智勇兼备,遇敌不图小利,善于避敌之优势而扬已之所长,灵活运用战术,在战争中常处于不败之地。

  刘锜(1098年-1162年)

  字信叔,宋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是沪州军节度使刘仲武的第九子。英俊威武,仪表不凡,善骑射,声如洪钟。宣和年间,命为阁门祗候。高宗继位,特授阁门宣赞舍人,差知岷州(今甘肃岷县),为陇右都护。绍兴三年(1133年)刘锜复职,受命为川陕宣抚司统制。后被命为江东路副总管。长期率兵与金军作战。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刘锜被任命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呕血而亡。

  吴璘(1102年-1167年)

  字唐卿。玠弟,少好骑射,喜读兵书,常随兄作战,英勇果敢,积功至阁门宣赞舍人。绍兴三年(1133年),擢升为荣州防御使,知秦州,节制阶、文。绍兴六年(1136年),为行营左右护军统制;绍兴九年(1139年)初,升为都统制,是年,加授神龙卫士厢都指挥使。乾道三年,赠太师,追封信王,谥武顺。吴璘忠勇刚直,一生戎马倥偬,从卒伍到大将,代兄守蜀20余年,深得兵民信赖。

  慕天颜(1623年-1696年)

  字拱极,一字鹤鸣。清静宁州人。顺治三年(1146年)乡试中举,顺治十二年(1655年)成进士。顺治十三年(1656年)初,任浙江钱塘知县,历任广西南宁府同知,后又任福建兴化府知府。康熙九年(1670年),授为江苏布政使。康熙十五年(1676年)擢任江宁巡抚,后加授兵部侍郎。

  李世军(1901年-1990年)

  字汉三,静宁双岘人。1924年加入孙中山改组后的国民党,任北京市党部分区常委、宣传部长等职。受孙中山之命,赴甘肃宣传《北上宣言》。1932年任国民党南京政府监察院简任一级监察委员兼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政治设计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民革南京市委员会常委等职。1984年9月受任国务院参事之职。
[编辑本段]
静宁特产  。

  静宁烧鸡-特色简介

  亦称静宁卤鸡,是静宁传统名食。它以形色美观、鲜嫩味美、外表晶亮、囟色褐红、肉香味厚、爽口不 静宁烧鸡
腻,驰名甘、陕、宁等省(区),是西兰公路上过往旅客争相购买的风味食品。或路途食用,或馈赠亲友,莫不为人称绝,既是筵席美餐,又是滋补佳品。人们形容“闻香千里外,味从鸡肉来。”

  具有近百年的加工卤制历史。选用国内27个地方优良鸡种和静宁土种鸡为原料,配以各种佐料精心卤制而成。个大丰满,肉质鲜嫩,清香味美,风味独特。其体大肉多,色泽金黄,食而不腻,鲜嫩醇香,风味独特,久负盛名。被授予"中华老字号"品牌和甘肃省"地方名优小吃"、"质量信得过产品"。凡到静宁的人们都有一种不吃静宁烧鸡不足以饱口福之感,竞相购买。目前,全县烧鸡加工经营户发展到80多户,年加工销售量100万只以上,不仅畅销省内,而且销往周边省区。

TOP

正月二十三,平凉男女老少“跳燎”燎疳节

  正月二十三日是“燎疳节”。傍晚时分,平凉的大街小巷、乡村院落,堆放起一堆堆白天在野外捡拾的柴禾、蒿草。待点燃柴禾后,人们把过年留下没有燃放完的鞭炮、春联、小孩元宵节挑的灯笼扔进火里燃烧。年轻人在火势最大时跳过火堆,以显示勇敢,等火势变小,老人、小孩依次在火堆上跳过去,就连幼儿也由大人抱着“跳燎”。等到柴禾全化成火籽后,家长便用铁锨扬火籽,嘴里喊着“玉米花、高粱花”等五谷的名字,叫“扬五谷花”,满天飞扬着礼花一样的火星,煞是好看。据有关资料记载,传说“疳”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只有用火烧燎,才能驱毒灭病,燎疳的习俗也是人们源于上古时期对火神的崇拜,相信依靠火的威力可驱邪除魔,保佑人人平安,庄稼丰收。(杨 昕)

TOP

合水燎疳节

2009-12-26  来源:合水县政府办公室  作者:合水县文化局
  正月二十三日为燎疳节。传说“疳”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只有用火烧燎,才能驱毒灭病。傍晚时分,家家门前堆放一堆硬强的柴禾,有的人专门戳掉喜鹊窝用以燎疳。天黑后,家家大门前挂上灯笼,灶前点上油灯,先由家长敬过灶神,再把灶神像和两边对联及香裱端在盘子里,放在大门楼上烧掉,叫“送灶神”上天,接着燃放鞭炮,送灶神时把在灶神两旁的枣山留下,直到春耕第一天,在地头上敬过土地神才吃“枣山”,然后开犁耕地。
  送去灶神后,全家人都要走出大门外,共同燎疳。先由家长在柴禾内放上香裱和几个纸炮,再放一小撮盐。点燃柴禾后,烈火熊熊,纸炮噼哩咆唠,别有一番煞气。待大火燃过后,全家人依次在火堆上跳过去又跳过来,连续燎跳三次。大人燎跳时要提上装有刀、碗、筷、勺、擀面杖等灶具的水桶,表示把灶具也燎得干干净净。俗传,人们用燎过疳的灶具不会得传染病。幼儿可由大人抱着跳燎。待柴禾全化成火籽后,家长便用铁锨扬火籽,叫“扬五谷花”。扬后,地上是一片火星儿。这时,大人和男孩子都拣来小土块,蘸上水或唾液,再粘上火星儿,往很远的地方扔去,一扔,一条火红的弧线飞出,十分好看。边扔边大声喊着:“扔蝎子哩!”“扔蚰蜒哩!”“扔红眼子里!”传说这样可以把五毒虫怪扔得远远的,人们不会害红眼病,也不会受五毒的伤害。扔完大一点的火籽后,留下的小火籽,由大家用双脚踏灭,表示消灭了鼠害,直至全部火籽被踏灭才算燎疳活动结束。这一天,所有人和牲畜都歇息一天。“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马歇一天。”意思是过了正月二十三,年事已毕,就开始春耕准备了。有些地方还有“接疳”、“送疳”的习俗,即正月二十二日晚是接疳日,二十三日晚才是真正燎疳,二十四日晚送疳,一连要燎三个晚上。
  合水燎疳的习俗也是人们源于上古时期对火神的崇拜,相信依靠火的威力可驱邪除魔,保佑人人平安,庄稼丰收。这个风俗,当然是科学不发达的产物,现在沿习,大多存其形式而已。

TOP

德隆县燎疳节

燎疳节  
每年的正月二十三,人们都要抢着燎疳。意在让火烧去一年的晦气和疾病,同时以祈求来年的平顺。
关于燎疳节还有一段曲折动人的传说。
据说上古以前,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就生疮害病,家畜、家禽无故死亡,害的人们没法生活。人们为了减轻痛苦,避过灾难就一连几个月进庙烧香,膝盖都磨烂了,额头上也吊起了大疙瘩。尽管这样,他们还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粮、活着的鸡、牛都献在庙堂上,对神非常虔诚,人们的这一行动终于感动了神灵。
有个神为了搭救群民们,就给人们托梦说:每到过年的时候,玉皇大帝就派人往人间撒瘟疫,要将地上的凡人收净,这是你们的一大灾难。不过,我偷偷教你们一个办法:在正月初一晚上,你们各家都在院中挂一盏高灯,这就像天火在空中燃烧;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各家都在屋里点一盏明灯,这就意味着天火已经着到屋里了;再到正月二十三的晚上,各家都在大门外点起一堆火,这又意味着天火已着到了门外。玉皇大帝一察看肯定会说:“火到门外,屋中哪有人?”这下,他还会派人再向你们身上降灾吗?从此,人们就把那个神托给他们的梦牢牢记在心中。
到了第二年,人们就按那个神托梦时所说的话照办了,以后每年的灾难再也没有降临过,这个习俗一直沿用至今在乡村燎疳节是非常热闹的,在这天晚上,不分男女老幼,竞相参与,同时燃放爆竹,意味着新年已经结束,人们将要投入到下一年的劳动中去。燎疳结束后,有经验的老农还要将灰烬扬起来,看“六谷花”以占丰年,从中预测来年的庄稼收成,当然,这一做法并无多少科学依据,现在随着人们防火意识的增强,这一做法已逐步被淘汰。

TOP

在甘肃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遗存下来的传统年俗及与年节有关的民间艺术,保留了我国农耕文化的特点,保留了原始古朴的图腾文化,保留了民间习俗的原始生态面貌,保留了我国先民传统的哲学、美学和造型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被专家视为宝贵的“活文物”。这些年俗中除迎春扫尘、吃“腊八粥”、扎花灯、送神迎神、耍社火等较普遍的习俗外,尚有许多独特而内涵丰富的风俗。

燎疳娃娃和跳燎疳火堆传统“燎疳病”纸娃娃,是用黄纸剪成上下两排纸人,民间称此娃娃为神娃娃,说他有消除病魔的作用。故在正月二十一前剪好,在正月二十一早晨日出时贴在门楣中央,在农历的正月二十三晚间“燎疳”结束后,将它烧掉。

农历的正月二十三晚上是民间“燎疳节”,此日白天,由孩子们到野外打割干柴草堆在院门口。

夜幕降临,家中主事的老人带着全家老小点燃火堆,在熊熊的火焰上,跳来跳去,据说这样可以燎掉各种疾病。有趣的是,家庭主妇抱出家中做饭的锅、碗、筷、擀面仗、衣帽被褥等,也要在火上燎一燎;男主人在火熄灭后要用铁锨拨火,据说拨出什么粮食颗粒,种下去来年一定丰收,这也是正月二十三“燎疳节”的主题活动内容。

送穷花与门神为了欢庆新年,农村妇女在腊月二十三除尘以后,就开始剪以“送穷”为主题的窗花、炕窑花、顶棚花、箱柜花、纸缸花,剪纸名称多为“连年有余”、“招财进宝”、“吉兽进宝”、“大白菜”、“富贵龙”等。据魏《镇原县志·民俗》记载:“岁时,正月元日,彻夜燃灯,焚香荐牲设醴,供五祀,祭祖先……五日,未明时,户户剪纸为人并舟车糗饵,送之通衢,名曰:送穷。”农家的门神也有以剪纸形式出现的,如剪只雄鸡,爪下踏着妖物(毒虫、鬼头),嘴里叼着灵芝草,鸡身上装饰有蝙蝠、蟾蜍等动物形象;也有剪一对狮子、老虎或骑马舞剑的英雄武将作为门画的;还有剪成表示镇邪消灾、迎福送穷,过个祥和如意年的金色纸神(人类始祖像)、春牛图、鹿头花与生命之树、抓髻娃娃等纹样的剪纸。这些寓意吉祥、送穷、纳福的剪纸纹样,最受人们喜爱.

TOP

农历正月二十三——华亭的年度篝火节

正月二十三,更是华亭一年一度的篝火节,华亭人称“燎疳”,任何一场篝火晚会都不会和它媲美,就在于它的自然美,淳朴简单而令人神往。农历正月二十三,也是华亭社火的闭幕时间,不管是那种社伙,在这一天里都要将所有的社伙物资交回集体封存,烧香,磕拜,在全庄人祭祀的地方卸装,然后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虔诚的乡里人是绝不会贪拿演社伙队的任何道具的,善于创造奉献的乡村人只能让社伙物资越来越多。正月二十三,出门打工的年青人已陆续的告别家人,打起行囊,走向外边的世界。

    正月二十三勤劳的华亭人会做两种准备。一种是由男人准备柴禾,在荒山上用镰刀割回成捆蒿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成捆的蒿草割回后便放在房前屋后,等到“燎疳”时备用。另一种大多是妇女们准备的,按家里孩子的性别来做“干娃娃”,男孩子做个“干媳妇”,女孩子做个“干相公”,意寓成年之后必然会有美满幸福的婚姻。挑一个大鸡蛋壳,打一个洞将蛋清、蛋黄全部倒出,然后用纸、少许头发做头饰,“干相公”做个相公帽,“干媳妇”戴些头发加上头饰,再用毛笔画上嘴、眼、鼻,涂上胭脂,用纸做个耳朵,再用彩纸剪上衣服,全身穿戴美轮美唤,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用筷子把头和身体固定在一起夹,就可以用棍子挑在手里炫耀。

    黄昏时刻,每家每户都会把成堆的柴禾放在大门口,谁家人勤劳就堆得高,天黑后在家里插上香,陆续点燃篙草,在火堆旁点燃鞭炮,这时候家家门前都是火堆,一堆堆的火把村里照的红彤彤的,火光和鞭炮声相互交织。人们都从家里赶出来,在火堆上跳来跳去“燎疳”,意即消灾避祸,烧去一切的晦气,让年在火火红红中结束,同时祈告今年的风调雨顺,好运不断,小孩子由大人抱着在火堆上跳,大孩子们豪不顾忌,在火上猛跳,看谁跳的好,也有碰在一起的,不小心烧了衣服,也有搞恶作剧的,在里面扔几个鞭炮,有人跳过时便会火星四射。跳完了这家又赶到另一家,享受火的盛宴,直到火全部熄灭才罢休。孩子们借着火光到处夸炫自己的“干娃娃”,再好看也要在火熄之前葬身火海,否则一切愿望都不会实现,也有的孩子看见自己的宝贝被扔进了火堆里放声大哭。最后,当人们玩累了以后,用铁锹把燃剩的火堆轻轻的扬起,在半空中洒下,火花随风飘飞在黑夜里闪出点点亮光,像空中飞舞的荧火,主人要根据火花的形状来判断和那种粮食花相似,这种粮食必然会丰收,当然火花在空中再次燃烧后落到地上已经充分燃烧成灰了,也避免了发生火灾的可能。

    华亭人的“燎疳节”,寄托了着多少美好的愿望,这是农耕理想的火花,创造的火花,也是对美好生活的遐想和祈盼。

TOP

平凉人的“狂欢节”——燎疳

平凉人的“狂欢节”——燎疳

马志远  
  “年年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燎疳疳;驱除病魔和鬼怪,岁岁健康保平安。”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广袤的黄土高原平凉,不管是偏僻幽静的村寨,还是喧嚣热闹的城镇,无论是农家院落,还是街道社区,到处火光闪闪,热闹非凡:大家一改平时含蓄、稳重的常态,青年人搀扶着老年人,大人抱着小孩,或是一家一户,或是几幢家属楼,大家聚集在自家院子里或是街道的马路旁,都围在一堆堆大火旁,勇敢的小伙子趁着火势正旺时候一跃而起,从大火上跳过;紧接着年轻的媳妇们、女孩子和一群群毛头娃娃争着从火堆上跳过;有时由于火大烟多,互相看不清对方也在往过冲,正好撞一个满怀;老年人和抱着小孩的妇女看火势小一点才试探着往过跳……,鞭炮噼噼啪啪声,大人小孩的叫喊声、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整个平凉城乡进入了一片狂欢,家家户户都在燎疳,一年一度的春节也进入了最后一个高潮。

  燎疳的习俗到底源于何时,谁也说不清具体时间,直至清代始有文字记载。清光绪年间《甘肃新通志》录《平凉县志》曰:正月二十三夕,剪纸人刺孔遍身,当门焚草,子女皆绕人跳跃,已而焚纸人,曰“燎疳”。《辞源》、《辞海》解释“疳”指小儿疳积病或成人下疳病(梅毒)。据许多老辈人传言,在乱婚时代(可能是指母系社会),好多地方性病大流行,许多男人下身流脓流水,好多妇女除了与男人患有同样症状外,还被“疳”吃掉了鼻子等,非常可怕。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医学可言,人们发现用火烤可止痒消炎、缓解症状,于是就堆起柴火烘烤下身;有些人为了效果更好一些,干脆就在火堆上跳过来跳过去,次数多了,他(她)们的病竟然好了起来。据说发明火烤下疳病的第一人是在当年的正月二十三进行的,因此后来的人就把每年的正月二十三视为“燎疳节”来纪念,久而久之,约定成俗,就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燎疳”习俗,而且蔓延到了平凉、庆阳等全国许多地区。

  我的老家在崇信县南部原区,从懂事起,爷爷奶奶每年正月二十三都要抱着我“燎疳疳”。开始由于年龄小火光大十分害怕,渐渐长大后就再也不怕了。只是有时候棉衣棉裤上掉出来的棉花被火烧着,惹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至今记忆犹新。母亲是村里的“花把式”(剪纸刺绣能手),每年正月二十三都要给我们缚“疳娃娃”。先用蒿草杆扎好人身骨架,再用彩色纸糊上宽袖宽裤角大襟衣服、白袜子红蓝鞋,再在倒空了蛋清蛋黄的鸡蛋罐娃娃头剪贴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最后粘上手和扫帚、夹上细高梁杆,男、女“疳娃娃”就算全部做成,我们姊妹几个早早挑着“疳娃娃”等天黑。有时候母亲如果家务忙,就给我们用黄纸或剥下来的红对联剪一张三排或四排脚踩着头、头连着脚的简易“疳娃娃”,而且用焚香在纸人身上烧扎许多小空(据说自己什么身体部位疼就在纸人什么地方扎烧掉纸人病就会好),然后用竹子夹起来每人一把。天黑之前,各家各户早早地把过年的对联、门神、纸灯笼取下来,准备好葱胡子蒜皮,盐、花炮,等,天刚黑下来,就将自家院子里早已准备好的柴火点起来,放入葱胡子蒜皮、盐、花炮等,顿时噼噼啪啪,火光冲天,火花四溅,场面十分壮观。紧接着大人、小孩依次从火堆上来回反复跳过,只有那小脚老奶奶最让人发笑,她们的那双小脚提不起来,“跳”的也不高,还把火“煞”了一长行,惹得大家捧腹大笑。最后,人们把余火用木锨压细,用扫帚拍打,边打边念:“一打麦子花,二打荞麦花,三打玉米花,四打谷子糜子花,年年世世好庄稼”,根据打起的火花形状预测当年哪种粮食的收成情况。这天,所有的“社火”进行最后一次“嚷庄”后“卸将”,各家打“醋炭”驱除病魔。至此,整个春节活动才算最后结束。

  总之,我们现在“燎疳”既是古老民俗的延续,又有祈求当年健康幸福、五谷丰登之意。

TOP

华池燎疳节

燎疳节
正月二十三为燎疳节。华池民间传说,“疳”是一种顽疾,只有用火烧才能祛其邪恶。旧时,华池人燎疳仪式特别隆重,常持续三日之久,正月二十一为迎疳日,二十二为正疳日,二十三为送疳日。现在多于正月二十三日一天举行。人们将野外捡回的蒿草、树枝和过年时燃放鞭炮积攒的纸屑等,堆放庭院或院门之外,于夜幕降临时点燃,再拿出锅盖、笊篱、勺子、筷子及枕头、衣物等日常用品逐一在火上燎一燎,以驱除邪气,烧燎病菌。然后,全家大人小孩轮番从火堆上连跳三次,幼儿则由大人抱着跳过。待柴禾烧至将尽时,人们用木棒捶打火灰,边捶边说:“捶谷子哩,捶糜子哩!”最后,用铁锨将余灰扬起,观看火星形状,以卜来年收成。火星似麦花则麦成,似糜花则糜成。孩童们还将未燃尽的柴禾头,或者用土块粘上火星,欢跃着抛向空中,谓之“甩红眼”。正月二十三也是送神送祖的日子。此日晚上,各家各户焚香叩拜之后,便将祖影、家谱、香案等一切敬神祭祖的器物收拾起来,表示春节已经过完。

TOP